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張浩源
擴展閱讀
最新浦發銀行股票價格 2025-05-01 22:36:53
改革b的股票行情 2025-05-01 21:51:46

張浩源

發布時間: 2023-01-27 01:42:53

① 安徽省歷屆文理科高考狀元分數、畢業學校、錄取院校

201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王杜宸,畢業學校合肥一中,成績710分。錄取學校北京大學。

2019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出自合肥一六八中學,曾子欣同學,成績為670分。錄取學校北京大學。



合肥一六八中學(Hefei 168 Middle School)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由合肥市教育局主管的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安徽省示範普通高中。

學校創建於2002年,2012年1月23日,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團成立、代管經開區玫瑰園學校。[2]2017年1月16日下午,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團正式託管合肥一六八新橋學校。

據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合肥一六八中學佔地300畝,建築面積達十萬平方米,有小學、初中、高中、國際部、復讀班共計282個教學班,15800名學生,952名位教職工。

② 張浩源的人物軼事

小時候父母就鼓勵他上網
據浩源的父親張朗介紹,他和妻子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他們對孩子的培養都是注重品質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因此張浩源除了學習以外,也有很多興趣愛好。他喜歡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還是個計算機高手,設計網頁、編製程序都不在話下。他每天保證夜間休息7個小時、中午休息1小時。高中三年裡,張浩源除獲得數學、物理奧賽省級二等獎之外,還獲得過計算機全國奧林匹克聯賽二等獎。
張朗說:「孩子小時候,我就有意識地讓他接觸電腦、網路,每周六安排他上網兩小時,這樣他才會消除對電腦、互聯網的神秘感,有效地利用電腦和網路。所以浩源在安徽省第九屆動漫設計比賽中也取得了好成績。 」而靦腆的張浩源對這些成績都是輕描淡寫,寥寥幾句就帶過了。
進考場前還在溫習「錯題本」
張浩源說,其實走進高考考場時也緊張過。 「但我很快就能專心做題目,把緊張忘了。畢竟我相信自己這些年的努力。 」張浩源中考時就以全縣前十名的成績考取了泗縣二中,高中三年裡,每次考試他都穩居年級第一名。 「這都要感謝父母和老師,他們從沒有要求過我考出怎樣的成績,取得怎樣的名次。在我有所鬆懈的時候,他們總能觀察入微,及時發現並找我談心。有時只是小小的暗示,但是足以讓我清醒。以前也有人講過,平時的第一名到高考的時候就考不了第一名,當時我就想,在我這里怎麼著也要破個例吧。」
張浩源的班主任張從銀介紹,浩源具有優秀學生應具備的三個要素:聰明、刻苦、細心。他懂得反思自己,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他都是一個愛思考的人,直到把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才肯罷休。每個學科他都總結了一套「錯題本」,通過這個小本子,他不斷地思考、舉一反三,這樣讓他的基礎更加扎實。 「直到進考場前一分鍾,我都把錯題本拿在手裡呢,這可是寶貝。」

③ 張浩源的成長經歷

第一名也曾遇挫折
2010年6月25日的張浩源被一大群記者和老師包圍,明顯不適應的他小聲地告訴大家:自己根本沒想到會成為全省第一。2009年張浩源高二的時候,曾報考過中國科大少年班,當時也考到620多分,但還是被淘汰。去年年底五校聯考的自主招生中,他也不幸落榜。而北大的自主招生,他甚至都沒通過資格審查。「那段時間,感覺自己很沒有自信。」張浩源說,最後只好把終極目標對准高考。心態放平和之後,張浩源在模擬考試中成績也越來越好。
語文曾經只考90多
雖然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但是張浩源承認,自己也曾經偏科,「語文最差時,只能考90多分。」後來他明白,自己感興趣的數理化等學科,由於已經很優秀了,花再多的時間,也只能進步一點兒,而不感興趣的語文卻被日益荒廢。「感興趣的學科要保持興趣,不感興趣的學科要培養興趣。」張浩源說,自己學習的訣竅就是培養興趣。後來,通過多花時間在語文上,成績也慢慢有了長進,高考考到116分,他認為是正常發揮。張浩源坦言自己不喜歡「開夜車」,一般情況下,晚上睡覺不超過11點,而在作業特別多的特殊情況下,也至多稍微延遲一點兒時間。
北大清華都來搶
昨天上午得到張浩源成為我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後,記者趕緊驅車從合肥趕往泗縣。雖然感覺自己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在記者到達十來分鍾之後,北京大學招生的老師也趕到了這里。隨後,這位招生老師拉著張浩源與他的父親張朗,關著門在學校會議室密談了數十分鍾。當記者們張羅著開始采訪時,這位老師還遲遲不肯離去,並表示准備晚上繼續與張浩源詳談。泗縣二中的老師介紹,除了北大之外,清華、中國科大等名校也紛紛通過學校向張浩源拋出了橄欖枝。記者采訪准備離開時,清華大學的招生老師也來到了學校。對於未來的選擇,張浩源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以後主要還是希望在數學、物理等方面有所發展。」他說,希望能夠上名校的實驗班,先進行理論的學習,最後再選擇具體的專業。至於具體選擇哪所名校,張浩源的爸爸張朗則表示,在與孩子商量之後再進行選擇,「北大、清華、科大,包括港大都是我們考慮的范圍。」
而對於兩個月後的大學生活,張浩源表示:「雖然高考第一名的光環會很快退去,但這一成績至少讓我充滿自信地去面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是家人給我力量
「最感謝的人還是自己的家人,是他們給了我力量。」張浩源說,是家人幫他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了自己今天的好成績。記者了解到,張浩源的父母都是泗縣二中的老師,母親教初中英語,而父親張朗就是張浩源的高中化學老師。「從小我就注意培養他的專注力。」張朗說,他通過講故事、數字游戲等方式,吸引小浩源的興趣;通過逐步地延長游戲時間,來培養他的專注能力。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通過分析得失的辦法,讓他從小有嚴格的生活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