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人壽萬峰
擴展閱讀
股票跌兩天可以買嗎 2025-05-02 04:07:04
滬指大漲 2025-05-02 03:44:56
長春中東股票代碼 2025-05-02 03:33:59

中國人壽萬峰

發布時間: 2023-01-26 13:44:23

『壹』 中國人壽李春去哪裡

李春,男,1963年3月生,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學士畢業,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分管東區本部及其下轄單位、銷售支持部產品推廣團隊。人物經歷 1995...
人物經歷
人物評價
網路

中國人壽「鼎新」排陣 副總裁牽頭籌建健康險公司 - 中國經營報
2019年9月14日而原陝西分公司負責人李春系跳槽到同業,跟隨曾擔任中國人壽總裁的萬峰到鼎誠人壽。 通過改革尋突破 一位保險公司高管告訴記者,中國人壽省公司總...

中國經營報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陝西省分公司總經理現在是誰啊? - 金融圈...
回答時間: 2022年10月14日
最佳答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咸陽分公司是1997-04-16在陝西省咸陽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注冊地址...
www.jrq.cn

李春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大廠支公司第三營銷服務部...
2002年9月23日李春人物簡介: 李春, 擔任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大廠支公司第三營銷服務部 等法定代表人。 任職全景圖 投資、任職的關聯公司 商業關系...
愛企查

大家還在搜

中國人壽保險西寧分公司

『貳』 計生家庭意外保險有必要交么

1、有必要交。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有別於與一般的商業保險,該保險最大的特點是一份保單保全家,具有交費低、保額高、保障人群范圍廣等優勢。
2、計生家庭意外險基本情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峰介紹說,這一險種以較低的保費,較全較高的保額,最大限度地維護計劃生育家庭的利益,增強計劃生育家庭抵禦意外傷害的能力。萬峰說,這一險種自2008年11月啟動以來,已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參加了試點,累計投保8700多萬元,惠及百萬計劃生育家庭。
在保費來源方面,在各級計生協的積極倡導下,形成了政府出資,社會捐助,企業讓利,家庭自願的多渠道投保方式;在保險服務方面,中國人壽堅持把該險種作為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支持,區別於其他商業保險,提供了更加優惠、便利和快捷的服務。
中國計生協常務副會長潘貴玉表示,中國計生協和中國人壽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使「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險種在全國更大范圍得到推廣,使更多計劃生育家庭受益。據了解,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人壽將針對計劃生育工作者和計劃生育對象的特點制定專門的保險計劃,並提供優質的保險保障服務;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對象風險保障體系。
中國計生協會將支持中國人壽的「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業務活動。「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是生育關懷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育關懷行動是2006年由中國計生協發起,中宣部、國家人口計生委等10部門聯合開展,旨在讓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優先享有改革發展的成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六條 保險業務由依照本法設立的保險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保險組織經營,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保險業務。
第九條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設立派出機構。派出機構按照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有必要交。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有別於與一般的商業保險,該保險最大的特點是一份保單保全家,具有交費低、保額高、保障人群范圍廣等優勢。

『叄』 2008中國人壽集團公司董事長是誰

是萬峰,吉林省長春人,出生於1958年,博士,高級經濟師。1982年進入人壽保險行業,曾在保險行業摸爬滾打將近40年。2018年,入圍中國鼎保保險行業頒獎典禮之年度卓越董事長獎項提名。主要著作:主編《壽險公司經營與管理》、壽險教育訓練系列教材;著有《壽險基礎數理》;編譯《日本壽險數理與實務》、《日本壽險會計》;並在《保險研究》、《中國保險》、《中國保險報》等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

『肆』 什麼是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與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25日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廣"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

就是沒有違反計生的家庭,一般以3人或者4人為一個家庭(2代),填寫一個份額表,然後在份額內享受,因意外導致的傷害,住院治療的費用。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是市縣鄉三級出錢為農村獨生子女及雙女戶家庭參保,市裡一戶出5元,縣里一戶出10元,鄉里一戶出15元,每戶30元的參保費,注意,由於參保家庭數量有限,所以有子女年齡段的限制,會優先為符合年齡段限制的獨生及雙女戶家庭參保,凡出現意外傷害,在二級以上醫院治療,可理賠,最高理賠額度三萬元。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峰介紹說,這一險種以較低的保費,較全較高的保額,最大限度地維護計劃生育家庭的利益,增強計劃生育家庭抵禦意外傷害的能力。萬峰說,這一險種自2008年11月啟動以來,已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參加了試點,累計投保8700多萬元,惠及百萬計劃生育家庭。在保費來源方面,在各級計生協的積極倡導下,形成了政府出資,社會捐助,企業讓利,家庭自願的多渠道投保方式;在保險服務方面,中國人壽堅持把該險種作為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支持,區別於其他商業保險,提供了更加優惠、便利和快捷的服務。中國計生協常務副會長潘貴玉表示,中國計生協和中國人壽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使"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險種在全國更大范圍得到推廣,使更多計劃生育家庭受益。據了解,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人壽將針對計劃生育工作者和計劃生育對象的特點制定專門的保險計劃,並提供優質的保險保障服務;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對象風險保障體系。中國計生協會將支持中國人壽的"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業務活動。"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是生育關懷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育關懷行動是2006年由中國計生協發起,中宣部、國家人口計生委等10部門聯合開展,旨在讓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優先享有改革發展的成果。

『伍』 國壽的兩個「敵人」

國壽的兩個「敵人」

3月27日下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京港兩地同步召開的2011年業績發布會現場,總裁萬峰帶領管理團隊就坐主席台前,對公司2011年的經營業績進行說明,並接受記者一一提問。

發布會一如既往地順利,唯一不同的是董事長的缺席。因為就在此前十天左右,中國人壽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下稱“國壽集團”)高層發生人事變動:袁力不再擔任國壽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由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楊明生接過“權杖”。

按照上市公司的有關程序,袁力目前仍是中國人壽的董事長。但事實上,此刻的他已經有了新的職業標記—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袁力執掌國壽短短10個月時間里,恰逢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貨幣政策不斷收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與此同時,銀行保險監管政策突變、壽險業理財產品競爭力下降、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加之保監會進一步加強償付能力及市場行為監管,中國壽險業發展面臨重重壓力。

受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中國人壽2011年業績下滑嚴重,全年錄得凈利潤183.31億元,同比下降45.5%;償付能力也從525%的峰值(2012年末),跌落至170.12%(2011年末,上市以來的年報最低點)。

有觀點認為,業績下滑是袁力去職的關鍵因素。但事實上,在經過了半年多的調研後,袁力在今年初的集團工作會議上,才正式宣布了其上任以來的施政綱領,並將“強化基層”和“提升價值”、“集團化發展”作為其中的關鍵詞。

然而,袁力潛心研究半年多的“袁氏葯方”還未接受市場的檢驗,究竟能否挽救中國人壽的頹勢還未可知,是否即將被人事調整畫上“休止符”?前後兩位掌舵人給中國最大壽險公司圈定的市場份額底線足足相差了三個百分點,對中國人壽又將意味著什麼?

面對最大競爭對手—中國平安兩年前爆出的“超人計劃”,中國人壽至今仍倍感壓力;然而,新“基本法”實施以來的陣痛期仍在繼續,基層戰略能否延續成為業界最大擔憂;還有集團化戰略中,未完待續的參控銀行、基金公司……

而“跨界”銀行保險的楊明生履新國壽後,被公司內外寄予厚望,他能否帶領國壽克服國有體制下的`種種弊端,“殺出一條血路”,確保“壽險老大”的地位?

國壽的壞消息

3月中下旬,國壽集團、人保集團、太平保險集團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被正式宣布升格為副部級單位。

升格後,國壽集團和人保集團分別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進行了董事長和總裁(現空缺)的分設。其中,原保監會副主席楊明生正式出任國壽集團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從袁力手中接過了其僅執掌了十個月的帥印。

雖然市場傳言早已不脛而走,但這次人事更替的突然,與2011年5月,原任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新聞發言人的袁力接替楊超出任總裁一職時的情景並無二致。而十個月間,連換兩屆高管,也是中國人壽分離以來從未經歷的。

袁力執掌國壽集團期間,旗下中國人壽正面臨業務與盈利增速雙雙下滑的窘境。

按照年報披露,中國人壽2011年保費收入為3182.7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0.1%;一年新業務價值201.99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約為183.3億元,同比下降約45.5%。而同期中國平安凈利潤194.75億元,同比增長12.5%。

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將此歸咎於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導致投資收益下降和資產減值損失增加。

年報顯示,中國人壽2011年總投資收益率為3.51%,比去年同期的5.11%大幅下降1.6個百分點,甚至沒有跑贏全行業3.6%的平均收益率。而其去年為浮虧計提了129億元減值准備,同比增長646.2%,計提比例高達28%。

劉家德證實,該數字全部為權益類資產減值,這也意味著2012年公司的持倉成本大幅降低,有利於開展新一輪的權益類投資。“中國人壽仍將適度控制權益類投資,預期2012年會好過2011年。”

諸多因素綜合作用之下,壽險行業在2011年面臨業務整體下滑、保費增長乏力的窘境,與前些年動輒20%至30%的增幅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各家公司的業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平安壽險的下滑幅度是四家上市壽險公司中最小,也是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根據年報披露,中國平安2011年壽險規模保費為1872.56億元,增長13.9%。超過七成的個險續期保費,是支撐平安壽險對抗經濟周期的利器之一,也令其餘各家艷羨不已。

低成本轉型?

雖然業績下滑、增速放緩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巨大的考驗,卻也是公司進行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的最佳時期,因為此刻的轉型成本相對較低。2012年,保險業傾全行業之力調整業務結構,就是在國際上爆發金融危機、國內資本市場巨幅波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

中國人壽經歷了自2012年8月的結構調整後,2012年曾經連續5個月保費負增長。

經過幾年的調整,中國人壽的業務結構已大為好轉。據2011年報,其續期保費同比增長20.9%,首年期交保費佔比亦由2012年的29.76%提升至32.56%。

但2011年在全行業的頹勢下,中國人壽各基層單位備感壓力。為確保總保費收入不出現負增長,業務結構亦有惡化趨勢。

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費構成中,5年期以下保費佔比從2012年中期的35%上升至55%;10年期以上產品微漲4%;5至9年期保費佔比大幅縮水了24%。

下半年情況有所改觀,截至2011年底,5年期以下、10年期以上、5至9年期保費佔比分別為48%,40%和12%,較年初分別上漲10%、6%和下降16%。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人壽中層人士,將這一改變歸功於袁力上任後對業務價值及品質的提升。“袁力上任後,非常注重期交業務,注重提升業務價值,(決策)處處以一年期新業務價值為標准。”究其原因,他分析認為,一方面看到了中國人壽與平安的差距,一方面或許也是希望把握目前的經濟周期進行低成本轉型。

袁力自上任後,重視提升中國人壽的業務價值,並在今年初的工作會上正式提出“以客戶為中心、以基層為重心,以價值為核心”的經營理念。

這一理念可進一步解讀為:統籌規模、速度與結構、效益的關系,在保持業務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加快中長期期交業務發展,努力提升業務價值。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建設,確保資源配置向一線傾斜,充分激發基層活力。

中國人壽總經算師利明光在業績發布會上亦證實,中國人壽非常重視一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長,今年初設定考核目標的時候,一年新業務價值的權重已由去年的12%上升到35%,增強銷售業務價值高的產品,保險期限長的產品,而且還要進行短期業務的結構調整,賠付率的控制等。

“從調控效果來看,1至2月份運轉正常,期繳業務尤其是長期期繳業務發展良好。”利明光續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