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谷歌要退出中國
谷歌中國一直在中國,總部在北京,並不存在谷歌退出中國這么一說。
有的只有谷歌停止了在中國的部分業務。
由於國家規定,網路服務運營必須將面向中國的伺服器部署在中國大陸境內。
運營數據需要接受相關部門監管。
需要屏蔽部分暴恐、色情及其他不適合展現在公眾面前的信息。
基於上面種種條件,谷歌以信息自由等理由拒絕遵守,所以停止了相關服務。而中國由於復發接入谷歌搜索的結果,所以屏蔽了谷歌在中國大陸境內的使用。造成了你覺得谷歌退出的結果。
國家隊以上條件一直保持中立立場,沒有針對谷歌的意思,谷歌自己不願意遵循國家管理而已,Bing在國內正常使用也表示,聽話的一視同仁,不聽話的我們也不待見
『貳』 谷歌哪一年退出中國
2010年3月23日,,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2010年4月3日,名稱「谷歌」廢棄使用,「谷歌」改回「Google中國」。
2010年1月13日消息,Google公司已經決定,不願再審查Google.cn上的搜索結果,Google將在未來幾周時間和中國政府談判,要求能夠在中國法律框架內運營未經過濾審查的搜索引擎。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凌晨3時零3分,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
(2)谷歌退出中國事件擴展閱讀
導火索
世界互聯網搜索巨頭谷歌公司對中國網路管理的直接沖撞也引發了一場「地震」,網民關於「谷歌退出中國」的爭論如地震波一般席捲中國互聯網,網路上支持谷歌的「G粉」和擁護網路的「百粉」立刻展開網上論戰,火葯味十足的交鋒充斥論壇博客。隨著美國白宮表態力挺谷歌以及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網路上又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於兩大陣營的聲音,有網友開始反思在華跨國企業行為的影響以及中國互聯網的未來發展等問題。
『叄』 谷歌退出中國事件始末 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 谷歌退出中國的原因
2010年1月13日消息,Google今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篇名為《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博文,在博文中,Google官方透露,將停止在中國過濾搜索結果。不願再審查Google.cn上的搜索結果。
Google將在未來幾周時間和中國政府談判,要求能夠在中國法律框架內運營未經過濾審查的搜索引擎。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凌晨3時零3分,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中國香港。
作為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谷歌在解決公司面臨的問題時沒有走正常的商業運作渠道,而選擇了與中國政府「水平碰撞」的方式,要求不接受審查地運營在華業務。
(3)谷歌退出中國事件擴展閱讀
中國態度:中國於2010年2009年11月初,由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代表部分涉嫌被谷歌侵權的中國文字著作權人同谷歌方面進行談判,沒有達成協議。
11月18日晚,中國作家協會發布「維權通告」,要求谷歌從當日起未經授權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掃描收錄使用中國作家作品,並且對此前未經授權掃描收錄使用的中國作家作品,谷歌須在12月31日前提交處理方案並盡快辦理賠償事宜。
中國作協作家權益保障辦公室負責人呂潔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按照我們國家法律,雖然他說他沒有傳播,但掃描、收錄(行為)本身至少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復制權。我們覺得應該讓所有的作家都知道這件事情,維護自己的權益。沒有掃描的現在要停止,他一定要取得授權之後才能開始。」
『肆』 谷歌是那一年退出中國呀
2010年3月23日,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 2010年4月3日,名稱「谷歌」廢棄使用,「谷歌」改回「Google中國」。
1998年,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宿舍內共同開發了谷歌在線搜索引擎,並迅速傳播給全球的信息搜索者;8月7日,谷歌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創立。同年,發明Google PageRank專利。
1999年下半年,谷歌網站「Google」正式啟用。2010年3月23日,宣布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搜索服務。2015年8月10日,宣布對企業架構進行調整,並創辦了一家名為Alphabet的「傘形公司」(Umbrella Company),成為Alphabet旗下子公司。
『伍』 谷歌離開中國的原因
說到現在的網路時代,網路市場的需求也是十分龐大的,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之間競爭十分激烈,其中就包含谷歌公司了。說到谷歌,相信大家都知道谷歌。那麼大家知道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嗎?請看下面介紹內容吧。1傲慢到以為中國是個小市場,谷歌之所以「水土不服」,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搜索需求,完全的不了解。谷歌根本沒考慮中國十億級人口基數的搜索需求,在伺服器的承載能力上,完全水土不服。2領導人對於中國市場的行情了解不夠深入。畢竟李開復其實也是個洋人。只在台灣讀過小學就留洋的他,中國味道還是少了點,起碼在他帶領谷歌的4年,很難讓人感覺到。3反應滯後才是壓倒谷歌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退出中國市場前的2009年,谷歌已經在頻頻為自己的退場造勢,而在谷歌離場的這些年中,人們更喜歡用其遭遇國內嚴格的審查來為其找借口。上面介紹內容,就是關於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的原因介紹了。看完之後,相信大家應該明白,就是因為谷歌沒有正視中國市場需求,也沒有很好的為客戶服務,才導致退出中國的。水土不服
2009年的關鍵是推廣,而且在內部可以看到推廣是有明確的作用的(從汪華負責的網吧和站長聯盟,等於是谷歌份額成長的一半,到崔瑾負責的公關市場推廣,上一次《天天向上》幾乎擠爆伺服器)。
李開復對此的事件的解讀是「這類推廣並不符合谷歌價值觀,所以沒有得到總部的支持」。谷歌也許沒考慮中國十億級人口基數的搜索需求,在伺服器的承載能力上,水土不服。
2. 審查事件
谷歌不願意對谷歌中國網站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谷歌有自己的全球戰略,但是具體到某個地區的市場,比如中國市場,企業需要將自己的全球戰略與這個市場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走遠,審查也許是谷歌在中國制度面前的一次頑抗不過最終結果證明是負隅頑抗,退出了中國市場,正好給網路助攻了一把。
退出的原因比較復雜,並且還帶著一部分政治的色彩,這里不過多挖掘。
谷歌在中國市場5年,市場份額沒有壓過網路。
李彥宏在《時代》周刊專訪中曾經表示,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是因為迫於網路給予的市場份額的壓力,「2010年,網路占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中國對於谷歌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國家,谷歌火遍了全世界,唯獨一個中國,在努力了5年以後決定退出了中國市場。
怎麼評價谷歌的退出,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觀點,沒有谷歌的這幾年,網路穩穩占據了市場第一。
『陸』 谷歌為什麼退出國內市場
谷歌退出國內市場是因為理念和中國要求不符。
2010年,網路占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網路在中國打敗了谷歌,在外界看來,這就是真相。但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谷歌之所以「水土不服」,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搜索需求完全的不了解。
真相應該是,谷歌根本沒考慮中國十億級人口基數的搜索需求。在伺服器的承載能力上,完全水土不服。或許這也是谷歌的價值觀之一,即沒把中國市場當做重點。盡管伺服器擠爆,只是一個個案,但這已經足以看到當年穀歌的傲慢。
軟體介紹:
谷歌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於1998年9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創立。其業務包括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與服務。谷歌被公認為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多次名列第一。
2001年9月,Google的網頁評級機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國專利。專利正式地被頒發給斯坦福大學,Lawrence Page作為發明人列於文件中。2004年2月,因為雅虎放棄使用谷歌搜索引擎。而決定獨立開發自己的搜索引擎,谷歌的市場份額較前跌落。
『柒』 谷歌退出中國大陸事件是怎麼回事
谷歌退出中國大陸事件是指2010年Google公司因內容審查問題與中國政府交涉,並最終關閉中國版網頁搜索服務,轉用香港域名及伺服器為中國用戶提供簡體中文服務的事件。
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聲稱遭中國的黑客攻擊,暗指這些黑客攻擊具有政府官方背景,並透露在中國業務方面與中國政府的沖突。長期以來以接收中國政府行政命令標志的紅頭文件的形式配合審查讓Google相當不滿,一直對中國政府的審查要求消極執行。表示希望以更加西方化的法律框架下的類似法院判決書的形式配合審查。將與中國政府在此方面進行談判,有可能選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Google內部也有不同聲音,Google總裁施密特不贊同退出中國市場,但Google兩位工程師出身的聯合創始人對這種審查十分堅決地表示拒絕忍受,寧願為此放棄中國市場份額。
『捌』 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
於1月 29 日發行的《時代》周刊中,網路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成為封面人物,成為中國互聯網登《時代》的第一人。
而專訪中的一段話,卻讓一段往事再次成為了輿論熱議的焦點。專訪中,李彥宏表示,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是因為迫於網路給予的市場份額的壓力,「2010年,網路占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真的如李彥宏所說,是被網路打敗了嗎?或許答案並非這么簡單,網路的市場份額是外部因素,而谷歌自身在中國市場運營上的慘敗,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不過,愚還是要感謝李開復,恰恰是他的離職,讓筆者這篇評論,能夠登上第二天一早的央視2套《第一時間》,還附上了個人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