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诱导别人买股票算诈骗判几年
扩展阅读
每只股票可买几成仓位 2025-08-22 09:51:11
京东股票价格图 2025-08-22 07:58:21

诱导别人买股票算诈骗判几年

发布时间: 2021-06-29 19:27:20

① 以有内幕消息骗取他人购买股票,是否涉嫌诈骗罪

你们有没有签订合同之类的,如果有保证百分百收益的就可以告他们,不过一般的机构是不会在合同上保证的,投资这块如果跟客户保证收益的就属于违法行为了。

② 引导他人购买将要下跌的股票是否犯罪

如果你是股票下跌的获利人,且涉案金额巨大,那么你就构成诈骗罪。如果你不获利,那么受害者可以起诉你,也可以不追究。

③ 听说是通过电话诱骗他人投资股票,然后把客户的钱几个人分了,现己拘压在案,其父母想了解要判几年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由于你说的情况应该涉嫌诈骗犯罪,但是按你提供的信息无法确定可以判决几年,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④ 股票诈骗一般判多少年

这个要看具体诈骗的金额而言。我们国家立案金额为3000元。3000元以下的没有达到立案标准。股票诈骗是属于金融诈骗,金融诈骗的犯罪程度主要看诈骗金额。

⑤ 股市诈骗罪 判多久

最讨厌就是一些是依法处理,一些是严肃处理。

⑥ 股票诈骗 怎么判刑

股票诈骗也是诈骗罪的一种,关键看诈骗的数额及犯罪情节。《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⑦ 诱导股票属于什么罪

现在我们国家没有诱导股票这个罪名哈。只有操纵股价、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等罪名哈。

⑧ 人家自愿给我钱,我带人家做股票,会构成诈骗罪嘛

委托他人代买股票造成经济损失,受托人的行为构不成诈骗罪。
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15年3月下发《账户管理业务规定(征求意见稿)》,允许券商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投资顾问人员开展账户管理业务。若该规定得以实施,投顾“代客炒股”将得到放行。
操盘手主要是为投资机构服务的,他们往往是交易员出身,对盘面把握得很好,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掌握开仓平仓的时机,熟练把握建立和抛出筹码的技巧,利用资金优势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盘面的发展,他们能发现盘面上每个细微的变化,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当然,操盘手是人不是神,也不是每单必赚,委托人应当以平常心看待盈亏。
投资人如果是自愿出钱让普通股民代为炒股,属于一般民事代理行为,出现亏损自然由投资者承担不利后果,除非有证据证明代理人存在主观故意,出资人一般很难追究其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⑨ 炒股诈骗怎么判刑

主要看诈骗的手段,如果使用信用证诈骗,就触犯了信用证诈骗罪,如果和证券公司有利害关系,那就就触犯金融诈骗罪和触犯<证券交易法>,因为证券公司属于三大金融机构之一,(银行,证券,保险)这两项特殊的诈骗罪,都比普通诈骗罪(即刑法266条的普通诈骗罪)量刑要高一点,6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普通诈骗罪法定最低刑应该在十年以上,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普通诈骗罪无死刑),也就是根据情节和认罪态度以及案例在十年至无期徒刑之间量刑,如果是特殊的金融诈骗,最高刑罚至死刑。可以判处死刑的有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你说的股票诈骗我不知道具体的案情,所以无法给你准确的量刑标准。
下面是诈骗罪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l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本法第1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本法第l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原《刑法》第151条或者第l52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