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誉/净资产30.8%是什么意思
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举个例子:发生在收购当中,假设A公司要收购B公司,谈判的收购价格是80亿,但是实际上B公司的市值只值50亿,因此多出的30亿就是商誉。
所以一般在年底的时候,就常有商誉减值的说法。商誉减值是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预期的赚钱,需要重新评估价值,所以需计提商誉。也就是说以前买公司买贵了,因此在年底净利润中需要扣除多花的钱,所以业绩亏损而引发股价下跌。
当公司的商誉占母净利润比值超过1倍,业绩将因商誉减值由盈利变成亏损。商誉/净资产的比值越大,说明商誉减值的概率就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要注意商誉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常同花顺商誉扫雷等进行查看,剔除商誉也是为了次年轻装上阵,扭亏为盈。
【拓展资料】
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为了防止公司在做账时夸大自己的商誉,有规定表明公司不能自行确认内部产生的商誉,只有真正有人出资买,才能在报告出现公司商誉。而且我国要求拥有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的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一般情况下,商誉占比越高,其商誉减值对于公司来说影响也越大。比如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承诺后期净利润不低于多少,但实际的报告中,却不如预期。在报告期末,则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就是当初夸下的海口,并没有实现,这就是高商誉所带来的雷。
现在A股市场上的高商誉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风险,股票商誉值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不合理的,当商誉值大于30%,投资风险一般就比较大了
2. 关于商誉和净资产的问题
1、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2、净资产,是指所有者权益或者权益资本。企业的净资产(net asset value),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在股票投资基本分析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中,净资产和与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一样,都是常用的参考指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7-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商誉占总资产的10%为较高是不是不好的意思
商誉占总资产的10%为较高,并不是不好的意思。相反,一家公司的商誉越高,则越容易获得超额利润。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商誉属于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3)买股票看商誉净资产扩展阅读:
商誉的其他介绍:
商誉能为企业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它之所以作为一项资产具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效益性特征。它是企业收益水平与按社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差额的资本化价格。
人们通常是采用资本化率把企业超额收益还原求得商誉价格的,而资本化率实际上又是投资(投入资本)报酬率,企业超额收益经过还原所得的就是创造这种超额收益的资本额。
所以,应把商誉的价格看作为资本化价格。商誉的值有正值,但当企业亏损时,或企业收益水平低于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时,商誉也可有负值。
4. 商誉净资产百分比是高好还是低好
当然高好,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
举个例子,在资本市场中,假如某一家上市公司要被收购了,实际账面净资产只有1亿元,但是被收购的公司的品牌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有公司愿意溢价,以2亿元的价格来收购,那么这多出来的1亿元就是该上市公司的商誉值。
【拓展资料】
商誉就是前些年,公司买了高溢价的资产(公司),这几年出现了经营不善或者是导致存货积压过多,同时较多的外债无法收回,这样的一笔名为亏损的资金,就放到了商誉里边,有的公司没有商誉,有的公司高达几十个亿的商誉。
从投资者角度,商誉是过去并购事件形成的后遗症,一直留在账面成为没有价值的资产才更有欺骗性;公司主动计提减值,反而是对股民更负责的一种做法。
收购的目的是为了未来创造更多的盈利,所有商誉会随着合并后B公司新创造的现金流和利润,逐渐减少。在2018年,减少多少是通过减值测试来完成的。但因为减值测试是财务估计的艺术里,随机性很大的一个事项,审计事务所换一个测试方法,能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所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商誉,很可能很多年都没有减值,一直挂在资产上,那就变成了一项虚增的资产,而实际可能并购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这对投资者而言就可能是一种欺骗。
018年新规,要求至少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且必须在季报、半年报、年报中披露与商誉有关的关键信息。也有建议将商誉减值调整为商誉摊销,强制每年进行摊销。这以后是否会被采纳还不好说。
整体来说,商誉让投资者评估一家公司的资产质量时,有了新的难度。A股传媒行业和医药行业是比较典型的商誉占比较高的。比如医药行业的乐普医疗和蓝帆医疗,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都因为过去的并购动作,形成了很大的金额。
2019年商誉集中爆雷的时候,很多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的公司,都出现了股价急速下跌。
可能,投资者在看上市公司的商誉资产时,更需要关注的并购事件,对公司的未来是怎样的影响。是盲目的进入新的行业,还是可以与公司现有优势形成合力,在未来有更好的增长。比如2018年长白山收购广药下的医药零售业务,蓝帆医疗并购柏盛国际。前者买来的是低毛利业务但扩大了销售渠道;后者并购了高毛利业务,但却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划不划算就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总之,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资产的质量,商誉是资产中最容易有争议,也最难估值的一项资产吧。类似的还有无形资产,有些公司为了避开很明显的“商誉”,可能会考虑把溢价收购体现在无形资产中。所以,巨额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同样是需要仔细甄别的。
5. 股票商誉是什么意思
商誉,简单来说公司收购时溢价支付的那部分资金。需要注意,如果一家公司,承诺的业绩或利润没有达成,发生核心技术被替代,行业基本面发生不利改变,特定许可到期或取消等情况出现,商誉是要被计提减值的。
6. 商誉哪里看
商誉减值测试一般在年底,因此年底是商誉减值的高发地带,在三季报披露的季节,在这个你持有的股票可能存在商誉的时候,你就要一万个小心。万一你买入的股票忽然年底时要计提大额的商誉,那么一切看似美好的业绩都是假象。
首选的条件是该上市公司商誉的账面余额较净资产比例较高,这里选取商誉金额占企业净资产比例高的企业,给大家说明如何根据现有信息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可能存在减值。
公司收购资产时支付对价与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意思就是A企业净资产账面公允价值2亿,但是你花了5亿买了它,那么就需要确认5-2=3亿的商誉,此类均指控股收购。那么在此情形下,企业有没有方法尽量减少商誉的账面金额呢。
可以理解收购公司用自己的所有者权益(如上市公司资本公积、净资产)冲销了。在实务中,这种操作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抵消的资本公积等于减少了公司的净资产,主要集中在资产优质的大公司上,一些轻资产的上市公司压根不敢这样做。
7. 股票里的商誉/净资产的数字显示是红的代表什么
一般来说报表中红色或者括号代表负值,但是商誉为什么会是负值呢?就算减值也不可能超过原值。
8. 股市里面的商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如何产生的呢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股票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当一家公司被收购之后,能够给收购方带来潜在价值或者预期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价值。带来的价值和利益越大,商誉就越高,带来的价值和利益越小,那么商誉就越低。
还可以参考它过去3-5年的一个平均盈利能力,然后对比行业内平均水平,算出一个未来的盈利预估,最后计算出这比商誉到底值不值得。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9. 每股净资产大于股价可以买吗你怎么看
买入股票光看每股净资产大于股价还远远不够的!
一、每股净资产大于股价,也就是市净率低于1倍。
我们在买入股票之前,光看市净率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资产质量、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营收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等等。
如果你追求的是高收益的就不建议了。简单的可以去看看那些疯涨的K线。都是高成长高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