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泡沫到底怎么解释
就是股票的价格高于市值,而且高的很多! 但是股票在中国作为一种投机,而不是投资的赚钱方式。正是泡沫的存在才让股票有了它特殊的魅力!
2. 怎样判别当前股票价格有无泡沫
通常用P/E值【Price to Earning,市盈率】,股票市盈率反映该股的投资价值,市盈率越高说明该股泡沫越大,未来收回本金的可能性更小,亏损可能性极大;市盈率越小,说明该股具备投资价值。市盈率的计算(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0 :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0-13 :即价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价值被高估;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但中国股市受消息影响大,市盈率参考价值不高。所以在分析股票时还得根据多方面去综合分析,平时多关注些财政消息,多看、多学,多做模拟盘,掌握好基本面和技术面知识
3. 怎么看股票股票现价有没有泡沫,实际价值在哪看
我理解为,股票是一种投资,市场运作后转变为数据,体现在图表上,就是K线图!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看看你有没有眼光,买哪个公司的股票能让你获利!
简单一点说就是,你投资100元买其中一个公司的股票,这个公司经过市场运作后,因为你的100元能让你得到1000元的回报!
只要能赚钱就行了,泡沫不泡沫的不是某一个人能解决的!
4. 怎么判断一只股票有无泡沫
股票常说的泡沫是什么意思?
从个股来说,当价格大大高于它的实际价值的时候,相对地就有了泡沫。价值一般用现金流贴现来计算,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市盈率法来测算
对于整个股市,有两种看法
1当大部分个股都高于其真实价值很多时,就可以说市场有泡沫
2 当市场指数己完全脱完宏观经济实际增长时就有了泡沫,也就是出现较严重的背离
分析时不可以绝对应用,至于大多少才算有泡沫,没有绝对的指标来衡量,要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判断!!!
等到股市真的出现泡沫而且程度很高时时,就危险了。
对于要买股票的人来说,现在各个股的股价都不合理,都高了。
03年3月,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组织组织了国内几十位教授和博士等人写了一篇报告,题目是《诊断与治疗:揭示中国的股票市场》,对中国股市的股价做了详细的分析,结论是中国的股票存在一级泡沫、二级泡沫和三级泡沫。
例如,某公司净资产每股1元,上市申购价为5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为8元,那么8-1=7,这7元是一级泡沫。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炒作,股价涨到12元,那么12-8就是二级泡沫。
后来公司又搞什么重组等各种名堂,又从股民那里搞一笔资金,是三级泡沫。
买股票的人,要为这1元的净资产,多花很多钱,你说合理吗?
存在即合理。如果这样看,就OK了。
5. 怎么样理解股市泡沫
这是个大话题。简单说,股市短期疯涨,市盈利急剧攀升,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中国股市这波行情大致有几方面原因造就:1.宏观经济良好;2.股改推行;3.人民币升值; 4.羊群效应等。其中前两点利好已基本兑现。人民币升值标志人民币货币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应贬值才对(货币贬值时,股市才是避风港)。当然人民币升值引起热钱流入,但随时会流出。散户储蓄资金恐难敌扩容。加上管理层也不敢承担大泡沫破裂后的社会动荡责任(经济冲击可看看小日本先例)。相信中国股市不会产生更大泡沫。
大概就这样喽。
6. 怎么计算股价是否有泡沫
怎么计算股价是否有泡沫?技术分析是一个确定市场中存量多少的过程,并应用统计分析和一点心理来确定活跃交易者对其股票头寸的看法。相对强弱指数和其他技术指标考虑了股票的买入和卖出量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文人都爱“上马定乾
7. 请问如何给一只股票进行合理的估值怎样判断股票是否存在泡沫
市盈率是判断一只股票有没有泡沫的主要标准
国外好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都是在10-20倍左右,国内公司成长性好,市盈率高一点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有60 70倍那也是明显太高了
而且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可以根据去年的业绩算,也可以根据明年的业绩算,要考虑公司长期业绩的平均情况来计算市盈率
比如说现在A股里某股票06年市盈率20倍,而且预期未来几年业绩还会增长,那么股价就是严重低估的
8. 股市泡沫的股市泡沫辨别
资产泡沫所以能形成,并非市场缺乏明显的迹象,而是大家普遍视而不见。2000年,就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中的美国大公司的历史市盈率接近30倍,大约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但有人说那时的互联网已经让市盈率这种估值方法过时了。2007年初,就在美国房价下跌30%之前,房价租金比是正常水平的两倍,但宽松的房贷政策和各种补贴显然重新定义了所谓“负担能力”这个概念。
一个新的股市泡沫可能正在酝酿之中,但这一次迹象却没有那么明显。尽管美国股市只用了26个月的时间就从经济衰退的底部飙涨至现在的水平(这样的涨幅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但美股看上去依然不贵。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历史市盈率为15.3倍,这只稍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4.5倍。但这些数字可能会吸引投资者走向悬崖。历史经验表明,相对于经济规模来说,眼下企业的利润水平过高且无法持续。以较正常的利润水平计算的真实市盈率已经大大超过了20倍。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检测被夸大的利润水平。他以10年平均利润计算个股市盈率,以防止上一年利润不合理地激增。按照他的方法计算,美国股市现在的整体市盈率为24倍,2007年市场处于巅峰时整体市盈率为27倍。
9. 除了市盈率外,怎样从其他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分析股市泡沫
目前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吗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个股市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资价值,还有如下指标。
(1) 红利支撑股价水平。有人举香港上市的汇丰控股和长江实业的例子,认为没有泡沫的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红、净资产支撑的。然而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长性较差,炒作困难,分红或每股净资产确定了它的大致价格下限。
(2) 平均股价。2001年6月14日沪深市场(剔除了PT股)1089只A股平均价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沪深市场1121只A股平均价格为11.51元,有研究人员撰文认为,股票平均价格可以评估市场的投资价值或风险水平。平均股价在15元以上,风险很大,平均股价在10元以下,风险较小。这种经验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价指标的缺陷仍然存在,价格高低不能作为股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送股、转增股、配股、股票拆细时平均股价发生跳跃,但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相应变化;平均股价没有考虑实质经济,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时,合理的平均股价水平自然不应相同。
(3) 平均市销率。西方有些学者(肯尼斯.L.费希尔,1984)就提出市销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场价格除以每股销售收入。由于销售收入的波动性要比净利润的波动性小得多,所以市销率比较稳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计算平均市销率时,几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保证了计算的客观性。费希尔对美国股市一百多年数据的检验表明,根据市销率判断个股和大盘,投资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费希尔看来,用市盈率定价是很不科学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却太低”。([ 美]肯尼斯.L.费希尔,2000)
(4) 平均市净率(托宾q).与费希尔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爱平均市净率指标,也叫托宾q指标(q ratio)。史密瑟斯认为,q值就像弹簧,将股市拉向它的内在价值位置。他还认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标大多数时候朝着相同的方向运动,但平均市盈率偶尔会给出灾难性的价值数据。有一个事例显示了托宾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华尔街价值投资》一书根据托宾q建议人们要抛空股票。
(5) 市场成本。市场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筹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成本在数值上恰好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用市场成本指标来衡量股市的投资价值,几乎具有以上几个指标的所有优点而没有它们的不足。市场成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衡量个股的投资价值,如果市价远高于市场成本,这种股票跳水只是迟早的事,反之,这种股票则值得关注。
市场成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市场或不同的市场,都具有解释力。NASDAQ指数涨得太高,就必然会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这是资金堆积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线上就会获得较强的支撑,并不因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参见附表)而还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证指数的市场成本为1509.258点,根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如果跌破这一点,并不是股市没有投资价值,而主要是投资者没有信心。
2. 几个悖论
(1) 经济高成长与上市公司质量差。前一段时间,证券市场上一片打假之声。很多投资者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好的不能相信,业绩差的也有操纵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国的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计师事务所、交易所、证监会、新闻媒体等等层层监督,难道做假会比非上市公司厉害,难道中国上市公司的成长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的证券市场是转轨经济中的证券市场,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标来裁剪。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的信心,难道证券市场的发展就不需要投资者的信心?
(2) 中国证券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与证券市场问题成堆。客观地讲,证券市场是中国市场体系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的市场,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场之一。但给人的印象却是中国证券问题成堆,必须来一次伤筋动骨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这将把中国证券市场引向何方?
(3) 按现金流量贴现计算未必有投资价值,但外资收购意愿强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并不完全是按购买力平价确定的,而按现行的汇率计算,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有很强的购买力。这导致在国内投资者看来很贵的股权,在境外投资者未必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华社深圳又传出消息,美国艾默生公司花7.5亿美元收购华为技术公司下属的深圳市安圣电气公司全部股权。安圣电气尚且如此,大唐电信、中兴通讯(2002年1月9日总市值分别为9.57亿美元、12.44亿美元)难道市场价格很高,对外资没有吸引力吗?不要以为中国的企业不值钱,有些东西并不反映在会计报表里。当然,A股价格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数涨了15倍,但投资者整体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并不高。指数有时会误导决策。乍看来,沪市11年涨了15倍,上证指数年增长率达27.9%,非常之快了,股市里肯定积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细心的人应该发现,在1994年8月以前,市场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这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却将上证指数市场成本抬高到757.519点。实际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筹成本1509.155点)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为9.74%,考虑到交易费用(含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中国的交易费用率较高,投资者的换手率也较高,所以总的交易费用数额可观),中国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从长期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其股价指数总是在不断上涨,原因在于经济在增长、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总额在增长、市场成本曲线也在逐步抬高。长期来看指数总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数涨了多高就据此判断股票市场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场上股价及其表现截然不同。有人喜欢将中石化在香港、纽约和上海市场的不同价格来说明中国市场里存在大量泡沫。这种比较是非常片面的。众所周知,由于市场割裂,国内投资者到香港市场上购买股票受到限制,两个市场上股票的供需关系完全不一样,由此导致价格出现很大差别是很自然的。如果两个市场是自由流动的,价格自然会相互接轨。另一方面,即使两个市场自由流动了,也不能认为A股股价就一定要以香港股价为标准与之接轨。价格将根据新的市场供需关系重新决定。
10. 如何判断股市有没有泡沫衡量标准是什么
标准主要看市场平均市盈率,一般20~30之间,高于30开始有风险,上波6000点的时候市盈率好像是在60倍。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看政府是不是要调控,这个调到多少是高,也不清楚了。上波调了6-7次吧,防通胀,市场里的资金一起被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