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一个股票买的人多了,这个股票就会上涨呢
因为是买卖双方不断变化的结果,当主动性买方增多股价必然是要出现上涨,究其原因则是股票因为具有市场价格成为了一种商品。
当大多数人对于某一个股票的后市看好的时候,这只股票必然时出现上涨,最终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买入股票的人增多,卖出的减少,想要买进股票,只能在竞价的时候增加价格,吸引持有的投资者卖出。
股票的上涨在盘口数据中表现是竞价的价格越来越高,在股票特别热门的时候,竞价就会出现涨停,甚至出现一字板,而随着不断的价格提高股票就会涨了。
(1)股票买的人多涨停扩展阅读:
股票升势与跌势关系: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通俗地说,股票上涨下跌的一个循环,即熊市与牛市不断更替的现象。详
股市周期性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长期基本大势的趋势更替,不是指短期内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化。股市每日有涨有跌,构成了股市周期性运动的基础,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2、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整体趋于一致的运动,而不是指个别股票、个别板块的逆势运动。
3、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基本大势的反转或逆转,而不是指股价指数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弹或回调。
4、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在运动中性质的变化,即由牛市转为熊市或由熊市转为牛市,而不是指股价指数单纯的数量变化。
❷ 为什么一个股票涨停了在买一买二里面怎么这么多人阿
因为只有很多人买入才能封住,,所以买一的量才最大
五档即时成交是指在股票买卖中,为了能以更快的速度成交而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包含了当时买入与卖出的最近的五种价格。如某一股票当时买入的五档价格为:8.51元、8.52元、8.53元、8.54元、8.55元;这时如果你采用五档即时成交法,那么,电脑就会自动的以最低的价格予以成交。即8.51元没有成交,就立即按8.52元成交等等以此类推,卖出也同样。这样就避免了不能及时买卖股票的遗憾。
通常情况下,在股票行情软件上分别显示买卖各五个价格。
即:买一、买二、买三、买四、买五;卖一、卖二、卖三、卖四、卖五;也 就是同一时间可以看到5个买盘价格和5个卖盘价格。未成交的最低卖价就是卖一,未成交的最高买价就是买一,其余类推。价格右边的蓝黄条,代表该价格上的总委托数量,也有些软件直接显示委托数量(单位有的用手数,有的用万股,不一而足)。
❸ 为什么有的股票 买的没有卖的多 还涨停
你只看到表面现象了 涨停还是跌停 主要是看主动盘的力量 就是涨停了 当然只看到卖出的多了 因为买盘已经买不进去 只有等着小卖盘卖出点
买入是卖出数量几倍的 却滞涨
那是因为有大单在挂单等着卖 卖盘其实很大的 还有种可能就是主力只是为了做成交量
❹ 为什么越是涨停的股票越多人买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❺ 为什么一个股票卖出比买入多但还持续涨停
首先,涨停绝对是买一封板。这时候只会看到不断的卖出,没有买入。这时侯的买入是被动的,人家卖给你,你才能买到,而且还要排队。所以这时候看到全是卖出是假像,因为卖的股票还不够买的人分。
❻ 为什么有人总买的到涨停板的股票
涨跌停板制度又称为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制度。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低于以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为基准的规定涨跌幅度,超出的报价将视为无效。
❼ 为什么涨停的股票买的人还那么多
庄家用大笔买单封住涨停,个别散户跟风
❽ 一只股票都涨停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
正是因为许多人看中了这个股票,股价才能步步推高,其股价越涨,人气往往越旺,中小散户大多数是买涨不买跌的做法,涨停板了,还希望当天能买进去,第二天涨了好高抛。
在中国A股市场,均设有涨幅和跌幅的限制,他们都是10%的限制,即所谓的涨停和跌停,10%的涨幅是针对上一交易日股价而言的,即今天这支股票股价涨到10%股价就不会再涨了,被限制了,但是它不影响买卖,但是一旦达到10%涨停很难买到,因为这时股价较高,卖的人很少,大家都不愿意卖。还有涨停和跌停适用中国所有A股,另外第一次上市交易股票当天没有涨停限制,第二天才有限制,股市中的权证也没有涨停和跌停限制。
❾ 许多开盘就涨停的股票是怎么买到的呢
首先要了解在A股市场里股票价格上涨10%,科创板上涨20%,而ST股票上涨5%,即可称作涨停,涨停后并没有停止交易,交易继续,但由于没有足够多的人在这时候卖出手上的股票才会导致你买不到。
打板技巧有很多,最主要就是情绪的判断和打板的经验,这个真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实战经验所积累的。首先题材方面需要会辨别这是真题材还是假题材,这个题材的持续力度是多少?是不是真正的大题材。正常一个新的题材出来,整个板块会有2~3个的涨停板,然后开始分化,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个股开始下跌,真正能涨一周的也就那么几只,两只三只最多了。
❿ 股票问题 在股市中说买的人多了股价就涨 但是有时成交量大或成交量小都能拉成涨停,请问是怎末回事
那要看筹码集中度。当筹码已经集中到庄家手里时,很小的成交量就可以拉成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