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为什么每次买股票价比较高
扩展阅读
共青城时代网 2025-07-28 02:02:53
雷军买股票 2025-07-28 01:41:25

为什么每次买股票价比较高

发布时间: 2021-07-11 21:39:03

① 为什么我买的股票实际价格都比我买入的价格要高几个点啊问题还有一点,即使按他这个实际价格我还转12

我来具体解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你要知道你买卖股票所要缴纳的费用。
你买的时候,证券所要收你佣金的,你开户股票的时候应该有协议的,而且这个佣金是可以谈的。
如果你的资金在10万以上,大概能谈到万分之五左右。给你举个例子,你买一支股票是10元一股,你买2000股,那么你花了20000元,你缴纳的佣金是10元。
你卖的时候除了证券所收你佣金,国家还要收你千分之一的印花税(千分之一是固定的,除非国家调整),如果你原价卖出的话,收你佣金10元,印花税20元,那么你一来一回就损失了40元。
其实我估计你的佣金肯定不是万分之五,那么你就交的佣金就更多,为了弥补买卖股票时交的佣金和卖股票时交的印花税所付出的钱,你就要从股价上找,比方说还是上面的例子,你的交易软件上就会显示你的成本价是10.10(我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说在10.10的这个价格卖了股票才能把该交的费用挣出来,这就是那个成本价的由来,但那个成本价也就是算个大概。
而且你买6打头的股票(上海的股票)还有过户费,这个没多少钱的。你可以自己网络查是怎么回事。
我曾经大概算过,算给你一个参考:
如果你佣金是千分之3的话,不管你买股票价格多少,要涨一个点你卖出才能回本。
如果你佣金是万分之3的话,不管你买股票价格多少,涨七分之一个点你卖出就能回本。

② 炒股,我每次买股票为什么成交价总是比购买价要高

每次买股票的成本价肯定要比成交价高。因为成本价是在成交价基础上,分摊了买入手续费的价格。有些证券公司的成本价,是既包含了买入手续费,也预算了卖出手续费。

③ 为什么股票买入时一直买的是最高价

那是你买卖点没有把握好啊,我总结了几点,你可以看看,
股票的买点:
1、“三阴不吃一阳”就要买股票;相反,“三阳不吃一阴”,要坚决卖出。
2、布林线口变化判断涨跌(指标设置:20日布林线)当一波行情结束后,开口后的布林线会逐步收口。而收口处,则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变盘处。一旦收口时K线先去碰下轨,后市上涨的概率大;而一旦K线先去碰收口处的上轨,后市最多涨两周后大跌也就即将来临了。
3、用小时图的KDJ和MACD捕捉买点:
(1)KDJ指标在低位出现两次金叉,个股将出现短线买入机会。此时日线应为多头排列,金叉时D值在50以下,且两次金叉相隔时间较近,
(2)MACD指标出现两次金叉,也是个短线买点。金叉最好发生在0轴附近,且两次金叉相隔时间较近,
(3)KDJ指标和MACD出现共振,同时出现金叉,也是一个较好的买点。
4、一招定乾坤法:
上图为K线图形(以5日、10日、30日三条平均线为准),5日线向上交叉10日线,有30日均线支撑最好,升幅更高。
中图为成交量的图形(以5日平均量线、10日平均量线为准),5日均量线向上交叉10日均量线时。
下图为MACD图形(参数以12、26、9为准),当DIF向上交叉于MACD,第一根红色柱状线出现在0轴线上时。
5、在天量那天(或那周、那月)K线的收盘价和最高价处画两根平行线,若后市在这根线下运行,决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天量的风险极大,一定要等股指和股价有效突破该线数日或数周,经盘整在回调到该线时方可果断介入。
股票的卖点:
1、当天卖高价主要看威廉指标。
2、当RSI在进入70以上高值区后,出现短时微幅下跌,然后继续上涨创新高,之后再微幅下跌,随后再次创出新的高值(最高点可达90以上)。
3、不管大盘在低位高位,个股只要出现一式见分晓(当日MACD红柱比前日缩短时,K线及成交量基本收阴且KDJ分时图在相对高位)图形时,就应该抛出1/2或1/3或清仓,这就是最佳卖点。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先去游侠股市模拟炒股的模拟盘去演练一下,从模拟中找些经验,等有了好的效果再运用到实战中,这样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也更稳妥些,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④ 我想我下。为什么我每次买股票的时候价格都当时的价格要高啊。

你是看了你的委托软件中的成本了吧?一般是加上了各种费用,如交易印花税和交易佣金,所以会显示你的买入成本要高于你的买入价格。

⑤ 为什么每次买股的时候,实际成交都会比挂单的时候高出一点

那是因为股票有交易手续费,把手续费加在你的成交价格上之后就会比你的成交价格要高。
股票的交易手续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双边征收改为向出让方单边征收。受让者不再缴纳印花税。投资者在买卖成交后支付给财税部门的税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实际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税收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统一代缴。债券与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项税收。
2.证管费:约为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3.证券交易经手费:A股,按成交金额的0.00696%收取;B股,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975%;权证,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45%。
A股2、3项收费合计称为交易规费,合计收取成交金额的0.00896%,包含在券商交易佣金中。
4.过户费(仅上海股票收取):这是指股票成交后,更换户名所需支付的费用。由于我国两家交易所不同的运作方式,上海股票采取的是”中央登记、统一托管“,所以此费用只在投资者进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费用,深股交易时无此费用。此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5.券商交易佣金: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最低5元起,单笔交易佣金不满5元按5元收取。
一般情况下,券商对大资金量、交易量的客户会给予降低佣金率的优惠,因此,资金量大、交易频繁的客户可自己去和证券部申请。另外,券商还会依客户是采取电话交易、网上交易等提供不同的佣金率,一般来说,网上交易收取的佣金较低。
另外,部分地方还收委托费。这笔费用主要用于支付通讯等方面的开支,一般按笔计算(由证券公司营业部决定收不收,证券公司多的地方,相互竞争,大多取消这项,比如大城市,证券公司少的地方,营业部可能收你成交一笔收一元或五元,比如小城镇)

⑥ 为什么我每次买入股票,实际成本都比我的报价高几个点

买卖股票的手续费包括:印花税、佣金、过户费(上海)、还有的证券公司要委托费。

下面的内容供参考(买卖股票费用):

不同的营业部的佣金比例不同,极个别的营业部还要每笔收5元委托(通讯)费。

交易佣金一般是买卖金额的0.1%-0.3%(网上交易少,营业部交易高,可以讲价,一般网上交易0.18%,电话委托0.25%,营业部自助委托0.3%。),每笔最低佣金5元,印花税是买卖金额的0.1%(基金,权证免税),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过户手续费(基金、权证免过户费),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于每笔最低佣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为5÷佣金比率、约为(1666-5000)元比较合算.

如果没有每笔委托费,也不考虑最低佣金和过户费,佣金按0.3%,印花税0.1%算,买进股票后,上涨0.81%以上卖出,可以获利。

买进以100股(一手)为交易单位,卖出没有限制(股数大于100股时,可以1股1股卖,低于100股时,只能一次性卖出。),但应注意最低佣金(5元)和过户费(上海、最低1元)的规定.

您可以在第二天,网上交易的“历史成交”或“交割单”栏目里,看到手续费的具体明细。

⑦ 买股票时成交价为什么比买入价高

目前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采用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竞价方式。即对每个交易日上午9:15至9:25撮合系统接受的全部有效委托进行集合竞价处理,对其余交易时间的有效委托进行连续竞价处理。 集合竞价是这样确定成交价的:1、系统对所有买入有效委托按照委托限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所有卖出有效委托按照委托限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先后排列。2、系统根据竞价规则自动确定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所有成交均以此价格成交;集合竞价的成交价的确定原则是,以此价格成交,能得到最大成交量。3、系统依序逐步将排在前面的买入委托和卖出委托配对成交,即按照"价格优先、同等价格下时间优先"的成交顺序依次成交,直到不能成交为止,即所有买委托的限价均低于卖委托的限价。未成交的委托排队等待成交。 集合竞价后新的委托逐笔进入系统,与排队的委托进行连续竞价撮合。 连续竞价是这样确定成交价格的:对新进入的一个买入有效委托,若不能成交,则进入买委托队列排队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托买入限价高于或等于卖委托队列的最低卖出限价,则与卖队列顺序成交,其成交价格取卖方叫价。对新进的饿一个卖出有效委托,若不能成交,则进入卖委托队列排队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托卖出限价低于或等于买委托队列的最高买入限价,则与买委托队列顺序成交,其成交价格取买方叫价。这样循环往复,直至收市。

⑧ 为什么每次买进股票后,成本要比买进价格高几分呢

因为股票交易客户端显示的成本是已经按照比例添加了交易佣金和印花税的成本,所以平均下来就高出购买价格几分了,就是说你5元买的,显示成本比如是5.03,那么你只有把股票在5.03出手,才能不陪钱,高于5.03你才赚钱

⑨ 为什么股票越多人买价越高

股价就和现实中的商品价格一样的,当一个商品大家都需要时,而数量不多,价格自然要一直上涨,股价也一样,大家都看好时,会争相购买,要想购买到自然要不停的出高价,股价自然就上去了

⑩ 为何我买股票的成本价会比购买时的价格高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