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的股票,当天买进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吗
来源:新浪财经
美联储可能会走到直接购买股票的那一步,目前无法确定的只是具体的时间节点,不过,也许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福布斯》网站刊文指出,众所周知,美联储的双重使命之一就是确保最大化就业,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衰退,或者是减轻衰退的影响。在这方面的工作当中,中心任务就是支持标普500指数,这倒不是因为股市下跌就意味着衰退将会到来,而是因为股市下跌本身就是衰退。乍听起来,这种说法有点匪夷所思,毕竟传统经济学和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这么认为,因此下面将进行必要的解释。
套利交易强化循环
标普500指数成为极为强大的经济驱动力,是因为它在全球套利交易当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套利交易者赚取的是收益率差,而冒的是自己先期购入的资产贬值,或者发生与他们预期相左的巨大变故的风险。这些套利交易,以及一系列其他类似交易,本质上就是“做空波动”。这种交易在世界一帆风顺时表现良好,但是一旦有突然的变故发生,世界出现重大变化,则交易就会面临崩盘。
套利交易会同时提升杠杆和流动性的水平。杠杆水平的升高会让世界变得更加脆弱,而流动性的增加则可以暂时掩盖这种脆弱。在这方面,举债进行股票回购就是一种典型的重要例子。企业举债,就会让资产负债表的杠杆水平升高(更加脆弱),而与此同时,他们换来了关键的购买股票的资金,让那些希望获得现金的投资者得到了卖出的机会(流动性充裕)。这种变化是不可小觑的,要知道,在最近超过十年的周期当中,只有一个部门在持续不断地购买美国股票,这就是非金融企业。
这些额外提供流动性的价格,其代言人就是股市的波动率,后者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当VIX像今年3月这样在崩盘中窜升时,套利交易就会大亏,交易者被迫纷纷退场,流动性便因此大幅减少。在一个杠杆化的,依赖流动性的世界上,美国股市下跌、VIX暴涨就会立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迫使联储采取行动。
在2008年,以及当下的2020年,联储都能够通过降低利率、购买政府债券,以及提供买进高风险企业债券的贷款等方式来间接支撑标普500指数。只是,他们每进行一次干预操作,实质上也就等于向直接购买股票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这绝非偶然。联储干预和支撑市场,就会压制波动性,帮助减轻套利交易的损失。
这就等于鼓励套利交易者大胆行动,而当后者再度出手,他们几乎注定会力度越来越大,这接下来又意味着联储后来的干预,力度也必须相应增大,由此进入一种循环。因此大家看到,联储这一次的干预,力度远远超过了2008年,事实上距离直接购买股票也就是一步之遥了,而下一次联储会怎么做,难道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
美联储泥足深陷
还不明白?不妨来进行一个假想实验。如果联储明确排除购买股票的可能性,将会发生怎样的局面?
很容易想到,市场大概率会立即发生抛售行情。当然,抛售只是短期麻烦,问题在于,更长期而言,还会有一些更重大的后果浮现出来。联储现在已经在同时购买投资等级和垃圾等级的企业债了。这时在股票一侧画下明确的红线,实质上只能鼓励企业越发依赖债务融资。
在债务融资成本低廉,享有联储支持,很容易转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去选择发行股票呢?遗憾的是,企业杠杆化程度越高,股市的波动就越强,股价严重崩盘,经济深度衰退的风险也就相应越大。
这个陷阱其实并不难发现。考虑到联储迄今为止的行动,排除掉未来购买股票的可能性只能加剧那些结构性风险的发展,让其变得更加频发,更可能造成深度衰退。这样的后果显然恰好与联储的使命南辕北辙,是他们需要尽可能避免的。
还有,退休资产现在正在日益向着储蓄者控制的确定缴费型计划转变,这也使得联储更加难以对购买股票说不。不然的话,大家自然就会质问联储:2008年你们可以救援银行,2020年你们可以购买垃圾债券,而现在,你们凭什么拒绝支援个人储蓄者的401K计划?
不到十年前,得克萨斯州州长佩里(Rick Perry)曾经说,如果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持续印钞,得州人就要给他点好看的,而现在真的是时过境迁,如果联储不肯继续印钞,倒可能被全美国人给点好看的了。
只有你想不到
如果还觉得联储买股票这样的事情有点极端,不妨好好想一想联储的行为方式在其实并不长的时间里都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时,联储也很害怕他们的破产会威胁到金融系统,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对直接干预私营部门市场顾虑重重,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出手。
二十二年后的今天,联储却已经学会了利用《联邦储备法》的漏洞,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提供资金来购买包括垃圾债券在内的企业债。这真可谓是超级大变脸,而谁能够保证这张脸不会越变越花哨?
想当年,胡佛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梅隆(Andrew Mellon)曾经建议总统什么都不要管,坐视“一切被清算”,这样就可以让1929年大崩盘和之后的萧条完成清除系统当中一切污秽的任务。这样的策略当然也不可取,毕竟衰退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联储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所作所为,虽然其动机必须承认是好的,但造成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麻烦。如果现在想要解决这些麻烦,比如经济增长迟缓,债务高企,对套利交易带来的流动性过度依赖等,首先必须明白这些麻烦的源头在哪里。
与此同时,大家还是准备好迎接联储购买股票的那一天吧。
❷ 美股怎么购买 怎么交易
要想购买美股,首先要下载老虎或者雪球的APP,注册为APP的用户,把自己的银行卡里的部分资产用来购买美金,并把美金汇款到APP上的地址。APP上提示入金成功后,就可以用美金来购买美股了。如果想把钱取回国内,反向操作即可。
美联储大规模放水已经落地,美股企稳。如果没有境外银行账户,不能直接买,但可以间接买,A股市场有专门投资美股的基金,用股票账户就能直接买。比如标普500,代码是161125,全称是:易方达标普5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人民币),是场内可以T+0交易,也就是当天买卖不受限制。
(2)美联储可以直接买股票吗扩展阅读
交易规则:
一、交易代码
交易代码则为上市公司英文缩写,例如:微软(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码为msft。
二、交易单位
交易单位没有限制,以1股为单位。
三、涨跌幅度
无涨跌幅度限制,原有股价涨跌单位为1/16美元,现今多改为小数点制(最低为1美分)。
四、开户手续
买卖美国股票只需要开立一个证券户头,此证券户头同时拥有银行户头的功能,若您将钱存进此户头但未购买股票,券商会付给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税,如果想免税可选择自动转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为操作获利。
五、交易手续费
买卖美国股票的手续费,不以“交易金额”的比率计算,而以“交易笔数”为基准,而且因券商的皮猜不同而有异。例如:在知名网络券商e*trade开户交易,每笔交搭早易手续费为14.99~19.99美元,若在拥有中燃枝型文网站并有中文客户服务的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交易,每笔手续费为29.95美元。
此外,还有一种收费模式是以“交易数量”为基础进行计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费标准也有区别。例如知名美国网络券商盈透证券的交易费按照每股0.005美元收取,所以当投资者在一笔交易中买卖1000股时,盈透证券收费0.005×1000=5美元。
❸ 关于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
你的问题中包括2个问题:一是央行的正常操作,二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其核心都是调节美元的供应量。
1. 央行的正常操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操作和对资本市场的操作。对商业银行的操作有所谓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央票。对资本市场的操作包括买入或卖出美元资产,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还有就是债券,包括国债。通常央行都有规定,就是不可以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因为那样做等于直接给政府发钱,会失去央行的独立性。如果买国债只能从公开市场买。
2. 美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问题是基础利率已经接近零,而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直接原因当然是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利率政策已经无计可施的条件下(即利率不能小于零),美联储就只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操作来扩大流动性,或扩大货币供应。这方面尝试的先驱是日本,即2001-2006年的量化宽松。你在日本央行网站上可以找到2001年的几篇研究论文,其课题的宗旨就是如何在利率接近零的条件下,刺激经济。
3. 标准的量化宽松应该是日本当年的操作,即向商业银行注入资金,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不变,那么这种注入资金就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存款过多,以此来强迫商业银行向社会增加贷款,增加社会的流动性供应。直至目前,由于日本商业银行系统资金量充裕,日本的贷款利息依然很低。利息低被视作资本的成本低,是刺激经济,尤其是刺激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经济的本质手段。这一点,你可以参看伯南克的《大萧条》一书,其中伯南克将1929年由股市暴跌引起的经济萧条的原因归结为资本成本的提高。
4. 美联储一直都持有美国国债,但原来的规模在4-5千亿美元,对整个十几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并不构成影响。2008年以后,美联储为了拯救美国金融行业,除在贷款窗口给问题银行提供以银行资产(包括问题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外,通过购买美国公司股票(包括银行股票)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注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增加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而这种操作与对商业银行的操作的关键不同是,这种操作虽然向市场提供了大量资金,但却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指标M2。
5. QE2之所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其操作是以明确的数量(6000千亿美元),在明确的期限内(8个月),购买明确的资产(美国国债)。美联储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明确",有技术性很强的研究。这属于所谓“传导机制”的研究课题,你可以在美联储网站上找到相关的"Working Paper"。QE1的规模比QE2要大许多,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原因应该是不“明确”,即数量,期限,资产品种的不明确。
6. 从QE2规模(6000千亿美元)上看,比较总量13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来说其实很有限。到目前为止,美联储的美国国债刚刚超过中国的1.1万多亿美元。但其技术性的目的是降低国债收益率。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美国很有意义,因为几乎所有的投资组合模型中,美国国债(作为风险最小的美元资产)的收益率都是一个基准因素。当美国国债收益率低时,按照这些模型,投资银行应该投资其它风险高但收益率也高的资产,美联储就是要以此来刺激资本市场对美国经济领域的投资,例如公司债,进而刺激美国经济的发展。
7. 由于目前石油及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美国的通胀率有所提高,经济呈现加速复苏的趋势,美国国内已经有结束QE2操作的呼声。但现在评价QE2的效果还为时尚早,因为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究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还不能确定,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趋势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也不确定。
总之,你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相关因素非常多的一个问题。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也许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