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刚买的卡普空ps4盘 ,全是像素块如何调整
首先,买的什么游戏,其次,PS4本身没什么滤镜功能,如果像素块指的是马赛克画面的话,先看看其他游戏有没有这种现象,如果其他游戏也有这种问题,先换个HDMI视频线看看有没有改善,没改善再换个电视试试,如果都没有改善,很可能是PS4本身的问题,建议送修
Ⅱ 如何看待先玩破解版游戏,等到Steam打折时候再进行补票的行为
对于先玩破解版游戏,等steam打折之后进行补票个人觉得先玩游戏后补票的行为,如果玩了游戏觉得值,你就应该补票,哪怕打折都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古人早就说清楚了“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你要是闷头玩盗版不乱讲话不来网上炫耀其实都不重要,假如你还事后补票,就算是打折买的,大家也都0支持并赞扬。玩游戏就是图个开心,之前没钱跟不上玩玩盗版也是正常,打折了补票那更加好。
比如讲D加密出来以后,大多数游戏厂商都用上了D加密。他们默许了以前游戏被盗版的事实,但是他们想以后的游戏不要再被盗版。这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化。再说光荣那样的,就是他对于你盗版不管不问不关心,然后他私下里一点点收集证据。等到时机到了,就直接起诉你。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是希望自己做的游戏不赚钱被人白玩儿的。但事实上,破解版游戏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Ⅲ 卡普空为什么叫卡婊
对于卡普空来说,能够多平台发布游戏必然是件好事,而独占这件事,也常常能够表现游戏制作者和游戏机厂商的一往情深。可是没想到,在《生化危机》这个IP上,卡普空成功地让“独占”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对,我要说的就是那两件著名的“独占”事件。
独占并不过分,过分的是,说完独占,转头又移植了别家平台。卡普空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渣男”形象,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称的“卡婊”,卡婊不仅爱劈腿,还是个惯犯。
两次事件
第一次是发生在《生化危机 代号:维罗妮卡》这个游戏上。最初,《维罗妮卡》在当时世嘉的DC(DreamCast)平台独占,但销量并不喜人,DC很快又受到了新主机PS2的冲击,更是让《维罗妮卡》雪上加霜。
为了增加游戏的销量,卡普空表示将给原版游戏增加新的要素,以完全版的形式的登陆PS2。这一操作有没有带来更大的收益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维罗妮卡》而买了DC的玩家们一定是卡普空的第一批黑粉。《维罗妮卡》事件之后,世嘉正式退出了主机市场,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第二件,就是著名的《生化危机4》“砍头”事件。《生化危机4》最初是为了PS2制作的,随着开发的推进,三上真司认为PS2的配置达不到游戏的要求,转而找到任天堂的宫本茂达成协议,游戏将在NGC上独占。还曾为此暴言:“如果生化危机4移植就把头砍下来!”(在日语中也有开除的意思)
Ⅳ 如何评价卡普空做的《鬼泣5》
尼禄都可以二段跳,为什么V哥不可以(゜ロ゜)
Ⅳ 卡普空上市没有,市值多少
卡普空,即CAPCOM,其股票于1993年8月在大阪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同时斥资兴建自社办公大楼。后大阪证券交易所并入东京证券交易所。
截至2019年9月26日,卡普空的市值是3039.2亿日元,约201亿人民币。
Ⅵ 你觉得CAPCOM和R星,哪家公司的游戏更受欢迎
R星万岁!GTA万岁!!
Ⅶ 山内溥的组织改革
山内溥不希望看到一个家族私有的、没有创新活力的公司,他希望领导一个具有前瞻能力的上市公司。60年代初,任天堂骨牌株式会社正式改名为任天堂株式会社,公司的股票在京都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977是任天堂创业历史上相当重要的转折点。日本商业学者把1977年以前的任天堂称为“旧任天堂”,把1977年以后的称为“新任天堂”。这一年任天堂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山内溥不顾母亲反对,将名字由山内博改成了山内溥。
当年外祖父为他取名“山内博”的含义是希望他能够继承制作花牌等赌博用具的祖产。然而现今“山内博”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内心中具有自我突破的强烈诉求,于是下定决心闯荡自己的事业,所以改名。
这一年,公司的业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已经渐次向电子娱乐转型的任天堂将半导体与微芯片融合,在一些早期员工的帮助下,推出了家用彩色游戏机。1977年,任天堂发售了可以玩六种类电视游戏的《COLOR TVGAME 6》以及可以玩15种类游戏的《COLOR TVGAME 15》。这两种产品非常畅销,总共销售了一百万台。
1977年,电视游戏机的始祖ATARI-VCS在美国发售。这个由雅达利(ATARI)公司所发售的游戏机在美国就卖出了1200万,由此揭开了日本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市场排名仅次于雅达利的任天堂似乎也看到了机遇,但是山内溥觉得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他对部下说,他关心游戏主机制造后贩卖的价钱胜过关心技术。“消费者要深深爱上游戏机产品,首先他必须买得起。要考虑到,我们的客户大多数是小孩子,他们没有经济收入。”
其次,任天堂在视频游戏的软硬件配合上也是先知先觉。山内溥曾感叹:“性能再优越的硬设备如果没有有趣的游戏软件配合,那就跟废铁没什么两样。对于游戏这个商品来说,由于不是生活必需品,一旦消费者觉得不好玩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任天堂在业界第一个组织起以游戏主机销售为中心的产业联盟。为了商业利益,也为了良好的竞争秩序,任天堂强迫为游戏主机FC制作软件的厂商遵守各种苛刻的要求,例如游戏内容必须经过任天堂的检查;游戏数量有限制;程序烧入ROM(只读存储器)制成卡带,必须全交给任天堂制作,而由厂商自行付费。任天堂在联盟中获取相当多的利润。 1983年7月15日,配合《大力水手》、《超级马里奥兄弟》等游戏共同上市的任天堂红白机推出后不久就受到市场追捧。于是任天堂居高临下,软件厂商纷纷向山内妥协,当时日本业内六大软件公司:南梦宫(Namco)、哈德森(Hudson)、泰拓(Taito)、卡普空(Capcom)、杰力可(Jaleco)、科乐美(KONAMI)都是任天堂的签约厂商。
截至1985年止,共有十七家之多的新软件厂商加入,连当时的后起之秀的史克威尔(SQUARE)、艾尼克斯(ENIX)等也加入任天堂。12年中,任天堂红白机包打天下,各种热门游戏如《超级马里奥》、《塞尔达传说》、《恶魔城》等层出不穷,玩家喜笑颜开。
在山内溥的努力下,任天堂从一家濒临破产的骨牌工场发展成名列世界知名品牌前五十强、资产总额超过一万亿日元的大型娱乐企业。这个职业人挽救的并不仅仅是任天堂本身,经过多年运筹帷幄使曾经业已土崩瓦解的视频游戏产业得以重新崛起。这些游戏业界的历史都会承认。
然而十多年以后,任天堂也走上了当年花牌企业的老路,公司的官僚主义逐渐盛行。强有力的商业统治不仅弥漫在任天堂内部,而且也充斥在商业联盟中,众多软件厂商羽翼逐渐丰满,对任天堂蛮横剥削的态度也从过去的“敢怒而不敢言”变成了小规模的冲突。
终于,竞争对手索尼PS主机的诞生为任天堂视频主机的“霸者时代”划上了句点,任天堂在视频主机市场走上了下坡路。进入新世纪以后,任天堂所能掌握的市场份额除了掌上游戏设备市场外,其余诸领域均被竞争对手索尼和微软赶上。
山内溥的噩梦始于1995年。这一年,索尼携带着PS游戏登陆美国市场,任天堂的市场份额锐减。虽然N64第一方游戏层出不穷,但任天堂仍失去了它的霸主地位。
前有索尼的打压,后有微软的追赶,2001年,任天堂的股价跌去了50%。在2002年中,虽然山内溥抖擞精神,再度打拼,但是投资人不给情面,公司股价再度下挫15%,老社长只得当众道歉,老泪纵横,甚为可怜。
任天堂知道自己在衰退,但是它束手无策。公司市场部资深副总裁上衫抱怨说,“我们新一年里还是那些老问题,我们到底有什么突破?如何才能维护我们的品牌,重新塑造市场对我们的信心。” 2008年5月, 《福布斯》杂志发布了年度日本富豪排行榜,山内溥成为日本首富,身价高达78亿美元。山内溥身价在日本排名第三,由于Wii游戏机的热销,其身价在一年之内爆涨30亿美元,达到78亿美元。在过去两年中,任天堂的股份已经增加了两倍之多,公司市值达到790亿美元。山内溥拥有其中1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