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买卖会计分录
股票买卖的会计分录如下:
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
- 记录购买行为:
卖出股票的会计分录:
- 记录卖出行为:
- 借:其他货币资金——证券账户(实际收到的售价净额)
-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成本)(卖出股票的成本)
-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根据之前公允价值变动的累计额)
- 贷:投资收益(差额,若售价高于成本则为收益,记贷方;若售价低于成本则为损失,记借方)
注意事项:
- 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股票期间,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需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进行调整。
- 投资收益:购买股票时产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卖出股票时,售价与成本的差额也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 会计分录的完整性:会计分录需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确保每笔经济业务都有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 长期股权投资:若股票投资不是为了短期内出售,而是作为长期投资持有,则应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核算,卖出时的会计分录也会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是对股票买卖会计分录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