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里面看哪些线比较重要
上面那个均线 短期看5 10 20 30 日 中长期看 60日 120 240日 下面这个是量能指标 注意里面的均线金叉看涨 死叉看跌
Ⅱ 买股票用那种均线组合最好
买股票是要看主力庄家的
均线没多大含量
Ⅲ 炒股哪条均线最重要
从肋骨往髋骨方向上,腰身迅速收缩。因该爷的故事,每一次的讲述的时候,翠花那张
Ⅳ 股票怎么看均线
你好,关于均线怎么看,分享两点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使用中长期平均线选择牛股。当240日、120日、60日均线在底部长时间走平、并且开始形成多头排列时,短期均线(5日、10日、30日)同长期均线一样,形成多头排列。这种情况,一般是庄家长时间收集筹码所致。当中长期均线慢慢形成多头时,就表明庄家吸筹加快,股价缓慢上扬。数日后,当短期均线逐渐形成多头时,则表明庄家吸筹完毕,准备拉升。这时,股民朋友们便可逢回调时分批杀入。
第二、使用短期平均线逃离顶部。短期均线系统(5日、10日、30日)中的30日线,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多头上升过程中的生命线。也就是说,在多头上涨过程中,股价只要不有效跌破该线,就应认定是仍有上升空间。如果有效跌破该线,那么就应认定是多头行情已发出反转向下的信号。而5日、10日均线,是代表短期一两周持仓者的平均成本。所以,当某只股票涨幅已大并出现调整时,股价跌破5日均线,则该股一般会调整几日后上升;如股价继续跌破10日均线,则该股一般会调整一周或二周左右后上升;但当股价跌破5日、10日均线后,又继续跌破了30日均线,并且这时5日均线调头快速下叉10日均线,一般这种形态则表示多头行情已经结束,是准备大幅下跌的信号。股民朋友们应快速出货,以免被套。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Ⅳ 如何看股票均线
60日线一般是庄家的成本线,庄家洗盘一般不会跌破60日线,跌破就有可能走熊,因此也被称为牛熊分水岭,但股市没有绝对的,因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均线的用法都是一样的,这里以5日均线为例加以说明,5日线掌握之后就全都明白了。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那么5日均线就是连续5个交易日的平均成本线。10日、20日.........
均线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买进或卖出的有利时机,均线系统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用好5日均线,必须要掌握葛南维8大法则。同时运用好乖离率,具体如下: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乘离率来解决。
Ⅵ 股票交易的均线到底看哪些怎么看
建议看EXPMA
1.EXPMA 一般以观察12日和50日二条均线为主;
2.12日指数平均线向上交叉50日指数平均线时,买进;
3.12日指数平均线向下交叉50日指数平均线时,卖出;
4.EXPMA 是多种平均线计算方法的一;
5.EXPMA 配合MTM 指标使用,效果更佳。
Ⅶ 股票怎样看均线
均线代表股票成本位, 低于成本你进易赚钱
高于成本, 易亏钱。
一般人追高杀跌, 所以 10个9个赔。
记住一点, 股市急跌是给你送钱包。 接盘。 耐心就可以赚到钱。
Ⅷ 股票里的均线怎么看~~~最好图解~~~~要不看不懂
均线也叫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与K线相结合,对趋势和技术形态进行判断。
均线的计算是一段时间内收盘价和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连续均值的连线便形成了均线。不过,这只是普通均线,它还可以衍生出加权均线、成交量均线等等。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线。
均线的参数是时间,技术分析软件中往往给出缺省设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通常被称为半年线、年线(其中考虑到节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难看出,均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价格,即筹码成本。时间参数偏小,均线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属于短期性质,如5日、10日为短期均线;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线则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则是长期均线,反映长期成本。
在均线系统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是趋势。短期均线上翘,说明股票或指数短期处于上升趋势。同样,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上翘,则反映中长期的上升趋势。如果不是上翘,而是下探,则显示为跌势状态。若是均线斜率不大,处于横向运行状态,则显示盘整格局。在持续性的长期升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上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下方。在持续性的长期跌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下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上方。
当然,短期、中期、长期均线有时方向并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证综合指数短期均线掉头向下,而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仍维持上行趋势。不过,后势若跌势延续时间较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走势也会发生改变。
二是交叉突破。我们可以从均线系统的交叉,判断个股或大盘可能出现的突破型走势。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证综合指数,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距离很近,处于反复交错的汇合状态。这显示大盘在此期间失去方向感,处于震荡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况下,盘整往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终,盘整将转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不久10日均线又上穿20日均线,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态,预示着向上突破的确立。判断跌势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线靠近10日均线,后市若相继下穿20日均线,则预示着跌势的确立。
三是发散形态。发散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相互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特别是短期均线此时往往走势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翘状态,则意味着短期成本远远高于中期、长期成本,获利筹码大增,短期面临套现压力。如果是下跌状态,则说明短期成本远远低于中期、长期成本,套现压力减弱,短期面临反弹。
四是支撑位和阻力位。均线和K线结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上方收阳,预示着受到短期支撑,后势仍将走高;若距离过大,则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增大,有压力。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下方收阴,说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跌幅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线的距离,则会有反弹出现。同样,K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触及中期或长期均线,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若K线跌破支撑,或突破阻力,都预示着运行趋势的确立。
当然,这里仅是谈及均线的简单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可以结合K线自己设置时间参数,找到适合股票的参数。另外,在使用时,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因素活学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实质性利好连续出现暴涨,均线系统即便极度发散,但也未必会立刻出现回落。总之,单个技术指标不是灵丹妙药,投资者在作分析时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