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股票买的人多可以不涨价吗
扩展阅读
是不是st的股票不能买 2025-05-14 11:59:32
香港买日本股票代码 2025-05-14 11:53:11
雅居乐清水湾 2025-05-14 11:48:05

股票买的人多可以不涨价吗

发布时间: 2021-09-02 17:08:49

A. 为什么股票买入的人多,股票就会涨,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买入的人多,也不一定是涨!股市的规律少数人赚钱
----------------
同意,买的人多不代表会涨.股票运行是按规律张跌的,和买卖人的多少不是绝对关系.
从长线角度讲,股票涨主要还是看大市和公司业绩,毕竟炒家只能在短线上兴风作浪,长线上他们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
从短线角度讲也不是买的人多股票就涨的,当股票走势接近波峰时,少数大买价会撤出,但会有很多散户跟风接盘,这时无论人数还是资金量都比波谷时大,但还是有可能会跌!(题外话,这时会有两种情况,1是走势刺破阻力线,那么就真的会上涨2是走势刺不破阻力线,那么就会跌,这帮散户和他们的资金就会被套牢了)
所以涨跌和人数无必然联系

B. 股票是不是,买的人多就会涨买的人少,都抛售就会跌

同一支股票追逐的人多了,肯定会涨,但是股票价格浮动的因素很多,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关,也与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有关

C. 股票买的人多就涨价,那一个人把所有股票全买了怎么涨

理论上是有人觉得某只股票大有发展前途,然后陆续有人认同,于是逐渐越来越多人买入,价钱随之上涨。反之则下跌。不过大多是主力在操盘控股的。
如果一个人把所有股票全买了,那就停盘了, 市场没流通股了,然后他再卖时挂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并且市场抵制,国家政策有规定禁止这样的垄断行为。

D. 个股买入的人越多,股价应该上涨还是下跌

股票短期的价格还是看供求关系,买的人多,说明需求方强于供给方,不管谁在出货,只要买的人(量)相对于卖的人(量)多,股价肯定是上涨啊。
就是目前的大盘也是这样的,为什么说我国股市(大盘)是资金推动型的,就是说买方的力量决定股市上涨还是下跌,买方力量大于卖方,大盘就上涨,也就是通俗地说买的人多于卖的人;当买方力量小于卖方时,大盘就下跌。

E. 股票为什么买的人多了就涨价

你去街上买鸡蛋,买的多了自然就涨价卖给你了,反正买的人多人家卖给出价高的,这就是股票上涨。
另外买的人多了股票有时也不一定会上涨,比如买的人都很鬼,卡死5块,就是不肯出5.01块买,那么股价就会被卡在5块,涨不上去。和你去街上买鸡蛋一个样。

F. 购买股票的人越多,股票的价格就会大涨是吗

抛售股票的人越多 ?你有一个概念不清楚,什么是成交。有卖就有买的,对应是一笔成交。有买就有卖的,对应也是一笔成交。每一笔都是这样。抛售股票的人越多,买入的人可把它全接下了,不然你抛售给谁,没有接盘不是跌停板吗?
股票的价格涨跌很复杂呀! 其实不复杂,主要有供求关系决定。就像菜市场的菜价。冬瓜在冬天一元一斤,为何夏天1毛一斤。物以希为贵。那种股票稀少,你想想?

G. 股票是买的人多,卖的人少 就会涨么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股市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规范市场,政策控制和人为操纵的痕迹太明显。

原则上来讲是“股票买的人多了卖的人少了就会涨”,但是股票很容易被所谓“庄家”操纵的,只要有钱就可以把一支股票给拉高,等散户跟庄把价格抬得更高之后,他们再抽走资金让股票下跌,把散户给套牢。还有,在中国政策也会对股市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上次调整印花税所造成的大跌让不少初入股市的新手深刻体会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含义。

“公司盈利差但买该公司的股的人多 那这只股也会涨吗”你看看ST和*ST的股票的走势就应该知道了,在中国大陆确实是这样的,这也是中国股市最不规范的地方

H. 既然股票买的人多就涨,那么跟买跟卖不就行了吗

看来你是不太懂股票中的玄机了!
首先,不是因为"股票买的人多就涨",而是因为主力资金在卖涨!有的主力资金是股权单位,而有的主力资金则是庄家---一种专门靠吞噬散户甚至是大户的血汗的个人或者是财团.
这些主力资金就是能够操控某个股票整个股盘的人!
这么说,不一定你要买时才会涨,也许你要卖时也涨价了也说不定呢!
而涨跌的形势,则完全是有庄家控制的,不论是散户还是大户,在庄家的资金面前,都是散户!

I. 为什么买股票的人多就涨,卖的人多就低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