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200日均线
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由于该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买进或卖出的有利时机,均线系统的价值也正在 于此。 均线向上是均线多头 均线向上产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
以每天的前九天和当天共十天的收盘价取算术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这种算术平均值而连结的曲线就是十日均线。同样,有十分钟均线、十小时均线、还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时间单位作成的各种均线。通常1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统称为10均线。20均线就是2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其它都是同样的意思。以上是常见的做法。还有人取每天的平均价,还有的取均权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K线图中常标以MA5、MA10、MA20、MA30......。
以上类推 你知道什么是 200日均线了吧!
❷ 升破200小时均线,短线走牛,跌破200小时均线,短线走熊,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这是误传的 本来是200倍日线 对市场整体趋势 有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小时图 可能是别人自作聪明的方法吧 总之不管用
❸ 什么叫破均线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❹ 股价跌破月均线怎么操作、买还是
均线都是可以自己设置的,基本为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60日均线,120日均线,如果该股上市不到两个月就不会出来60日均线,因为60日均线是两个月的,只能看见30日均线。
如;不能设置的135日均线和250日均量线,那一定是你要设置的个股还不到250日与135日,所以就不能设置。
在行情软件K线图伴随着K线一同前进的几条线,分别为;5日黄色,10日紫色,20日绿色,30日白色,60日蓝色120日红色,若是刚上市没多久的股票就没有红色120日均线,比如刚上市一个月就不会有60日均线,因为60日是两个月的,这么简单相信你应该可以理解吧!
5日均线就是平均5日内的股价走势,10日均线就是平均10日内的股价走势,30日均线就是平均30日内的股价走势,跌破60日均线说明要有很长一段时间调整了。
设置;从你软件菜单功能里就可以找到有一个;设置指标 点入设置即可。或,点击K线视图中任意一条线,按鼠标右键,选择"调节指标参数",就出来一个对话框,就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参数了。
❺ 股价下跌到120日均线是买入点吗
120日均线可称为股票价钱走势的脊柱线、魂灵线。因为120日均线时刻周期长,趋势一旦构成就不易改动,所以主力庄家不易制作骗线,因而更能体现出个股的长期趋势。
操盘绝技:
120日均线在实战中的用法可注意两个方面:一是120日均线在实践走势中的动摇起伏不会太大,在熊市中它会限制市场的走势,在牛市中它会支撑市场的走势。二是120日均线的变向一般应与波涛剖析相结合,其有用性才牢靠。
120日均线买入窍门:
1、股价向上打破120日均线:
股价向上打破120日均线而且站在了120日均线之上,与此同时有成交量扩大的合作。这种买入办法用在趋势清晰的单边市场上升行情中非常有用和牢靠,可是用于横盘整理的作用差一些。
2、股价重回120日均线:
股价在上升的过程中,涨幅不大。股价跌破正在向上运转的120日均线,可是股价很快又重回120日均线上方,回调时显着缩量。投资者应当在股价放量重回120日均线时买入。
3、上升趋势中股价回调不跌破120日均线
股价在上升趋势中回调股价到120日均线邻近时缩量,到再次上涨时成交量扩大。股价在取得120日均线支撑再次上涨时是买入机遇。
4、股价远离120日均线
股价在跌落的趋势中,当暴降或许急跌远离120日均线的时分,120日乖离率过大,则是投资者一个不错的短线买入机遇,但使用乖离过大买入法要有止盈认识。
详细的可以看下有关方面的书籍再结合个模拟软件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识,目前的牛股宝模拟还不错,里面朋多项指标指导,每项指标都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在什么样的形态下表示什么意思,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愿能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❻ 我用20日均线买卖股票,一旦突破20日均线自动买入,跌破20日均线自动卖出.请问哪一个炒股软件有这
目前的股票软件只能进行根据条件选股,没有自动买入的功能,都只能靠委托。
❼ 破了60日均线股可以买入吗
以60日均线看,要看趋势的,一般下降趋势,指数都在60线下,60线就是个典型的压力线,反之上升趋势的时候就是典型的支撑线
下降反弹一般接近 一旦涨破60线 后市多看多,可以买入。跌破60日线后市多看空,可以卖出,是比较简单的操作方式,建议配合全复制型指股票型基金操作。
❽ 如何计算出一只股票的200天均线价格
1、打开股票软件,找到均线。
2、圴线点右键。
3、弹框单击选择调整指标参数,设置面参数200股票200均线价格。
价格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由于该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
❾ 股票中的均线买入好不好
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去分析股票买卖点:量、价、时,时即为介入的时间,这是最为重要的,介入时间选得好,就算股票选得差一些,也会有赚,但介入时机不好,即便选对了股也不会涨,而且还会被套牢。
新手炒股得多看、多学、多练,在经验不够时切不可盲目操作,不防去追踪高手操作,分析高手的操作规率来总结经验,分析出股票的买卖点,这样炒股稳妥得多,我一直都在追踪牛股宝里的牛人操作,效益还不错。
所谓好的开始即成功了一半,选择买卖点非常重要,在好的买进点介入,不仅不会套牢,而且可坐享被抬轿之乐。
一、股价稳定,成交量萎缩。在空头市场上,大家都看坏后市,一旦有股票价格稳定,量也在缩小,可买入。
二、底部成交量激增,股价放长红。盘久必动,主力吸足筹码后,配合大势稍加力拉抬,投资者即会介入,在此放量突破意味着将出现一段飙涨期,出现第一批巨量长红宜大胆买进,此时介入将大有收获。
三、股价跌至支撑线未穿又升时为买入时机。当股价跌至支撑线(平均通道线、切线等)止跌企稳,意味着股价得到了有效的支撑。
四、底部明显突破时为买入的时机。股价在低价区时,头肩底形态的右肩完成,股价突破短线处为买点,W底也一样,但当股价连续飙涨后在相对高位时,就是出现W底或头肩底形态,也少介入为妙,当圆弧底形成10%的突破时,即可大胆买入。
五、低价区出现十字星。表示股价已止跌回稳,有试探性买盘介入,若有较长的下影线更好,说明股价居于多头有利的地位,是买入的好时价。
六、牛市中的20日移动均线处。需要强调的是,股指、股价在箱体底部、顶部徘徊时,应特别留意有无重大利多、利空消息,留意成交量变化的情况,随时准备应付股指、股价的突破,有效突破为“多头行情”、“空头行情”;无效突破为“多头陷阱”、“空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