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何小鹏祝福雷军投身造车行业,小米造车是否会高开低走
短期来看,小米的股价应该会有所上涨,毕竟电动汽车是一个热门行业。小米选择造车后,大众的讨论还是很激烈的。一方面有人说是利好,因为电动汽车是个热门赛道,小米此时入场完全有机会在该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还有一些人认为该消息是利空,因为从此前那几家造车新势力的经历来看,造车是一个极其烧钱的事业,很多企业汽车上市销售了好几年,公司仍在亏损当中。例如蔚来汽车,年销量已经超过了4万,但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中,累进这几年亏掉了几百亿。
『贰』 何小鹏买小米股票的一亿美元哪儿来的
这要问当事人了
『叁』 何小鹏祝福雷军投身造车行业,是真心祝福还是瞧不上
在雷军宣布投身造车行业以后,作为老乡和朋友的何小鹏也对小米造车送上了祝福。何小鹏表示:“人生很短,应多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精彩。 ”这番话既是出于一个朋友的对雷军的支持,也是出于同行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所以说何小鹏的这番话是一份祝福。
何小鹏应该祝福雷军和小米。首先是同是创业者。雷军和何小鹏同属于创业者,他们两个人也属于惺惺相惜的朋友,对于造车,何小鹏是前辈,也是先行者,他对于雷军造车是应该祝福和支持的;其次,同是老乡和朋友。何小鹏和雷军都是湖北人,两个人也是湖北的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私下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说何小鹏不可能瞧不上雷军造车;最后,两个人合作关系。何小鹏和雷军很多年前就有过合作,雷军也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何小鹏也曾斥巨资购买小米的额=股票支持雷军,所以说何小鹏这是真心祝福雷军和小米。
何小鹏的小鹏汽车上市的时候,雷军是主要的投资人之一,而且亲自到场给小鹏汽车站台,而在小米上市的时候,何小鹏又花巨资购买了小米的股票。可以说两个人惺惺相惜。
『肆』 售价22.99-34.99万元的小鹏P7 继续做车界小米吗
撰文 | 熊宇翔??编辑 | 老司机
在将小米模式复制到汽车行业这条道路上,小鹏汽车正在疾行。
4月27日,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发布其第二款量产车小鹏P7。在这场因疫情迁至云端的发布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难掩激动,声音都在微微颤抖。他的状态可以理解,P7,不仅是小鹏汽车斥资30亿元研发的得意之作,更将是一款决定小鹏汽车未来命运的车型。
这场发布会,无论是PPT的风格,还是对产品功能事无巨细的介绍,都充满了科技公司的味道。更准确地说,颇有些小米发布会的影子。
透过P7,看小鹏汽车的发展,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思考:如同多年前小米通过发布mix全面屏手机,来开启品牌升级进程一般,P7也将开启小鹏的品牌向上之路。
先造基础产品,再向高端升级,这是雷军与何小鹏进入手机与汽车行业时共同的方法论。如今,创办更早、占尽智能手机普及红利的小米,已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和公允的品牌价值。
那么,当汽车早已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无数人认为智能汽车将重演智能手机的发展进程时,小鹏汽车能成为汽车界的小米吗?
何小鹏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小鹏P7,或许将回答这个问题。
P7,小鹏的mix?
或许是考虑到用户与B站的重合度,P7的发布会直播主渠道选在了年轻人居多的B站。
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B站用户对科技产品的亲和度很高。而科技产品尤其是消费电子板块,常年是B站的流量大户。有趣的是,在B站中,“汽车”版块属于“科技”的子版块,显然,这很对小鹏汽车的胃口。
事实上,小鹏P7的发布会走的也是科技产品的风格。“设计-硬件-软件”的发布流程,几乎是手机发布会的再演。与当天一场仅有12分钟的某汽车品牌线上发布会不同,何小鹏几乎把P7的每一个功能亮点,都掰开了揉碎了讲。从他高亢的语调,以及频频在广告法边缘疯狂试探的“最”、“第一”等用词可以看出,何小鹏对P7寄予厚望。
的确,这场发布会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小米mix发布会。雷军当时也是以同样的情绪,同样的语调,事无巨细地念着PPT。连二者各自对标的友商(iPhone与特斯拉),都是熟悉的味道。
从多个维度来看,小鹏P7与小米mix都很相似,不仅仅是因为两者都被定义为科技产品,更重要的是,它们同样肩负着品牌升级的重任。
2016年,是小米的失落时刻。当时,小米所在的平价手机市场日趋饱和,但小米的品牌价值受限于“性价比”这一原始标签,产品价格始终上不去,销量大跌。
而小鹏汽车所在的智能汽车领域,虽然方兴未艾,却并未形成对传统燃油车摧枯拉朽之势。小鹏第一款车G3,虽然保持着每月上千辆的销量,但其较低的定位,够不到利润率较高的高端市场,并不能支撑小鹏汽车盈利。
无论是彼时的小米,还是此时的小鹏,都需要一款有说服力的产品,把品牌往上“抬一抬”。在相同的历史使命下,小米mix与小鹏P7先后登上舞台。
作为树品牌的扛鼎之作,小鹏P7与小米mix都讲究“堆料”:当年的小米mix不仅使用了旗舰配置,更使用了高成本的陶瓷机身;而小鹏P7不仅使用了量产车最高规格的自动驾驶硬件配置,还在操控性、内饰、安全等方面向豪华品牌靠拢。
堆料思维到极致的结果是,两者都着力打造一个超越行业标杆、达到行业第一的长板:于小鹏而言,长板是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700公里NEDC续航;于小米而言,长板则是比iPhone X更早首创全面屏手机。
目前,小米手机高端机型售价超过4000元,乃至达到5000元。从结果来看,这种在产品设计以及宣传上的“用力过猛”,十分必要。每用力一分,品牌未来的生存空间可能就会多出一寸。
小鹏,完美复刻小米?
近些年,从互联网领域踏入汽车行业的大佬不少,但像小鹏这样,基本复刻小米发展轨迹的造车新势力,尚只此一家。小鹏对小米的学习,与创始人何小鹏与雷军的关系分不开。
何小鹏与雷军都是湖北人,也都是被互联网改变命运的人。两人结缘于何小鹏创办UC时期,雷军向何小鹏给出了天使投资。在何小鹏转战汽车行业后,雷军依然对小鹏持续加注,小鹏汽车A轮的1亿美金和C轮的4亿美金融资中,都有雷军的身影。
因为早年的提携,何小鹏将雷军视作创业的导师,会时不时地向雷军讨教创业的经验。工作方式上,两人也有相似之处。雷军是出名的劳模,何小鹏也是亲力亲为的典范;雷军是资深产品工程师,何小鹏也是公司的头号产品经理。
何小鹏与雷军公开的互动也十分频繁。2018年小米上市后,何小鹏自掏腰包购进1亿美金小米股票。雷军在各种场合与社交媒体上也为小鹏义务站台,公司年会上还将小鹏G3作为头奖。
种种连接与相似之处,是何小鹏在创办小鹏汽车的过程中,学习小米经营理念的重要因素。但或许更关键的因素在于,何小鹏与雷军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处在同一频率。
2018年,在何小鹏与李斌的一万辆新车交付赌局中,小鹏汽车天使投资人李学凌的评论很有代表性,“在中国做电动车,瞄向拼多多的目标用户才能成功”,“别光盯着城市白领,得屌丝者得天下”。此话虽然不太政治正确,但却现实地反映出,中国基盘硕大的平价市场几乎是每一项好生意都不该绕过的。
无论雷军,还是正在学习雷军的何小鹏,他们遵循的都是这样一条现实的路径:学习国外先进的产品思维后,在中国市场实现平价化、本土化,再谋求升级乃至超越。
这条路径在中国的家电产业最先被实践,随后导入到手机行业。而现在,智能电动汽车的风口似乎给了这条路径新的机会。
小鹏之难:被折叠的时空
然而,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毕竟不同。在何小鹏决心投入汽车行业时,雷军曾善意提醒过,汽车是比互联网复杂太多的一个行业。
的确,目前的造车新势力中,即使是汽车行业老兵所创办的企业,也没有一路顺风顺水的。
更关键的是,相较于乘着智能手机普及红利扶摇而上的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上下求索的小鹏,供其生存的时空,却是被折叠的。
2016年,当小米的高端化危机暴露时,小米已成立六年,主力产品已经发展到小米6。尽管当年其手机销量大跌超过30%时,小米的年销量依旧超过了4000万部。在庞大体量提供的余量下,雷军在mix立项时为其提出的要求是,为了高端化,可以不考虑大规模量产。
相比之下,小鹏P7没有如此充裕的开发条件。小鹏汽车第一款车G3正式上市已两年,但受限于品牌基础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不大等原因,其用户并未如预期中可以快速增长,目前小鹏汽车总用户尚不到5万人。
在平价车型的市场根基尚不十分牢靠时,小鹏P7便要扛起品牌向上的大旗。并且,在规模效益意味着一切的汽车行业,它也必须完成走量的任务。
事实上,小米第一代mix在产品均衡性、市场表现上确实不尽如人意,但小米通过mix 2、mix 3予以改进,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研发投入达30亿元的小鹏P7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能毕其功于一役,同时完成叫好又叫座的高难度任务。
另一方面,相较于5、6年前狂飙猛进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汽车的发展速度并不那么喜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今年全球汽车销量进一步下探,几乎板上钉钉,新能源汽车销售也将深受影响。
与此同时,特斯拉Model 3正在加速的国产项目,使标准续航、长续航版车型的价格降到了30/34万元,并且还有进一步降价的可能。在相对空白的20-30万元纯电动轿车市场,小鹏P7首当其冲,将不得不与随时可能降价的Model 3斗智斗勇。
其实,小鹏P7目前的售价,已经针对市场竞争作出了应对。去年小鹏P7开启预售时, 其公开的预售价格为27-37万元。正式发售后,其价格调整到了22.99-34.99万元,试图通过价格的让步,换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结语:
在一次参加公开活动时,何小鹏说,雷军做小米很苦,而他做汽车比雷军还多了两个苦。一个苦是汽车的安全要求比互联网难太多,另一个苦则是不被人理解、信任的苦。
某种程度上,小鹏P7既是决定小鹏未来生存境遇的车型,也是何小鹏在造车路上赢得更多信任与理解的心血之作。
只是,在汽车这样一个长周期的行业中,在种种内外压力下,小米的门徒小鹏,不得不在更短的时间内,挑战更艰巨的命题。
在这样一种被折叠的时间与空间中,小鹏与当年的小米相比,可以说是“南上加南”。这也将更加考验何小鹏这位产品经理,对经营思维进行迭代升级的智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从“苦逼”到市值1200亿 小鹏汽车经历了什么
北京时间2020年8月27日晚,小鹏汽车(股票代码:XPEV)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发行价为15美元/ADS,总计发行9973万股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5.75亿美元。
开盘不到十分钟,小鹏汽车股价涨幅就已经达到了66%。次日,小鹏汽车盘前继续上涨逾12%。截至本周五收盘,小鹏汽车股价定格在22.79美元,总市值164.4亿美元,约1200亿人民币。
三位创始人,背负着三个耗资数百亿的造车梦,在经历过一系列裁员、降薪、倒闭等传闻后,终于苦尽甘来。
“过去6年,我们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我们一直坚信,智能汽车是未来。今天,小鹏汽车进入新的台阶,迈过这个台阶,我们会有更多的粮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来迎接智能汽车时代真正的到来。我们一定会引领这个时代全新的开始。”何小鹏在8月27日晚敲钟上市时激动地说。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祝贺小鹏汽车,希望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小米雷军宣布造车,何小鹏送上祝福,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两个是竞争对手,但事实上,双方是非常好的朋友,小米上市的时候,何小鹏买了一亿美金小米的股票,来支持他,何小鹏创业的时候,雷军也投资了小鹏汽车。根据何小鹏透露,雷军在汽车行业调研的时候,就找过他,当时小米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定。但何小鹏一直是支持雷军造车的。其实两个人都有相似的背景,都是互联网行业走过来的,雷军也看到了电动汽车的机会,之前是顾虑造车事业的复杂性,现在小米已经市值几千亿了,这个顾虑也没有了。
『柒』 小米股票怎么买
小米股票的购买方式一共有三种,第一是直接在香港的证券公司开户,第二是通过内地的账户开通港股通,然后买入小米股票(和港资购买A股的方式相反),第三就是通过交易小米股票CFD。从实际操作上说,最简单的还是要数直接开户,其次是开通内地的港股通,至于最后的CFD则是最难的。
股票的定义: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股票的详细购买方式:1、如果您是年满18周岁且持有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开立证券账户。
2、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营业部现场临柜办理或则自助开户。您需要准备好您本人的二代身份证以及同名银行储蓄卡(部分银行支持存折)。
3、一般流程包括上传身份证照片、风险测评、密码设置、银行卡绑定、视频认证(双向/单向,广发证券为单向视频,无需排队)、协议签署等。
开户流程一般是支持7*24小时提交的。流程提交后,由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在交易日9:00-16:00开通证券账户。账户开通后,下一交易日才可以交易股票。所以如果您希望尽快交易股票,建议在交易日16:00前提交开户申请。
4、开户时,证券账户可以选择开通上海市场证券账户、深圳市场证券账户,也可以两个市场的证券账户都选择开通。如果您需要交易上交所以及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可以同时选择开通沪市以及深市证券账户。
5、阅读与了解开户协议书以及风险揭示书内容,开户过程中若有疑问及时与客服联系,比如广发证券开户过程中,可以通过“必答”在线联系客服。
6、开户提交后,留意接收短信。
开户成功后,于手机应用商城或者券商官网下载官方交易软件。交易前,了解交易规则以及股票交易入门知识。
『捌』 蔚来+小鹏+理想:合并后能与特斯拉一战
在过去的24小时,李斌、何小鹏和李想的一张合照,刷遍了朋友圈。
这是特斯拉国产交货后,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创始人兼CEO首次同框,何小鹏配词很实在“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网友的配词则诗意和深意很多“有理想的鹏友,蔚来会在一起”。
嗯,这里可以有个大胆的假设,何小鹏口中的“变”,难道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要合并了吗?这也是网友好奇的地方,本文分析一下合并的可能性和实际价值。
此图一出,转发朋友圈支持的很多,周亚辉甚至代表昆仑资本拿出祖传的2000万美元,承诺只要理想和小鹏美股上市,昆仑资本都会买不低于2000万美元表示支持。二级市场远比一级市场有流动性,何小鹏当年在小米上市股价下挫时表示买了1亿美元的小米股票支持,上一轮,小鹏汽车的融资,新进的投资人正是小米。兄弟嘛,互相支持。
这会不会有更多的财务自由的个人投资人,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呢?理想的上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是美团王兴个人领投了近3亿美元,王兴现在正在干一票大的,有机会干完了再来支持一把?
而蔚来的早期用户,大多就是这类的不差钱的主,买台玩具车以示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消费者实际上是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甚至是数个全新的品牌的,例如现在的年轻人,都跑去买红旗了!造就了红旗一车难求的大好形势。
回到开篇的主题:蔚来、小鹏、理想,是否有合并的可能性?合并后,是否可以与特斯拉一战。早前业内的传言就是,国资委旗下的三大汽车集团合并,地方国资旗下的汽车集团合并,传统民营汽车品牌留一个,造车新势力留一个。
01?“思变”的原
何小鹏说,三个苦逼,忆苦思变。
造车确实是很苦,李斌、李想和何小鹏,可以明显看到哥仨憔悴了很多,特别是李斌,明显感觉到了岁月的痕迹。
在合影中,李斌是笑开怀的、何小鹏是微笑的、李想是抿着嘴笑(更符合的词是苦涩的笑),哥仨的表情,真的是实际反映了仨人的处境 ,李斌在经历了最艰难的2019后,在2020年融到了截止目前为止,造车新势力融到的所有钱。
小鹏和理想,就显得没那么从容了。两者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并且都在准备赴美IPO,这也是周亚辉为何发朋友圈愿意拿2000万美元支持的原因。
但是,赴美IPO,也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挑战,包括瑞幸咖啡造假的后遗症,包括小鹏汽车的知识产权诉讼,包括理想技术路线的问题。小鹏被爆出希望通过IPO获得5亿美元,理想同样是类似的募资金额。
此前爆出的是,理想计划是2020年上半年IPO,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小鹏,还是理想,赴美IPO,都会面临着上市后的股票走势压力,特别是解禁期后的股价走势。
蔚来的股价,在解禁后一路走低,逼近退市的1美元红线,最近由于销量的坚挺,并且李斌融到了最多的钱,解决了目前的资金困境,蔚来的股价才终于回到了5-6美元的区间,但仍旧低于6.26美元的IPO价格。
从销量上看,理想自交付后,虽然经历了车型问题、自燃问题、断轴问题、补贴滑坡问题,其公布的销量还是一路走高的,理想ONE的月销量已经仅次于蔚来,虽然马路上看到的概率并不高,但据说下线了超过1万辆。
至于小鹏汽车,其销量这几个月在1000出头,销量并不出色,和威马的销量差不多。但是,小鹏P7的上市,凌厉的广告攻势,由于尚未开始交付,并没有体现在终端交付量上。总结就是,蔚来现在是融资最多、销量最高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和蔚来,加起来都没有融到蔚来那么多钱,销量加起来是有得一比的。这就是三家目前面临的状况,那么思变的目的是什么呢?
02?“思变”的目的
“思变”的目的,自然是要多融一些钱,多卖一些车,让公司可以活下去。
实际上,造车新势力,普遍的经历了裁员。拜腾,被爆出是宝能汽车正在进行并购尽调。爱驰则把一批500辆的车发往欧洲,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对公司活下来来说,意义可能并不大。其他欠薪、倒闭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为了让公司活下,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资金来源已经不多了,一级市场基本融不到造车需要的钱了,去IPO也是赌一把,一些资金还是愿意去赌pre-IPO的项目,解禁期出来就看能否赚个短平快的钱,当然了,风险是很大的。
如果蔚来、小鹏和理想“思变”的方向之一是合并呢?这就变得有趣起来了,从品牌力而言,现在蔚来的品牌力是最强的,从产品力而言,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即便是特斯拉,旗下的产品品控,也是备受质疑的,还因为漆面的问题被大规模诉讼。
从产品构成而言,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加起来,是可以和特斯拉一拼的。
蔚来在售的产品有ES8和ES6,ES8的目标是Model X,一半的价格获得接近Model X的体验,而ES6则是走量的车型,与储备的EC6一起,对抗即将国产的Model Y。
小鹏汽车刚刚发布的P7,则直接杠上了国产的Model 3,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价格定位,都是直接对抗,从这点来看,何小鹏是真的勇士。在轿车领域,蔚来此前因为资金问题,放弃了轿车的研发,这是小鹏汽车可以补足的地方
至于理想嘛,想不到合并过来的作用在哪里,还是保持独立发展的吧,理想ONE现在交付很不错,但是,在没有看到毛利率转正前,交付一台多亏一台的钱,是对存量资金极大考验。可能理想也是在赌,希望做好销量数据去IPO。如果毛利转正了,理想应该第一时间去降价,以获得补贴,从而进一步扩大销量。
蔚来+小鹏,在车型构成上是能够对抗特斯拉的存在。但是,问题来了。蔚来和小鹏的整车架构、车载系统等等,都是不同的产品,这对于整合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一旦合并,如何取舍,这就是个大问题。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合并后,人员优化、整合营销、维保、充电渠道,都是可以降成本的地方。一旦蔚来和小鹏合并,那么就可以去冲击科创板的整车第一股,这个对投资人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一汽、东风和长安,随着中汽创智的成立,合并走向了实际操作的一步。相比国企之间的合并难,市场化的造车新势力,合并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毕竟大家都是奔着赚钱的目的,谈好利益分配就好。
由于市场环境的剧变,融资难、上市难、退出难,将会让今年的资本市场更加好看,可能会有新一轮的大合并,并且可能是正在进行中,静候官宣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敲钟上市,对小鹏来说意味着什么
很快,小鹏汽车就将与蔚来、理想在美国资本市场完成会师,并正式成为登录美股市场的第三家造车新势力。
小鹏汽车赴美IPO的消息又有了新的进展。8月21日晚,根据小鹏汽车提交的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将拟发行8500万股ADS,另外还将赋予承销商1275万ADS超额配售权,每股ADS代表2股普通股,预计每股ADS的定价区间在11-13美元。
照此计算,小鹏汽车此次IPO募得资金金额区间约在10.75-12.71亿美元之间,极大可能会超过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赴美IPO所募资金额,成为新造车企业中IPO募资金额最高的一家。
为保证小鹏P7的产能,确保后期如期交付,小鹏还在广东肇庆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从今年5月份开始,该工厂已经在正式生产P7。根据规划,未来该工厂还将生产小鹏汽车推出的新车型。另外,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汽车的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已经达到了147家,覆盖了全国52个主要城市。
不难看出,伴随着后期运营保障逐步完善,销量逐渐爬坡,小鹏汽车毛利率转正,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红点观察:事实上,站在当前的新能源市场格局来看,伴随着特斯拉“大军压境”,以及国内外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大举向电气化转型,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不过,智能电动汽车也为他们创造出了新的“缺口”。
因此,这对于押注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的小鹏汽车来说,有着极大的机遇,而同样关注智能化技术的特斯拉如今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照此来看,完成IPO后,小鹏汽车或许也将有着极大的增值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拾』 小鹏汽车近期宣布获得来自小米的c轮融资,为什么雷军选择押宝小鹏汽车
在获得小米C融资之前,小鹏汽车累计积累了140亿元。小鹏汽车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表示,2019年的融资目标是到2019年底,通过资本,债务等多种方式完成300亿元的融资。完成一轮融资后在28亿C的融资中,小鹏汽车的总融资达到166亿元。
4.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专门针对中国道路情况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它具有安全功能,并且在当前阶段还具有全景自动泊车功能,以及领先的智能驾驶功能。所以说小鹏汽车是很可靠的,看到这样的服务真令人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