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股票有无利好怎么看
扩展阅读
光威钓鱼竿 2025-08-18 16:56:41
买低价位的股票 2025-08-18 16:55:58

股票有无利好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1-07-07 09:45:04

① 怎样才提前能知道哪个板块或者个股有利好

当一个板块的的许多个股都出现在涨停板位置,如果这一板块品种较多,一般情况下这个板块都将会有短线调整,反之,可以重点关注。
当一个板块中的许多品种涨幅都在3--6个点、且不是处在高位时,这一板块可能会成为新的热点 ,可以关注。
当一个板块被大家热议且未能如期望的那样快速上涨的话,也可以重点关注。
再有就是多看CCTV新闻频道了。
多关心一下各方面资讯,或者用个手机炒股软件(推荐牛股宝),比较方便,可以不限制地点的炒股。还能通过技术指标和板块选股,牛股宝里还有牛人榜,能跟踪学习牛人怎样炒股。希望能帮助到你。

②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业绩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价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购重组等所有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公开正式披露的报告。由于上市公司对公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性负有法律责任,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会存在明显的虚假、误导或遗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没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传闻,由于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过正规途径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实可靠性没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为庄家用以欺骗散户、操纵股价的工具。

因此,投资者应把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加以仔细阅读和分析。那么,投资者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读公告

第一步,初步浏览公告内容。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告。如重大投资、合作、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权转让公告、经营业绩增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重大诉讼、分红方案、股票状态变化等等,投资者大体对公告的内容属利好、利平还是利空大致有个判断。

第二步,详细分析公告细节。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分析:

1、公告说明事项的具体情况,该事项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吗?

2、该事项的进展情况,真实性如何?是已发生的,还是意向性的,其执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条件或不确定性?

3、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发生影响的时间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那么当时发生了多大影响?

4、是否有承诺事项,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承诺事项有保证措施吗?

5、澄清了哪些传闻、研究报告、媒体报道等?

6、该事项存在哪些风险?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资者可查阅上市公司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季报,一方面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红方案、业绩预告等信息,另外还要关注3个问题:“资金从哪来?货往哪销?谁在管理?”

普通投资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报的会计资料和业务资料、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诸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基本的财务数据和指标。

董事会报告陈述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分红方案、投资情况、业绩预告等基本信息。

财务报告则包括审计报告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等内容。

抓住了这些要点,投资者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断公告信息的影响

普通投资者往往希望获取公告信息后直接来判断股价的走势。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公告中

“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部分的描述,这是公司对此事项的“官方”认识,但有些公告并没有披露“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投资者就要经常有意识地去分析,以便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公司的风险。

1、财务影响和非财务影响。财务影响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润、提高多少净资产等等。非财务影响比如会计师更换、管理层的变更、大股东的变动、公司获得国家部门认证等等。非财务影响是无形的,经常被投资者忽视。

2、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投资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响,还要兼顾长期影响。如A公司卖出一个子公司70%股权获利2亿元,而这个子公司是其主要经营性资产,短期来说,卖股权获利是好事,但长期来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经营性资产,如果没有新增利润点,那么公司相当于卖掉了“生蛋母鸡”,不见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资产置换是另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3、一次影响和多次影响。投资者需分清一次影响还是多次影响。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补贴6000万元,公告里写的是“为支持公司发展,特给与公司一次性政府补贴6000万元”,再查查公司年报,发现公司2004年、2005年已连续两连亏,2006年的政府补贴很明显是保证公告不被暂停上市之举,是一次性行为,今后可能很难再得到政府补贴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项目补贴5000万元,它是今后几年都有的,显然是多次影响,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同一事项的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参股E证券公司5%,E证券公司刚获得创新类券商资格。获得创新券商资格对E证券公司就是直接影响,对D公司就是间接影响了。

5、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发生过类似事项,投资者就可“以史鉴今”,分析以前类似事项的在当时的影响,就可大致推测出现实影响了。

需特别注意的是,事项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投资者自行判断的,与公司无关。公司也不会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三、莫忽视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对披露事项作出风险提示,但可惜的是,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应,“思涨心切”,有意、无意地忽视风险因素,甚至明知有风险,也不予理会。

例如 F公司公告了与某外国大公司合作投资的事项,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资者没有继续分析该事项的风险因素,如投资协议最后未经商务部批准导致合作失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如果不象当初预期的那么好,而面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法律方面风险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额的工程建设订单事项,仔细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如该订单是真实的吗?即使订单是真实的,订单可实现性有多大?最终订单带给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稳定吗?收益实现了,能收到工程款吗?海外订单受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影响的风险有多大?以前有类似公司承接大单后续发生过风险吗?

四、谨慎使用各种研究报告,勿轻信传言。

一般而言,研究报告是分析师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加上分析师行业研究,实现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价值重估。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甚至传言出现在报告中。

例如某券商对 H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公司主营产品VB2价格从240元/公斤上涨至340元/公斤的说法,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大胆猜测“公司2007年业绩为0.77元,至未来4个季度的业绩1.1元”,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另外,已经有证券分析师由于在网站上连续发布不实信息,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大幅波动,被证监会立案查处。

对于各种传言、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上市公司也会及时做出澄清,投资者应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市发布的针对股价异动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经上市公司承认部分属实的仅20余份,占比不到20%,也就是说,传言的真实性极低。所以,投资者不要根据传言进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测。

③ 有些股票在没有利好的情况下、突然放量或放巨量上涨、是怎么回事额

这要看股价处于哪个位置了。现在游资也很多,不好说,都要继续观察。我只能把我学的知识说出来。 假如是经过长期下跌,慢慢盘出底部后,记住,是慢慢盘出底部后。某天突然放量涨停,应该是主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建仓。但是不要急着进,如果从这以后股价一直没有跌破涨停那天的价格,而且没有放量暴涨,然后一直缩量走上升通道就是真的。 假如是长期下跌,某天突然放量大涨,然后还是不怎么涨。就是假的了。因为一放大量,整个市场都在注意,给人一种有主力入场的感觉。这其实是个陷阱。主力不可能让投资者轻易在他的成本区买到股票的。换个角度看,大家觉得这个股票见底了,都不会卖,股价早就无量涨停了。放这么大的量说明有人在大量卖。这都是假放量。 还有高位放量假突破。假如是高位放量涨,没有套牢盘,股价上去是不需要量的。再观察一下,假如放量不涨,就有出货嫌疑了。 学的不多,只能说这么多了。

④ 股票有利好在哪里看的

  1. 新闻联播,腾讯,新浪财经,东方财富财经网等等;

  2. 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严格的说,利好是指能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披露。

看股票利好利空的消息在哪看

看公告
软件个股的资询里有
还要看大市的消息,财经新闻,如中央公布的统计数据、国际原油的价格

⑥ 怎样查股票当天是不是有利好

我们把利好分为两类:
1.突发性的利好
这类利好一般带有政策性色彩,常见於大盘及若难返之后,突然公布减息等促进宏观经济恢复的措施,这种利好出来一般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较易把握,跟进领涨板块也许是最正确的选择。

2.非突发性的利好
常见於个股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告,重大收购、重组等信息。这类利好出来,一般之前股价就已经有大幅的走高,因为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总存在先知先觉的人提前动手!那么当天或许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或到达阶段性的高点,难怪别人说利好出尽是利空。

回答您的问题,对于第一类利好,关注股市的大形态和国家大的政策就好了;
对于第二类利好,当天上市公司一般会有公告,发现也极为容易。

相信您更加关心“潜在的”利好,因为股票这个东西就是买未来、炒作朦胧和预期。

该怎么办呢?记住走势说明一切!简单来说,长期盘整到需要面临方向性选择时,一飞冲天的带量突破,往往并没有什么利好出来,但是潜在的利好已经摆在面前,相信有一天利好会出来的,到那一天,您已经盆满钵满了,到时从容而去,带走很多东西!

⑦ 今日股票新闻有没有什么利好的,哪里看

新闻是有很多的,一般手机看会比较好的,可以用在神牛APP牛股快讯上去看,我下载了,正在用,感觉还不错,以后长期用这款了,主要是资讯发布的时间比较早。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⑧ 股票是不是利好在哪里可以看到

股票的新闻在网上看到的吗?

⑨ 股票的利好消息去哪看

新闻联播,腾讯,新浪财经,东方财富财经网等等

⑩ 股票的利好消息都有哪些

是一种股票术语:就是看好股票未来的上涨前景而进行买入持有等待上涨获利。

做多就是做多头,多头对市场判断是上涨,就会立即进行股票买入,所以做多就是买入股票。

做多相信价格将上涨而买进某种金融工具,期待涨价后高价卖出的市场人士。与空头相反。

外汇中是:做多相信价格将上涨而买进某种金融工具,期待涨价后高价卖出的市场人士。与空头相反。

做多是指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做多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一般的市场只能做多,就是说先买进,有货才能卖出。这种模式只有在价格上涨的波段中才能盈利。即先低位买进再高位卖出。
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来源:棒槌股票知识网
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 解禁,即解除禁止。 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
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不过,经历去年的股改洗礼,越来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经或即将解禁流通,这些大股东们增持还是减持公司股票,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大小非的由来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大部分叫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