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陈发树买什么股票好
扩展阅读
股票涨跌价格如何计算器 2025-07-28 14:37:17

陈发树买什么股票好

发布时间: 2022-10-20 04:48:44

❶ 陈发树的人物经历

1961年10月25日出生于福建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
1982年,从农村林场向厦门倒卖木材,5年后攒下第一桶金。
1987年在厦门经营日杂起家。
1995年到福州开办“新华都百货”。
1998年,与弟弟陈晋江分家,陈发树成立新华都集团。
2000年9月入股紫金矿业,目前持股20.19%,为第二大股东。
2003年,陈发树介入房地产开发,并参股了筹备上市的武夷山旅游。
2008年,被称为“中国打工皇帝”的唐骏离开盛大,以10亿元“转会费”接替陈发树就任新华都集团总裁。
2009年9月,陈发树被曝逃税超10亿,深陷“逃税门”,国税总局介入调查。从2009年4月27日至9月,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套现已接近30亿元。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陈发树近30亿的个人所得,应缴纳45%即超过10亿元的个人所得税。
2009年10月20日,陈发树正式捐赠价值83亿人民币的有价证券,组建国内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这笔资金占到陈发树全部财产的45%。基金定名为“新华都慈善基金”。陈发树先生担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会长,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担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高级顾问,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先生将担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全面负责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管理和日常运营。
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270亿元资产排名第十。
2011年向闽江学院首期捐资5亿元,组建新华都商学院,目标为世界一流商学院,中国第一商学院。
2011年福布斯公布的富豪排行榜,陈发树以34亿美元名列全球第323名,国内排名第十五名。
2012年福布斯公布的富豪排行榜,陈发树以27亿美元名列全球第442位,保持福建省省内首富。
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陈发树以163.8亿元排第22位。
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50亿排名第35名。
2014年9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胡润百富榜,陈发树以205亿元财富排名47位。
2015年以28亿美元排名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107名。
2015年,担任闽江学院董事会副董事。
起家
从木材生意到百货零售
1982年,陈发树从安溪坐上一辆满载木料的货车来到厦门。返回后,他坐公交车去了一趟厦门,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运送木材的合同书,两车木头赚了1000多元。先是汽车运,再是火车托运,到1986年,他已成为泉州较大的木头贸易商,在厦门购置了第一套房产。
1987年,陈发树开始事业“转型”,将其房产作担保,添置一部三轮摩托车,和两个弟弟一起开始帮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货,后盘下该店。
1995年1月8日,陈发树来到福州,在福州东街口开了新华都百货,与当时福建商业老大的东街口百货集团隔街相对。1997年,新华都将属下部分优质资产进行改制重组,诞生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6亿元,陈发树持股71%。新华都集团以百货、超市为主,并投资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行业,并积极参股旅游发展公司和矿业,集团的事业构架初具规模。
凭借自己独到的经营眼光,当十多年来福州零售业城头频换大王旗时,从2001年10月福州五一路的华都开始,华榕、华联商厦相继倒闭,深圳两家民企入主了东街口百货。同时期新华都百货则屹立不倒。这是陈发树真正的事业转折点。
此后,福州火车站新华都商城、厦门湖里区商场、五四路新华都购物广场等相继成立。1997年,原福建省体改委引导新华都将属下的部分优质资产进行改制重组,催生了新华都集团。集团以百货业为主,同时投资酒店、工程机械等行业。
1999年底,陈发树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推出“一站式大型仓储超市”这一零售新兴业态,低价租下他人急于出手的楼盘,创建了1.2万平方米的新华都购物广场。
陈发树结识了一生中的黄金拍档陈景河,并于2000年9月成功入股紫金矿业,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此后,陈发树积极介入房地产与旅游行业。
2000年紫金矿业进行股份制改制,当时的评估值仅仅不到1.5个亿,按1.505:1的比例设立,股份数是9500万股,陈发树通过三家关联公司的总出资金额实际仅为3359万元。
2004年初,新华都集团决定加大投资超市行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新华都购物广场的整体上市。同年,陈发树决定从福州突围,重点转战厦、漳、泉地区。
2008年4月,紫金矿业回归A股市场,陈发树所持股权按7.13元每股的发行价计算,市值为155.29亿元,短短8年增长高达约460倍。
2009年5月 7日, 福建首富陈发树2.35亿美元接手青岛啤酒7%股权。
发展
盘活地产与旅游
2003年5月新华都集团选择其福州五四路购物广场所在的友汇广场作为起点,该项目曾一度搁浅,新华都集团联手外资企业春城(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友汇广场原开发商华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举控股51%。
友汇广场后更名为华城国际,经对项目重新定位,输入先进开发理念,聘请美国IDAC建筑事务所进行建筑效果设计,2003年9月华城国际商住公寓开盘,一期推出后很快即告售罄。其南楼25层、北楼28层,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购物中心、高档写字楼、精品单身公寓、酒店、酒楼于一身,与周围的其他高档楼盘构建成福州鼓楼CBD,引起较大反响。该项目目前单身公寓每平方米售价达1.2万元以上,租价每套(40平方米)超1500元,物业费达1.5元/平方米,为福州市场较高价。
这也是新华都集团旗下唯一的房地产项目。
此外,陈发树参股的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颇值得关注。目前武夷山旅游正积极筹备上市。
1999年11月武夷山旅游成立,新华都集团参股35%,陈发树担任武夷山旅游副董事长。武夷山旅游总股本5400万股,净资产8100万元,其他四位发起人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属下的武夷山腾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竹筏总公司及腾龙旅游公司、竹筏总公司两司工会,其中腾龙旅游公司控股51%股权。
该公司成立后,明确武夷山“精品旅游”的定位,先后投资数亿元用于景区内村民的拆迁安置、景区公路建设和景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2001年收入便突破亿元,2002年达1.15亿元,2007年达2.68亿元,新华都获利超5000万元。
2008年,聘请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前盛大网络总裁唐骏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亮点
IT金融和软件
位于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的新华都信息科技,系新华都集团投资成立的一家主要从事POS机推广及相关信息培训、咨询的全资控股公司。公司规模不过百人,但近期有扩充迹象,大力招收软件工程师和渠道经理及销售人员。
目前该司主要产品是两款管理软件:酒店管理系统和超市管理系统。前者主要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酒店信息管理,已在闽粤餐饮界拥有部分客户,如厦门王城食府餐饮公司和深圳金海湾酒店等;后者主要为制定各种销售策略、实现商品的单品管理和库存的优化管理提供便捷,目前主要是新华都购物公司旗下各卖场、超市和门店自用。
新华都信息科技的官方网站自称为“新华都软件”,唐骏的加盟,使公司产品线拓展成为可能。另外,唐骏之前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将收购一家IT金融公司,业内分析为金融财经资讯服务商港澳资讯。
而后来注册于紫金矿业所在地福建上杭县的新华都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不过千人。近年来,该公司与紫金山金铜矿、四川九寨沟草地金矿、青海省德尔尼铜矿相继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2006年实现产值已达1.2亿元。
业界认为,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证券简称为“新华都”,证券代码为“002264”。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总数为106,880,000股,其中首次上网定价公开发行的21,44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武夷山旅游、新华都软件以及新华都工程甚至港澳资讯这四家新华都集团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很可能未来成为集团旗下的上市“棋子”。
9月27日,长友基金完成对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入股。知名企业家陈发树,风险投资人谭智为该基金合伙人。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于中关村,致力于物联网工业监测高端应用市场,在物联网核心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是国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工业过程控制,旋转机械在线监测市场领先企业,拥有良好的销售业绩。
重要事件
2009年9月,陈发树被曝逃税超10亿,深陷“逃税门”,国税总局介入调查。
2009年9月10日与红塔集团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陈发树收购云南白药6581万股,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3.543元,转让总价款约为22亿元,陈发树成为云南白药的二当家。
2011年12月陈发树将云南红塔诉至云南省高等法院,状告红塔集团未依约上报云南白药股权转让申请,造成云南白药股权拖延两年未能转让。
2012年1月17日,中烟总公司终于做出审批回复,以“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转让”为由,拒绝了此次股份转让交易。
2014年7月25日,云南白药晚间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与陈发树的股权转让纠纷已获终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红塔集团自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陈发树返还22.076亿元本金及利息,红塔集团仍持有云南白药12.32%的股权。至此,历时近三年半的股权纠纷最终以陈发树败诉落幕。陈发树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所支付的诉讼费高达1700万元以上。

❷ 为什么云南红塔集团以每股33元的价格卖给陈发树云南白药6000万股

这个道理就多了
首先红塔的股他收进来的时候可能只有10几块一股,他33块卖掉有几个原因吧 简单说一下

首先他为什么不以43块卖 是为了稳定云南白药 红塔如果那么卖 云南白药不就惨了 红塔和白药都是云南的 能这么干么 真这么干 红塔的声誉就臭了,为了赚钱不顾白药的死活,以后红塔再要买谁的股票 ,那不是闻风丧胆么

至于为什么卖33块 相信红塔不止跟陈发树谈过,肯定有其他人也参与过 只不过最后选的这个价

❸ 大佬陈发树为何花10亿出手抄底中国国旅

人们都觉得陈发树这个人像一个传奇,一般因为眼光独到。据数据统计,到现在为止,他所间接和直接拥有7家A股公司的股份。从投资方面看,中国国旅是他投资方面新入手的一个。要知道中国国旅可算是国内的龙头企业,但是第一季度却亏损了超过一个亿,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想到陈发树却大手一挥,逆势入场,这种情况可是有些耐人寻味呀。

三、第一季度业绩并不理想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国旅的股价在第一季度的时候是有一些震荡的,而且从业绩方面上来看,第一季度的表现并不是很好,而且公司的第1季度报表当期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6.36亿元,与之前同比下降了44%多,在净利润方面亏损了将近1.2亿,也是同比下降了105%.而且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一季度业绩的表现并没有特别的理想,对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虽说如此,但是陈发树对于旅游行业一直都是有关注的,所以才会选择抄底入股。虽说第一季度表现的并不是良好,但是市场地位在。

❹ 他曾是服务员,小学没毕业,却逆袭成福建首富,如今身家372亿

外界曾评价陈发树:

这个行事低调,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的中年商人,正试图颠覆福布斯和胡润百富榜榜单,缔造一个新的财富传奇。

早在2009年,陈发树就以218.5亿元身家,问鼎福建首富宝座。

如今13年过去,他的财富达到了372.7亿元。

但资本市场水涨船高,他却再未有缘重回巅峰。

即便还没能再夺第一,但陈发树的赚钱能力,从始至终都不容小觑。

近期的一桩经典大手笔,是投资隆基股份。

陈发树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当时这个领域并不让人看好。

该公司股份也一跌再跌,而他却逆势而行,频频抄底加持。

两年时间,他合计持有股份1.44亿股,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

到2020年第二季度,回报期来临,股价进入快速上升阶段,陈发树逐步减持股票。

至2021年,他手上的持股市值已达到119亿元,股价升幅1369%。

仅此一笔,陈发树就赚得百亿利润。

而他的光辉战绩,在这之前,已经赫赫有名。

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具有投资眼光的陈发树,居然连小学都没毕业。

而且是靠倒卖木材发家,初期创业也是从跟股市毫不相关的百货零售起步。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福建零售大王”的传奇致富秘诀。

陈发树,1961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一个贫穷山村。

从村里坐拖拉机到县城,需要足足一天时间;

而从外面步行到村里,则要在山中绕上一百多道弯,其闭塞落后可想而知。

陈发树家跟村里绝大多数农户一样,终年稀粥白薯饭,难得见一次荤腥。

“陈发树”这个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希望儿子将来能发大财,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生活。

跟《红楼梦》中王熙凤女儿名字的由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姥姥给巧姐取名时就说:“日后大了,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上来。”

恰似,陈发树后来通过倒运树木发家致富,正合“发树”二字。

但不同于巧姐锦衣玉食的童年,陈发树小时候因家境太过贫寒,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被迫辍学务农。

后来家中又添了好些弟弟妹妹,身为长子的他更加不可能重返学堂,只得干些杂活维持生计,分担家庭重担。

等长到可以干力气活的年纪,陈发树就跟着父亲到附近的林场打工,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砍树、搬木头。

虽然累,但他很满足,因为每周能吃上一次荤菜。

可见对大富大贵的期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追求。

至少在陈发树这里,受限于生长于山旮瘩的有限世面,他还没有出人头地的“妄想”。

直到21岁那年,他走出大山,开了眼界。

陈发树坐在贩送木材的货车上,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跟司机达成协议:

无偿把木料搬上车,就可以免费坐车到厦门观光一圈。

他不无骄傲地说:“那个时候,虽然很穷,可我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第一次看到人家怎么做生意。”

陈发树第一次踏进花花世界,见识到都市繁华的同时,也留意到木材市场的火爆:

既然别人能把木头拖来这里卖,我为什么不行呢?村里啥都没有,就树最多。

可是,这树又不是自家的,哪能说卖就卖呢?进货的钱从哪儿来?

陈发树在兴奋过后冷静下来思考对策,他明白光有激情可干不成事。

他在厦门木材市场流连观察了几天,终于有了对策:先拿订单,再搞生产。

陈发树找到两家木材销售商,一番商量交涉后,他承诺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他们提供木料,商家欣然同意。

为稳妥起见,大字不识几个的陈发树,还像模像样地要求对方跟自己签了份合同。

答应只要他弄来合格的木材,就全数收下。

搞定下游客户,他立马回村寻找上游货源。

还是老问题:没钱,人家凭什么把木材给你?

这时候,陈发树跟销售商按手印签的合同就发挥重要作用了,他拿出来给林场老板看:

都有买家了,你这卖家还不放心吗?

就这样,陈发树作为中间商赊着账,顺利地把木材从家乡运到了厦门。

凭此一趟,他净赚1000多块,这在80年代,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

陈发树的第一桶金,果然靠树发了家,“名不虚传”。

接下来4年时间,他的赚差价生意越做越大。

先是 汽车 货运,再是火车托运,最后做成了泉州最大的木材贸易商。

25岁时,陈发树在厦门购置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彻底摆脱了温饱不济的贫苦生活。

然而,有能力的人终究是不安分的。

一转眼,陈发树就把这套房子担保出去,换成了一部三轮摩托车,和两个弟弟帮一家8平米的小店拉货。

从木材大佬变身为拉货小工,陈发树这是打的什么算盘?

说起来,这次转型颇有些理想主义色彩。

陈发树偶然一次读到全球零售业大王山姆·沃尔顿的传记,被主人公从无到有创造辉煌的成就所激发:

“山姆是我的榜样,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他那样的人。”

于是,深受偶像的鼓舞,本就在思考创业转型的陈发树,决定进军百货行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之前倒腾木头,起码还算近水楼台,有过接触了解;

现在做百货,一无经验,二无人脉,三缺资金,怎么做成零售大王呢?

陈发树选择的路径就是:先当拉货小工。

一天,他在街上转悠,苦苦思索进入新领域的办法。

一抬头,看到一间百货店在找服务员。

他于是打算就从此处基层做起,一步步熟悉。

被招进去之后,陈发树才发现这家店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铺,老板平时太忙,就请人过来帮忙过货。

既来之,则安之。

陈发树和弟弟们蹬着三轮车来来往往,在这间小店忙进忙出,时不时帮忙打理店内日常事务。

也是命运垂青,不久后,这家店老板因为赌博输钱,要把店面便宜卖出去。

陈发树再次得了近水楼台的便宜,果断把店拿下,将其更名为“华都”,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

此后八年,陈发树兄弟就靠着这家小店步步做大。

他在当地开了四五家分店,成立百货连锁公司,实现了月均上万的可观盈利。

但陈发树似乎总见不得好,日子一旦富裕点,他又开始琢磨折腾,想“出去走走”。

他在公司例会上提出:“能不能走出厦门,到福州发展一下?”

可跟着他一路走过来的兄弟们却不认可大哥的做法,一致认为就在本地发展挺好的,也能挣到不少钱,没必要冒险去和别人抢地盘。

但陈发树已非井底之蛙,去意已决。

最终,在和平抽签后,弟弟赢得“华都”本名,而陈发树另立门户“新华都”。

1995年,陈发树孤勇前行,进军福建省会福州。

他在寸土寸金的东街口商业街,开起新华都百货有限公司,正面硬刚当时福建商界第一大商企——东街口百货集团:

“当时很多朋友认为,我的选址离商业老大太近,是往枪口上撞。”

殊不知,这一切都在陈发树的盘算之中。

面对大牌强手,他狠招频出:

商场每月一天幸运日,打折降价狂欢;

推出退货无障碍,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

率先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专业有保障;

开业当年即加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成为第一个民营企业成员……

借助街口原有的火爆人气,以及自家的精准营销,陈发树的新店成功在福州百货市场站稳脚跟。

不久后,他又在人流稀疏的福建火车站附近,开起第二家商城;

而后一发不可收拾,新店在湖里区、五四路等地相继开幕,逐步形成品牌商圈气候。

1997年,不甘寂寞的陈发树又扭转赛道,多方触及各个领域:

他在市中心广场投资建起一座拥有143间客房的三星级涉外酒店。

并成立建设工程公司,进军矿山产业。

同年,陈发树集结成立新华都实业集团,确定了以百货业为主。

同时涉足酒店、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战略。

次年,集团荣膺“福州十强私营企业”、“福建省百强商业企业”等嘉奖。

陈发树也被授予“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至此,陈发树可以说已经创业成功,光耀故里。

但离命运安排给他的“福建首富”之位,还差点火候。

助他一臂之力的,是比他大三岁的陈景河。

在组建集团时,陈发树曾投资6000多万购买了一批水电站设备,承接了几个开采石方工程,这里面,就有陈景河的业务——紫金矿业。

两人因合作而逐渐熟识热络起来。

当时的紫金矿业还是一个欠债拖款的贫矿,陈发树手里的股权一开始就是抵债而来。

本来作为开发商,他只负责做工程就好。

但因为当时国内矿业不景气,陈景河的矿业项目无人问津,政府便出面跟福建各大知名民营企业打招呼,让帮忙投一点。

家大业大的陈发树自然也在被招呼之列,抱着赌一把的“迫不得已”心态参股进去,也算给同姓家门一个面子。

谁也想不到,这个无心插柳的投资会成为他最英明的决策。

2000年,紫金改制发股时,集团出资4800万拿到其33%的股份,成为矿业第二大股东。

同时,39岁的陈发树还以个人名义购买其4.486亿股股份,占比14.1%。

如此一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陈发树实际成为了矿业第一大自然人股东。

三年后,国际金价陡升,紫金矿业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报5.7港元,成为港市成交额第二大股份。

上市当日,陈发树的身家随即飙涨十亿港元。

再过4年,紫金矿业回归A股市场,他手上的市值再次剧增超100亿元。

陈发树抱得金蛋在手,赚得盆满钵满。

财富要动起来才有价值,他开足马力,借着矿业的资金供给:

先后拿下四川九寨沟草地金矿、青海省德尔尼铜矿等一系列大型承包工程;

同时盘活地产,在福州控股10万平米的高档楼盘,仅物业费就达1.5元/平米;

并尝试 旅游 业,认股武夷山 旅游 发展项目,短短几年获利超5000万元。

除了附属行业的节节攀升外,主业起家的百货扩张也没有落下:

他在龙岩市一口气吞下当地12家购物广场,开创了当时福建省最大规模的零售业并购。

多方齐头并进,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势不可挡。

2008年,陈发树手上的百货商超,在福建全省拥有连锁门店113家,面积超74万平方米。

同年7月,集团正式登陆深交所上市。

第二年,48岁的陈发树以218.5亿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位,登上福建首富宝座。

春风得意时,陈发树集团的第二个关键人物上场。

在一次私人晚宴上,陈发树遇到了唐骏;

晚宴一结束,陈发树就向唐骏发出加入邀约;

唐骏“只用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

2008年,唐骏从老东家盛大公司跳槽过来,陈发树为其开出10亿天价转会费。

唐骏是谁,值这个价吗?

简单介绍一下,唐骏是著名职业经理人,有“打工皇帝”之称。

他曾在美国微软公司工作10年,被授予“比尔·盖茨杰出奖”,被公司定为微软未来领袖之一;

之后,他出任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带领公司上市,并助力陈天桥成为2004年中国首富。

在真正结识唐骏之前,陈发树就知道:“唐骏沟通能力很强,是国内第一经理人。”

聘任发布会上,两人左右并立,共持上亿聘书。

在各界媒体的闪光灯聚焦中喜笑颜开,对未来充满期待。

唐骏豪迈宣称:“我一定会为集团创造出超过10亿元的价值。”

这似乎又是一场胜负不定的赌局,只是在陈发树看来赢面极大。

而公司内部大部分人却强烈抵制,甚至一度引发几位大将辞职表态。

但木已成舟,陈发树意志坚定,笃信己见,将唐骏亲手捧上了集团总裁兼CEO的高位。

新官上任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云南红塔收购事件。

2009年,红塔集团将其持有的六千多股云南白药股权转让,陈发树安排唐骏执掌处理。

唐骏曾洋洋得意地亲口证实:“整个收购过程,我只花十分钟看了一下转让协议,觉得没问题,就让陈总签了字。”

五天后,陈发树就按照唐总操办的收购事宜,将22.08亿元巨款给对方打了过去。

然后左等右等,说好的股权却迟迟没交割过来。

2011年底,在既没拿到股权,又没要回钱款的情况下,陈发树终于反应过来,一纸诉状,将云南红塔告上法院。

当时做过一个网络民意调查,有90%的人认为陈发树有理,但80%的人认为他打不赢官司。

整个判决流程,又花掉两年时间。

最终中国烟草总公司认定收购不成立,陈发树取回本金及一点利息,付出1700万的诉讼费。

这段时间里,云南白药股价一路大涨,而陈发树却一无所获。

如果唐骏当初看合同仔细一点,注意到那条“需要相关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条款;

或者先付定金,等股权转过来后再付全款。

那么陈发树不仅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损失,还能持股再赚一笔。

可偏偏没有如果,唐骏的动作一向神速,从他用“一分钟”决定加入陈发树,就可以推断出他用“十分钟”定下22亿协议的合理性。

唐 骏刚刚加入时 ,曾向陈发树立下两个flag:

一是让集团旗下至少5家公司上市;

二是协助陈发树成为“中国巴菲特”。

可直至2013年,陈发树和唐骏默默分道扬镳时,这两个愿望都没实现。

陈发树一言不发,身边人忍不住抱屈:

“只能说唐骏是个大忽悠,他在集团的贡献,根本不是他自己吹嘘的和大家想象的那样。”

从结果来看,唐骏在任期间,陈发树手里没有一家公司挂牌敲钟,而“中国巴菲特”却惨变“有钱的秋菊”。

耗时三年多时间的股权追讨之路,坎坷而憋屈,让陈发树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还有另一桩“黑料”,也发生在2009年。

然而,在风风火火的宣布之后,数年时间除了零星的几笔捐资助学外,这笔款项却迟迟没到账,使陈发树尴尬陷入“诈捐”风波。

陈发树在将唐骏收入麾下之前,一向低调行事,曝光不多。

而当公关高手唐骏来了之后,他却常常抛头露面,动不动就上热搜。

真应了那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13年,陈发树用一家小公司打发走了唐骏,自己重掌集团总裁之位。

盛大的开始,落寞的结束,局外人看得很清楚:

“当时陈发树请唐骏时太高调了,现在也不好说什么,二人早已分家。”

媒人虽然走了,但“痴情”的陈发树却不打算就此放弃,他和云南白药的姻缘还在继续。

2018年,云南白药发布公告,选举陈发树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事职务。

原来早在两年前,趁云南白药集团国企混改的时候,陈发树亲手出资254亿元,占有其22%左右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这次,合理合法合规,且没有后顾之忧。

多年夙愿,终得成真。

这之后,陈发树的财富稳步增长,没有再经历此前的惊涛骇浪:

2019年,资产累积达113.8亿元;

2020年,249.6亿元;

2021年,372.7亿元。

陈发树集团的企业标志是一个大写的“井”字,中间镶着一颗心。

他对此的解释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商人挖掘 社会 财富的同时,不能忘了政府和百姓的支持。”

有人会觉得他这个说法太过官腔,有作秀博好感之嫌。

但细想一下就知道,于公于私,这都是应该有的态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功成名就。

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都不能忽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成功,是多方因素的机缘结合。

除了自身努力这颗中心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有望成就不凡的功业。

作者:朱小畅&雯鲛

❺ 小学四年级没读完 终成福建前首富 他就是资本猎手陈发树

日前华尔街股市散户与庄家机构的逼空大战引发世界关注。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如果说超级“牛散”,非当今新华都实业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陈发树莫属。

然而,陈发树何许人也,虽然没有马云马化腾等声名显赫,但他的故事同样不乏传奇和经典。

他被誉为中国的巴菲特,从实业起家,后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从紫金矿业、云南白药、青岛啤酒、中国中免、隆基股份等等,均有上佳表现。

出身贫寒 从木材商到百货集团上市

陈发树出生于1961年,那一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的故乡是福建泉州安溪县一个山村,也就是盛产安溪铁观音的地方。因为家境贫寒,小学四年级还没读完就无奈辍学了。

1977年年仅16岁的陈发树到村里的林场打工,凭借出色的自我介绍“我叫陈发树,发财的发,树木的树,找我运木头肯定赚钱”而成功应聘担任运输工。

出了五年的苦力后终于在1982年走出大山到省会厦门运送一批木材,他这才发现木材买卖中的价差,于是年仅21岁的他开始贩卖木材,第一单生意就赚了1000元“巨款”,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一年的报酬,四年后的1986年他已经用赚得的5万元在厦门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

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还是将房子抵押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跑运输,和两个弟弟一起给一家小卖店拉货。

后来这家小卖店经营不善倒闭,陈发树抓住机会就把这家店面买了下来,取名华都百货。1995年,陈发树将华都百货从厦门搬到了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凭着出色的经营头脑而大获成功。

1997年,由于兄弟经营理念差异,类似四川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一样,陈发树另立门户,成立了新华都百货,后来业务在百货超市主业基础上逐步拓展至工程机械和房地产,诞生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最终于2008年7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那一年,他刚好47岁,年富力强。实际上,在他上市之前的2007年已经拥有32家超市,资产近13亿元,一年净利润超过1.3亿元。

紫金矿业 155亿身家让他登上福建首富宝座

而真正让陈发树人生开挂的则是新华都集团上市之前提早入股紫金矿业。早在1997年陈发树和同乡柯希平以6800万高价买下一批工程机械设备,本想转手赚差价获利。

但是没想到当初中介比市价抬高了3000万,他无法卖出,就干脆成立了工程公司,专门在外接小工程。当时机缘巧合,遇到当时承包紫金矿业的总经理陈景河。

当时紫金矿业还是小矿山,许多本地商人在崇山峻岭的紫金山上考察后,并不看好其开发前景。

但陈发树凭借自己的工程公司,承接了紫金矿业的土石方工程,他对这座未开发的金矿产生浓厚兴趣和期待。

2000年紫金矿业股改,鼓励当地国企事业单位职工认购,却鲜有人问津。新华都集团内部也心存疑虑,但是最终陈发树还是拍板,就当赌一把吧。

他动用新华都集团等三个关联公司一共出资3359万元,持股20.19%,其中仅新华都集团就持有紫金矿业1729万股,占比18.2%。

2003年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股本扩充了10倍。2008年4月紫金矿业回归A股,陈发树个人及新华都集团持有紫金矿业共21.78亿股,按照当时7.13元的发行价计算,市值为155.29亿元。

八年的投资从3359万元到155.20亿元,增长了460倍。凭借紫金矿业和新华都集团的上市,陈发树以180亿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第29位,成为福建首富;在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陈发树以218.5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位列11位,蝉联福建省首富,一时风光无两。

青岛啤酒 套现紫金矿业参股

资本市场上尝到甜头的陈发树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的运作。

早在2008年4月,新华都集团上市之前,陈发树即以10亿元的天价聘请打工皇帝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出任该集团总裁兼CEO。

彼时唐骏犹如卧龙在世,为三顾茅庐的老板制定了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宏伟蓝图:3-5年内将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5年内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帮助陈发树跻身富豪榜三甲。

事实上,唐骏入驻新华都集团后也颇有建树,协助新华都集团成功上市、参股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都是大手笔。

但遗憾的是2010年唐骏被专业打假人方舟子盯上,学历造假门事件爆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舆论之火也烧向东家及老板陈发树,最终这段合作无奈分手,则是后话。

说起青岛啤酒,则是陈发树高端人脉的作用。早年陈发树在中欧EMBA学习期间,结识了同班同学青岛啤酒的董事长金志国。正是这段机缘,加上唐骏加入新华都集团后,才开启了双方的合作之旅。

2009年5月8日,陈发树耗资人民币16亿元,获得青岛啤酒7%股份转让,共计9164万股。

而这16亿元的弹药,相当大部分来源紫金矿业这一现金奶牛的套现支援。数据显示,2009年4月27日-5月22日,陈发树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了紫金矿业股份1.47亿股,按照8.84元/股的均价计算,套现13亿元。

云南白药 志在必得九年长跑

饮下北方这杯青岛啤酒后,陈发树对西南边陲的白云白药早已虎视眈眈。陈发树对云南白药这块“肥肉”感兴趣早在2007年,因为当年参加长江商学院MBA学习时认识了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

2009年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红塔集团因专注主营业务考虑,转让名下云南白药12.32%的股权。陈发树抓住机会,豪掷22亿元(资金来源同样是紫金矿业套现)一次性支付给红塔集团,但是云南国资委因国有资产流失顾虑而最终未批准,两年来股权迟迟未交割。

陈发树无奈打起官司,最后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直到2014年才令红塔集团退回了22亿元本金和760万利息。

几场官司下来耗费3400万元诉讼费,陈发树也获得了陈秋菊的外号。

2015年陈发树依然不不到黄河心不死,通过在二级市场大肆购买云南白药总计4.25%的股份,支出成本近33亿元,终于成功跻身云南白药前十大股东之列。

2016年后抓住云南白药混改机会,打败了阿里、平安等重量级竞争对手,最终成为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

据云南白药2020上半年年报,目前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福建前首富陈发树旗下的新华都集团占股24.37%,陈发树个人持股0.7%。云南国资委占股25.14%。经过九年的执着追求,陈发树终于成功拿下云南白药。

隆基股份和中国中免 价值投资典范 狂赚百亿

2020年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和免税概念股中国中免涨幅惊人,分别创下271.33%和217.54%的黑马记录,陈发树在这两只股票的操作上可谓稳准狠,堪称价值投资典范。

他踩在股价大幅下挫的鼓点上,顺势大举逢低买入分批加仓,又选择在阶段性高点时候分批获利了结,做到了巴菲特老人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以隆基股份为例来说,早在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控制光伏发电规模和降低电价补贴的消息对该行业构成重大利空,作为光伏龙头的隆基股份从24元左右一路下跌,8月底触及11.76元低点。

这时候陈发树在2018年三季度果断出手,买入4937.28万股,之后随着该股行情逐步反弹又多次增持,至2020年一季度已增加至1.44亿股。

2020年二季度开始,隆基股份开始大幅上涨,三季度最高触及83.27元,四季度收盘于92.20元,至2021年1月25日则已经飙涨到125元,这已经是2018年三季度低点的10倍,可谓惊人。

在股价迭创新高后,陈发树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开始分别减仓2686万股和3740万股,套现获利近30亿元。加上之前获利部分,两年累计投资收益超过100亿。

陈发树的另一杰作是中国中免。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 旅游 业颓势一片,中国中免一季度亏损超过1亿元,股价曾经下挫30%跌至66.50元低点。

陈发树就是在这样市场哀鸿遍野的悲观弥漫情绪中大胆抄底,同年一季度共买入1446.81万股。

很快买入不久,2020年二季度在海南离岛免税等利好政策带动下,中国中免开始大幅反弹,至2020年底收盘已经创下282.45元记录,今年1月12日则创下321.86元新高。单单按照去年三季度持仓量来初步估算,浮盈已经妥妥超过40亿元,又是赚了个钵满盆满。

此外陈发树还是必创 科技 、久日新材、恒合股份等前十大股东,同样有上乘表现。

陈发树从实业起家,但目前起家的新华都集团主业并不抢眼。如今的陈发树已经成为投资家和资本猎手。我们期待他今后在资本市场有更多杰作奉献。

❻ 2009年9月,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斥资22亿,收购红塔集团所持的云南白药的股权的问题。谢谢!

都这么久了,批准了!发哥大赚!白药股票大涨。估计是后来云南省国资委看不下去了吧!才是现在这个结果。

❼ 黄金上涨是买黄金还是买黄金概念股票

最好是买黄金,白银,现货白银,这些都是直接的关联关系;
黄金概念股票,也不一定马上上涨,因为影响这种股票的因素还有:有没有大资金或者庄家在运作?机构、大资金是在出货还是在吸货?比如:2011年初的时候黄金一直在涨,但是紫金矿业却一直在下跌,一直跌到去年,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紫金矿业的大股东陈发树在一直抛售,几个月时间他就套现了170多亿的现金,股价能涨就怪了;另外金价上涨,利好传递到金矿企业最好还要半年以上时间,因为金属价格不好的时候,大多矿山会成本太高,而关停,再次启动要半年以上时间。

❽ 股市中套现是什么意思

陈发树肯定是紫金矿业的大股东
就是说陈发树这个人这两月卖了27亿元的紫金矿业股票。把股票变成现金叫套现。

至于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他不看好,也许等钱用。

❾ 陈发树最近又投了哪些股票

有时候跟风不一定能够赚钱,,再说庄家要别人跟风的时候自然会发布一些暗示或明示的信息

❿ 隆22转债正股是什么股票

隆22转债正股是近些年很火的额大牛股,是光伏茅,里面有传奇的股东陈发树,陈发树除了成功投资了隆基股份,还成功投资了紫金矿业,总之陈发树还是很神奇的存在,之前陈发树花巨资聘请的打工皇帝唐骏也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谈,我个人也曾经现在听过唐骏的演讲,还是很有蛊惑性的。
光伏这个行业,曾经也诞生过不少首富,不过有些首富也渐渐离开历史舞台,比如无锡尚德,再比如光伏大佬李河君。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这个位置我是不会买入隆基股份正股,如果发行可转债,价格合适我可能去参与一些,当然也需要隆22转债达到我的心理价位,达不到我就看看而已。
我曾经看到某投资者把光伏产业的上下游全部分清了,哪个组件哪个上市公司竞争力强,有的时候通过看个股就能知道现在炒光伏哪个组件,哪个功能区间等等。
2021年三季报,隆基股份完成营业总收入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长18.87%。
【拓展资料】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
隆基股份之前发行过隆基转债,不过隆基转债没有赶上隆基股份大的波段,之前最高的价格是快要提起赎回时触碰到的,价格为158.20。隆基转债首日开盘价为123.5,收盘价为130.32。盘中最高价为131。在2017年已经是非常传奇的存在,也是在哪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打新债了,是没有人进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