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東方斯巴達
擴展閱讀
哈電集團今天股票行情 2025-07-04 15:54:43
股票基金投資統計 2025-07-04 15:54:41
股票軟體怎麼找成交回報 2025-07-04 15:53:22

東方斯巴達

發布時間: 2021-05-29 11:26:57

1. 斯巴達300勇士 說的是希臘的真實事件么

在古希臘的城邦中,斯巴達無疑是最知名的之一。十幾年前,有一部美國拍的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讓很多人感動流淚。世人又把目光投向歷史深處,尋找屬於斯巴達的悲壯史詩。
斯巴達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他們崇尚野性,講究紀律,類似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斯巴達的生存方式:暴力摧毀對手的抵抗,無論是結束於公元前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還是結束於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之戰。
如果沒有溫泉關之戰勝利的話,斯巴達很可能等不到伯羅奔尼撒戰爭,他們征服了希臘。溫泉關之戰,斯巴達征服的則是波斯人統治西方的野心。
波斯帝國很早就有吞並希臘的想法。在溫泉關之戰的前十幾年,著名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曾打過希臘,一次沒成功。
大流士一世駕崩後,新王薛西斯一世再次把屠刀對准希臘各城邦。
別看希臘各城邦平時勾心鬥角、打來打去,但外敵當前,他們都會同仇敵愾站在一起。斯巴達是各城邦中陸戰實力最強的之一,江湖威望高,七十多個城邦公推斯巴達和雅典為武林共主,共抗外侮。
沒想到這些人都是假把式,波斯大軍一到,很多城邦都投降了。不願投降的各城邦退到雅典以前的德摩比勒山口,他們認為只要守地勢險峻且臨近海灣的德摩比勒山口,就能打敗波斯。
德摩比勒山口,有一個非常好聽且具有東方風格的名字——溫泉關。
波斯人並沒有因此而驚慌失措,他們決定派艦隊通過附近一處海峽,從後路抄到溫泉關,反客為主。更何況,波斯這次帶來的軍隊有二十多萬,而希臘各城邦的軍隊,加一起也就七千人。
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有理由認為自己會笑到最後。薛西斯一世知道斯巴達人善於陸戰,但得到斯巴達此次只派了300名衛隊前來的消息時,輕蔑地笑了。
斯巴達國王列奧達尼同樣相信自己會相到最後,即使自己只帶了300名士兵。這300名士兵是斯巴達最為精銳的戰斗人員,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漢。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公民出身,為了自己的榮譽,他們必須拚死作戰。
斯巴達人做好一切戰斗准備,而薛西斯一世則幻想他們主動投降。列奧達尼只說了一句:想得到你想要的,就需要你親自來拿!
殘酷的戰爭打響了,人數劣勢的希臘聯軍眾志成城,再加上周邊險峻的地勢,波斯大軍根本施展不開。薛西斯一世夠狠,他讓非波斯人組成的雜牌軍,用人海戰術和希臘聯軍耗人數,等希臘人撐不住的時候,波斯主力可一戰夷之。
雜牌軍善射,只是復雜的地形,讓他們的射擊成果大打折扣。就在這時,列奧達尼認為他的300名斯巴達勇士可以出動了。
大盾加長槍的戰術,讓波斯人吃足了苦頭。波斯人不斷被斯巴達的長矛刺死,無數波斯人沖上去,但始終拿三百個斯巴達人毫無辦法,反而損失慘重。
薛西斯一世決定智取,就是收買叛徒,抄一條平時牧民用來放羊的小道,繞到了溫泉關後面。波斯奇兵面對的不是斯巴達人,而是戰鬥力不強的佛西斯人,很快就被波斯人打跑。波斯人的目標,還是列奧達尼的300名斯巴達勇士。
波斯士兵黑壓壓地向斯巴達人殺去。此時再罵佛西斯人已毫無意義,斯巴達人被波斯完全包圍,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屈膝投降,英勇戰死。
列奧達尼和斯巴達人選擇了後者,斯巴達人固然英勇,但人數太少,抵擋不住波斯人如潮的攻擊。所有武器都打光了,甚至連生命都交給了歷史。但是,沒有一個斯巴達人背叛自己的國家與信仰,包括國王列奧達尼。堅守到最後的斯巴達人,就像靶子一樣,任憑波斯人把箭射向他們。
溫泉關之戰,薛西斯一世贏了。但在與300名(實際上是298人)斯巴達的戰爭上,薛西斯一世輸得非常徹底,他輸給了一種永恆的精神。薛西斯一世問投降的希臘其他城邦的人,你告訴我,如果斯巴達來的不是這300人,是另外300人,他們是不是也會這樣戰死?
薛西斯一世得到的回答是:是!陛下。

2. 斯巴達三百勇士這故事是真的嗎

是真的

這是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戰役之挽救西方世界的戰役——薩拉米斯海戰

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魯士統一伊朗高原。並滅亡了剛剛興起不久的新巴比倫王國。雖然後來波斯發生內亂一度衰敗,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在大流士一世強有力的王權下,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波斯統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將目光投降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對手,也是歐洲文明的代表——希臘。

從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終夢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徵——希臘。於是就有了漫長的希.波戰爭。

波斯的第二次遠征希臘,作為波斯統帥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備。波斯本來沒有海軍,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後,波斯人用他們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同時,和當時地中海的海上強國迦太基結盟,讓他們牽制住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西拉丘斯。

在波斯帝國強大的武力威懾下,眾多希臘城邦國家無恥的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國。更派兵派船參戰。准備就緒後,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亞細亞起兵50萬,經赫拉斯滂海峽進入歐洲,通過色雷斯和馬其頓,開始遠征希臘。

在陸地戰場,斯巴達王李奧尼達親自率領本國精兵300人及伯羅奔尼撒半島其他城邦的7000人負責防守希臘的第一道防缐 ——溫泉關。

面對如此危局,李奧尼達下令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軍隊先撤,而自己則和300名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斯巴達全軍覆滅。李奧尼達壯烈殉國。斯巴達勇士雖然戰敗,但他們英勇的事跡流芳千古,被歷代希臘人所傳送。

斯巴達勇士的殊死抗擊為盟軍雅典軍主帥特米斯托克利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波斯軍雖然在溫泉關戰後速佔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土地,但當他們進入雅典城時,卻發現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結果波斯軍只得焚城以泄憤。

希臘陸軍雖然失敗,但海軍主力沒有任何損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揮下,雅典300多艘戰艦在薩拉米灣集結。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裝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謊稱雅典艦隊內訌,應即時出兵,薛西斯當即上當,下令波斯海軍全部600多艘巨型戰艦駛進海灣。薩拉米斯海戰正式打響。

交戰地域薩拉米斯海峽入口處被薩拉米斯島阻擋,造成水道狹窄,波斯巨型戰艦由於體積龐大笨重,一次之能通過幾十艘,這使波斯海軍被迫採用軍事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兵力。

波斯艦隊排成幾個縱列進入海峽。這時正值漲潮,海峽內暗流涌動,波斯巨型戰艦尾大不掉,很難控制方向。還沒等波斯戰艦們向左調轉船頭,等候已久的希臘艦隊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上來。

此時進入海峽的波斯戰艦大約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臘聯軍有三百七十艘戰艦,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面。波斯艦隊最外圍的戰艦橫向面對希臘戰艦的沖擊,幾乎全部被撞沉,這樣後面的波斯戰艦才終於轉過身來,和希臘艦隊絞殺到一起。

薩拉米斯海峽狹窄的水面上擠滿了戰艦,交戰雙方都很難移動,這時雅典戰艦上的重裝步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運用接舷戰戰術,紛紛爬上敵艦和波斯士兵格鬥。波斯戰艦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根本無法抗擊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厲攻擊,往往十幾個雅典步兵就能夠毫不費力地制服一艘敵艦。

薩拉米斯海戰,希臘聯軍海軍損失約四十艘戰艦,波斯人的損失沒有詳細記錄,史學家普遍認為超過六百艘,而人員傷亡數萬。而當時波斯帝國參戰的艦隊一共只有六百艘。這就表明波斯海軍已經全軍覆沒!

波斯軍隊在薩拉米斯海戰中的失敗,是波斯徹底喪失了在愛琴海的制海權,由於是遠離本土的跨還遠征,波斯王薛西斯極其害怕被希臘海軍切斷他與本土之間的聯系造成全軍覆沒。於是立即率領波斯軍撤離希臘。至此希臘取得第二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將統率50000大軍最後一次遠征希臘,斯巴達統率伯羅奔尼撒半島聯軍共三萬與波斯陸軍在希臘普拉提亞進行決戰,此戰希臘聯軍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軍大敗,最終撤回東方。

公元前480年爆發與波斯和希臘之間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整個希.波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以前,希臘方面始終處於防守地位。此戰後希臘轉入全面反擊。並最終將波斯擊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薩拉米斯海戰的勝利。

3. 斯巴達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電影介紹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萬鐵騎攻向希臘。數月之戰,希臘已淪陷過半,驍勇善戰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被眾城邦選出擔任守軍統帥。英明神武的他力排眾議,親率300斯巴達勇士死守希臘中部的門戶--溫泉關。此一戰力量懸殊,然而數萬波斯精銳強兵,卻不能攻下列奧尼達與300壯士用性命築起的防守。直至最後一位斯巴達壯士血濺當場,波斯才最終勝利,然而300壯士的勇猛剛強,卻為後世永遠銘記。

一部弗蘭克米勒的漫畫已經拍成電影,2007年3月9日上映,目前已公布預告片。影片片名叫做《300》,國內翻譯作《300斯巴達勇士》。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軍事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己的侵略者展開血戰。波斯人大兵壓境,斯巴達將士泰然自若,浴血會戰3日後,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為首的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

預告片開始時候斯巴達國王吼出的那句話並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個國王當然不可能在鼓舞戰士的時候說我們今晚會死在地獄里。他說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國3》裡面人類對機器的進攻進行防守前機械隊長說的一樣:"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e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影片所創造的場景是無論現有或者搭建的外景都無法相媲美的,一種歷史,一種勇猛和殘敗的滄桑都呈現在面前。同時,動作設計也相當凌厲,從演員的跳躍,廝殺等都可以感受到那種殺紅了眼的氛圍。整體看起來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滄桑歷史風格,極其令人期待。還有一點,影片的音樂用的不是西洋交響樂,而是現代的電子搖滾。大家都是知道,西洋交響樂在表現宏大場面時候效果是一流的,《星球大戰》的原聲已經成為不必多說的經典了。但是,交響樂肯定無法表現那種急促爆發的廝殺場面,盡管場面也很宏大,但主要講述的是300名斯巴達勇士和百倍於己的波斯戰士的奮戰,不必太多大場面。所以,用現代電子搖滾樂,表現爆發,泄憤,血腥,都是超級棒的。這部影片絕對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很令人期待。

幕後故事
新片《300 斯巴達勇士》的主演陣容周一在洛杉磯參加了影片的首映禮,之前競爭奧斯卡的Djimon Hounsou和金球獎提名者Aaron Eckhart均亮相紅地毯。這部影片是教會傳奇人物Frank Miller最喜歡的小說的改編作品。導演Zach Snyder對於能夠在洛杉磯舉行這部耗資6000萬美元的影片的首映禮十分興奮,他說:「星球大戰就是在這里首映的,我很榮幸。」

影片中,由Gerard Butler扮演的斯帕塔國王率領軍隊與入侵的波斯人戰斗,Butler說:「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太幸運了,反正拍起來十分順利。影片畫面很美,而且很感人。」

由於影片中一些人物穿著很少,看上去很性感,影片里少數的主要女性演員Lena Headey開玩笑說:「在第一周之後,我感覺有點悶,但能夠看到那些男演員的性感演出很有趣,他們一點兒也不不好意思,他們簡直是故意在顯示自己的美體。」

戰爭影片自然少不了血惺和政治,演員Rodrigo Santoro表示,影片的主題與現在的國際形勢有點聯系,所以觀眾們應該買張票去看。

4. 斯巴達的戰爭過程

爭霸希臘
波斯戰爭後,斯巴達為了與雅典爭奪霸權,因此統率其主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與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進行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火,最後斯巴達獲勝。但雙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結果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其後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從此走向衰亡。
伯羅奔尼撒戰爭(Πελοποννησιακός πόλεμος)
斯巴達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實行對外擴張。公元前590年,斯巴達進攻提吉亞,經過30年戰爭,提吉亞終於被迫成為斯巴達的「盟邦」。如遇戰爭,提吉亞必須向斯巴達提供兵力參戰。公元前546年斯巴達進攻亞哥斯,奪取了塞里亞提斯平原,迫使亞哥斯放棄了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的霸權。從此在斯巴達武力威脅下,除亞哥斯、阿卡地亞北部和阿卡亞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各邦都接受了斯巴達的領導,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其中包括科林斯、西息溫和麥加拉。
這個同盟被希臘人稱為「斯巴達人及其同盟者」,充分表明了斯巴達在這個組織中的霸主地位。同盟規定斯巴達有權召集會議,其決議雖須經大多數入盟國同意後始能生效,但實際上由斯巴達操縱一切。同盟還規定對外作戰時,各邦必須提供一定兵力和軍費,由斯巴達指揮。伯羅奔尼撒同盟是斯巴達控制加盟城邦的一種形式,憑借這個同盟,斯巴達常常干預希臘各邦的內政,充當了維護希臘貴族政治的堡壘。
波希戰爭(μποέμ παράδεισος πολέμου)
斯巴達人的驍勇善戰。在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以其本國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臘各其它城邦的聯軍,在溫泉關抵擋了數量上遠遠超過他們的波斯軍隊,長達三天,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不得寸進,並且死傷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當地的居民背叛希臘陣營,帶領波斯軍隊沿著山區的小徑繞到希臘聯軍的後方,見此列奧尼達解散了希臘聯軍,留下300名斯巴達精兵與700名底比斯志願軍墊後。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後,墊後的志願軍全軍覆滅,但成功阻慢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所統率的大軍前進,結果最後希臘戰勝了波斯,斯巴達人應記一功。有關300士兵戰勝波斯大軍的歷史,華納電影公司在2007年將有關歷史改編拍成了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不過為了顧及電影效果的關系,和史實會有出入,包括人物造型等。
一部弗蘭克米勒的漫畫已經拍成電影,2007年3月9日上映,已公布預告片。影片片名叫做《斯巴達300勇士》,國內翻譯作《300斯巴達勇士》。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軍事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己的侵略者展開血戰。波斯人大兵壓境,斯巴達將士泰然自若,浴血會戰3日後,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為首的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預告片開始時候斯巴達國王吼出的那句話並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個國王當然不可能在鼓舞戰士的時候說我們今晚會死在地獄里。他說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國3》裡面人類對機器的進攻進行防守前機械隊長說的一樣: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a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薩拉米斯海戰(Σαλαμίνα ωκεανό πολέμου)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戰役。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魯士統一伊朗高原。並滅亡了剛剛興起不久的新巴比倫王國。雖然後來波斯發生內亂一度衰敗,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在大流士一世強有力的王權下,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最終發展到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包括埃及,西北到達歐洲巴爾干。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統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將目光投向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對手,也是歐洲文明的代表——希臘。從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終夢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徵——希臘。於是就有了漫長的希波戰爭。
波斯人的進軍並不順利。波斯帝國第一次對希臘的遠征,在馬拉松戰役中被希臘雅典擊敗。使大流士一世抑鬱而終。而作為他事業的繼承者的他的兒子薛西斯,繼承了他父親的未盡事業。發動了第二次遠征希臘的戰爭。
波斯的第二次遠征希臘
作為波斯統帥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備。波斯本來沒有海軍,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後,波斯人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同時,和當時地中海的海上強國迦太基結盟,讓他們牽制住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西拉丘斯。另外,在劃分歐亞的赫拉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修建了兩座浮橋。在色雷斯境內沿路建立多個後勤基地。在波斯帝國強大的武力威懾下,眾多希臘城邦國家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國。更派兵派船參戰。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亞細亞起兵50萬,經赫拉斯滂海峽進入歐洲,通過色雷斯和馬其頓,開始遠征希臘。
作為交戰另一方的希臘,當時處於城邦格局狀態。當時懾於波斯的強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臘城邦國家紛紛投降。只有希臘兩個最大的城邦國家雅典和斯巴達和其他少數城邦決定聯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陸地戰場,斯巴達王列奧尼達親自率領本國精兵防守希臘的第一道防線——溫泉關。列奧尼達和他的希臘勇士們面對數百倍與自身的敵人毫不畏懼,拚死抗擊,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沒有絲毫進展,而且傷亡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的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列奧尼達的後方,而防守後方的希臘城邦盟軍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導致列奧尼達腹背受敵,面對如此危局,列奧尼達下令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軍隊先撤,而自己則和300名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斯巴達全軍覆滅。斯巴達勇士雖然戰敗,但他們英勇的事跡流芳千古,被歷代希臘人所傳頌。而更重要的是,希臘軍隊在溫泉關對波斯軍隊頑強的阻擊為盟軍雅典的海軍展開和後方希臘民眾的撤離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因此,沒有斯巴達勇士在溫泉關對波斯的頑強阻擊,很難預料後來戰局會是如何。
斯巴達勇士的殊死抗擊為盟軍雅典軍主帥特米斯托克利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波斯軍雖然在溫泉關戰後速佔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土地,但當他們進入雅典城時,卻發現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結果波斯軍只得焚城以泄憤。
希臘陸軍雖然失敗,但海軍主力沒有任何損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揮下,雅典300多艘戰艦在薩拉米灣集結。薩拉米斯島位於希臘半島和波羅奔尼撒(半島之間,東面和希臘半島僅僅相隔一條海峽。薩拉米斯海峽曲折狹窄,最寬闊的地方不過兩公里,當時屬於雅典領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裝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謊稱雅典艦隊內訌,應即時出兵,薛西斯當即上當,下令波斯海軍全部600多艘巨型戰艦駛進海灣。薩拉米斯海戰正式打響。
波斯王薛西斯親臨戰場督戰,准備親眼目睹這偉大的時刻。當時的波斯戰艦普遍高大,屬於大型戰艦。而希臘海軍戰艦通常有三十五米長,寬五米,艦艏有金屬包裹的沖角。戰艦平時使用風帆航行,戰斗時收帆放槳,以求速度和機動性。有槳手170名,水手15名,軍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裝備弓箭和標槍,希臘海軍戰艦追求的是高機動性。通常遠用弓箭標槍射擊,近則以艦艏沖角撞擊敵艦。這成為其後幾百年中海戰的主要戰術。
交戰地域薩拉米斯海峽入口處被薩拉米斯島阻擋,造成水道狹窄,波斯巨型戰艦由於體積龐大笨重,一次只能通過幾十艘,這使波斯海軍被迫採用軍事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兵力。波斯艦隊排成幾個縱列進入海峽。這時正值漲潮,海峽內暗流涌動,波斯巨型戰艦尾大不掉,很難控制方向。還沒等波斯戰艦們向左調轉船頭,等候已久的希臘艦隊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上來。
此時進入海峽的波斯戰艦大約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臘聯軍有三百七十艘戰艦,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面。波斯艦隊最外圍的戰艦橫向面對希臘戰艦的沖擊,幾乎全部被撞沉,這樣後面的波斯戰艦才終於轉過身來,和希臘艦隊絞殺到一起。薩拉米斯海峽狹窄的水面上擠滿了戰艦,交戰雙方都很難移動,這時雅典戰艦上的重裝步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運用接舷戰戰術,紛紛爬上敵艦和波斯士兵格鬥。波斯戰艦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無法抗擊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厲攻擊,往往十幾個雅典步兵就能夠毫不費力地制服一艘敵艦。沒有被佔領的波斯戰艦紛紛掉頭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後續艦隊堵住迴路。而此時海峽外面其他波斯戰艦並不知道海峽裡面的戰況,依然爭先恐後地向海峽里沖擊,希望在他們的國王薛西斯眼前表現一番。與是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波斯海軍在海峽里被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再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全軍覆沒。
薩拉米斯海戰,希臘聯軍海軍損失約四十艘戰艦,波斯人的損失沒有詳細記錄,史學家普遍認為超過六百艘,而人員傷亡數萬。而當時波斯帝國參戰的艦隊一共只有六百艘。這就表明波斯海軍已經全軍覆沒!戰後,波斯戰艦的殘骸和溺斃的士兵被海潮沖到薩拉米斯島對岸海灣里,在幾公里長的海灘上堆積如山,讓人觸目驚心。此戰以後,波斯海軍一蹶不振,將愛琴海的制海權拱手相讓。
波斯軍隊在薩拉米斯海戰中的失敗,使波斯徹底喪失了在愛琴海的制海權,由於是遠離本土的跨海遠征,波斯王薛西斯極其害怕被希臘海軍切斷他與本土之間的聯系造成全軍覆沒。於是立即率領波斯軍撤離希臘。至此希臘取得第二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將統率50000大軍最後一次遠征希臘,斯巴達統率伯羅奔尼撒半島聯軍共三萬與波斯陸軍在希臘普拉提亞進行決戰,此戰希臘聯軍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軍大敗,最終撤回東方。同年,以雅典為首的希臘海軍反攻波斯,攻入小亞細亞,攻佔了地中海進入黑海地區的咽喉拜占庭。原先臣服與波斯的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公元前478年,波希戰爭以雙方簽訂卡里阿斯和約而告結束,波斯帝國從此承認小亞細亞之希臘城邦的獨立地位,並且將其軍隊撤出愛琴海與黑海地區。波斯帝國由此走向衰敗。
公元前480年爆發與波斯和希臘之間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整個希波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以前,希臘方面始終處於防守地位。此戰後希臘轉入全面反擊。並最終將波斯擊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薩拉米斯海戰的勝利。
斯巴達人信仰的神是赫拉之子戰神阿瑞斯,阿瑞斯也被稱作是軍神,這也和斯巴達人好戰、殘忍的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斯巴達人和馬其頓人都認為自己有大英雄赫拉克羅斯的血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中也出現過講述這個血統的台詞。在PS2游戲中《戰神》阿瑞斯被斯巴達人「奎托斯」殺死而成為了新的戰神,所以在現代的很多斯巴達迷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把「奎托斯」當作是斯巴達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