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和巴基斯坦歷史上有些什麼樣的淵源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統稱為英屬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以穆斯林為主的地區成立巴基斯坦,其他信仰印度教、錫克教等都歸印度,雙方就克什米爾的歸屬發生爭執,克什米爾的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想歸屬巴基斯坦,但是克什米爾的上層人物都是信仰印度教的想歸屬印度。由於克什米爾戰略地位突出,雙方互不相讓,爆發了幾次印巴戰爭,最後克什米爾一分二。
B.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及歷史恩怨是什麼
補充點,不成熟的意見,印度歷史上大約在15世紀曾經被伊斯蘭統治過,我估計印度有部分信仰伊斯蘭的就是這樣歷史形成的,在二戰結束,印度獨立前後,巴基斯坦提出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直接原因是甘地反對印巴分治,他的非暴力學說及其所認同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的政治主張遭到了一些印度教極右民族主義者的強烈反對。作為一名印度教徒,在教派沖突之後,他經常冒著生命危險走訪怒火熾盛的穆斯林村鎮,這讓一些極端印度教徒非常反感,直接導致了日後的遇刺身亡。
根本原因是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宗教矛盾。這種宗教矛盾導致印巴分治,1946年8月16日,在加爾各答舉行的穆斯林抗議活動中,釀成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大仇殺。在印度,占人口多數的印度教徒揮起大刀,砍向鄰近的穆斯林;在巴基斯坦,穆斯林們也對附近的印度教徒進行血腥的屠殺,掠奪他們的土地,搶劫他們的財產。
這種不可調和的尖銳的宗教矛盾,讓印巴分治逐漸成為現實。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彼此仇視、願意看到甚至希望按宗教進行分治的情況下,甘地卻一直堅持著印度獨立、非暴力運動,反對印巴分治。最終,一些極端印度教徒刺殺了讓他們「反感」的甘地,甘地成為了宗教沖突的犧牲品。甘地遇刺兩個月後,印巴分治。
當然甘地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他的政治觀點來源於印度的民族傳統,尊重其他民族的選擇,即巴基斯坦想獨立,那就尊重巴基斯坦的選擇,當然英國當局也暗中支持巴基斯坦獨立,但甘地的去世後,印度其他的領袖又沒有甘地的聲望,只得接受巴基斯坦建國的事實,這是一個綜合的結果。
但畢竟原來是一個國家,印度的盧比在巴基斯坦可以流通,印度的汽車在巴基斯坦也很多,等等,政治經濟文化語言,還是有很多聯系的。
C. 歷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什麼關系現在兩國關系那麼不友好呢
第一,印度更多的是印度斯坦族和錫金族,是印度本土民族,信仰印度教和錫金教.巴基斯坦更多的是中亞血統,包括最早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和中亞人,他們是外來民族,信仰伊斯蘭教.
第二,在歷史上,從蒙古後裔巴布爾的入侵印度以及後來強迫許多印度本土人改信伊斯蘭教開始,兩種民族和宗教已經結下很深的仇恨.
第三,英國入侵印度,採取的手段就是分而擊之,個個擊破,加深了兩者之間的仇恨.面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兩種民族尚可一直對外,後來印度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深感維持統治已經不成,所以採取分而治之並同時挑撥相互之間的關系導致印度獨立之初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大規模遷移,這就是兩國的來源.不過當時的巴基斯坦包括現在的孟加拉國,又叫東巴基斯坦,只不過印度實在覺得夾在巴基斯坦中間戰略上實在被動,就一勞永逸的肢解了巴基斯坦,形成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奠定了巴弱印強的局面,當然也是巴基斯坦不的不親近中國的原因.
第四,談兩國之間的關系就不的不談克什米爾問題,這也是英國殖民統治遺留的毒瘤.克什米爾以穆斯林而主,卻是印度教徒官員為主.英國退出印度,並未明確克什米爾的歸屬導致兩國之間為爭端這個戰略要地發生了幾次印巴戰爭,相互之間對峙到今天.
第五,古代印度的領域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所以你就不難理解現在印度雄心勃勃的原因了.
D.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印度 在歷史上有什麼關系
巴基斯坦和印度曾是一個國家
巴勒斯坦只是名字和巴基斯坦接近
巴勒斯坦歷史
http://www.xici.net/b84677/d33119427.htm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別成立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曾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詳細
http://www.ls11.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257
E. 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底有什麼關系,有何恩怨情仇
2019年2月26日,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交戰。自從1947年英屬印度脫離英國獨立於兩國以來,印巴兩國共打過三次戰爭,其中兩場戰爭是克什米爾爭端的直接原因。今年2月,印度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個車隊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40多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位於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的宗教極端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隊"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印度多次報復並越過實際控制線。雙方都聲稱對整個地區擁有主權,但很少通過實際控制線。那麼,這種對南亞朋友的怨恨是從何而來的呢?
2016去年9月,印度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發動了一次攻擊,被稱為"外科打擊",意思是"快速而准確的打擊"。這是對19人的反擊,他們在對印度軍事基地的報復性襲擊中喪生,相隔不到兩周。巴基斯坦方面宣布,這一襲擊根本不存在。2019年中央預備役警察部隊屬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至少有40名士兵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普爾瓦馬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中喪生。印度認為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發動了襲擊,並採取強硬措施予以報復。2月26日,印度對巴基斯坦恐怖主義組織的"最大訓練營"發動空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F. 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歷史關系是怎樣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別成立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曾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後始終不睦,並於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發全面戰爭,因印度策動和支持東巴(今孟加拉國)獨立,印巴兩國1971年12月斷交,1976年7月復交。
1998年,印巴相繼進行核試驗,展開核軍備競賽,兩國關系急劇緊張。1999年2月,印總理瓦傑帕伊與巴總理謝里夫簽署了《拉合爾宣言》,雙邊一度緩和。但4月印巴試射導彈,5月兩國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卡吉爾發生激烈沖突,印巴關系再次由緩和趨向惡化。
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長指責巴與此事有牽連。2000年,印巴關系處於僵持狀態,年底氣氛有所緩和。2001年,印巴關系以「9·11」事件為界線呈前緩後緊之勢。2002年,印巴關系仍處於緊張對峙狀態。
(6)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歷史關系擴展閱讀
巴基斯坦與印度分裂的原因
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入侵印度。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果阿(今印度西南岸地區,包括鄰近的安格迪伐島)。1600年,英國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從事商業剝削,並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一些據點。
1957年,發生了印度與英國在普拉西的一場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殖民者佔領了全印度。1857年,印度爆發了著名的歷時近兩年的全民反英大起義。印度反英國殖民統治一直未中斷。
英國政府於1947年2月改派蒙巴頓任印度總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印度被分割成: 巴基斯坦國,包括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人口7千萬; 印度聯邦,包括英屬印度的其餘部分,人口2.25億;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
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但可參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領土包括東、西巴基斯坦兩部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印度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結束了英國在印度的190年的殖民統治。1961年,印度收回果阿。後來大多數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未定。
因此,印巴兩國曾於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發生兩次大規模武裝沖突。兩國領導人也曾多次舉行會議,確認「應該遵照該邦人民的願望加以解決」。但由於印度堅持克什米爾是「印度聯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懸案,沒有解決。
G.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恩怨
1947年英屬印度的暴力分裂,兩個新的主權國家成立了印度自治領和巴基斯坦的統治。兩國以宗教為依據,信印度教的歸印度,信伊斯蘭教的歸巴基斯坦,這不靠譜的分家方式造成1250萬人流離失所,估計生命損失從數十萬到100萬不等。
獨立後不久,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關系,但暴力分裂和眾多領土要求將掩蓋他們的關系。自獨立以來克什米爾成為了兩國沖突的主要矛盾,兩國已經打了三場大戰,一場未宣戰的戰爭,並參與了無數的武裝沖突和軍事對峙。克什米爾為主要沖點,1971年的印巴戰爭和孟加拉解放戰爭,造成的分裂東巴基斯坦(現孟加拉國)。
1971年戰爭結束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關系正常化方面進展緩慢。1972年7月,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和巴基斯坦總統佐爾菲卡·阿里·布托在西姆拉的印度山站會面。他們簽署了「 西姆拉協定」,印度將返回所有巴基斯坦人員(超過90,000人)並佔領西部地區,兩國將「通過雙邊談判以和平方式部分解決分歧」。外交和貿易關系也於1976年重新建立。但大大小小的沖突還是不斷。
H.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歷史關系。
歷史: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本是同根生。在十幾個世紀中,生活在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國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由此種下了印巴兩個國家持續半個多世紀沖突的禍根。
宗教:
按照蒙巴頓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分別稱為東巴和西巴。東、西巴被印度隔開,相距約2000公里。東巴人絕大部分屬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語;西巴人分屬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幾個民族。兩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盡相同。東、西巴合為一體的基礎僅僅是伊斯蘭教。這種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極易為內部分裂和外來干涉勢力所利用
(東巴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
領土:
兩國在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上的爭端
因為蒙巴頓在印巴分治的方案中規定克什米爾地區可以自由選擇歸並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500萬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佔20%。
I. 巴基斯坦和印度有什麼關系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別成立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曾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後始終不睦,並於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發全面戰爭,因印度策動和支持東巴(今孟加拉國)獨立,印巴兩國1971年12月斷交,1976年7月復交。
1998年,印巴相繼進行核試驗,展開核軍備競賽,兩國關系急劇緊張。1999年2月,印總理瓦傑帕伊與巴總理謝里夫簽署了《拉合爾宣言》,雙邊一度緩和。但4月印巴試射導彈,5月兩國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卡吉爾發生激烈沖突,印巴關系再次由緩和趨向惡化。
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長指責巴與此事有牽連。2000年,印巴關系處於僵持狀態,年底氣氛有所緩和。2001年,印巴關系以「9·11」事件為界線呈前緩後緊之勢。2002年,印巴關系仍處於緊張對峙狀態。
(9)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歷史關系擴展閱讀
巴基斯坦入出境須知:
須持有效護照及簽證從巴開放口岸入境,護照有效期應在半年以上。入境時應填好入境卡,持有效護照和簽證,經邊檢、海關檢驗後方可入境。入境後若需延長停留時間,可在巴內政部護照簽證處辦理簽證延期手續。
巴基斯坦在5、6、7、8、9月天氣炎熱,來巴中國公民應注意防暑降溫,可攜帶一些清涼油、風油精等葯品。在夏天,建議攜帶醫治腸胃疾病的葯品,預防因飲食不潔引發的腸胃疾病。巴基斯坦城市都有國立醫院和私人診所,能夠保證一般常見病的治療。但在農村、邊遠山區基本上無醫無葯,衛生條件較差。巴是肝炎疾病的高發區,其他傳染疾病主要有霍亂和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