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鼠麴草的功效與作用
擴展閱讀
開盤後還可以買股票嗎 2025-05-01 10:25:51
股票價格低好嗎 2025-05-01 10:25:42

鼠麴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 2023-01-30 12:46:50

㈠ 鼠麴草青團怎樣做,色澤碧綠,軟糯清香,特別美味呢

鼠麴草青團怎樣做,色澤碧綠,軟糯清香,特別美味呢?

鼠麴草,是一種食葯同源的食材,能夠入中葯材還可以用來蒸青團吃,有護肝、潤肺止咳、去濕氣、消腫的作用,春季適度的吃一點對我們的身體也是非常不錯的,鼠麴草自身自帶一種淡淡的香味,這類芳香有別於艾葉草,並沒有艾葉草那樣苦味,拿來做青團口味會更好一些

第二步

熱鍋涼油,放入肉末炒香炒爛熟,放入香菇丁和豆腐乾丁一起炒出香味,添加生抽醬油、耗油、鹽炒香,添加少量水澱粉勾芡就可以。(這也是鮮肉餡)。二種餡料都做好准備,青團也蒸熟了,立即包進你喜歡的餡料,收邊揉圓就可以享受。

這也是鮮肉餡的,軟糯鮮美,別有一番風味,家中長輩都很愛吃這類鮮肉餡的。這也是鹹蛋黃豬肉鬆餡的,時下的網紅青團食用方法,年青人的心頭好,一次做二種口味,達到一家老小的食慾,一次開多的朋友可以放進冰箱里冷藏,隨吃隨用,喝的時候蒸一蒸就可以,咬一口軟糯芳香。

㈡ 鼠麴草有什麼美味吃法

又見鼠麴草,又見清明日。湖北的清明,淅淅瀝瀝的細雨也是有的,但是肆意舒展的暖陽也是常見的,這就是春的氣息。

鼠麴草在壹周君看來,是特別有鄉愁的 美食 。

在大別山那塊的羅田、浠水、英山及紅安一帶,在清明節都會吃一種叫「軟萩粑」的小吃,這跟江浙清明節吃青團有著差不多的風俗吧。

鼠麴草,也叫軟萩,當地人都叫清明菜或者灰灰草,最尋常的做法當然是做成軟萩粑。

鼠麴草摘回來後,用水洗干凈,再把它舂成瓤,把糯米粉和軟雀穰倒進盆子,加適量的開水,用力攪拌。扎碎與糯米粉粘米粉加60℃溫開水揉成面團,黑芝麻加白糖拌勻做餡,做成圓餅再用微火烙制而成軟萩粑。

和糯米粉與和麥粉不同,一定要用開水,而且加水不要很多,和勻的軟雀面團呈淺綠色,質地柔軟。

鼠麴草面團,如果直接擀薄定型,上火煎或者上火蒸,那就是軟萩粑。

但如果做成青團,更是名副其實。餡一般先炒熟拌勻,加餡做粑是細致活,又是技術活,一般人做不了。

餡料的做法是鹹蛋黃煮熟,在鍋中壓成泥,加入肉鬆,加適量水,炒到軟硬適中。蛋黃粉和白糖混合,甜度自調,加冷水和成糊狀,這就是餡料。

取一小團鼠麴草糯米糊,在手上壓成薄片,過上適量餡,捏成球狀;

放在刷過油的粽葉或錫紙上,開水鍋中煮10分鍾,取出,放涼後手摸涼開水會抹在清明粿表面並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保存。

提起鼠麴草腦海瞬間就想起鼠曲粿,鼠曲粿是潮汕人非常熟悉的粿品,是潮汕小吃中 歷史 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的小吃,也是許多在外潮人思念家鄉的味道。潮汕人喜歡將鼠麴草製成粿品,鼠麴草的纖維讓粿皮充滿韌性,韌性中充滿嚼勁,散發著天然鼠麴草的清香,是我兒時最愛的味道。

鼠麴草在我的家鄉是隨處可見的野菜,潮汕平原氣候暖和, 一年四季都能見到鼠麴草,每年十月水稻收割後,田野上就會陸續冒出嫩嫩的鼠麴草來。記得小時候放寒假經常和小夥伴到田野採摘鼠麴草,每次都是滿載而歸,采多了就送給親友鄰居。潮汕人更喜歡在過年和元宵製作鼠曲粿,鼠曲粿也被稱為「過年粿」,不過現在許多粿品店每天都有售賣,隨時想吃都有。

鼠曲粿的製作

做鼠曲粿第一步就是用鼠麴草來熬制粿皮。通常鼠麴草採摘回來之後,就摘取嫩葉子,然後清洗干凈曬干,曬干後再用石臼捶打,通過不斷幾次的捶打,捶至爛透,再將鼠曲泥和芝麻、油一起熬煮,這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熬煮好的鼠曲泥趁熱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揉成團作為粿皮。

再將團塊分成小塊,捏成圓餅,包粿餡,餡有咸、甜。甜餡就有好幾種,有花生餡,花生仁炒熟後脫膜攪碎加白砂糖作餡;有紅豆或綠豆加糖製成豆沙餡;有黑芝麻和冬瓜冊調制的餡。咸餡有糯米飯加香菇、肉丁、蝦米、花生仁、香料等;包什麼餡隨心所欲。

包餡之後放入「桃」印中壓印,再墊上新鮮的香蕉葉,放入蒸籠蒸熟,鼠麴草和香蕉葉的香韻交融為一種獨特的,耐人尋味的味道。

鼠曲粿的功效

鼠麴草又名白頭翁,是中醫的一種常見葯材,性甘,具有消積、健脾、養胃去火等功效。鼠曲粿因為有了鼠麴草的加入,所以,鼠曲粿能調中益氣,去胃腸瘀積,一般人都適合吃。

你吃過鼠曲粿嗎?你喜歡鼠曲粿嗎?

鼠麴草有什麼美味吃法?

現在剛好是鼠麴草採食的季節。鼠麴草是麴鼠(qu)草的別名,又叫清明菜、田艾。鼠麴草有祛濕、化痰的作用。

清明時節,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有用鼠麴草做粑粑的習慣。 將新鮮鼠麴草採摘回家,清洗干凈後裝入干凈布袋。

不停捶打出汁,再用鼠麴草汁液倒入糯米粉混合製成胚子。再用粽子葉包成四方形,扎緊,放蒸鍋旺火蒸熟。

也有在粑粑胚子中包入黃豆炒至的餡料。剛剛蒸出來的粑粑軟滑適口,散發者鼠麴草獨有的香味。

除了鼠麴草粑粑,侗族地區的腌魚、臘肉、禾花魚也很有特色,《舌尖上的中國》有專題介紹。

水腌菜(鹹菜)、酸蘿卜、酸湯魚、剁辣椒都為湘菜增色不少。全國僅有的五個侗族自治縣,有四個在湖南。

人們對幾個愛吃辣椒的省份評價:「四川麻辣 貴州香辣 雲南鮮辣 陝南咸辣 湖南酸辣 」,可以看出侗族酸味 美食 的影響力。

鼠麴草做的糯米飯也非常有特色,給大家分享一下 。將鼠麴草清洗干凈切碎,糯米淘洗干凈。

炒鍋置火上,下入蔥絲煽炒出香味,倒入鼠麴草,撒上食鹽炒熟。飯鍋倒入糯米,加入適量水,拌入燒好的鼠麴草。

燒沸後改小火把飯煮熟,出鍋即成。

鼠麴草作為野菜家族的一員,相信會有更多美味的吃法呈現出來。

讀者福利:《不上火的吃法 》(pdf電子書)。點擊我編頭像,上方「私信」,或者看「作者介紹」聯系獲取。

一說到鼠麴草我就想起壽寧的有一首民謠就這樣唱:鼠麴草,好做糍,一年四季真稀奇,哥磨米漿妹摘草,燒火煎糍正適宜;煎糍餅,糍餅煎,翻來覆去糍煎成,妹讓哥來先嘗嘗,饞得妹囝口水流……。鼠曲糍:壽寧當地特色小吃之一,深受百姓喜愛,摘采新鮮嫩綠鼠麴草切細,放入米漿拌均。(平常我們做飯吃的米浸泡磨成米漿,現在都有機器磨,也可麵粉代替不過米漿更好吃)鐵鍋中放入豬油(個人認為豬油更香)。油燒到六成熱,勺子舀起適量拌好的米漿油煎,越薄越好,煎好後邊緣鬆脆,里嫩清香,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寒冬時節,吃上一個熱騰騰的鼠曲糍,美味又暖胃,喜歡吃辣的抹上的辣椒醬,吃起那叫一個爽。如果你有來壽寧,就會發現街邊好多煎鼠曲糍的小攤,一層2.5元。

鼠麴草還有個功效,止咳。取鮮草燉湯喝,效果非常不錯。

我們這里叫艾蒿,沒有苦味還伴著一股清香,喜歡生長在春天乾旱的荒廢稻田裡或菜園田埂邊。清明時節家家做的艾粑粑就是用這種清明草製作的,把從田野里剛採回來的新鮮艾草連它的小黃花一起剁碎,然後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就可以放到鍋里小火慢慢地煎,記住不要放太多米粉,這樣煎出的艾粑粑更加清香可口,哪怕冷了也不會變硬哦!

我們福建是小吃很多的地方 這個草 我們基本拿去切碎加入米漿做一種叫做鼠曲餅的小吃。很香

㈢ 都說清明適合吃清明菜,那清明菜到底有什麼作用

清明菜,就是鼠麴草,有止咳平喘之效,常作為葯材使用!糍粑是我們廣西人春季必做的 美食 ,在製作過程中就需要用到清明菜了,我家在做糍粑的時候還把艾草和清明菜混合起來,增添了清香感,刷新味蕾,乃是人間美味。

別光顧著吃,認識這種植物才是我們要了解的重心,清明菜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被人們用以製作團子,葯用價值逐漸被利用。

民間草葯萬萬千,清明草是獨特的一員,它的光芒也就是在清明前後顯得格外耀眼,花開正茂,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這種植物。
清明菜就是鼠麴草
為什麼把鼠麴草叫成清明草呢?原因就是在清明的時候,鼠麴草的花兒正放,生命力正盛,在我老家的地里,一眼就能瞅見一片黃燦燦的鼠麴草,人們看到這樣的花開之景,就知道清明節已至,准備做糍粑或是掃墓了。這種植物的花呈管狀,在枝頭頂端相擁成簇,整株的高度並不高,和飛揚草差不多,大概也就四十厘米左右,而葉子一般為線形,離根部不遠處的葉子形狀差異大,農村的朋友就很熟悉這種清明菜了。

喜歡吃清明菜,不只是貪戀它的味道,其葯用價值也是人們的追求,不知道它有什麼作用,那就真的可惜了。
清明菜的作用
清明菜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咳嗽的人食用清明菜是有好處的。《日華子本草》中說這清明菜除痰,去咳嗽,咳嗽痰多的人不妨像冰糖雪梨一樣的做法,在《江西民間草葯》里記載的治咳嗽痰多的毛病,就是這么一個用法,這個功效所針對的是風寒感冒,祛除肺中之寒,和肺熱咳嗽還是有區別的。此外,也有祛風濕的功效,《綱目拾遺》里治療囊風濕癢的方法就是單用清明菜煎湯洗即可,想不到吧,清明菜還大有來頭。

以上分享的用法僅供參考,需要用葯的話請遵醫囑。清明菜是一種葯食兼可的植物,趁著清明之際,不妨摘下嫩芽做一頓糍粑宴,過了這個季節,花兒走向凋落,葉子變老,那時候做出來的 美食 ,口感就不這么好了。

清明節是很重要的節日,清明節的節令 美食 也是豐富多彩的。

浙江人有「清明粽子穩牢牢」的說法,每到清明,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是踏青時代的干糧。農家則有清明吃螺絲的習慣,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此時的螺絲肥壯有肉,用針挑出來烹食,鮮美可口,方言叫「挑青」。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菜餚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是佳釀甜白酒,飯桌上炒螺絲、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各有寓意。吃完螺絲,把殼扔到房間瓦屋上,據說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節後養蠶;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長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蔬鮮菜,是取其「青」字,以和「清明」之「清」。

南方很多地區,清明前夕,墳親按例要在墳上壓一些土,謂之「淋墳」,上墳時,先祀後土,後祭先人,祭品有正方的豬肉、羊肉,全雞、全鵝、活魚,也有用混豬混羊的,祭後按人丁分發,祭時還要向圍觀者分饅頭或燒餅。普通人家沒有如此講究,不外乎白斬鵝肉、毛筍煮豆和小炒之類;貧窮人家更簡單,祭物只有芽豆、燒紙豆腐乾等。點心則不能沒有艾餃,與上海的青團類似,是豬油、白糖、芝麻、松仁、核桃肉、白果為餡,捏成僧帽狀餃子後蒸熟,有散寒祛病、溫經止血的功效。浙江人有「清明吃艾餃,不怕陳雨澆」之說。

唐朝立春時所吃的潤餅,也叫春卷,春餅,傳到閩南後,便成為清明節的應節食品。春卷以極薄的面餅為皮,將豆芽菜、韭黃、芹菜、紅蘿卜等加上豆乾、豬肉、魷魚、蛋皮等切成絲,撒上調料即可食用。

山西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

鼠麴草

㈣ 鼠麴草的做法與吃法

鼠麴草的做法與吃法:將鼠麴草洗凈,開水略燙(千萬別煮,煮了就爛了),用料理機打成泥糊。擠出鼠麴草的汁水、與少量的鼠麴草干泥糊一起,和入面中(也可將鼠麴草切小切細至碎末後直接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團,用布蓋好醒發半個小時。用醒發好的面團包餡料,包好後表面刷清油,大火上氣以後蒸20分鍾。蒸好的鼠麴草青團,涼一下再吃。

功效:

鼠麴草味甘,性涼,具有解表、清熱、明目、利尿的功效,還有止咳平喘,降血壓,祛風濕,祛痰的作用。用於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蠶豆病,風濕腰腿痛,痰喘,風濕痹痛;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㈤ 岳陽那種做青團的草

岳陽那種做青團的草有四種:漿麥草、薴麻葉、刺兒菜、鼠麴草。
第一種、漿麥草:
估計很多人聽到它的名字就會認為它肯定和小麥或許一些瓜葛,其實並非如此漿麥草就是一種和道路旁邊所生長的大麥草有些相似,但是它的桿比大麥草的桿更加細長,且靠近根部的位置還有些許的紅色。另外這種野菜基本上都是貼著地面所生長的,大家在進行採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採摘錯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漿麥草不可以稱得上是一種野菜,因為它的渾身上下可以拿來食用的就是它的枝葉了,通常我們都是把它放入榨汁機里榨出汁液或者是在清水中揉搓,然後過濾出汁液。其實它做青團的最大優點就是用它榨出來的汁液非常的綠,再把它的表面刷一層油蒸出來,讓人看起來食慾大開。
第二種、薴麻葉:
在不少的地區人們經常把薴麻葉當作原材料來製作青團。但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用薴麻葉得葉子榨汁之前,需要加石灰水對它煮一煮,這樣做的目的是除去它其中酸澀的味道。從一些朋友那了解到用薴麻葉做出的青團雖然沒有其它野菜做出來的顏色鮮艷,但吃起來味道是非常的清香。
第三種、刺兒菜:
說到刺兒菜就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名字的由來,由於它的葉子邊緣呈現鋸齒狀,從而被人們冠名刺兒菜。當然它也是比較的常見的野菜,一般在路邊、田埂可以經常看到它們。在春季時候它的嫩葉可以當作野菜來食用,味道非常好,並且它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高,特別是其內含有大量的鈣元素。
當然這種野菜也可做成青團,也是非常的美味,老一輩的人都比較喜歡。但是用它做出的青團口感稍微苦澀一些,但這並不妨礙老人們對它的喜歡,因為老人覺得苦澀會有降火的作用。而有不少人會先將它煮一下,再拿來製作青團。
第四種、鼠麴草:
鼠麴草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棉菜,一般在春天就開始生長,在它沒開花之前,都可以把它採摘回家來食用。如若開花的話,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開出的花朵也是可以食用的,前提是要把它洗干凈。
一般用鼠麴草做出的青團,和艾草做出的青團相比較起來,鼠麴草做出來的青團色澤沒有艾草汁液做出的色澤綠,它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略微帶一些淡黃色,並且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可能許多朋友都不知道的是,鼠麴草還有葯用的功效,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它來做青團也是非常合適的一種選擇,估計它的色澤以及口感也會深受人們好評。

㈥ 做青團的野菜叫什麼呢

1、鼠麴草

鼠麴草是一種野菜,又叫棉菜,在野外很常見,初春季節就冒出頭了,沒有開花的嫩苗可以採回家當野菜吃。用鼠麴草做的青團顏色沒有艾草那麼綠,因為加入了花朵,青團的表面呈現黃綠色,但是味道也很香。鼠麴草具有較好的葯用功能,使用率僅次於艾草。



㈦ 鼠麴草有什麼美味吃法

提起鼠麴草腦海瞬間就想起鼠曲粿,鼠曲粿是潮汕人非常熟悉的粿品,是潮汕小吃中 歷史 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的小吃,也是許多在外潮人思念家鄉的味道。潮汕人喜歡將鼠麴草製成粿品,鼠麴草的纖維讓粿皮充滿韌性,韌性中充滿嚼勁,散發著天然鼠麴草的清香,是我兒時最愛的味道。

鼠麴草在我的家鄉是隨處可見的野菜,潮汕平原氣候暖和, 一年四季都能見到鼠麴草,每年十月水稻收割後,田野上就會陸續冒出嫩嫩的鼠麴草來。記得小時候放寒假經常和小夥伴到田野採摘鼠麴草,每次都是滿載而歸,采多了就送給親友鄰居。潮汕人更喜歡在過年和元宵製作鼠曲粿,鼠曲粿也被稱為「過年粿」,不過現在許多粿品店每天都有售賣,隨時想吃都有。

鼠曲粿的製作

做鼠曲粿第一步就是用鼠麴草來熬制粿皮。通常鼠麴草採摘回來之後,就摘取嫩葉子,然後清洗干凈曬干,曬干後再用石臼捶打,通過不斷幾次的捶打,捶至爛透,再將鼠曲泥和芝麻、油一起熬煮,這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熬煮好的鼠曲泥趁熱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揉成團作為粿皮。

再將團塊分成小塊,捏成圓餅,包粿餡,餡有咸、甜。甜餡就有好幾種,有花生餡,花生仁炒熟後脫膜攪碎加白砂糖作餡;有紅豆或綠豆加糖製成豆沙餡;有黑芝麻和冬瓜冊調制的餡。咸餡有糯米飯加香菇、肉丁、蝦米、花生仁、香料等;包什麼餡隨心所欲。

包餡之後放入「桃」印中壓印,再墊上新鮮的香蕉葉,放入蒸籠蒸熟,鼠麴草和香蕉葉的香韻交融為一種獨特的,耐人尋味的味道。

鼠曲粿的功效

鼠麴草又名白頭翁,是中醫的一種常見葯材,性甘,具有消積、健脾、養胃去火等功效。鼠曲粿因為有了鼠麴草的加入,所以,鼠曲粿能調中益氣,去胃腸瘀積,一般人都適合吃。

你吃過鼠曲粿嗎?你喜歡鼠曲粿嗎?

清明果的原材料鼠麴草,也叫雛菊草,當地人都叫清明草。

每年清明前的鼠麴草是最嫩的,下過春雨,鼠麴草冒尖的往上長,滿山遍野黃燦燦的對著我們在招手,好似在告訴我們製作清明果的時候到了,到了山上採摘回來,用水洗干凈,鍋中水燒開,將鼠麴草焯水三分鍾去掉生澀的味道,撈起放涼水泡幾分鍾,再撈起用擀麵杖搗碎,加入適量糯米粉揉成面團,再分一個個小劑子,包入紅豆沙或是綠豆沙 ,可以包成圓形或是你喜歡的形狀,也可以用月餅模具來固定,蒸鍋內擺放一張張的橘子葉,將製作好的清明果一個個整齊的放在橘子葉上,水燒開中火蒸20分鍾即可,綠油油的清明果透著鼠麴草特有清香。

鼠麴草有什麼美味吃法?

現在剛好是鼠麴草採食的季節。鼠麴草是麴鼠(qu)草的別名,又叫清明菜、田艾。鼠麴草有祛濕、化痰的作用。

清明時節,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有用鼠麴草做粑粑的習慣。 將新鮮鼠麴草採摘回家,清洗干凈後裝入干凈布袋。

不停捶打出汁,再用鼠麴草汁液倒入糯米粉混合製成胚子。再用粽子葉包成四方形,扎緊,放蒸鍋旺火蒸熟。

也有在粑粑胚子中包入黃豆炒至的餡料。剛剛蒸出來的粑粑軟滑適口,散發者鼠麴草獨有的香味。

除了鼠麴草粑粑,侗族地區的腌魚、臘肉、禾花魚也很有特色,《舌尖上的中國》有專題介紹。

水腌菜(鹹菜)、酸蘿卜、酸湯魚、剁辣椒都為湘菜增色不少。全國僅有的五個侗族自治縣,有四個在湖南。

人們對幾個愛吃辣椒的省份評價:「四川麻辣 貴州香辣 雲南鮮辣 陝南咸辣 湖南酸辣 」,可以看出侗族酸味 美食 的影響力。

鼠麴草做的糯米飯也非常有特色,給大家分享一下 。將鼠麴草清洗干凈切碎,糯米淘洗干凈。

炒鍋置火上,下入蔥絲煽炒出香味,倒入鼠麴草,撒上食鹽炒熟。飯鍋倒入糯米,加入適量水,拌入燒好的鼠麴草。

燒沸後改小火把飯煮熟,出鍋即成。

鼠麴草作為野菜家族的一員,相信會有更多美味的吃法呈現出來。

讀者福利:《不上火的吃法 》(pdf電子書)。點擊我編頭像,上方「私信」,或者看「作者介紹」聯系獲取。

又見鼠麴草,又見清明日。湖北的清明,淅淅瀝瀝的細雨也是有的,但是肆意舒展的暖陽也是常見的,這就是春的氣息。

鼠麴草在壹周君看來,是特別有鄉愁的 美食 。

在大別山那塊的羅田、浠水、英山及紅安一帶,在清明節都會吃一種叫「軟萩粑」的小吃,這跟江浙清明節吃青團有著差不多的風俗吧。

鼠麴草,也叫軟萩,當地人都叫清明菜或者灰灰草,最尋常的做法當然是做成軟萩粑。

鼠麴草摘回來後,用水洗干凈,再把它舂成瓤,把糯米粉和軟雀穰倒進盆子,加適量的開水,用力攪拌。扎碎與糯米粉粘米粉加60℃溫開水揉成面團,黑芝麻加白糖拌勻做餡,做成圓餅再用微火烙制而成軟萩粑。

和糯米粉與和麥粉不同,一定要用開水,而且加水不要很多,和勻的軟雀面團呈淺綠色,質地柔軟。

鼠麴草面團,如果直接擀薄定型,上火煎或者上火蒸,那就是軟萩粑。

但如果做成青團,更是名副其實。餡一般先炒熟拌勻,加餡做粑是細致活,又是技術活,一般人做不了。

餡料的做法是鹹蛋黃煮熟,在鍋中壓成泥,加入肉鬆,加適量水,炒到軟硬適中。蛋黃粉和白糖混合,甜度自調,加冷水和成糊狀,這就是餡料。

取一小團鼠麴草糯米糊,在手上壓成薄片,過上適量餡,捏成球狀;

放在刷過油的粽葉或錫紙上,開水鍋中煮10分鍾,取出,放涼後手摸涼開水會抹在清明粿表面並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保存。

一說到鼠麴草我就想起壽寧的有一首民謠就這樣唱:鼠麴草,好做糍,一年四季真稀奇,哥磨米漿妹摘草,燒火煎糍正適宜;煎糍餅,糍餅煎,翻來覆去糍煎成,妹讓哥來先嘗嘗,饞得妹囝口水流……。鼠曲糍:壽寧當地特色小吃之一,深受百姓喜愛,摘采新鮮嫩綠鼠麴草切細,放入米漿拌均。(平常我們做飯吃的米浸泡磨成米漿,現在都有機器磨,也可麵粉代替不過米漿更好吃)鐵鍋中放入豬油(個人認為豬油更香)。油燒到六成熱,勺子舀起適量拌好的米漿油煎,越薄越好,煎好後邊緣鬆脆,里嫩清香,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寒冬時節,吃上一個熱騰騰的鼠曲糍,美味又暖胃,喜歡吃辣的抹上的辣椒醬,吃起那叫一個爽。如果你有來壽寧,就會發現街邊好多煎鼠曲糍的小攤,一層2.5元。

鼠麴草還有個功效,止咳。取鮮草燉湯喝,效果非常不錯。

我們這里叫艾蒿,沒有苦味還伴著一股清香,喜歡生長在春天乾旱的荒廢稻田裡或菜園田埂邊。清明時節家家做的艾粑粑就是用這種清明草製作的,把從田野里剛採回來的新鮮艾草連它的小黃花一起剁碎,然後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就可以放到鍋里小火慢慢地煎,記住不要放太多米粉,這樣煎出的艾粑粑更加清香可口,哪怕冷了也不會變硬哦!

我們福建是小吃很多的地方 這個草 我們基本拿去切碎加入米漿做一種叫做鼠曲餅的小吃。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