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織田信長如何擊敗他的弟弟織田信行的"
從下面的史料可以看出是在1556年時信行在柴田勝家,林秀貞的的謀劃下進行的,當時的信行有近四千人,而信長只有六七百人,首戰在清洲城東、庄內川附近的稻生的不利情況下,信長敗退手下被殺,危機時荒子城的前田利昌和平城與稻葉城的幾百人到來增援,信長於是集結部隊攻打柴田在用誘敵之計打敗敵人後信長旋即又殺了林美作守包圍了信行的本城末森城,在信長母親的哀求下才沒殺信行。(至於後面的信行1557年再謀反你自己看吧,反正後面又失敗,信長就把信行殺了)
織田信行(おだのぶゆき、天文5年(1536年)? - 弘治3年11月2日(1557年11月22日))は日本の戦國時代の武將。名は一般に信行と流布しているが、自己発給文書では信勝、達成、信成しか確認できていない。織田信長の同母弟。末森城主。
父織田信秀の葬儀の際、信長は仏前で抹香を投げつけるという愚行を行ったのに対し、勘十郎信勝は「折目高なる肩衣・袴めし候て、あるべきごとくの御沙汰なり。」(『信長公記』)と対照的な振る舞いであった。
兄信長が尾張統一に突き進んでいく過程で、叔父信光(1554年)、弟喜六郎(1555年)、弟(兄とも)安房守(1556年)が次々と橫死していった。この中で、1555年5月頃から達成(信勝から改名)は、代々の當主が名乗ってきた弾正忠の官途を信長を差し置いて名乗るようになり、家中で信長の唯一の対抗者となっていった。
1556年4月、信長の支援者であった斉藤道三が嫡男斉藤義龍との戦に敗れて死去。
同年、林秀貞(林通勝とも)、林美作守、柴田勝家らを味方につけて信長に対抗し、信長の蔵入地である篠木三郷を橫領しようとした。信長は達成の謀反を受けて立ち、8月24日、稲生で柴田勝家、ついで林美作守をうち破り、美作守を討ち捕った。破れた達成は末盛城に籠城、信長・達成両者の生母の土田氏の取りなしにより林秀貞、柴田勝家共々赦免された。弾正忠達成は武蔵守信成へ改名した。
1557年、信成は再度謀反を企て、篠木三郷を橫領しようとしたが、信成の家臣と対立していた柴田勝家がこれを信長に通報。信長は病気と偽って信成を清洲城內に呼び入れ、11月2日、暗殺した。
『貳』 織田信長的簡歷
名字 織田信長羅馬字:Oda Nobunaga 曾用名:吉法師(幼年),信長(成年) 仮名:三郎,上總守,上總介 外號:第六天魔王,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 神號:建勛 戒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嚴尊儀 生卒年 出生:天文3年5月12日(和歷) 1534年6月23日(西歷) 日本尾張那古野城 逝世:天正10年6月2日(和歷) 1582年6月21日(西歷) 日本平安京本能寺 官位 從五位下·彈正少忠 1568年10月28日 正四位下·彈正大弼 1570年3月14日 從三位·參議 1574年3月18日 權大納言 1575年11月4日 右近衛大將兼任 11月7日 正三位 1576年11月13日 內大臣·右近衛大將兼任 11月21日 從二位 1577年11月16日 右大臣·右近衛大將兼任 11月20日 正二位 1578年1月6日 右大臣·右近衛大將辭任 4月9日 從一位 太政大臣(贈) 1582年10月9日 正一位 (贈) 1917年11月17日 編輯本段生平簡介織田信長,織田為其苗字,族姓則有三說: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較高。被稱作「第六天魔王」。幼名吉法師,在山岡庄八所著的《織田信長》中描寫,信長小時候在任神職的熊府波太郎處學習,信長也是織田家家老 平手中務大輔政秀 的得意門生。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父親死後、歷經與同母所生之弟的織田信行(信勝)的家督之爭,勝利後成為織田家的主君。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的今川家與齋藤家之後,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並完成上洛(進京)。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並下令給武田家、朝倉家、比叡山延歷寺、石山本願寺等,組成了反信長包圍網。信長突破包圍網後,邁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樂市樂座、土地調查等革新政策。後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謀反(本能寺之變)而自殺。否定既存的權威與勢力(朝廷、佛教等),選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透過活用新兵器如鐵炮將戰國時代導向終結之路。由於秀吉的情報操作加上信長本人亦曾自稱魔王(第六天魔王),最早織田信長被稱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龜三年(1572),當時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寫了封信給信長,並署名「天台座主沙門信玄」,而信長給信玄的回信書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長」。大概可以看出信長和信玄之間彼此挑釁的味道很重。對信玄等人而言,死後可以成佛;但對信長而言,只有現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實的。信長並不認同死後悟道的想法 這大概就是信長當時以「第六天魔王」自稱的原因吧,信長本身亦存在為人所懼的部分。其人與三國時期的曹操有相似之處。
『叄』 織田信長有後代嗎
兒子
織田信正【庶長子】(母為原田直子)
織田信忠【嫡長子】(母不明,一說為久庵慶珠;養母濃姬)
織田信雄(母為生駒吉乃)
織田信孝(母為阪氏 )
織田秀勝
織田勝長
織田信秀
織田信高(母為阿鍋之方)
織田信吉(母為阿鍋之方)
織田信貞(母為土方氏)
織田信好
織田長次[4]
女兒
織田冬姬(蒲生氏鄉妻)
織田五德(德姬,德川信康妻,母為生駒吉乃)
織田秀子(筒井定次妻)
織田永姬(玉泉院,前田利長妻)
報恩院殿(丹羽長重妻)
三之丸殿(豐臣秀吉側室,後為二條昭實繼室,母為慈德院殿)
阿振(水野忠胤妻,後為佐治一成繼室,母為阿鍋之方)
織田鶴姬(中川秀政妻)[4]
孫子
織田秀信(信忠子)
織田秀則(信忠子)
織田秀雄(信雄子)
織田高雄(信雄子)
織田信良(信雄子)
織田高長(信雄子)
織田信茂(信孝子)
織田重治(信秀子)
織田高重(信高子)
織田信衡(信正子)[4]
孫女
小姬(信雄女)
八重姬(信雄女,土方雄氏之妻)
賢子(信孝女,織田信衡之妻)
養女
勝龍院殿(遠山景任女,武田勝賴之妻)
深光院殿(信廣女,丹羽長秀之妻)[4]
侄子
織田信澄(信行子)
織田信重(信包子)
織田信則(信包子)
織田長孝(長益子)
織田賴長(長益子)
織田俊長(長益子)
織田長政(長益子)
織田尚長(長益子)[4]
侄女
深光院殿(信廣女,織田信長養女,丹羽長秀之妻)
姬路殿(信包女,豐臣秀吉側室)[4]
兄弟姐妹
織田信廣
織田信行(信勝)
織田信包
織田信治
織田信時
織田信興(信與)
織田秀孝
織田秀成
織田信照
織田長益(後織田有樂齋)
織田長利
阿市(戰國第一美女,淺井長政正室,後改嫁柴田勝家)
阿犬之方(佐治信方正室,後改嫁細川昭元)[4]
外甥女
茶茶(淀君)(妹妹阿市的女兒,後嫁給豐臣秀吉,兒子豐臣秀賴)
阿江(妹妹阿市的女兒,德川秀忠之正妻、繼室,兒子竹千代德川家光)
阿初(妹妹阿市的女兒,復興京極家的京極高次之妻)
猶子
五宮邦慶親王(誠仁親王第五皇子)[4]
義弟
池田恆興(信輝)
『肆』 關於日本戰國時期 織田信長殺了織田信勝心裡是什麼感覺的
關於信長和信勝
首先,信長和信勝是一母兄弟,信長年長,是嫡子,被立為繼承人,而信勝是嫡子但年幼於信長,加上信秀一直不願罷黜信長繼承位置,因此信長是信秀定下的繼承人
織田家與今川家爭奪西三河的戰爭中,織田家先勝後敗,最終不但交出人質松平竹千代,更徹底退出了西三河地區,導致信秀從此消沉,沉溺酒色並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信長行為乖張,得不到重臣們的信任和支持,當時,只有大老,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支持信長,並用計使信長迎娶蝮蛇齋藤道三的女兒歸蝶姬為妻,使織田和齋藤成為盟友。
會盟後,道三看出了信長的可怕,於是親近信長,在道三的幫助下,信長壓制下四郡,並奪取上四郡,基本統一了尾張國,成為尾張實際領主
但是,道三之子義龍謀反,道三不敵戰死,自此兩家關系破裂。
而信勝的謀反恰好是這個時間段:實際上,信勝在織田家的表現一直中規中矩,但是很得大老們的信賴。信勝為何能得到信賴,月長石看了很多關於織田家的資料,包括書籍和網文,大概總結了幾點:
1,信勝尊重老臣,信長輕視老臣:從前期信長蔑視傳統到後來隨意放逐老臣來看,信長對人的態度是重視能力而不重視權威,而信勝對老臣態度不錯,起碼很尊重他們。
實際上,信長並不是不重視老臣,例如平手政秀,信長對這位老師非常尊重,政秀切腹死諫後,信長備受打擊,自此乖張行為收斂,後來政秀之子死於三方原合戰,信長直接處理掉派去援助家康的指揮者,而且表現的意思非常明顯:我讓你好好幫助政秀之子立功,你卻把政秀的獨子害死,我必定要處理你。
其實,信長不是沒感情,也不是不重視老臣,他所重視的,是才能和真正的威望,例如羽柴秀吉和瀧川一益,非武士出身卻被信長重用,成為軍團長;柴田勝家和平手政秀,即是老臣有有才能,政秀死得早,勝家即便是背叛過信長,但最後卻成為信長第一個軍團長,而且致死都在維護織田家的權威。但對於倚老賣老,毫無用處的老臣,信長則毫不客氣。
2,信長無情無義?在老臣看來,在信秀的葬禮上魯莽的舉動,無異於表現出信長的無情無義。
但真的如此么?
其一:長島合戰時,信長的庶兄信廣等一門被暴民殺死,信長聞訊大怒,下令將剩下三個一揆據點包圍,直接放火焚燒,致使兩萬多人被活活燒死!這和一門被殺關系是直接的。
其二:長筱合戰後,信長之子信忠率軍攻打大台城,因輕率出擊而遭到伏兵,死傷千餘人,還損失數百火槍兵和多名重臣。信長聞訊,將信忠招來,將家督之位讓與信忠,並邀信忠飲茶,還表示:長筱之敗,勝賴最大的失敗是他的父親信玄已經不在了,但是你之敗,你卻還有父親我在。
因此,可以說信長並不是冷血動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但是他表現出的更多是自我,沒有如信勝一般的掩蓋。
3,信長無能?
其實,說道能力,是否有能力,天才會用天才的標准衡量,而常人會以常人的目光看待。當時織田家重臣們看到了信勝的機敏,虔誠,卻看不到信長的奇才。以常規的角度來看,信長卻是是個不成材的傢伙,但是卻恰恰有人看出了信長的鬼才。
4,信勝比信長聽話
老臣擁立主家,除了考慮織田家的發展外,更多的是考慮誰上台對自己家族發展有利,信長行為乖張,不重視權威,老臣們難以控制;而信勝表現出的是重視老臣,深的老臣們信賴,更重要的是,老臣們認定信勝容易被控制,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回到信勝謀反的話題,道三死後,信長失去了最大的支柱,信勝身邊的重臣慫恿信勝謀反,這裡麵包括柴田勝家,林秀貞,林美作守等重臣,當時織田家約2/3重臣支持信勝。但戰爭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信勝一方總兵力一度達到了7000人,而信長一方卻僅僅有七拼八湊的千餘人,但信長卻絕處逢生,先是正面擊敗了猛將柴田勝家,大大動搖了信勝方的士氣,接著利用信勝一方分兵的機會,用主力夾擊林美作守使其戰死,並第一次在戰爭中運用了火槍這種新武器,最終信勝被信長圍困在居城裡,在二人生母的干預下,信長饒恕了信勝。
至於信勝第二次背叛信長,被信長騙入清州城誅殺,個人認為:信長誅殺信勝時,既不得已又心痛
很多人或許認為信長誅殺信勝時是興奮的,但月長石個人認為信長殺信勝時卻是痛苦超過快感
理由:其一,信長很重視家人,從前面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信長對兄弟,子女還是很愛護的,庶兄戰死,他暴虐的燒死兩萬餘人為其殉葬;信忠戰敗,他以鼓勵來支持長子;信雄攻打伊賀失敗,信長雖然怒斥於他,但時隔不久,信長還是讓信雄率軍復仇,並給了他多個軍團,重兵圍困並血洗伊賀復仇。因此,信長對這個一母的胞弟自然是有感情的。
但是,信長在第一次擊敗信勝的謀反後,信長擊敗眾多重臣,樹立了織田家中的威望,但對於叛軍的處罰卻微乎其微,而信勝的再度謀反,雖然響應者寥寥無幾,但卻無疑開了個不好的苗頭:信長的寬大反倒是縱容了弟弟的野心,而且反叛信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此,信長只有殺了信勝,才能維持這個好不容易在織田家樹立的權威,對於其日後的統治大有好處。但是,信長對信勝並非毫無感情,而且傳聞,信勝入清州前就已經知道兄長的意圖,甚至有傳聞,信勝二度謀反並非其自願,乃是一些第一次失敗後失去利益的重臣們裹挾他發動二度叛亂。
總之,信勝的死,對於信長來說打擊很大,後來他很看重家人的感情或多或少和這件事有關系。
至於信長後期的暴虐,乃是因為其後期失去了制約他的一切要素:將軍家滅亡,皇室成為玩偶,反對他的主要勢力紛紛衰敗滅亡,連一向宗都臣服於腳下,一個人一旦失去制約,往往就會隨心所欲,進而把內心深處那種最原始的慾望給引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