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2016,2017年美國分別加息幾次,加息的日期是幾號
北京時間2015年12月16號,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達到0.25%至0.5%的水平,這也是美聯儲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上一次加息還是在2006年6月。
北京時間2016年3月17日凌晨,美聯儲正如市場預期般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並將年內加息次數由此前的4次下降至2次, 全球經濟暗藏的下行風險以及美國仍處於低位的通脹率成為此次美聯儲暫緩加息的兩大顧慮。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也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范圍提升至0.5%-0.75%,決議聲明獲得一致通過。這是美聯儲自2015年12月首次加息以來的二度加息,時隔整整一年。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5日,在美聯儲宣布年內首次加息之後,香港金管局也隨後表示,將基準利率從0.75%上調至1%,即加息25個基點。
北京時間2017年3月16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5%~0.75%調升到0.75%~1%。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
北京時間2017年9月21日,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從10月開始逐漸削減其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預計2017年再加息一次。預估顯示2018年加息三次,2019年加息兩次,2020年加息一次。
(1)美聯儲加息時間表擴展閱讀
美國美聯儲加息政策:
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它的貨幣政策決策機構,每年在華盛頓召開8次議息會議,決定貨幣政策的調整方向。
美聯儲會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之後宣布是否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基準利率)以及調整多少,並通過在公開市場買賣政府債券的操作來影響市場資金 充裕狀況,從而使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趨向設定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市場上的借貸利率一般會跟隨這一利率相應移動,如房貸利率等指標。
美聯儲利率決策的依據主要是美國經濟走勢。一般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就業兩項。如果它預期未來經濟可能趨於疲軟、物價存在下行壓力,就很可能採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如降息等;反之則可能採取加息等政策收緊銀根。
此外,美聯儲還預計未來升息步伐加快,將長期聯邦基金利率預估由2.9%上調至3.0%。美聯儲決策者的預期中值為在2017年底適合的聯邦基金利率為1.375%(之前預估為1.125%),2018年底為2.125%(之前預估為1.875%),2019年底為2.875%(之前預估為2.625%)。
Ⅱ 美聯儲什麼時候加息
如果美聯儲過於關注當前經濟數據,恐怕就得在等待加息上耗上太長時間--開始加息的時間可能會太晚。每當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召開政策會議,美聯儲都將檢視經濟,並就縮減量化寬松(QE)政策的規模作出相應決定。我覺得利率方面的前瞻指引構想非常謹慎……並不認為破產清算授權能解決銀行業『大而不能倒』這一問題。
Ⅲ 2018年美聯儲議息時間表
眾所周知,美聯儲議息會議是投資市場上最受關注的事情之一,每當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時候,市場上總會做出各種反應,各種行情震盪,而這時候,也是投資者的最大機會。下面GGPM金盛金銀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2018年美聯儲議息會議時間表。
2018年美聯儲跟以往一樣,將舉行8次會議,在8次會議中,重要的依然是3、6、9、12月,上述4個月都有美聯儲主席新聞發布會,也是加息的關鍵月份。
另外,11月會議在時間安排上似乎有些不尋常:11月7-8日的會議似乎較往年推遲了一天,是周三到周四,而不是通常會議的周二至周三;如此安排或許是因為11月6日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
2018年美聯儲議息會議時間表
2018年1月30-31日
2018年3月20-21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新聞發布會
2018年5月1-2日
2018年6月12-13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新聞發布會
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
2018年9月25-26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新聞發布會
2018年11月7-8日
2018年12月18-19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新聞發布會
2019年1月29-30日
美聯儲議息會議也稱FOMC會議,即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FOMC隸屬於聯邦儲備系統,主要任務在決定美國貨幣政策。
美聯儲議息會議一般持續一到兩天,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經濟運行狀況、金融市場風險和貨幣政策決定等。每次還會有聯儲的經濟學家展示研究成果,而且還會有其他政策的決定。
美聯儲議息會議特別注意經濟體面臨的兩項議題: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如果利率過高,經濟成長可能趨緩造成景氣蕭條;另方面,利率過低可能使經濟成長速度超越經濟體本身的潛力,形成通貨膨脹。
以上就是GGPM金盛金銀小編為大家提供的2018年美聯儲議息會議時間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交易知識,請關注金盛金融官網投資學堂欄目。
Ⅳ 美聯儲議息會議每年在什麼時候開一年開幾次
美聯儲議息會議一般每年開八次會議,具體時間不是很固定,但是會提前給出一年度的會議時間表。
拓展: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美聯儲議息會議也稱FOMC會議,即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FOMC隸屬於聯邦儲備系統,主要任務在決定美國貨幣政策,透過貨幣政策的調控,來達到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間的平衡。會議主要內容是決定未來的貨幣政策,不僅決定利息,還會有其他政策的決定。
美聯儲議息會議特別注意經濟體面臨的兩項議題:經濟成長以及通貨膨脹。如果利率過高,經濟成長可能趨緩造成景氣蕭條;另方面,利率過低可能使經濟成長速度超越經濟體本身的潛力,形成通貨膨脹。因此美聯儲議息會議的貨幣政策目標,在尋求經濟成長及通膨兩者間的平衡,據此原則訂定利率目標區間。會議一般持續一到兩天,主要討論的內容:經濟運行狀況,金融市場風險,貨幣政策決定。每次還會有聯儲的經濟學家展示研究成果。
2018年美聯儲跟以往一樣,將舉行8次會議,在8次會議中,重要的依然是3、6、9、12月,上述4個月都有美聯儲主席新聞發布會,也是加息的關鍵月份。另外,11月會議在時間安排上似乎有些不尋常:11月7-8日的會議似乎較往年推遲了一天,是周三到周四,而不是通常會議的周二至周三;如此安排或許是因為11月6日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
Ⅳ 美國歷史有幾次加息
美國歷史一共有6次加息。
分別是:
第一輪:加息周期為1983.3—1984.8,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1.5%。
當時,美國經濟處於復甦初期,里根政府主張減稅幫助了經濟的復甦、製造了更多工作機會。1981年美國的通脹率已達13.5%,接近超級通脹。1980-81年間經濟處於極端的貨幣緊縮狀態,試圖積壓通脹,而通脹率從1981年的超過13%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輪:加息周期為1988.3—1989.5,基準利率從6.5%上調至9.8125%。
當時,當時通脹抬頭。1987年「股災」導致美聯儲緊急降息救市。由於救市及時、股市下跌對經濟影響不大,1988年起通脹繼續上揚,美聯儲開始加息應對,利率在1989最終升至9.75%。
此輪緊縮使經濟增長放緩,隨後的油價上漲和1990年8月份開始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相關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經濟活動,使貨幣政策轉向寬松。
第三輪:加息周期為1994.2—1995.2,基準利率從3.25%上調至6%
當時,市場出現通脹恐慌。1990-91年經濟衰退之後,盡管經濟增速回升,失業率依然高企。通脹下降令美聯儲繼續削減利率直到3%。
到1994年,經濟復甦勢頭重燃,債券市場擔心通脹卷土重來。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從略高於5%升至8%,美聯儲將利率從3%提高至6%,使通脹得到控制,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此次加息也被認為是導致此後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
第四輪:加息周期為1999.6—2000.5,基準利率從4.75%上調至6.5%。
當時,互聯網泡沫不斷膨脹。1999年GDP強勁增長、失業率降至4%。美聯儲將利率下調75個基點以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後,互聯網熱潮令IT投資增長,經濟出現過熱傾向,美聯儲再次收緊貨幣,將利率從4.75%經過6次上調至6.5%。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納斯達克指數崩潰後,經濟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更令經濟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聯儲隨即轉向,由次年年初開始連續大幅降息。
第五輪:輪加息周期為2004.6—2006.7,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5.25%。
當時房市泡沫涌現,此前的大幅降息激發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2003年下半年經濟強勁復甦,需求快速上升拉動通脹和核心通脹抬頭,2004年美聯儲開始收緊政策,連續17次分別加息25個基點,直至達到2006年6月的5.25%。
直至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美聯儲再次開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
第六輪:2016年12月15日凌晨3:00,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美聯儲利率決定上限為0.75%,下限為0.5%。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考慮到實際和預期的勞動力市場、通脹狀況,因此作出加息決策。這意味著美聯儲認為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
(5)美聯儲加息時間表擴展閱讀
美國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跨境資本可能再次外流。從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出現好轉。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由逆轉順,銀行代客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也全部轉為順差,結匯率也超過了售匯率。
美聯儲再次加息後,疊加縮表和減稅措施,美元將繼續處於牛市周期,美元資產收益率上升,我國境內逐利資金和熱錢將流出,資本外流形勢將再次惡化。
第二,人民幣短期仍有調整壓力。根據利率平價理論的內容,兩國利率的差額等於遠期兌換率與現貨兌換率之間的差額。在兩國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流向高利率國以賺取利差,但由於牽扯到不同國家,還要考慮匯率變動風險。這是傳統利率平價理論的內容,並沒有考慮預期的作用。
自2015年12月美國重啟加息政策以來,美聯儲連續釋放加息信號,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具有較大預期。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很容易受驚嚇。年內人民幣匯率雖有所回升,但貶值預期依然存在,受突發事件沖擊,短期內波動可能加劇。
第三,國內資本市場價格承壓。美聯儲加息將導致我國跨境資本外流加劇,跨境資本流動中的很大比重是熱錢和短期流動資本,主要以套利投機為目的。這部分資本流入我國後一般不會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而是進入股市、樓市等虛擬經濟領域,推高資產價格,帶來通貨膨脹壓力。
在資本外流和房地產市場加強調控背景下,這部分跨境資本將率先流出,對我國資本市場價格帶來巨大沖擊,加劇股市、債市和房地產市場的波動。
第四,國內企業美元融資成本和存量債務負擔增加。美聯儲加息導致全球市場利率中樞上移,同時美聯儲貨幣正常化將在中期促使美元流動性趨緊,國內企業境外美元負債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