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买股票要是看财务报表要看那几方面具体讲讲
财务报表一般由资产负债率表 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 组成,
主要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①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②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 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 ①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三、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4.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其中:长期投资平均余额=(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5.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其他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其他资产+期末其他资产)÷2
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6.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②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7.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其中: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四、获利能力分析
1. ①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② 单一产品毛利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
单一产品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
③ 多种产品毛利额=∑单一产品毛利额
或=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综合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毛利率)
2. 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②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 ①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②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营业利润
6. 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
7.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
或=税前利润+长期资本利息
长期资本额=长期负债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期初长期负债+期末长期负债)÷2+(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五、投资报酬分析
1. ①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② 财务杠杆系数=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变动前的税前利润
2. ①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②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所以:
③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④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1-资产负债率)
⑤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3. ① 简单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② 复杂资本结构的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增发的普通股股票+真正稀释的约当股数)
③ 复杂资本结构的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票等同权益)
4.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场利得)÷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其中:每股市场利得=期末股票市价-期初股票市价
5.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6. 市净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其中: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六、现金流量分析
1.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2.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3. 偿还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负债×100%
4.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
6.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7.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100%
8.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100%
9.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
10.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100%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七、业绩计量与评价
1.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 ① 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现金费用
②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非经营活动收益
③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3.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资金×股权成本率
基本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报表总资产×资本成本率
4.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5.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6.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B. 股票公司的三大报表是什么样的
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第四大报:
《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第2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在新会计准则及最新颁布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随着财务报表及附注格式地位的提高,原先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全文中以资产负债表附表形式出现的股东权益变动表,一下子成为必须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列披露的第四张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公布的报表最完整的是公布在上交所的网站上的,你可以去找一下,现在很多公司有年报出来.
C. 买股票看公司的财务报表
看年报,季报就可以了,怕有造假炒短线。情况不好赶紧跑
D. 股票的表怎么看懂
如何看周K线
周K线反映的是股价的中期趋势,下面一些买卖信号的准确性比日K线的准确性要高。
周K线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由于周线考察的时间更长,在均线附近通常会有较强的支撑或者较强的压力,举个例子:假如上冲周K线以一根长长的上影线触及20周均线,这样的走势说明20周均线压力较大,后市价格多半还要回调,投资者要减少改股票的持有量。
周线的背离
日线的背离并不能准确地确认股价是否见顶或见底,但若周线图上的重要指标(如趋势指标MACD等)出现底背离和顶背离,则几乎是中期的底部或顶部的可靠信号。
周K线的二次金叉
当股价进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反弹起来首次突破20周均线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一次金叉”,此时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该股票的后市走势,但是此时并不是买入点。当周K线继“一次金叉”之后第二次上穿20周均线时,是比较可靠的买入信号,投资者可以进行买入操作。
总的来说,由于周K线的考察时间比日K线的考察时间要长,通常用做中期趋势判断,而且周K线的买入信号或卖出信号的准确性要比日K线的准确性要高,投资者在日常的炒股过程中,可以对周K线的走势进行研究进而制定自己的中期投资策略。
E. 买股票要是看财务报表要看哪几方面
股票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投资者想学习股票知识,先要确定一个自己的操作策略、经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心态控制、对冲策略这五大原则一个都不能少。
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财会知识,因为这样才可以看明白上市企业的年报和业绩,还要看一些股票的入门书籍,明白股票的大致分类和股票各种不同的股性,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实际操作打好基础。
从两方面入手,基本面和技术面。基本面是宏观和微观经济;技术面是指股票的技术分析,前期可用模拟盘练习,从中找找经验,目前的牛股宝还不错,很多功能足够分析个股和大盘。
1、首先确定自己的操作是短线,还是中长线操作;
2、先从行业的情况看,是否有政策支持,是否有发展空间,目前可暂时回避制造业
3、然后看股票的趋势如何,回避下跌途中的,尽量选择上升趋势或上升过程中整理的股票;
4、看成交量是否活跃,资金有没有关注的;
5、再看看财务报表的资产、利润、现金流、产品、管理团队的情况
6、再看一下一些技术指标的当前情况如何,k线图形是否有利一些
7、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下当前的大盘走势情况,结合个股的判断
这样的选择,长短适宜,可以长线保护短线,然后可以考虑买卖的操作计划,并根据操作的时间长短付诸实施。
F. 证券分析师 三张表的关系
对于注重基本面的投资者来说财务分析非常重要。可以用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还可以用财务报表选股。
分析公司
财务数据是一份成绩报告单。大家可以仔细分析这个成绩报告单,找到此重要的科目,一个个的看。就象体检,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检查。落实到数字,把这个公司的是好是坏的情况看清楚。也可以拿着上市公司前几年的成绩报告单连续的看,如果一家公司连续几年甚至环境很好的情况下都是“差生”,那么今年还是差生的可能性可能很大。
分析公司时,财务报表是对结果的分析。如果再加上些企业文化,公司战略,企业管理层,行业竞争情况等等这些内在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那样才能对公司了解得更多。
具体的分析推荐二本书,<<明明白白看年报>>和<<巴菲特教你看财报>>。前一本是国内写的,简单明了。后一本是巴菲特的儿媳写的,更有深度些。
这里推荐一个看财务数据很方便的软件?(自己做的)。单个公司多财务数据分析软件。里面图示了公司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年财务数据,挺方便。朋友要帮忙分析下公司的时候用这个软件一下就能看出大部份的公司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公司了。(大部份公司很差,一眼能看同来)
利用财务报表选股
大部份投资者都遇到那么多支股票怎么才能选出好股票的困惑。财务指标确实可以帮到一定的忙(不是全部,前面说了,财务分析只是一方面,还有许多影响到最后财务的结果的因素也要去分析,那些甚至更关健。财务可以做为一个指引,第一道赛选工具)。
以前我用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扫描了所有A股,选出些备选值得去研究下的公司。还可以用固定资产占比选出些轻资产的公司。用财务费用选出些有钱的公司,等等。
用的是新浪的数据,?我自己也做了个工具,可以用一个财务指标查看多个公司,挺方便的。推荐一下。多公司多年财务数据便捷查看器。
我也记录了一些财务指标选出的备选股。大家可以多交流交流。鹤flying
附:单个公司多财务数据分析软件以及多公司多年财务数据便捷查看器下载地址。
G. 股票的三个基本报表是什么
二企业失败预警模型
借款给一个面临失败危机的公司是不明智的。通常公司在运营失败的前几年就会显示出多种迹象,突然间的意外失败是很少见的。企业失败预警模型试图以量化的方式对企业失败的可能性作出评价。
⒈多项离差分析(MDA)
早期利用财务比率预测公司失败的研究侧重于寻找单一的最有效的比率,但是,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多项离差分析(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是一种更为合适的方法,因为它使用了多种变量。MDA将公司按特征分为一个或两个类别,在企业失败预测中,MDA将公司分为两大类:失败公司和非失败公司。
MDA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计算两类公司的财务比率。然后,确定离差方程,用以区分两类公司。离差方程的形式表示为:Z=V1(脚注)X1(脚注)+V2(脚注)X2(脚注)+…+Vn(脚注)Xn(脚注)。该方程将公司财务比率转化为一个数值:Z值。Z值用来区分失败公司和非失败公司。在等式中,V1(脚注),V2(脚注)……是离差系数,或者说权重;X1(脚注),X2(脚注),……是财务比率。计算出的Z值越大,公司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
研究表明,上述方程在用于预测近期失败可能时并不准确。变量和离差系数会随时间变化。在应用Z值时,要对该离差方程做定期的修改,以使其适应新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Z值模型在应用于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企业时,可能更加可靠。
⒉Altman模型
Edward Altman建立了一个基于五个财务指标的Z值模型,如下所示:
Z=0.012X1(脚注)+0.014X2(脚注)+0.033X3(脚注)+0.006X4(脚注)+0.999X5(脚注)
其中,X1(脚注)=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
X2(脚注)=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X3(脚注)=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X4(脚注)=权益资金的市场价值/全部负债的账面价值;
X5(脚注)=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Z=Z值。
注意:模型中变量X1(脚注)、X2(脚注)、X3(脚注)、X4(脚注)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的,而不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例如,净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1(10%),则按X1(脚注)=10代入式中。变量X5(脚注)是以绝对数表示的,例如,销售收入/资产总额=200%,则代入时取值2.
如果变量全部以绝对数形式表示,则应使用下面的模型:
Z=1.2X1(脚注)+1.4X2(脚注)+3.3X3(脚注)+0.6X4(脚注)+1.0X5(脚注)
各变量的意义不变。
考察所选样本,Edward Altman发现:Z=2.675是区别失败公司和非失败公司的分界点。但是,他同时发现,在Z=1.81与Z=2.99之间,失败公司与非失败公司的划分存在不确定性。因此,Z值的变化范围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
Z值 预测
Z>2.99 公司一年内不会失败
1.81≤Z≤2.99 灰色区域,难以预测
Z<1.81 公司会在一年内失败
这一模型的优点在于使用了多个财务指标综合进行计算,Z值的计算难以通过操纵财务报表数据加以改变。模型中的每一个财务比率都与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
营运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公司短期的财务状况就越健康。留存收益是公司内部筹资的重要手段,留存收益占总资产的比例越大,公司自我融资的能力就越强。息前税前利润是一个盈利能力指标。投资者对公司潜在盈利能力的预期体现在股价上。最后一个比率代表公司使用资产获取销售收入的能力,这个比率越大,说明资产的生产能力越强。
⒊Taffler模型
1977年,Taffler从英国非制造业企业中选取了一个大样本建立了与Altaman模型类似的企业失败预警模型:
Z=0.53X1(脚注)+0.13X2(脚注)+0.18X3(脚注)+0.16X4(脚注)
其中,X1(脚注)=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
H. 买股票一般看哪几个指标
买股票一般看的指标:
1、现金流量指标。
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可以自由控制的现金,经营现金流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余额。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具有较强的并购能力,抗风险系数也较高。
2、每股净资产指标。
每股净资产主要反映股东权益的含金量,这是公司多年来经营业绩的长期积累。每股净资产值越高越好。一般来说,每股净资产高于2元,可视为正常或一般。
3、市盈率指标。
市盈率是估算股票价格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4、每股未分配利润值指标。
它是公司未来扩大再生产或分销的重要物质基础。
(8)买股票看的三张表扩展阅读: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普通股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现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进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当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的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