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典型性肺炎(SARS)治俞後有後遺症嗎
問題分析:
有無後遺症和當時病情嚴重程度以及葯物治療時間,個人體質都有關系。病情較重者肺部病變嚴重,需要大劑量激素治療時間長,治癒後有可能有肺纖維化,股骨頭壞死等後遺症。
意見建議:
如果當時病情不重,激素治療時間較短,可能遺留後遺症機會較小,後遺症也會較輕。
2. 非典型性肺炎治癒後有後遺症嗎
你看電視,看得太多了,只要治療及時,絕對不會有後遺症。
3. 新冠肺炎有後遺症嗎後遺症比起非典來說怎麼樣
新冠肺炎會有後遺症的,個人認為。首先,這個病毒來勢兇猛,傳染性強,又是一種新型的病毒,以前沒有,所以在治療方面沒什麼經驗。所以,邊治療,邊摸索,用葯和器械會很多。俗話說得好,是葯三分毒,所以後遺症肯定會有!跟非典比,沒有可比性,因為同一種病發生在不同個體上,都是不同的!
4. 非典後遺症是怎麼回事
摘要: 非典後遺症,因為治療與預防非典而留下的後遺症,主要是因為激素使用而留下的後遺症。2003年,為了搶救生命,激素類葯物曾被大量用於非典緊急治療,激素的副作用導致部分患者股骨頭壞死。如今,這個被稱為非典後遺症患者的群體,大部分生活艱難,6成家庭變故。而且,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被習慣地遺忘了。非典對他們的身心損害極大,大部分人都有肺部病變等多種後遺症,尤其要引起重視的是,因受歧視而引發的心理障礙,鍾南山院士稱為非典最大的後遺症———「SARS後綜合征」。對非典康復者,戰勝疾病只是他們與非典抗爭的第一役,如何克服因非典而起的心理困擾,仍需全社會的協同作戰。 非典後遺症 [編輯本段]背景 非典時期(2003年),全國報告的非典後遺症病例是5000多例,死亡349人。現在,在北京免費治療的僅150人左右。那麼,還有多少未能進入免費治療行列的後遺症患者,他們的境況如何?媒體報道說,即便是在北京接受免費治療的部分患者,也仍舊憂慮後續的生活。與此同時,很多患者還受到了心理抑鬱症的困擾。一份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後遺症患者中重度抑鬱症患者達39%。 [編輯本段]范圍 1、呼吸系統的彌漫性間質纖維化;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局灶性纖維化。 2、運動系統的股骨頭缺血性病變及壞死;髖關節滑膜炎。 非典後遺症患者3、按照國家規定,經非典防治專家組集體認定屬於非典後遺症的其他疾病。 [編輯本段]實例說明 簡介 北京登記有非典後遺症患者約300人;民間調查顯示80%因病離崗,60%家庭變故。骨壞死、肺纖維化、抑鬱,幾乎是非典後遺症患者的普遍狀態。這個群體一直未進入公眾視野,直到國際殘疾日後央視「新聞1+1」報道:他們活得艱辛。長期以來,非典後遺症患者生活在疾病折磨和心理憂患中,他們生活在封閉的小圈子裡。幾年來,政府也做了諸多努力,包括定點免費治療及進行生活補助。但「非典後」依然對未來恐懼,他們擔心疾病的發展,擔心喪失生活能力,而因「非典後」具家族性特徵,他們也擔心誰來照顧患病的家人…… 他們還在想著辦法,找尋著過得更好的希望。 非典後遺症患者暗夜的酒館很安靜,幾杯下去,酒精的作用讓方渤有些漂浮。9月28日,這個患有股骨頭壞死、肺纖維化的中年人,試圖猜想如沒有非典後遺症,他現在會過著怎樣一種生活。許多的鏡頭在他腦海里放大。回憶和猜想讓他不安、焦躁。他砸碎了酒瓶,用玻璃片兒,朝著腦門戳了下去…… 目前在醫院等待手術(右肩肱骨頭清創)的方渤,腦門上有個明顯的疤痕。「群」里其他人聽說了方渤自殘的事,沒有太多驚訝,幾年過來,他們都深刻體會過這種絕望的感受。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非典後遺症患者。 作為「死裡逃生」的非典患者,方渤一度「沉醉」,直到半年後腿疼症狀出現。六年前,2003年的北京,被非典包圍。方渤是成功突圍的人。患了非典的方渤,在東直門醫院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當年6月,治癒出院。門診樓上大幅祝賀患者康復的標語、家屬手捧鮮花感謝醫護人員,這樣的畫面,至今深印在方渤腦海里。那段時間,他是媒體的「寵兒」。作為「被成功治癒的非典病患」,他還上了王志采訪的「面對面」。時至今日,自豪感還時不時會在語氣等細節中顯現。從視頻資料看,當時的他顯得年輕、健康。他甚至有些俠義:聽說治癒者的血清對研究有幫助,他拉著全家人去捐。他還簽署了協議,死後捐獻眼角膜及遺體。「那個時間段里,我是名人,活過來了,總想回饋。」方渤回憶說。變化出現在半年後。半年後,他感覺腿疼,呼吸不暢,去醫院一查,發現是因激素過量使用而導致的非典後遺症。方渤很快發現自己不是個體。2004年北京市政府對非典治癒者進行篩查,登記注冊,這群人自發聚集了起來。方渤認識了張金萍等病友。 [編輯本段]調查數據 57.97%的患者精神變差或記憶力下降; 55%的患者覺得注意力受到影響; 49.3%的患者覺得自己工作能力降低、工作壓力增加; 44.9%的患者覺得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40.58%的患者變得容易煩躁; 20%的患者左右覺得恐懼或孤獨; 100%的患者認為得到了家庭的溫暖、親朋的支持,並認為這對自己的康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典後遺症患者 身體方面 78%的患者感到疲乏(其中覺得中到重度疲乏者有29例,超過42%); 74.3%的患者易出汗; 70%的患者有氣短、氣促的感覺; 50%以上的患者感到心悸、睡眠差、口乾、胸悶; 26%的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降低; 23.08%的患者出現小氣道通氣功能障礙; 65.58%的患者出現殘氣容積增加; 22.96%的患者出現輕度肺彌散功能障礙; 36%的患者仍見肺炎吸收不全病灶或間質性病變等(其中重症肺炎的患者佔26%)。 [編輯本段]建議 我們需要做的,就應該是長久的制度性「後救援」,讓他們在與病患抗爭的同時,享有更具體、更細微的人情溫暖與關懷。因為,一個健全的社會,必然要存在堅定而又永久的守候與呵護,讓即使是處於最邊緣最無力的人群,也會感受到人性的溫暖。這樣基於「後救援」的守候與呵護,首先應來自政府部門的制度性保障,並在此基礎上,由民間組織完善至最細微的溫暖與感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這兩種力量都遺忘了他們,他們才是真的被遺忘。同樣,也只有這兩種力量聯起手來,他們才能真的被溫暖。 政府部門的制度性保障又該如何建立,才能做到不遺忘或拋棄任何患者?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公共衛生體系自然是關鍵,這也是它基本的公共良知與使命。因此,對非典後遺症患者而言,我們在這方面的「後救援」,就是讓他們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讓他們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讓他們的心理抑鬱得到疏導;與此同時,為所有的非典病例,建立完整的信息追蹤檔案,密切關注他們的生命健康,確保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永久的守候與呵護。當然,這也就需要做出更科學、更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5. 新型冠狀肺炎到底會不會像非典一樣留下後遺症
新型冠狀肺炎會像非典一樣留下後遺症,但是不會像非典那麼嚴重。其實非典的時候留下的後遺症主要是股骨頭壞死,這是由於當初在治療非典的時候大量的使用了激素,所以產生了很大的副作用,但是現在醫學更發達了,治療手段有了更好的選擇,所以雖然會產生後遺症但是肯定沒有那麼嚴重。
另外新型冠狀肺炎的治療過程其實也進行了抗炎和抗病毒的治療,雖然使用的激素並不多,但是不可避免的還是會適當的使用的。激素類的物質使用多了,首先就會造成患者患有骨質疏鬆,再嚴重一點的就會股骨頭壞死,針對那些並且非常危重的病人,激素類葯物可能會有療效,但是副作用也是在所難免的。
雖然激素治療方法不是第一選擇,但是在搶救生命和考慮副作用這一點上,肯定搶救生命是最重要的。
6. 非典後遺症的分類
1.呼吸系統的彌漫性間質纖維化;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局灶性纖維化。
2.運動系統的股骨頭缺血性病變及壞死;髖關節滑膜炎。
3.按照國家規定,經非典防治專家組集體認定屬於非典後遺症的其他疾病。
7. 非典,還有後遺症
治療用大量激素,可能導致用葯的後遺症
可是不用葯就沒命了,這個沒的選擇,還是命要緊
8. 曾經嚇得人魂飛魄散的非典,究竟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後果
其後果有四,第一個後果是導致國內教育機構停課,第二個後果是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第三個後果是非典的爆發引發全球恐慌,第四個後果是非典爆發導致我國民眾精神壓力接近崩潰。
01、造成國內學校停課
由於非典型肺炎危害性大、傳染性高,為了避免少年兒童受此病波及,很多學校都採取停課的方式,降低學生們患病幾率,當然也包括一些高等院校也出現停課的現象。特別是北京這座城市,其當地所有中學、小學全部停課,導致當時有很多學生無奈選擇復讀,其復讀人數多如牛毛,對我國教育事業形成了不可估量的阻礙。
04、國民壓力巨大
以我國醫療水平,對疾病的調控是有十足把握的,但是非典型肺炎這種疾病,是首次出現世人面前,有豐富醫療工作經驗的醫生們,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控制疾病的感染率,這就導致了我國民眾,很多人因非典型肺炎而去世。這其中就包括老人、孩子、婦女、青年等,年輕的生命一個有一個的消失在親人們的眼前,那邊去世還沒來得及哭泣這邊又倒一個,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要死了,而是我要眼睜睜的看著你死,我卻無能無力,這種痛苦如同萬箭穿心。
不過現在我國人民挺過來了,我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以前我們能堅強的走過來,今天面對新型肺炎我們也一定能夠挺過來,因為我們有偉大的祖國作我們的後盾,我們有不顧生死,奮斗在前線的醫療工作者們為我們負重前行,把新型肺炎踩在腳下只是時間問題,我們永不言敗,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