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某个股东的股权,如何做账务处理
财务处理如下:
借:实收资本——甲股东
贷:实收资本——乙股东
股权转让的实施,实践中可依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实体性要件后,与确定的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使受让人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方式双方均无太大风险,但在未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
应签订股权转让草案,对股权转让相关事宜进行约定,并约定违约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另一种方式转让人与受让人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后由转让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实体条件,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能实现股权转让的目的,所以对受让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
(1)股东买股票怎么做账扩展阅读
股东之间股权转让流程
一、召开公司股东大会;
二、聘请律师进行律师尽职调查;
三、出让和受让双方进行实质性的协商和谈判;
四、出让方(国有、集体)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股权转让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五、评估、验资;
六、出让方和受让方签定股权转让合同或股权转让协议;
七、由产权交易中心审理合同及附件,并办理交割手续;
八、到各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等手续。
⑵ 关于公司股票投资如何做账的问题
首先如果公司是炒股的话那么就属于短期投资行为,所以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因为公司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所以目前还是按企业会计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所以应做账如下:
2、月份从基本账户将款项转入建行的结算账户时:
借:银行存款--结算账户
贷:银行存款--基本账户
将款项又从结算账户转入到保证金账户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用这笔款项购买了股票的话则:
借:短期投资(购买股票时付出的全部价款)
应收股利(这个是购买时在股票中所含的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另外关于这笔应收股利做一点解释:如果此时购买的话,一般不会含有应收股利的,但如果是在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以前的几天购买的,则在召开股东大会后,就有可能会含有这笔应收股利。即通常所说的购买的是含权的股票。
如果在收到这笔应收股利时则要做: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如果进行了股票交易的话则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短期投资
在这笔交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则贷:投资收益,如果是损失的话则借:投资收益.
⑶ 购买股权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根据已知的信息购买股权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00
贷: 银行存款9000
其他应付款3000
二、购买股权的会计处理模式:
1、成本法下购买股权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2、权益法购买股权与被投资企业按比例分享的价值做比较,如果付出价值大于分享的比例,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3、权益法购买股权与被投资企业按比例分享的价值做比较,如果付出价值小于分享的比例,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三、成本法核算的范围: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3)股东买股票怎么做账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
二、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小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情况下,小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