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技巧 » 大家都在还房贷谁还有时间买股票
扩展阅读
怎样把股票价格炒高 2025-07-28 05:59:05
最好的股票看盘面书 2025-07-28 05:17:51

大家都在还房贷谁还有时间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2-10-24 15:41:15

㈠ 本人有房贷负债,现有一笔资金可以用,是提前还贷好,还是投资股市好哪一个收益更高

还是提前还吧,那样以后的日子虽然不是很充裕,但是不必再成为被压迫的房奴了啊。
何况,股市这两天是嗷嗷跌,谁能知道钱放进去是赚还是赔啊,风险太大 ,虽然或许会有颇高的收益,但也是不确定的啊。
建议从稳定的收入做理财规划,一部分日常花消,一部分给自己买保障,一部分做投资理财,剩下的储蓄以备急用 。

PS:投资买股票的时候,还是请专业团队帮你打理钱吧,毕竟个人的能力有限,面对风险的时候不能及时的规避,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㈡ 有一笔钱是提前还房贷还是用作投资股票

可以投资几万块找个好的投资项目,我上个月做黄金现货,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几百美元进账,,现在都不去上班了,需要了解的可以我联系

㈢ 我家如何理财,还房贷还是去投资

三、理财案例
案例一 卢先生今年刚刚50岁,正值事业高峰。他是上海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高层,收入丰厚,妻子是中学教师,收入稳定。两人年收入约50万元。女儿今年20岁,正在国外留学。卢先生家每年的主要开支约10万元,包括固定的养车、物业管理、旅游支出,以及日常吃穿用等费用。此外,女儿留学费用每年20万元左右。每年能节余20万元。 多年的积累让卢先生早已晋级百万富翁行列。 目前,他已有三套价值百万以上的房产,其中一套自住,一套度假用,还有一套出租,贷款都已还清。除此之外,主要的资产就是2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若干股票、外汇。卢先生目前的主要困惑是,不知道自己的资产状况是不是合理。他对收益率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保值增值。 坐拥丰厚的现金,却不知如何处置,这是不少人的典型状态。 广发银行上海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师程翔认为,卢先生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理财目标,比如退休后能维持较富足的生活水平等。 理财师认为,卢先生的银行存款占货币资产的65%,明显偏高,因为银行存款的流动性虽强,但是收益较低。此外,三套房产仅有一套用来出租,利用率也不高。最关键的是,卢先生还未购买任何保险作为家庭保障,特别是对顶梁柱卢先生的有效保障,这对一个净资产达800多万元的家庭来说很不安全。 为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卢先生的养老目标,理财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首先,将银行存款保留3万元左右,作为备用金,其余用来投资货币基金、国债及企业债、股票基金。 货币基金可以作为家庭的应急用款。目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收益率比1年期定存税后利率略高,同时流动性接近于银行活期存款。债券具有保本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适合中老年稳健型投资者。基金的长期持有平均收益率可维持在8%~9%,适合中长线投资,卢先生可以定期定额购买。10年后基金市值将达291万元,足够卢先生夫妇养老。 其次,把别墅拆成市中心小房型用作出租。 一套市价180万元的郊区别墅仅仅用于度假,有点浪费。卢先生可将别墅转让,再通过贷款扩大资金规模,购买2~3处市中心小户型房产用于出租,就能把“死”钱盘活。市中心的小户型房产很受年轻白领的青睐,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能获得较好收益。但考虑到卢先生10年后退休,建议卢先生将贷款期限控制在10年以内,且负债总额不应超过总资产的40%。 最后,保险是不能忽视的。卢先生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建议卢先生为自己购买一份意外险,再为每位家庭成员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全家的保险支出应控制在收入的5%。 两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卢先生此后每年将有40万元结余,可以用节余的钱追加投资,投资品种可以是债券、基金、信托、房地产等,不会占用卢先生太多时间的投资产品。
案例二 孙太太是名自由讲师,月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先生是工程师,月收入10000元左右。家庭每月支出约3000元,每年还要支出孩子和家长的教育费13000元。家庭总资产120余万元,其中各项存款和国债65万元,基金及股票5万元。他们目前居住市内价值40余万元的一套两室旧房,正想贷款买套大点的房子。保险方面,孙先生的健康和意外险,保额为10万元;孙太太的住院、大病及意外险保额共20万元。孩子的教育金14000元,婚嫁金20000元、55岁以后的养老金2000元/月,终身保障金80000元等等。近期,熟悉的保险代理人向她介绍说“‘生命表’就要调整了,寿险保费就要涨价了”,催她趁便宜再给家人买些保险。 这对夫妇都是学有专长的专业人士,未来收入将会丰厚且稳定。相对于已有的丰厚资产,家庭负担并不重,购房愿望也是合理的。因此客户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理财方面首先要完善家庭风险保障,然后是资产增值和孩子教育金及自己的养老金。 1.保费没少花,险种要正确。 保险分保障型和理财型两大类。由于“人有旦夕祸福”,因此,防范风险的保障型保险是家庭不可缺少的。而理财型保险则应待保障比较完善后才可以考虑。孙太太家庭虽然花了不少钱购买保险,但起码的保障并不完备。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财务风险就是收入的主要创造者故去,导致未亡人丧失经济来源,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对于孙家来说,主要保的就是在孙先生一旦意外死亡的情况下,孙太太及孩子可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所以需要以孙先生为被保险人,购买死亡保险(包括定期寿险和健康险、意外险中的死亡给付部分),而其保额应该等于未亡人若干年合理的生活、教育甚至养老支出。对于本案例中的家庭,这样一笔钱至少应为50万元。而孙先生目前已有的死亡保额只有10万元,在意外发生时,无法给妻儿一个合理的交待。特别是如果未来贷款购房,更要按贷款额来相应增加保额,这样保险公司可以在孙先生死亡的情况下代为偿还贷款。除了根据夫妻各自的收入购买死亡保险外,两人健康险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孩子没有购买健康险和意外险,也是错误的。相反,像教育金、养老金这些理财需要,既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股票、房产的风险投资来解决。 2.生命表修改与保费变化关系并不确定。 生命表也叫“死亡率表”,反映了不同年龄人的生存概率、死亡概率和平均寿命。由于预期寿命延长,如果只考虑死亡率一个要素,生命表修改确实可能导致养老型寿险价格上涨,但同时也会使死亡寿险价格下降。但是除死亡率外,寿险产品的价格还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费用率两大要素,随着保险业的竞争和发展,这两大要素的不断优化更有可能导致寿险费用下降。因此,单从生命表修改的角度,并无法判断保费未来的变化。另外,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预防家庭财务危机。由于人生风险无处无时不在,因此保障型保险一旦需要,就应该立即购买。过分关注价格,是舍本逐末的非理性做法。 3.购房首付及家装款由于暂不动用,可以购买近期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既可随时动用,又可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获得稍高于存款利息的收益。 4.鉴于孙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其余资产可更多投向风险资产,以换取更高回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股市、房市投资提供了长期支持,可以重点关注。
案例三 徐太太是政府公务员,她先生年仅35岁,却已是某大学的副教授和教研室主任。由于科研任务很多,所以虽然徐先生固定收入不高,但奖金却十分丰厚。他们夫妇既不想要孩子,也没有什么债务负担,只是每月需为徐母奉上1500元的赡养费。每月平均约2.6万元的收入,单位配齐的“三险一金”和商业保险,37万元的银行存款,3.6万元的股票基金,一套公寓房和两部私家车,使徐太太夫妇的日子过得十分安心和富足。但他们觉得目前资产的收益率太低,“没有有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一直在寻找收益高的投资项目。 徐太太夫妇二人工作稳定,收入丰厚。除赡养一位老人外,内无子女,外无债务,单位保障完善合理。因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很强,理财目标主要是养老和积累财富。依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目前家庭可投资资产的年均收益仅为2%上下,与日益丰富的投资品种和增势强劲的国民经济相比,显得过于保守了。建议投资资产的70%可以集中到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高风险资产上,20%持有存款或债券,另外10%作为家庭及双方老人的备用金。 一、积极投资股市,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财富列车”。普通人投资股票多数以亏损告终,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机心态,操作过于短期化。而中短期股票的涨跌有众多的偶然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是几乎不可能持续正确判断的。而在长期组合投资中,则可以主要依据地区、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判断,把握性就大得多。 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二三十年持续高速发展,这是中国股市最大的基本面因素。借此大势,进行长期科学的组合投资,将可以积累大量财富。具体操作上,除逢低介入长期持有外,还建议每月(年)固定时间,投资固定金额,购买基金,通过专家理财和持续投资来回避“选股”、“选时”两大基本风险。 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二十年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定时定额”长期系统地投资于上市公司,徐太太也有极大把握获得年平均8%的财富增值速度。按上述资产分配比例,徐先生夫妇目前可投资资产中的26.6万元和每年结余的14万元可以投资到几只股票基金中。当25年后徐先生退休时,已经足以维持徐太太夫妇高于普通家庭的富裕晚年生活了。 二、少量资产投资于各类外币存款或人民币债券类资产来平衡可能的风险。 三、可以徐先生为被保险人,徐太太为受益人,购买保额约220万元的带有死亡给付功能的保险,以防徐太太和徐母的生活水平因徐先生的意外身故而大大降低。

㈣ 当大家都在卖出股票时,不管主力还是散户都在卖,那谁在买,股票去了哪里

当大家都在卖时,股价就会下跌。而主力由于资金大,出逃慢。在盘中会适当买入,造成吸筹的假象,来引诱散户抄底!

㈤ “年轻人决定提前还房贷”引发热议,现象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年轻人宁愿背着沉重的房贷压力也要买房呢?有一部分年轻人是因为刚需购房,另一部分则属于典型的投资。 房地产的特点是既可作为消费品,又可作为投资品。

对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房地产既可获得长期的租房地产的收入,又可获得短期房地产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房价差。就同一套住宅来说,这两种收益必须进行选择,不可能全部得到。 近几年来国内绝大多数参与炒房的资金目的是为了获得房价差。 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的确有人通过炒房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

但一场疫情却意味着属于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基本上结束,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也进入到暗黑时代。理论上来说只有未来房价上涨的时候,其投资属性才可以存在。 但由于国内房地产目前进入到暗黑时代,未来房价走势很不确定 ,这就让住房的投资属性在降低。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决定提前还房贷,也是提前看清了现实。

因为若未来房价不上涨的话,在考虑通胀的前提下,这实则就是在给银行打工。 85年的强哥说自己算了一笔账,若现在不提前结清房贷的话,即使未来房价上涨只有10%的话,在通胀的对冲下,自己的利息还是在增加。与其这样还不如一次性偿还房贷,反而让自己心里面踏实。

此前很多人年轻人背负20-30年房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个人对自己未来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而这个乐观态度的前提是国内经济当时处在高速发展期。但这场疫情却让很多人的想法都在改变,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封控期间,很多人无力偿还房贷。 今年的这场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

现实情况已经不容当下年轻人在对自己未来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若个人手中有一定的现金储备的话,不如提前把房贷给结算,现金为王将会是接下来的生存法则。除此之外,此前年轻人热衷投资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预期。 尤其是前段时间,国内A股直接暴跌到3000点以下,这让很多人损失惨重。

90后的墨墨说,以前自己一个月工资1万多的时候,觉得每个月4000多的房贷根本不是事, 当时自己还会把手中钱投资到股票、理财产品上。但从去年以来,由于疫情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自己也被多次降薪,现在自己真的不敢对未来持有太多乐观态度。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把自己手中的股票、理财产品全部套现,提前还了房贷。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我国青年人口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高,青年在求学期间努力学习、过关斩将,最终将自己打造成了一名高素质的人才。 但他们走向 社会 时发现,自己的高学历换取的 社会 回报对高房价来讲几乎是杯水车薪。

很多青年人表示即使有学历和能力,对买房仍旧感到力不从心, 曾经的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在金钱面前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不少青年因为经济压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修改了人生规划。尤其看到一些“富二代”衣食无忧的生活后,心中的不公平感激增加,甚至对自己的努力和 社会 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心理。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网络上感叹, 自己的一生就是买房的一生,奋斗一生积攒的所有存款最后化为了一套房子 ,甚至认为可能奋斗了一生也买不起房子,也就是说自己的一生都在为一套房子打工,这样的现实让青年人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怀疑自己生活的价值。

在当今 社会 ,房子已经不仅仅是家庭的象征,还代表着生活的尊严和划分阶层的重要标准。 还有很多青年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和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中国的阶层固化更加严重,有钱的家庭通过买卖房产会越来越有钱,而条件中下等的家庭因为买房而造成的贫困也许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生活,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代代相传。

现在 社会 上还渐渐产生了因买不起房而出现的“房怒族” ,网上曾有报道称,辽宁葫芦岛市栾姓青年男子因还不起欠下的37万元房贷而被妻子骂没本事,一怒之下竟去抢银行。可见高房价压力下青年人的精神压力很大,长期得不到排解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除了故意犯罪,情绪犯罪和压力犯罪成了威胁 社会 安全的又一大隐患。

而当自己真正背负房贷的压力后,自己的生活节奏也会彻底打乱。 比如说他们担心失业,担心自己随时会断供,没有社交,自己婚姻也一再推迟,整个人陷入到无比的焦虑之中 。因此当很多年轻人来说,如今选择一次性的偿还房贷,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

但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可以一次性地偿还房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由于收入较低,再加上很多企业这两年效益不好,物价不断上涨,很多人还是要继续背负着几十年的房贷压力。 若考虑到未来经济形势的话,建议大家买房还是要慎重考虑。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下之所以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提前偿还房贷,原因有很多。比如对未来房价走势以及个人收入的不乐观、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偏低、房贷压得很多年轻人无法喘气等等。 当然是否选择一次性偿还房贷,还是要看个人当前的收入情况

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当下年轻人选择一次性偿还房贷怎么看呢?评论区内的人告诉我。

㈥ 当你有一定的资金时,你会更多的把钱用在买房还是炒股

就我个人而言,当我有一定资金时,我会把更多的钱拿来买房,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会炒股,只能去买房了,而且,买房也是我的愿望,如今房价这么贵,哪怕小县城的房价都不便宜,有更多的钱首当其要的当然是把放在先买到手,直接全款买,懒得一个月一个月的还着房贷,这样自己心里也踏实,如果有更多的钱去贷款买的话,我觉得不太实在,毕竟贷款买房还是要还钱的,全款购置直接拿下,岂不是美滋滋。

最后再买点家具,不买那些牌子,很昂贵的,我会买一些性价比高的,物美价廉的家具给我的小窝整的更舒适一点,这样居住起来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住在家里的感觉,所以,当我有一定资金时,我会把更多的钱用在买房,毕竟买房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不是我不去炒股,而是我这笨头脑炒不来股,虽然知道炒股炒的好,可以钱生钱,但我不想冒着风险把仅有的资金给赔进去,买房是最踏实的。

㈦ 房贷还完了,车也换新了,后面都没目标了!你们存钱都干什么

我家的房贷还完了,车也换新了。我又给自己重新定的目标。

一、存钱买二套房

我们是2003年买的一套房,2007年就还清了。当时感觉心情舒畅,一点压力也没了。消费没有一点顾及,感觉赚钱就是花的,整天出去吃饭,家里都不怎么开锅。当时感觉是有点漂。但是看看身边姐妹住的大房子咱也不少赚,咱也不比别人差,咱也有这能力住上大房子,于是就攒钱,为了大房子的首付努力。其实当时可以把老房卖掉当首付的,但是不甘心啊,混了半辈子,就混了一套房,而且贷款这么多。还有就是听一个理财老师讲,房子重在屯,能多买一套,就不要卖,一卖一买中间手续费啥的损失不少。于是在2012年,买了人生的第二套房,又成了房奴。

二、存钱买了个办公室

老公一直租房,当手底下有点钱了,就想着给老公买个办公室,一个月租房也不少花,主要是感觉租的房子不是自己的。于是在2016年就给老公买了个办公室,办公室面积不大一共52平,但是现在出租的话一个月也要3000元。当时交了50%首付,贷款现在每月还2200元,当时办的等额本金的,所以每个月利息递减,越还越少。老公带着两三个员工干,面积这么大也够了。

二、存钱生个二宝

二胎放开几年了,我们两口从未想过生二胎,感觉一个孩子好,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生活过得很惬意。当自己有点存钱,没有任何其他压力的时候,特别是身边那些不要二胎的都生了,我们也有了要二宝的想法。于是在2017年就怀了我家二宝,2018年二宝就来到了我家。又要重新给宝宝规划了,为了她的将来。

三、存钱买个公寓

2017年怀着我家二宝,几乎天天能接到卖房子的电话,于是有空就去看房。最后看上了一套办公楼,层高3.3米,主要那块是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很大,不愁出租,于是又决定买,老公不同意,因为当时我收入高,自己有点漂,和老公说我自己还房贷,于是就买了,过来人的经验,买房还是两个人一起商量,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直收入没有波动。买的房子第二年就交房了,自己精装三个月后就租出去了,一个月租2500,还房贷3500,只有一千的贷款差,也没压力。现在已经还3年了,再还7年,以后都是收益了,老了租出去可以用来养老补充,房子可以留给孩子。

自从疫情,我现在在家带娃,收入少了,野心没了。不过再有钱,还会继续折腾。我朋友买的100多平的办公室,一个月租金一万多,很羡慕啊,一万多的房租,收入还是很客观的,一共不到一百万。

当我再有钱,我会投资办公室,没钱投资一间,有钱投资一层。当我再有钱,我会换套学区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当我再有钱,我在郊区买套别墅,带个院子,可以种菜养花,让养老生活过的充实。当我再有钱,我会每年2-3次带着全家一起周游世界,让孩子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提升家人各方面消费。再有钱,可以投资基金,股票,让钱生钱,让财富倍增。再有钱,那就多生几个孩子,反正不差钱。

当我再有钱………有钱真好,努力吧,做梦啥都会有的,即使是做梦想想都会美好( )

房贷还完了,车也换了,后面没什么目标了,还存钱都干什么?

还存钱都干什么?看来题主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了?迷茫了。我告诉你,存钱干这些。

有道是“家有余粮,心中不慌”。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说要多存钱。你看,生病就医要花钱,孩子的学习费用年年涨,这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有更高的起点。为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要提前准备……这些都需要钱。现在就迷茫了,高兴得太早了,目光要放长远。

趁着现在还行,多赚钱,多挣钱,钱是个好东西,有足够的存款余生才能过得幸福,快乐。

你这心也太大了!第一,全家人医疗费用。你有多少钱,这个无底洞都能吞下!这项先准备五十万吧,一把的事。嘚瑟吧,专治不服。第二,孩子上幼儿园、上学。幼儿园、小学赞助费,还有其他正常费用,一个人正常工资不够。而且会稳定上涨!别的人情往来、吃喝拉撒、 旅游 。就这些一般人,还能存下钱?现在每月超过五千,缴纳个人所得税,全国只有六千五百万人,不到百分之五的人。能在这百分之五就不容易了。人要知足感恩。

首先恭喜你!能无债一身轻确实不容易,也算是小有成就。

讨论别人不道德,还是说说自己吧。我目前的状态有点和题主的问题类似,区别是我的房贷还没有还完,不过是用公积金还,动不着到手的收入,目前手头还有十万存款。

赡养方面也没压力。岳父母和父母身体虽有小样总体 健康 ,临时用不着赡养。而且岳父母有退休金,有商铺出租,有房产准备出租,还有儿子,钱上自给有余。父母身体还好,将来赡养也有弟弟帮忙,属实压力不大。而且我父亲心态很好,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干,将来小病就治大病拉倒。[微笑]

二胎也要了,将来有点钱准备投在两个孩子身上,争取将来有出息。有时间出去旅 旅游 。拿点余钱玩玩股票。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前年也是这个状态,女儿顺利考上了私立学校,自己住的房子也已经买好装修好了,工作室也自己买下来了,不需要再租房子了,车子前两年就已经换好的,并且都没有贷款。一年收入也挺稳定的,基本在五六十万左右,每年除了各种开支,还能存下三十多万。突然一切都拥有了之后,发现自己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常常不知道,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什么,似乎该有的自己都已经拥有,每年的收入也足够自己的开销。这两年收入越来越可观,到去年年底,又存下了60万,在朋友们的建议下,又入手了一套商铺,也因此又有了房贷,似乎又找到了赚钱的动力!很多人说我不懂得享受,对于一些奢侈品,我确实不那么喜欢,最大的享受就是有空的时候带女儿和父母出去度度假!

如果你所有贷款都还完了,你媳妇娶了么?孩子读书了么?娃娃的生活费没问题了?不考虑换新房了?不考虑换车了么?不考虑娃娃读点高价的培训班?再加上存点钱备用,天呐!欲望太大,未来好麻烦,事情还有好多!

如果这些负担我都解决了,那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多弄一些被动收入,争取提前退休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干这些事儿都得花钱,环球旅行?巨款;投资拍部纪录片?巨款;捐助几个学生?巨款;开间工作室?烧钱;街边卖烧饼?需要启动资金;打扮下自己?烧钱;啥也不干打点主播?烧钱;投资搞一款 游戏 ?本钱。

多弄被动收入,意味着还需要去贷一些款…或者花一些钱去合伙投资等等,唉,事情真的还有好多的…嗯,目前自己房贷等等的负债百万,还得努力啊…天呐…恐慌不?

恭喜你步入了财务自由阶段。这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了。

我们不只是为生存而拼搏,我们都有“诗和远方”的追求。

工薪阶层想存钱,说实话真存不住钱。即便是房车都有,如果有孩子的话那就是一个吞金兽,要是有二胎三胎那基本有点入不敷出了。若是家里老人再不能帮衬一二,大多数的普通人存不住钱。

孩子的教育、一家人的开销、老人的各项开销,家里人的保险、养车费用、日常开销,除非赚的特别多,要是普通家庭,即便是想尽办法存钱也无能为力。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基本收支平衡,要说存款有多少,也真的没什么存款。每个月就那么一些工资,出去七七八八的开支,即便存钱也不会太多。

再说了,即便房车都有了,也应该有新的目标。可以继续买房子、换车啊!或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房子比如小了、旧了那就换新房子、大房子,车子比如年头久了或者满足不了日常需要,那就有换车的想法了。当然车只是代步工具,普通人的要求都不高。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奋斗目标,更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有房有车后就开始存钱,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变多才会更有安全感,尽量在能赚钱的年纪别偷懒。毕竟我们的目标都在每时每刻变化,完成一个小目标,再继续向前迈进。

致敬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

人生需要规划!!

我们现在不唱高调,我就问你几个问题,你仔细考虑一下,有没有做好准备!

请问还有比你现在的房子更好的吗?

请问你的车会过时吗?

请问你的父母需要你吗?

请问你的孩子几岁?上什么学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吗?

请问你走遍祖国的山川大地了吗?

请问万一发生突发事件(意外或者疾病)你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吗?

请问你的养老生活用什么来保证,你做好规划了吗?

……

所以说房子车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后的路还长,要做到未雨绸缪!

存钱再买房,再换新车,继续还钱,一直一直

㈧ 有房贷的人适合做基金定投吗

1、还是边投资边还房贷?--------这主要取决于你是否有多余的资金。

也就是说我这种情况适合做基金定投吗?------看你的描述,应该可以定投。

2、能推荐一下适合我的基金?------如果是你说的“长期持有”,可以考虑指数基金。理由:

一来指数基金的收益大,而长时间的定投又可以回避其风险也大的缺陷;
二来指数基金不会暂停申购,这样又可避免由于某只股票基金的暂停申购而破坏既定的投资计划;

另外指数基金没有选股的困扰,基金经理的变动对指数基金的业绩影响不大;可以避免由于基金经理离职而导致的基金业绩大幅波动,最终直接影响收益,不得不停止定投。

嘉实300,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可以。理由:现在看来,我国现有的指数基金中,跟踪沪深300指数和跟踪深证100指数的基金盈利最好。

但实在对理财一窍不通------这是我给很多新手回答过的问题,比较具有普遍性,你可以先看看再说。

1、什么是基金?
想先问你一下:你知道什么是炒股吗?
如果知道的话就好说了,基金(股票型)就是我们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去买股票。那为什么要交给基金公司,而我们不自己去买呢?因为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员比我们普通投资者的炒股水平高啊(这就是基金公司劝大家买基金时最常用的诱惑词)。
所以,投资股票型基金就是间接的投资股票,那么基金也就会或多或少的承担着股票的风险了。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知道基金就是间接投资股票,因而以为基金是稳赚不赔的,这就大错特错了。
正因为,我们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去买股票,所以我们总要给人家一点劳务费的嘛,所以就有了申购费和赎回费。
当然,作为基金公司来说,由于有专业的人员(炒股的专业知识丰富),庞大的资金(可以买很多只股票),这样在客观上就比散户投资者获利的机会大得多。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基金还是投资的首选,而不愿去碰股票。
另外,基金还有债券型的,买债券型的基金就相当于我们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去买债券。可能你又会问了:为什么不自己去买呢?因为基金公司的钱多,而且他又是一个机构,可以买到很多不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的企业债券,盈利也要比我们所能买到的国债高得多。
这样说,不知你是否能明白。
你就这样理解吧:基金就是很多人把很多钱交给一个基金公司去买股票或是买债券。

2、基金和股票的区别
要想知道基金和股票的区别,最好先知道基金有股票型、债券型等类型。
通俗地讲:
股票型基金----就是你把钱给别人,别人帮你买股票。和股票没什么本质区别,由于基金公司不止是拿你一个人的钱去买股票,而是有很多人都把钱给基金公司去买股票,所以基金公司能买到的股票就比你拿自己的那一点钱能买得的股票数量多,自然交给基金公司用来买股票的钱就比自己直接拿去买股票的钱风险要小一些。所以股票型基金比股票风险小,但却是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债券型基金----就是你把钱给别人,别人帮你买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3、基金投资费用
货币型基金-----无费用
债券型基金----申购费0.8%左右;赎回费0.1%-0.3%(一年以内),赎回费随持有基金时间延长而减少,一般三年以上免收赎回费。
股票型基金----申购费1.5%左右,赎回费0.5%(一年以内),赎回费随持有基金时间延长而减少,一般三年以上免收赎回费。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在银行柜台、银行网银、基金公司网站上买基金费率都是不同的,其中基金公司网站最优惠。所以,你买的时候得弄清楚。
无论是申购还是赎回,手续费都是按金额计算的。
以股票型基金举例来计算:
申购(按金额申购,也就是说买10万元某基金):
假设你申购当日某基金净值为0.850元
手续费:100000×1.5%=1500元
实际申购资金:100000-1500=98500元
申购份额:98500÷0.850=115882.35份
赎回(按份额赎回,也就是赎回xxxx份某基金):
假设你赎回当日某基金净值为1.250元
基金金额:115882.35×1.250=144852.94元
手续费:144852.94×0.5%=724.26元
实际赎回金额:144852.94-724.26=144128.68元
这次投资你实际盈利44128.68元,成功!

4、受股市波动影响最大的基金?
受股市波动影响最大的基金就是股票型基金了。
所谓股票型基金,简单的理解就是基金公司拿着基民的钱去买股票了。既然是买股票了,基金公司选的股票涨了,基金公司赚钱了,基金净值自然就高了;反之,基金公司选的股票跌了,基金公司赔钱了,基金净值就低了。
一句话,股票型基金跟着自己所选股票的涨跌而同时涨跌,只是幅度有所不同而已。

5、在哪个基金公司做比较好(手续费等比较优惠,信誉又好)?
基金的手续费并不是因基金公司的不同而不同,而是因基金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同一个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手续费也不同。
所以手续费的优惠程度可不是选择基金或基金公司的依据。现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基金公司排名,你可以看看,但像华夏、广发、南方、融通、易方达、博时等在任何排行榜中都是很不错的公司。

6、现在哪些基金是比较值得投资的?
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值得投资的基金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在这里给你详细解释。你可以先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基金种类(股票型、债券型、指数型等等),选择了基金种类后再去具体挑选某一只基金。

7、如何挑选基金?
选基金不能光看涨或跌,要根据同期的股市情况结合来看。
股市涨,基金就涨;股市跌,基金就跌,大多数基金都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股市涨了1%,基金涨的比1%多还是少。这样就能看出基金的投资能力了。
选基金不要光看净值,要看业绩、风险。看业绩、风险也不能光看评级,要看具体的数据,比如说半年回报、一年回报、两年回报、基准指数、标准差、阿尔法系数等等

8、定投基金时机?现在这个时机适合定投么?
定投基金是最简单也是最不需要挑选时机的基金投资方式,因为长期的投资时间早已将投资成本平摊了,所以就无所谓买贵或买便宜了。因此,在任何时间开始定投都可以。

9、如何选择基金定投?
可以定投的业绩很不错的基金有不少,但在选择基金之前最好先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以及定投时间的长短,以免陷入投资误区。对具有不同风险承受力以及不同投资时间的投资者来说,可选择的基金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所以,你现在该做的:1、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和预期投资时间;2、选择基金类型后,再具体选择基金。

10、做长期的基金定投,为什么选择指数基金?
一来指数基金的收益大,而长时间的定投又可以回避其风险也大的缺陷;二来指数基金不会暂停申购,这样又可避免由于某只股票基金的暂停申购而破坏既定的投资计划。另外指数基金没有选股的困扰,基金经理的变动对指数基金的业绩影响不大;可以避免由于基金经理离职而导致的基金业绩大幅波动,最终直接影响收益,不得不停止定投。
选择好的指数基金,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指数。所以你最好先了解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指数怎样,跟踪不同指数的指数基金是没有可比性的。跟踪同样指数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越小的越好。当然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费用问题也是应该考虑的。
现在看来,我国现有的指数基金中,跟踪沪深300指数和跟踪深证100指数的基金盈利最好。
基金定投只是一种理财行为,而非发财行为,所以只有长期的积累(至少5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没有耐心的人是不会享受到基金定投的成果的。

11、听说定投基金是一种很傻瓜式的投资理财的方式?
这种说法只是相比较一次性投资的难度而言(并且这句话往往是基金公司和银行对投资者的诱惑词)我觉得傻瓜可干不了这个。即使是定投,没有选好基金,收益差距是很大的。给你看个例子:07年11月---09年4月间同时定投易基50和融通深证100两只基金,收益比较(截止到10月14日净值):融通深证100--收益27.2%;易基50----收益9.53%。这就是差距啊!!

12、基金购买方式
第一种:银行柜台
将钱存入银行帐户,然后在银行柜台,由银行的工作人员帮你完成购买基金的手续。
优点:完全由专人代你操作,免去自行操作的很多麻烦,适合新手和老年人。
缺点:费率高,往往不享受打折优惠。品种少,一个银行可能柜台代销只有几家公司产品。需要排队,浪费时间和人力
第二种:网上银行或证券公司
这2种方式都是适合网上操作的。
网上银行代销是进入网上银行,自行购买银行所提供的基金。
证券公司代销是通过证券公司炒股软件的开放式基金模块,来买卖开放式基金,是用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帐户进行交易,而不是直接用银行帐户。
优点:费率较低,往往会得到一些打折优惠。品种较多,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证券公司,例如银河证券,几乎可以代销所有品种基金。网上操作,省心省力,不需排队,适合上班族。
缺点:网上操作对客户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要求电脑有安全防范木马和病毒的能力。需要先开网上银行功能或者是证券帐户,较为烦琐。
第三种:基金公司网站
进入基金公司网站,通过网上直销系统自行进行基金的开户和交易。前提是需开好对应的银行卡。
优点:费率最优惠。网上操作,比较方便。基金公司网站资料详细,对基金有详细介绍。基金相关功能最强,有最全的功能可以选择,例如基金转换功能。对应银行卡不需要开通网上银行
缺点:产品单一,只限该基金公司产品。网上操作对客户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要求电脑有安全防范木马和病毒的能力。一个基金公司往往只支持几家银行的银行卡,购买不同公司的基金可能需要办理多家银行的储蓄卡。
结论(全国通用)
费用由高至低
银行柜台〉银行网银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网站直销
程序由繁至简
基金公司网站直销〉银行网银或证券公司〉银行柜台
基金品种由多至少
银行柜台=银行网银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网站直销

㈨ 现在人们都是贷款买房,如果股市行情来了,有资金炒股吗

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好问题,市场上的资金就那么多,投入在了一个市场,另一个市场的资金就少了,也不可能有大牛市。
中国的房地产十年长牛一路高涨;刚好中国A股一路长熊。

㈩ 这届年轻人提前还房贷:感觉赚了,你手里有闲钱会选择提前还房贷吗

能否提早还房贷,主要是看你能否找到更好的投资方式。假如不会理财:不敢碰P2P、不会炒股、不懂怎样投资基金....钱拿在手里除了应急以外也没啥用,还跑不赢通胀,假如你还年轻,接下来还未有大额开支,能够提早还了。

有很多人以为借钱消费很划算,以为钱贬值太快,高出利息很多,经过计算确实借钱很划算,其完成实生活是不一样的,比方借钱1000万存在银行,或者理财,会发现借钱的利息比存钱或者理财的利息高,所以借钱是不划算的。其实借钱1000万,留着不用,十年后1000万块钱就被贬职了。借钱买房子房子不涨,也是一样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