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卖股票看持仓价还是成本价
不要考虑持仓价和成本价,那只代表过去了。要考虑的是目前持有的股票还能否上涨,是否已经跌破应该止损的位置或者关键支撑位置。
⑵ 股价的成本价是什么意思如何察看
股票的成本价计算,买入价格+交易手续费=成本,汇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国的经济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而且,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国的对外开放度程度,随着各国开放度的不断提高,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但最直接的是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受益的多半是进口业,亦即依赖海外供给原料的企业;相反的,出口业由于竞争力降低,而导致亏损。
(2)卖股票是看均价还是成本价扩展阅读
当社会需求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增加等因素而不断上升的时候,产品价格、工人工资、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冲动都会增加,连带出现的情况是投资需求增加,市场资金价格(即利率)上涨。工资的增加又使得个人消费再度增加。
企业投资的增加和个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实物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刺激。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开始缩小生产规模,社会上对资金需求减少,产品价格回落,经济进入低迷状态。
⑶ 买入均价跟成本价有什么不同
1.含义不同:成本价是指投资者多次买入卖出这只股票后,手中剩下的这部分股票的持仓成本价;而买入均价是指每次买入后的算术平均价格。
2.计算方式不同: 成本价计算方式: 在不卖出的情况下,成本价=买入均价+手续费,但是如果卖出后,持仓成本就会变化。如:10元买进,在10.5元卖出,卖出后系统的会低于10元,因为将价格上涨后的0.5元收益平摊到剩余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下降。反之如果是9.5元卖出了一笔,亏损后卖出则系统会将亏损也会平摊到剩余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价提高。
3.另外买入均价计算方式:是计算多次买入,不包括卖出。如:投资者在10元的时候买入某股票1000股,在11元的时候,买入手续费用为5元,再次买入1000股,买入手续费用为5元,则投资者买入该股的买入均价=(10×1000+11×1000)/2000=10.5元
拓展资料: 1、某股票的买入均价=买入所用的成本÷股数,而成本价是指某次买入的股票价格。两者是不一样的。举例子说,分两次以10元和11元买入某股票各100股,那么买入的均价为10.5元,而买入的成本价为10元和11元。 2、买入股票所需的费用: ①佣金0.2%-0.3%,根据证券公司决定,但是拥挤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②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③通讯费。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股票买入均价是指买入股票几次的平均价格,一般不包括交易手续费,股票成本价是根据买入价格加上交易手续费后的价格。 一般在交易过程中主要看成本价,股票手续费包括:佣金(不超过成交金额的千分之3,单笔不低于5元)、印花税(卖出时收取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和过户费(收取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 在不卖出的情况下,持仓成本=买入均价+手续费,如果中间有卖出操作,盈利状态下成本价会低于买入均价,即盈利的部分收益会平摊到剩余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下降,亏损则会高于买入均价,即平仓卖出的亏损也会平摊到剩余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价提高。因此,会存在成本价和买入均价不同的情况。
⑷ 请问股票里面,卖股票时,有成本价,保本价,怎么看该用什么样的价格卖出
卖股票时,成本价是你买的时候价格+券商的佣金折合每股的价格。保本价=卖出股票的成本+买入的成本+买入价。如果觉得股票要涨就别卖,以更高的价卖。如果觉得要跌就马上卖出。
⑸ 买入均价、成本价、市价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市价
即市场价格。现行市价法也称市场比较法,是根据目前公开市场上与被评估资产相似的或可比的参照物的价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格。
现行市价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因为评估过程中的资料直接来源于市场,同时又为即将发生的资产行为估价。
但是,现行市价法的应用,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资产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现行市价法提供了有效的应用空间,现行市价法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评估方法。
二、买入均价
买入均价,是股票交易成本价的一种计算方式。
1、原始买入均价
买入均价=(Σ买入价格×买入数量–Σ净分红所得)/Σ买入数量
实际盈亏=Σ(卖出价格-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账面盈亏=(最新价-买入均价)×持仓量
实际盈亏率=实际盈亏/(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账面盈亏率=账面盈亏/(买入均价×持仓量)
2、期间收益分析买入均价
买入均价=(期初市价×期初数量+Σ期间买入价格×期间买入数量–Σ净分红所得)/(期初数量+Σ期间买入数量)
本期盈余=Σ(卖出价格–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浮动盈亏=(期末市价-买入均价)×期末数量
本期盈亏率=本期盈亏/(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浮动盈亏率=浮动盈亏/(买入均价×期末数量)
上文公式中买入股票包括配股买入(以配股价格和数量计算)、增发买入(以增发价格和数量计算)和送股与转增(以0价格与送股数量计算)。
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为包括手续费用的价格,净分红所得是指税后分红所得,其中A股股票分红中需剔除红利和红股的所得税,B股股票和基金分红则无需上缴所得税。
三、成本价
成本价就是商品取得的价值。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商品,其成本价包括转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资、应该分摊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等;如果是购进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进价值。某些时候也称出厂价。
(5)卖股票是看均价还是成本价扩展阅读:
市价计算方法
现行市价法的计算方法
①直接比较法。是以同样资产在全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减去按现行市价计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额,估算资产的价值。它的使用条件是在设备交易市场上能找到与评估对象几乎一样的参照物。这种方法简单,对市场的反映最为客观,能最精确地反映设备的市场价值。
②相似比较法。是以相似参照物的市场销售价格分析为基础,即根据市场参照物的市场价格,通过比较它们在效用、能力、质量、新旧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按一定方法做出调整,从而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相似比较法可用整体参照物相比较进行评估,也可以分项归类相比较进行评估。这里关键是选择参照物,参照物可能一个,也可能若干个。计算公式为:
评估价值=[全新参照物市场价格-(全新参照物市场价格/预计使用年限)×资产已使用年限]×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选取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例如:在应用上述计算公式评估时,经核查认为被评估设备与全新参照物(设备)相比,在产量相同时,每年消耗动力、燃料和人工费是参照物的1.2倍,则调整系数即取0.6~0.8。
例如,某厂拟将一台旋压机投人联营企业。该设备已使用5年,市场没有同样的旋压机交易价格,但有类似的旋压机交易价格,现行市价为每台7万元。预计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根据综合商品的比价、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等因素,确定调整系数为1.3。计算旋压机的评估价值。
评估价值=[70000-(70000/15)×5]×1.3=60667元
⑹ 同支股票多次买卖后,买入均价和持仓成本不一样~那最终盈利是看买入均价还是此仓成本~(买入均价稍高于
你好 最终盈利只需要看浮动盈亏就可以了 如有疑问 可追问 希望采纳 谢谢
⑺ 股票里面的持仓成本价和买入均价是什么意思股票的盈亏是以哪个为标准的
股票里面的持仓成本价一般在交易过程中主要看成本价,股票手续费包括:佣金(不超过成交金额的千分之3,单笔不低于5元)、印花税(卖出时收取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和过户费(收取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
股票买入均价是指买入股票几次的平均价格,一般不包括交易手续费,股票成本价是根据买入价格加上交易手续费后的价格。
股票的盈亏就是扣掉了所有成本以后的盈余,一般是指股票里面的持仓成本价。
一、持仓成本价,有的只算买进的手续费,也有的是算上全部双向的手续费。
交易佣金一般是买卖金额的0.1%-0.3%(网上交易少,营业部交易高,可以讲价,一般网上交易0.18%,电话委托0.25%,营业部自助委托0.3%。),每笔最低佣金5元,印花税是买卖金额的0.1%(基金,权证免税),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过户手续费(基金、权证免过户费),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于每笔最低佣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为5÷佣金比率、约为(1666-5000)元比较合算. 如果没有每笔委托费,也不考虑最低佣金和过户费,佣金按0.3%,印花税0.1%算,买进股票后,上涨0.81%以上卖出,可以获利。
二、买入均价,是股票交易成本价的一种计算方式。
原始买入均价
买入均价=(Σ买入价格×买入数量_Σ净分红所得)/Σ买入数量
实际盈亏=Σ(卖出价格-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账面盈亏=(最新价-买入均价)×持仓量
实际盈亏率=实际盈亏/(买入均价×卖出数量)
账面盈亏率=账面盈亏/(买入均价×持仓量)
三、股票交易一次的成本
股票交易一次的成本,也就是交易一次的手续费。
买进费用:佣金是成交金额的千分0.2到千分之3+过户费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沪市收,深市不收)。
卖出费用:佣金是成交金额的千分0.2到千分之3+过户费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2(沪市收,深市不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1。
如果佣金千分之3的股票帐户,股票买卖一次的手续费达到千分之7,如果是佣金千分之0.2的股票帐户,买卖一次的手续费只有千分之1.4。
⑻ 持仓成本价和买入均价,卖出时是按哪个计算的
持仓成本价。
在一段时间内分批(买入或卖出)交易金融产品或衍生产品(如股票或期货后的总交易成本减去浮动损益金额除以当前持有量,即为(单位)持仓成本。
股票的持仓成本是以不同价格流通的股票数量。分析股票的持仓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持仓成本能够有效判断密集区,成交,的筹码分布和变化,能够有效识别开仓和主仓分布的全过程,因此投资者必须充分掌握持仓成本的分析方法。
股票持仓成本价计算:持仓成本价
解释:持仓成本价是指证券持有期间的成本价,包括持有期间每笔交易的损益。
算法:持仓成本价=(持有期买入的资金之和-持有期卖出的资金之和)(可售股份数)
股票持仓成本价计算:买入均价
说明:平均购买价格是股票交易成本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反映了持有期内用于购买的资金总额。
算法:平均购买价格=(持有期间用于购买的总资金数)或(持有期间的总购买量)
股票持仓成本价计算方法
经纪人在交易中使用的委托系统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计算:
成本价只计算买入的成本
也就是说,在用户购买一只股票后,成本价是股票购买金额加上交易成本(佣金和手续费)除以持有的股票数量的值,在持有期间不考虑出售股票的利润。
计算公式:成本价=购买金额/持股数量
成本价计算持股期间卖出股票盈亏
也是说,在用户购买一只股票后,成本价是股票购买金额加上交易成本(佣金和手续费)除以所持股票数量的值。如果在持有期间卖出股票有利润,需要扣除购买金额。
计算公式:成本价=(购买金额-损益金额)/持股数量
说明:
公式中的损益金额包括卖出股票的损益金额。
如果损益金额为负,则为亏损,公式中的减负值为正,因此公式中的分子大于购买金额,且成本价增加;相反,当卖出股票的损益为正时,公式中的分子小于买入金额,成本价下降。
如果采购金额小于损益金额,则成本价为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T 0操作,并且需要高投掷和低吸取。
持仓成本价,有的只计算购买费,有的计算所有的双向费用。一般来说,股票的持仓成本价是单边手续费,可能是:5元佣金,1元印花税,1元转让费=7元。,每笔交易的最低佣金为5元,印花税为买卖金额的0.1%(资金和权证免税),在上海每千股需要1元的过户费用(资金和权证免收过户费用),不足1000股的按1000股计算。因为每笔交易的最低佣金是5元,所以每笔交易的5倍佣金率更经济,大约是(1666-5000)元。
如果没有佣金,并且不考虑最低佣金和转让费,佣金按0.3%计算,印花税按0.1%计算。买入股票后,股价将上涨0.81%以上,卖出股票,可以获利。但要注意最低佣金(5元)和转让费(上海,1元)。第二天,股东可以在网上交易的“历史成交"”或“交割清单”栏中看到手续费的具体明细。
⑼ 新手:股票的卖出价格是均价还是最新价
买卖成交价都是按你的委托价电脑自动撮合成交的,不是按均价成交,是按最新价成交的。
例如:你的委卖价为8.5元,但此时的均价为8.43元,当第一挡买价也是8.5元,电脑就会自动撮合成交。
你的卖出价在均价之上。
均价=(分时成交的量×成交价)之总和÷成交的总股数。
若此时的股价在均价之上,说明在此之前买入股票的都“赚钱”了。反之,若此时的股价在均线之下,则此前买入股票的人都赔钱了。
成交价=均价的情况是一种偶合。
卖出价总希望在均价之上;买入价则最好是在均价之下。这样我的买入成本比别人低,股票上涨卖出时获利更多。
在追涨或杀跌时,有时输入“市价买(卖)”,这样,电脑会按“第一挡卖价(第一挡买价)”撮合成交。此时,你不用输入具体价格,只输入委托数量即可。成交速度很快!!
⑽ 股票盈利是按照买入价还是成本价
盈利是按成本价算的。成本价只是参考价,以买入股票的成交价格为准,进股票后加上佣金和过户费后的价格是成本价格,然后赚的才是利润。
商品的利润是以成本为基数计算出来的。
买卖股票也一样,利润的计算基础是成本。
在交易的过程中,还要支付相关税费的。不把它们计入成本,那么计算出的利润就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