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还有人买獐子岛股票
各有所爱。。。为啥不能买,就像永泰能源,也照样有人买
② 獐子岛股票是怎么了
三季度飞出只黑天鹅,损失8个亿,估计最起码三个跌停。
③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扇贝“跑路”闹剧终于尘埃落定。9月1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獐子岛财务造假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市场诚信基础,依法应予严惩。证监会决定将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自2014年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多次上演冻死了、饿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一直都是审计的痛点,獐子岛正是钻了深海虾夷扇贝难以统计核实的空子,通过扇贝死亡、“跑路”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调节业绩。
如今证监会重拳出击,使用科技执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审计测算,扇贝“无处可逃”,獐子岛“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关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罚。除了刑事追责,獐子岛或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山群岛的最南端,由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子岛、小耗子岛等四个岛屿组成,距离大连56海里。又因岛上坐落着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该岛成为大连有名的富裕镇。
獐子岛成立于1992年,主营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于200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水产第一股”。上市之后,公司股价犹如坐过山车,从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渐上涨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随后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价最低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岛迎来最风光时期,股价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涨至23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岛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37亿元、4.97亿元,分别较上市当年增长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长,獐子岛于2014年10月发布的一份公告,揭开了公司财务造假的序幕。
根据公告,受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水温日差较大,不适合虾夷扇贝生长,公司在抽测时发现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此獐子岛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1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亿元。
意味着獐子岛成本高达10.36亿元的虾夷扇贝被“冻死了”。
来源: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截图
根据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9月4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贷款9000万元,贷款期限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岛亦向该银行贷款1亿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后,9月16日-17日獐子岛连获两个涨停板,截至17日收盘其股价报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银行消息称,媒体报道提及的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对獐子岛的9000万元融资,并非民生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为存续贷款,担保方式为土地房产抵押、海域使用权及海底存货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业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4950万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岛以海参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1100万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岛通过抵押海参、虾夷扇贝等获得的贷款合计为2.91亿元。
一边债台高筑,一边靠抵押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倘若未来银行不给贷款,獐子岛二十多亿的借款将如何解决?此前半年报显示,为了清偿债务,公司推动股权融资工作,积极与各银行沟通,探讨债转股方案并择机推进实施;积极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公司加快转型。獐子岛债转股方案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如何?
④ 扇贝这次不跑了,却是集体暴毙,獐子岛为何称为A股最大笑话
獐子岛多次拔苗助长,一个海域只有他家扇贝出逃、死亡各种理由,成了股市的笑话。
被无数A股投资者吐槽的獐子岛竟然又玩起了“扇贝”的套路,而这一次,可能是扇贝连续剧的大结局。因为,这次3亿扇贝存货没跑路,全都死了。
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死亡时间距抽测采捕时间较近,死亡贝壳与存活扇贝的壳体大小没有明显差异,大部分死贝的壳体间韧带具有弹性,部分壳体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软体部分。
换句话说,这些库存的扇贝出现了大比例死亡,而且死亡时间刚刚好就是公司抽测时间之前。11月12日开盘,獐子岛股价果然一字跌停,当日早盘,卖单不断积压在跌停板上,资金疯狂出逃。
(4)章子岛股票为什么买不了扩展阅读:
自2014年起至2019年,据獐子岛集团公告,其所养殖深海扇贝已经三次“受灾”。
2014年10月,獐子岛集团公告称,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獐子岛集团因此巨亏8.12亿元。这一事件被股民称为“扇贝跑路”。
2018年1月,獐子岛集团再度发布公告称,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预计可能导致公司全年亏损。一纸公告令市场哗然,不禁发问,“难道扇贝又跑了?” 最后,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海洋灾害导致扇贝瘦死。
2019年一季度,獐子岛上演“扇贝跑路”第三季,集团净利润亏损4314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
2019年6月1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目前正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
⑤ 獐子岛事件来龙去脉是什么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因“绝收”事件的影响,獐子岛当年营收从预计盈利变为巨亏8亿。
2018年1月,獐子岛的扇贝又被“饿死”。2019年4月,獐子岛受灾,同年11月又发生“虾夷扇贝大规模自然死亡”事件。獐子岛过去几年频繁出现扇贝“绝收”、“饿死”等事件,受到外界质疑。
证监会2014年开始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那年发现没有虚假行为。2018年2月再次进入獐子岛集团进行调查,并且向重要人员进行问话。2020年6月24日,证监会经过最终调查发现獐子岛集团确实存在虚假行为,对该集团罚款60万,并且给予警告,相关责任人也被一一处罚。
(5)章子岛股票为什么买不了扩展阅读
事件影响:
截至2018年2月22日上午,獐子岛股价收报4.11元,相较1月31日发布公告时,股价下跌幅度达46.83%。
自獐子岛2014年10月扇贝第一次遭遇绝收事件后,公募基金便大幅减持该股。2018年以后,不少券商也停止了对獐子岛的研究和跟踪。多家买方机构将獐子岛列入禁投对象。
⑥ 獐子岛股票现在能买吗
这个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名声确实不太好了,多次突发事件,海参冷水流,或者莫名其妙的资产消失等等,确实有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上市初期炒作的挺厉害,现在很难说,毕竟估计大资金都会非常慎重了,有其他选择关注其他的吧
⑦ 成也扇贝,败也扇贝,水产第一股大“逃亡”
这是“水产第一股”獐子岛第三次登上A股的“热搜榜”。
根据4月27日发布的业绩报告,獐子岛2018年全年净利润3210万元;2019年Q1净利润-4314万元。也就是说,其2019年Q1的亏损额度竟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
但真正把獐子岛送上热搜的,是公司对于业绩亏损的解释:底播虾夷扇贝受灾。这是近5年来, 这家以扇贝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第3次以“扇贝跑路”解释亏损。
当年的农业第一百元股,如今股价已不足当年的零头, 截至发稿,獐子岛股价已跌至3.31元。
5月30日,獐子岛回复了来自证监会的问询函,这比证监会限定的时间晚了一天。对于证监会指出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獐子岛表示,“虾夷扇贝底播规模压缩至约60万亩,降低系统性大规模死亡风险对业绩的影响。”
然而,此次回复并未“过关”。6月1日,证监会又一封问询函下发,要求獐子岛于6月6日前对2018年年报进一步说明。獐子岛依然未能如期交上答卷,并表示力争于6月11日前完成回复工作。
成也扇贝,败也扇贝。
上世纪90年代,獐子岛率先采取底播养殖技术,并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这一高市场价值水产,在掌舵人吴厚刚的引领下,獐子岛进入了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期,也使当地成为显赫一方的富贵镇。
与此同时,吴厚刚成功地把地名做成了品牌。
仅在2005年,獐子岛渔业就实现5.2亿元产值,1.5亿元净利润,出口创汇1.7亿元。獐子岛虾夷扇贝,一度占据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
辉煌并未持续下去。
2014年10月,因“遭遇异常冷水团”,獐子岛扇贝“跑路”,当年亏损11.89亿元。2017年,又因“饵料生物数量下降”,扇贝“饥饿致死”,导致年亏损7.23亿元。
从海上粮仓到连年减产,虾夷扇贝作为獐子岛利润的主要贡献产品,每一次大规模死亡,都导致了公司业绩的大变脸,而“扇贝门”三度上演后,獐子岛似乎开始了断臂求生……
五年来,獐子岛虾夷扇贝的“水土不服症状”越来越严重。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发布公告,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一片哗然,质疑声接踵而来。
大部分质疑集中在冷水团事件的真实性,以及2014年10月14日獐子岛股票停牌之前,没有披露任何与扇贝死亡有关的消息,却有 大量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出逃,股民因感到被蒙骗而愤怒。
对此,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自愿承担一亿元的灾害损失,其中2000万元在一个月内到位,剩余8000万元一年内到位。同时,公司总裁办12人自愿降薪,吴厚刚薪酬降为1元;其余11位总裁办成员薪酬降低26%至50%不等。
但据wind数据统计,除吴厚刚2015年后薪酬降为0之外,其余高管薪酬变化并不明显。
与此同时,随着冷水团事件的深入,虽然最终结论表示獐子岛虾夷扇贝死亡确系冷水团所致,但獐子岛的居民们并不买账。
2016年初,獐子岛被2000多獐子岛居民实名举报,称2014年的 “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并非自然灾害。
扇贝门第一集的影响还未结束,2018年1月30日,扇贝再遇波澜。
獐子岛公告称公司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对2017年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的盈利预测进行修正,预计可能导致公司全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
对此情况,獐子岛给出了理由,由于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扇贝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诱发了死亡。
扇贝饿死了,成为去年寒冬市场的笑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獐子岛发布存货异常公告的前一个月, 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分别于2017年11月、12月合计减持獐子岛199.85万股,套现逾1500万元。
扇贝门第二集的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不曾料到,第三集紧接着上映。
獐子岛2019年一季度亏损4314万元的理由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对于三次扇贝“跑路”事件,锌 财经 多次向獐子岛官方进行求证,均未收到回复。而锌 财经 对獐子岛董秘发起的提问:为什么扇贝多次出走,贵公司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养殖体系?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复。
对于海洋牧场的风险性,海洋生物系教授张华对锌 财经 表示,海洋牧场主要在自然海区,的确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会造成投入产出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但是在抵御风险上,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追溯扇贝门的过往,从2014年獐子岛冷水团事件至今, 每次在扇贝“跑路”的次年,该公司均能神奇般扭亏为盈,避免被ST以及退市风险。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尽管此次风险事件或由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引起,但由于两次风险事件的发生间隔短、影响大,或对公司信誉度和影响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并下调公司评级至“卖出”评级。
獐子岛,这个隐藏在黄海深处不足15平方公里的小岛,能相继成为资本追捧和备受质疑的目标,和吴厚刚密不可分。
上世纪70年代,獐子岛有着“海上大寨”的称号。据当地镇志记载,1958年,獐子岛成立人民公社,通过冬季钓鱼、拉贝生产,多积累少分配的新方式,公社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并且第一次登上《人民日报》。
吴厚刚的少年阶段,就在那段轰轰烈烈的时期中度过。
中学毕业后,作为新生力量,吴厚刚加入了獐子岛的创业群体,从铆工造船开始做起,后历任獐子岛渔业总公司会计、财务部经理、总公司副总经理,最后坐上了总经理、獐子岛党委书记的头把交椅。
1996年,32岁的吴厚刚将獐子岛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他的改革从产权制度开始,将捕捞船全部民营化,以解放积极性;将渔民捕捞的产品集中起来出售,以此增加市场整体竞争力,主导议价权。
之后, 吴厚刚开始推进“底播养殖”技术取代传统的“浮筏吊笼养殖”,将海产品从“圈养”转变为“放牧”。
在新养殖、新模式的影响下,2000年,獐子岛镇总收入达到6.79亿元,纯收益2.1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万元。而同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08元,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229元。
2001年,政企分离政策推行,獐子岛改制。吴厚刚选择下海。
下海后,长海县政府给了他渔业公司5%股份的奖励,以及53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其再购5%的股份。最终,吴厚刚以10%的股份占比、第三大股东的身份继续做渔业公司的掌舵人。
在吴厚刚的带领下,獐子岛启动了海洋牧场建设,投放海底人工鱼礁、海洋生物苗种,进行海底绿化,这里也成了中国海洋牧场的起源。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渔业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第一天,獐子岛以60.89元的开盘价成为当时国内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价股票。此后股价持续攀升,到2008年1月创下151.23元的纪录,成为沪深两市的股王,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
吴厚刚曾说,“大海是我的家,蓝色的大海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发展过程要与大海和谐共生。”
但是,在与大海和谐共生了十多年后,画面开始变得不再和谐。
继2014年“冷水团”事件后,随即而来的 播苗数量造假、偷工减料、播撒量虚报等负面传闻, 缠绕着吴厚刚和其所领导的獐子岛集团。
吴厚刚却走了一波“骚操作”,2014年后自降薪水为0,却于2016年在股市套现超1亿元。
A股市场,优秀的公司总是相似,作妖的却各有千秋。
獐子岛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蓝田股份?
同样作为农业企业,蓝田股份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股市传奇。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
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每股收益也能达到0.81元,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 “蓝田神话”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如此“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如今的獐子岛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2001年10月,刊登于《金融内参》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质疑——其业绩完全依靠银行贷款。迷雾拨开之后,蓝田神话破灭。
农业版块的故事总在上演。
此前,到期没钱还本付息的雏鹰农牧,开创了“猪肉代偿”债权人的先河。在今年1月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时,再次给出了“猪被饿死”的亏损理由,和扇贝逃跑如出一辙。
自然灾害成为了农业上市公司造假的契机。
然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在计提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回 ”。因此,这也成为不少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
让报表好看是很多A股企业的基本要求,在没有实力支撑下的好看,总是外强中干。当窟窿太大,荒唐的借口开始上演一个个的股市笑话。
这些啼笑皆非的股市趣闻,映射的是监管的缺失,惩罚机制的不健全。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违规信披,业绩修饰正在堂而皇之地进行。
虽然问题长久存在,但可以看到的是,监管在逐步与成熟市场同轨。
5月15日,证监会启动设立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发布了2018年度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状况白皮书及系列子报告,中国投资者网微信公众号也正式上线。
新湖财富助理总裁郭剑表示,A股的退市机制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的确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目前退市的企业开始变多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如果说,A股是一个时代的火山口,那么,这里拥挤着几十年的投机客与亢奋者。
当扇贝不再跑路,当市场的灰色行为不再被宽容,这些让人鄙夷的价值投资,也会被接受。
⑧ 獐子岛现在能买吗
不能 ,因为该股今日召开股东大会,发行公司短期融资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停牌一天。 基本面: 据獐子岛上海办事处相关人士介绍,从今年年初开始,獐子岛先后在上海招募了3家代理商,开出上海湾广场和正大广场2家销售獐子岛海参、鲍鱼、扇贝、海螺、海胆等五大类100多种海产品的全品店;在久光百货、太平洋(601099,股吧)百货3家门店开出了4家獐子岛海产专柜。獐子岛的小包装海产品将从5月份开始陆续进入全家便利上海门店。据介绍,今年下半年,獐子岛有望在上海注册成立分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上海市场的投资和营销力度。预计到今年年底,獐子岛在上海的全品店将增至8家,专卖柜和销售点可望达到近300个,销售额可望突破2000万元。 为了在餐饮行业进一步宣传獐子岛的海产品牌,獐子岛去年与中国饭店采购供应协会在全国发起举办了首届“獐子岛”杯海参烹饪大赛。在昨日举行的上海赛区的预赛中,原料全部采用獐子岛的海参。大赛随后将在长沙、西安、北京举行预赛,每一站预赛将会评出前两名参赛厨师,参加11月份在北京举办的决赛。 据介绍,獐子岛以其独享北纬39度纯净海域的高品质海珍品,从辽宁省众多海产品企业中脱颖而出,挺进上海世博会,成上海世博会辽宁省唯一指定海珍品提供企业。 技术面: 该股除权后走势较弱,属于长线,高送配绩优品种,目前价位参与不合适,可在后期有调整时介入。
⑨ 獐子岛股吧
獐子岛股吧如下:
一、獐子岛公司在2020年6月24日,发布一则极为重要的公告,内容为收到《中国证监会》作出的《处罚决定书》,基本查实獐子岛公司分别于2014年度、2015年度在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形下,客观上利用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复杂极难发现、难调查、难核实的特征,不以实际采捕海域为依据进行成本转接,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实,2016年通过少记录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揭露为盈利,2017年度又将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销海域或减值海域,夸大亏损幅度,另外,公司还涉及《年终盘点报告》和《核销公告》披露虚假、秋测披露不虚假、不及时披露业绩变化情况等多项违法、违规事实。
二、参与的基本条件:凡在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2月9日期间买入獐子岛,且在2018年2月10日之后卖出或仍然持有的散户朋友,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股民维权315网----参加,并有望获赔...
三、历史典故:从佛山照明、大智慧、亿晶光电、抚钢、山西路桥再到现在的普天等等,均取得重大成功,路是靠走出来的,从来不是虚构出来的... 成功也必然属于行动者。
1、獐子岛因扇贝接连跑路而引发市场关注的獐子岛,本以为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但时至目前,獐子岛股票依旧平稳运行,并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獐子岛股价出现了大幅攀升的走势,甚至出现了翻倍的行情。
2、从此前遭到市场舆论风波的冲击影响,到董事长辞职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被罚,再到股价的翻倍上涨,獐子岛再一次演绎了反转神话。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近期市场行情的持续回暖,农牧饲渔板块也出现了不错的上涨行情,作为农牧饲渔板块的热门上市公司,却容易获得市场资金的炒作;另一方面则在于近期獐子岛发布了半年报业绩预盈的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3000万至4500万元,而在去年同期,獐子岛却发生了2358.97万元的亏损。
3、截至目前,獐子岛股价报收于每股5.68元,较上月底的股价上涨了一倍,相对应的总市值达到了40.39亿元。从这一轮7月份的上涨行情中,獐子岛也称得上显著跑赢市场行情的上市公司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整个7月份的时间内,银行地产等低估值板块却出现了大涨大跌的走势,且上涨的行情只用了数天的时间完成,紧随其后,却面临着半个月以上的阴跌走势。时至目前,不少银行股、地产股的股票价格已经非常接近6月底的起步点,有的上市公司更是创出新低。换言之,从7月上旬之后,银行地产股却处于新低不断的过程,这与其低估值、低市净率的特征有所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