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去年净亏损近3亿,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什么问题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去年净亏损近3亿,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有很多线下餐厅都无法正常开业,从而导致一些门店受到严重亏损。不仅如此,这家火锅店的创始人以及董事长也曾表示,他们通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走访,发现有一部分门店存在严重的选址错误,从而导致严重的亏损,于是就关闭了200家门店。
三、结束语
2021年呷哺呷哺实际收入61.5亿元钱。但是部分餐厅受到疫情影响,有些餐厅也因为亏损而被关闭,年度利润损失预计在2.75亿元至2.95亿元之间。
⑵ 呷哺呷哺受限制股份单位算股权激励吗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告的内容概不负责,对其
准确性或完整性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表明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内容而产生
或因依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Xiabuxiabu
Catering
Management
(China)
Holdings
Co.,
Ltd.
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於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520)
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及购买股份
董事会宣布,於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本集团一名董事及13名雇员获授受限制股
份单位,涉及合共2,910,920股股份。受限制股份单位的承授人无须就根据受限制股份
单位计划获授任何受限制股份单位或就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而付款。待达成若干归属
条件及若干绩效目标後,受限制股份单位可於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当日起计十年期间
内行使。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授予有关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由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
香港中央证券信托有限公司以信托方式为受限制股份单位参与者的利益所持的现有股
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本公司不会因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而发行任何新股份,因此,
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将不会对本公司现有股东的持股量造成任何摊薄效应。
另外,於二零一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至本公告日期止期间,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根据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及受限制股份单位信托契据在市场上进一步购买合共804,500股股
份,并为受限制股份单位参与者的利益以信托方式持有该等股份。
兹提述由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
团」)当时的股东於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批准及采纳的本公司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其主要条款之概要载於本公司日期为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五日
的招股章程及已寄发予本公司股东并刊载於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网站
⑶ 呷哺呷哺上半年关店37家,收入同比减少近30 % ,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呷哺呷哺自身的颓势其实在最早品牌定位出现偏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无论餐饮亦或是消费品,作为一个品牌的基础要求是在品牌定位及核心产品定位上永远不要做出错
误的决策,因为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对于品牌的消费群体来说都是致命的伤害,消费者一旦离开,
几乎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呷哺呷哺最大的错误决策,在于2017年的时候贺光启 选择对呷哺呷哺进行精致化转型,这个决定
的愚蠢程度让我怀疑他没有做任何的消费者调研,甚至对呷哺呷哺的过去做了根本性的否定,呷哺的起家就是源自于便宜和麻酱。
一、麻酱变味了,呷哺变贵了,你的消费者怎么可能会买单呢?而深挖呷哺精致化转型的原因也很奇特,是因为内部高端定位凑凑的成功,凑凑本身在内部并不被
看好,但在凑凑单店模式跑通以后却让呷哺呷哺看到了机会。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内耗,屁股决定脑
袋。
呷哺呷哺还能不能救呢?可以,重回低端路线,材料走回性价比,做出特有停留口味及食材,重新
做市场铺设。可能还能救一救。
品牌做起来不容易,但是毁起来很容易。宁愿不做,不要做错,这是基础底线。
六、当时巴奴毛肚火锅作为河南当地一个火锅品牌,以毛肚特色在多地盖过了海底捞的风头。大龙燚火
锅同时兼打明星牌和时尚新奇的营销手段,形成了以“内容+产品+热点+差异化与顾客互动”的模
式。
火锅这把火,烧得很旺,行业内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出绝招,蛋糕很大,分一分还是有饭吃。 呷哺呷哺旗下凑凑火锅用“火锅+茶饮”的模式极速扩张,野心勃勃,想一年密集开设20家
店,走遍大江南北,但当时就有人考虑到,模式的创新可能带来精力的分散。
火锅企业的模式创新都是进行嫁接,这种嫁接势必要建设一套供应链,这将分散企业对主业的精
力,可能导致主业受到影响。
凑凑离职的CEO张振纬在上海创立了谢谢锅,出走呷哺呷哺另起灶台后成为新晋网红。而呷哺呷哺
应对的方法是重回大众消费路线,增加多种单人套餐。
失人心容易得人心难。虽然呷哺呷哺不同于阿迪达斯的衰落有社死这层原因,但是火锅品牌不断增
多,由增量市场逐渐转为存量市场,内卷也日益严重。病毒之下火锅业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在需求
旺盛的行业不突破新的经营模式,那走下坡路也是必然。
⑷ 呷哺呷哺高层动荡,资本退潮,且看创始人如何打响“翻身仗”
撰文/吕明侠
出品/每日财报
呷哺呷哺(0520.HK)管理层余震未了。6月28日晚间,一份来自赵怡的3000字长文在网上传开,声称自己在5月20日,在没有任何事前通知的情况下,被董事会罢免了所有职务,且字里行间均为驳斥呷哺呷哺针对她的“若干子品牌表现未达到董事会预期” 指控。
而事发当时,她称正在高铁上,因为没有空间可供参加远程会议,因此不得不跑到厕所,抱着笔记本“蹲”了近一个小时。不出意外的话,这大概也是有史以来,最有“味道”的总裁罢免过程了。
此事一发,呷哺呷哺股价大跌,除了有高层人事动荡带来的影响,想必也与其过去表现和未来的重大不确定性脱不开关系。而一系列缠绕着呷哺呷哺的问题和矛盾明面化的开始,也不禁让外界感叹:曾经那个开创小火锅先河的呷哺呷哺为什么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了。
佳话总会落幕 资本终将退场
为什么会突发解雇总裁?
根据公开资料,2012年,赵怡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呷哺呷哺负责财务相关的事务,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此前,其在联合利华、索尼爱立信、麦当劳都曾担任过高管职务,在她的带领下,呷哺呷哺于2014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可以说,呷哺呷哺能够从一家私人企业,成长为如今面向公众的大集团,赵怡功劳巨大。这一点,呷哺呷哺的创始人,贺光启也亲口承认过,不仅称赞她为“天才”,更是在2019年的时候,力排众议,将她推上了行政总裁的位置。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倒也是一段商界佳话。
可如今的赵怡,已经不被允许参与呷哺呷哺的公司管理。继5月21日预期未达标解任行政总裁的职务后,6月14日,呷哺呷哺再次发布公告宣布了免除其执行董事职务的“议案”,理由是赵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同时由创始人贺光启接替其职务。
显而易见,如此突然解职高管,反映出公司内部矛盾或许已经进一步激化。之所以说“进一步”是因为高管离职、股价暴跌的戏码,在呷哺呷哺身上,上演了可不止一次。
今年4月16日,呷哺呷哺宣布张振纬辞去凑凑CEO一职,同时辞去公司所有职务。张振纬离开之后,凑凑各部门以及各区域负责人将直接向贺光启汇报工作。4月19日,也就是在张振纬离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呷哺呷哺股价大跌,跌幅一度超20%,股价最低达11.26港元,创近半年新低,公司市值直接蒸发21亿港元。
伴随着股价跌、高层走,如今的呷哺呷哺颇有“树倒猢狲散”的意味。不仅如此,今年3月,高瓴资本将旗下两大基金合计持有的近1.14亿股呷哺呷哺股份全部清仓。同时,大摩也将所持有的1.04亿股份,减持到0.12亿股份,持股比例由9.25%降至0.93%。
业绩尽显疲态 新品难挑大梁
呷哺呷哺如今的惨淡,不光可以证明近年来的衰退,也一定将深深的影响到未来。
《每日财报》了解到,呷哺呷哺近年财务数据惨淡,且疫情后期也并无明显好转。财报显示,从2018年开始,呷哺呷哺就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0年呷哺呷哺业绩受疫情影响严重,营收54.55亿元,同比减少了9.5%;净利润仅为1837万元,同比减少99.4%,距离亏损并不遥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净利润增速已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2016年-2020年,呷哺呷哺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74%、14.17%、10.07%、-37.71%和-99.36%。
(制图:每日财报)
最糟糕的是,因为在上市后盲目扩张,以及错判形势进行消费升级,价位越来越高的呷哺呷哺,口碑飞速下滑,顾客上座率也越来越低。
一般来说,翻座率是任何餐饮企业考察餐厅经营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翻座率高,意味着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营业时间内,让座位的流动率提高,营收也会成倍提升,反之亦然。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其翻座率分别为3.3、2.8、2.6和2.3,也是逐步下滑的。
“驳斥”是表面的,“行动”是诚实的。我们发现,大概是赵怡也早就对呷哺呷抱有悲观态度,其在今年的1月份和4月份两次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累计套现达3000多万港元。
《每日财报》留意到,面对消费升级大趋势,以及平价火锅的发展瓶颈,呷哺呷哺曾试图向“网红”“高端”“轻奢”的路线靠近,开创品牌“凑凑”,拟在品牌形象、产品结构、门店环境、服务模式等方面均作出调整。可是用钱打造的“精致感”,必然反应在客单价上。事实上,如今126.6元的客单价,已经超过了海底捞110.01元的客单价。甚至有网友称“有这钱我不如去吃海底捞,至少服务好。”
市场竞争激烈 老将难有新“方”
据《2020—2021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火锅市场总收入将达到8880亿元。而作为标准化程度高、业态成熟且整体格局依然比较分散的品类,火锅成为很多餐饮创业者的首选。
但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行业的集中度却并不高,2019年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海底捞其市占率也仅有2.2%,呷哺呷哺占有不足1%,前五名只占了火锅市场5.5%的份额。
如今,创始人贺光启重新出山,却面临不一样的市场光景,当下的火锅江湖可谓“高手林立”,各具特色的火锅店、网红店层出不穷。
几家热门的火锅品牌,几乎都靠着“火锅+特色单品”的模式圈住了属于自己的忠实顾客。比如主打鸭血火锅的“谭鸭血”;独具特色的卤味火锅“贤和庄”;以毛肚出名的“巴奴”,这些品牌打出了自身的差异化运营,在火锅赛道中站稳了脚跟。
另外,“宅家吃火锅”的消费模式异军突起。瞄准居家火锅的锅圈食汇、懒熊火锅、餐爆食材等品牌,目前也已获得了千万等级的融资。甚至于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新型生鲜电商,依托于自己的供应链、物流优势,也在提供送火锅到家的服务。
纵使火锅行业市场庞大,但是面临如此多背景的竞争者,呷哺呷哺也难说轻松。眼下,其两名高管接连离职,呷哺呷哺需要一个能够让其摆脱增长乏力困境的掌舵人,而创始人贺光启时隔九年再亲自上阵可能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⑸ 电商财经要闻:高管内讧!秘密在高铁厕所“暴雷”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周 财经 重磅】。
【新消费】
1、奈雪的茶IPO破发 估价下跌13.54%
6月30日周三,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报18.86港元,较招股价19.8元低4.75%,一度下跌15.63%。截至收盘,奈雪的茶下跌13.54%,报收17.12港元,市值293.63亿港元,约合244.20亿人民币。
彭心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上市对于奈雪的茶来说只是一场马拉松途中的加油补给站,尚未到终点,未来的路或许更加崎岖但不能停下。
2、CHALI茶里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中国袋泡茶品牌CHALI茶里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B轮领投方碧桂园创投持续加注,新浪微博、老股东易凯资本跟投。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了茶里的独家财务顾问。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会用于加快供应链茶叶深加工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建设。茶里南沙总部基地计划打造茶产业研究中心和精加工深加工生产制造中心,将涵盖全自动化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国际茶学院三位一体。日前一期工程已于6月23日完成封顶,并将在今年9月正式投产。
3、湖南米粉品牌“霸蛮”连续获亿元B+和C轮融资
湖南米粉品牌“霸蛮”已于去年年底和今年第一季度末连续完成B+和C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过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沣途资本、番茄资本、豪客来、imo资本,老股东idg资本、森马投资跟投,C轮由穆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两轮融资金额将会用于数字化建设、R&D研发投入和供应链建设。
4、香飘飘推出冲泡果茶新品飘飘茶
香飘飘推出冲泡果茶新品飘飘茶,主打冷热双泡。产品含有真实果粒,共有两种口味,分别为杨枝甘露和百香凤梨。目前该产品已经在电商渠道发售。
5、智能运动品牌“云麦”获2亿元C2轮融资
专业智能运动品牌“云麦”近日对外宣布完成2亿元C2轮融资,由乐耕资本领投,长润资本、璀璨资本以及明势资本跟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新品研发、品牌建设与全球渠道拓展。
6、名创优品 科技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亿元 增幅100%
名创优品 科技 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亿人民币增至6亿人民币,增幅100%。同时,该公司经营范围新增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据了解,名创优品 科技 (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周书。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YGF Investment I Hong Kong Limited全资控股。
7、儿童营养零食品牌“满分牛牛”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儿童营养零食品牌“满分牛牛”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与VIPKID共同发起的早期基金小恐龙基金领投,尚承投资跟投,光济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满分牛牛创始人李瑞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新品研发生产、团队搭建等。
据悉,满分牛牛成立于2021年4月,希望提供安全、天然、营养丰富的3-12岁儿童零食,兼顾营养功能与好吃口感。满分牛牛目前共开发8款SKU,产品包括能量小方等,覆盖10-60元价格带,将于8月上线天猫商城。
8、存量餐饮整合平台小满茶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存量餐饮整合平台小满茶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众源资本(领投)、元禾原点创投、尚承投资。
据了解,小满茶田是一家存量餐饮整合平台,希望构建存量餐饮领域的“新基础设施”:找到餐饮领域中分散但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品类,以自研产品和品牌为基础,用存量改造+新式加盟的方式,为商户输出优质产品、精细化运营、供应链、品牌势能以及互联网运营能力,目前新火林已孵化新中式茶饮全资子品牌“小满茶田”。据不完全统计,小满茶田所属领域本地生活本年度共有79笔融资。
9、新锐乳饮品牌“爱视小爱浆”获1亿元战略融资
新锐乳饮品牌“爱视小爱浆”已于近期获得来自东峰资本的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爱视小爱浆母公司东风股份旗下的投资业务,爱视小爱浆是东风股份旗下消费业务东峰佳品自主孵化的品牌。此轮融资后,爱视小爱浆将投入在产品研发、数字化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
10、潮流配件品牌“CASETiFY”获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
潮流 科技 配件品牌“CASETiFY”已于日前获得郑志刚成立的C资本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为成立10年来首次接受外界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快销售增长、拓展全球零售网络、并为潜在收购项目提供资金。据官方介绍,CASETiFY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首个也是收入规模最大的个人化电子配件品牌。
11、国产茶叶品牌茶小空Teakoo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国产茶叶品牌茶小空Teakoo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光速中国(领投)、DST Global、五源资本、动域资本、棕榈资本。
据了解,茶小空Teakoo是一个国产茶叶品牌,主要提供乌龙茶、玫瑰茶、白茶等种类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天猫旗舰店等渠道购买。
【新基建】
1、每日优鲜市值蒸发超10亿美元
截至7月1日,每日优鲜股价为8.84美元,市值为20.81亿美元,与刚上市的32亿美元市值相比蒸发了约32%。
从股价表现看:6月25日上市当日每日优鲜出现了上市即破发,盘中跌幅超30%,股价从发行价的13美元跌至8.18美元。上市当日收盘时,每日优鲜收盘价为9.66美元,相比发行价下跌25.69%。
此后,每日优鲜连续几个交易日股价下跌。6月28日为每日优鲜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每日优鲜当日股价下跌8.49%至8.84美元收盘。
6月29日,每日优鲜股价下跌2.15%收至8.65美元。6月30日每日优鲜盘中一度上涨随后回落,收盘价与开盘价一致。7月1日每日优鲜股价微涨2.2%至8.84美元。
2、顺丰同城递交赴港上市申请
同城实业发行H股事项的相关资料于6月30日刊登于香港联交所网站,数据显示,2018-2020年,顺丰同城营收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平台注册骑手超过280万名,注册商家数量达53万名,用户数达1.26亿。。
3、绘玩 科技 完成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英语机构教学SaaS平台绘玩 科技 完成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海创汇。
据了解,绘玩 科技 是一个英语机构教学SaaS平台,绘玩 科技 基于自主研发的英语教学SaaS平台 + 游戏 化教学工具,赋能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针对传统机构教学管理普遍会遇到的教学标准化困难、课后练习效果差、学情数据反馈慢等问题。绘玩 科技 通过行业领先的智能革新技术,从多个角度出发,涵盖 :教务管理、互动课件、课后作业、智能学情等多个模块 , 提供了 一套符合3到12岁的孩子线下 + 线上整合、分段式、个性化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绘玩 科技 所属领域教育本年度共有21笔融资。
4、零售行业数据智能平台北极数据完成天使轮融资
零售行业数据智能平台北极数据完成天使轮融资。据了解,北极数据是一个零售行业数据智能平台,基于大数据及深度学习技术,协助用户整合企业内外部数据,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数据分析和决策解决方案,包括销售预测预警、营业数据监测、消费行为分析等。
5、宝尊电商全资收购奕尚
宝尊宣布,以全现金的交易方式收购奕尚100%股权,公告称,通过收购奕尚,宝尊电商将进一步渗透服饰品类,并购后奕尚会作为宝尊电商的一个子品牌。
6、博车网完成9570万美元战略融资
机动车B2B交易服务平台博车网完成战略投资9570万美元融资。据了解,博车网是致力于二手车拍卖、事故车拍卖、配件服务、金融服务的B2B交易平台,依托全国60余家网点,为委托方提供车辆全流程处置方案,通过现场看车+网络拍卖、线下批售、店面寄售的多种模式,为会员提供稳定丰富的车源和快速全面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博车网所属领域 汽车 交通本年度共有66笔融资。
7、 普通货运代理服务商新里物流完成战略融资
普通货运代理服务商新里物流完成战略投资。据了解,新里物流是一家普通货运代理服务商,经营范围包括普通货运代理;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服务;装卸服务;包装服务等。据不完全统计,新里物流所属领域物流本年度共有20笔融资。
亿邦动力获悉,本轮投资方菜鸟网络是由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汇通合作成立的物流服务公司。
8、电商运营服务商“优趣汇”正式在港公开招股
电商运营服务商“优趣汇”正式在港公开招股,招股期为6月28日-7月5日12:00,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本次优趣汇拟全球发售的股份数为3069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占10%,国际发售股份约90%,价格区间为每股11.86-15.35港元,股份代号2177。
据悉,优趣汇是一家中国品牌电子商务零售及批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日本品牌快速消费品,包括美妆产品及个人护理产品,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为28个品牌合作伙伴及其66个品牌提供品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其中58个品牌来自日本。
9、店小秘收购17TRACK
6月30日,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店小秘”宣布已完成对全球领先的物流轨迹查询服务商“17TRACK”的全资收购。店小秘,17TRACK将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
10、美国电商平台Etsy以2.17亿美元收购Elo7
6月29日消息,美国在线手工艺品电商平台Etsy本周宣布收购巴西电商公司Elo7,希望拉美市场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本周一,Etsy股价大涨7%。此前,该公司宣布以2.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lo7。Etsy首席执行官约什·希弗曼(Josh Silverman)称该公司为“巴西版Etsy”。据悉,Elo7是巴西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拥有5.6万卖家以及近200万购物者。
11、服装尾货平台交易服务商 库无忧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服装尾货平台交易服务商“库无忧“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野草创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算法团队人员补充和产品研发。据了解,“库无忧”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小程序于2021年1月11日正式上线,目前GMV已经超3000万,整合尾货行业内买卖服务商超3000家。
12、餐饮业维修SaaS平台ResQ获7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餐厅维修和保养平台“ResQ”宣布获得7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方为Homebrew、Golden Ventures和Inovia Capital,跟投方包括美国最大外卖平台DoorDash高管Gokul Rajaram在内的多位天使投资人。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和地域扩张等方面。据了解,ResQ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餐厅后厨的维修和保养。餐厅可以在ResQ平台上预订服务,范围涵盖空调、电气、清洁、管道维修、预防性维护等。
1、旺旺年报:2020财年旺旺总营收约220亿人民币
日前,旺旺发布了截至2020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年报。根据旺旺发布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2020财年旺旺总营收约2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5%;净利润41.58亿元,同比增长13.9%。
2、耐克公布2021第四季度业绩:北美销售额增长141%
耐克截至5月31日的当季净利升至15亿美元,每股收益0.93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同期为亏损7.90亿美元,预期为0.51美元。总收入从上年同期的63.1亿美元增至123.4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10.1亿美元。公司以全价销售更多商品,减少降价促销,从而促进了销售。
在耐克最大的市场北美,销售额增长了141%,达到创纪录的53.8亿美元。在大中华区,销售额仅增长17%,为19.3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7%。
3、李宁公司预告2021年上半年纯利已超去年全年
6月28日,李宁公司发布盈利预喜,预期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纯利不少于人民币18亿元,远超2020年同期录得的纯利人民币6.83亿元。
在2020年全年,李宁的净利为16.98亿元,以此计算,其2021年上半年预期净利是2020年同期的3倍。早前,李宁曾发布今年Q1的运营数据,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 在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录得80%~90%高段增长。此外,根据晨星数据,天猫旗舰店李宁总体销售额同比上升72.3%。
4、瑞幸咖啡补发2019年财报,当年净收入30.25亿元
6月30日晚间,瑞幸咖啡补发的2019年经重新审计后的财报显示,其2019年净收入为30.25亿元,对比2018年收入8.4亿元,增幅达260%。
瑞幸咖啡表示,公司将尽快发布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并逐渐恢复至正常财报披露进度。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始于2019年,此次财报中指出,瑞幸咖啡2019年的净收入在当时被夸大约21.2亿元,成本和费用也被夸大13.4亿元。
1、呷哺不到半年市值蒸发210亿港元
半年来,呷哺CEO“被离职”、凑凑CEO重新创业,“高层内斗”传言之下,呷哺集团多个交易日股价下行后,截至6月30日收盘,呷哺报价8.11港元,最新总市值88.03亿港元,较2月最高市值蒸发超210亿港元。
2、前CEO深夜发文驳斥呷哺呷哺
今年5月21日,呷哺因“若干子品牌未达董事会预期”,解除其行政总裁职务,由创始人兼任。6月14日,董事会在建议罢免赵怡的行政总裁职务。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赵怡4月下旬起被动停职,在5月份被公司临时通知解约,仅比公司对外公告早1天。
赵怡声称自己在5月20日,在没有任何事前通知的情况下,被董事会罢免了所有的职务。而当时,她正在高铁上,因为没有空间可供参加远程会议,因此不得不跑到厕所,抱着笔记本“蹲”了一个小时。
3、来伊份5亿定增告吹
来伊份公告称,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变化,同时结合公司现金流情况,公司终止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来伊份原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4、电子雾化产品生产商ICE暴雪完成1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电子雾化产品生产商ICE暴雪完成天使轮1亿人民币融资。据了解,ICE暴雪是一家电子雾化产品生产商,为消费者提供 健康 和个性的电子雾化产品,发展电子雾化产业链,推动雾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体验。新品方面,ICE暴雪推出有小暴雪、小暴龙标准款以及小暴龙PRO款。据不完全统计,ICE暴雪所属领域智能硬件本年度共有23笔融资。
5、红星美凯龙涨近5%618期间线上销量大增
6月28日消息,红星美凯龙今日收涨4.90%,报5.57港元,总市值217.51亿港元,盘中高见6港元,创17个月新高价。据悉,今年618期间,红星美凯龙携手天猫超级品牌日实现全域销售总额达86.3亿元,线上引导销售27.45亿元,消费人数同比增长31%,成功缔造出天猫超级品牌日 历史 上首个十亿品牌。
6、去哪儿:2021暑期出游酒店预订量已超2019年同期三成
6月28日消息,去哪儿网近日发布的《2021暑期出游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出游产品预订呈现出“酒店先行”的特点,目前酒店预订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三成,其中高星酒店占比增长近一成。供需影响下,暑期酒店每晚均价也从2019年时的502元,增长至688元。截至目前,上海成为暑期出发旅客最多的城市,其次是北京和成都。其中,上海-西宁、北京-西宁分别成为两地出发的航线中,预订热度增长最高的航线。
7、中国中免递交赴港IPO申请2020年年收入超520亿元
6月28日消息,日前,中国中免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迈出了赴港上市第一步。据招股书显示,中国中免为全球最大的 旅游 零售运营商,2020年,中国中免年收入达525.96亿元,公司占全球 旅游 零售行业市场份额达22.6%,其中,免税商品中包含香水、化妆品、化妆工具在内的美妆品类做出最大业绩贡献。另有消息称,中国中免的IPO募资额或为78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49亿元),若成功在港上市,或创下年内香港最大募资规模的IPO。
8、迪士尼2020年授权和自营产品全球零售额达540亿美元
6月28日消息,日前,在美国《License!Global》期刊最新发布的“2021全球最佳授权商排行榜” 中,华特迪士尼公司再次蝉联榜首,这是迪士尼连续13年夺得头筹。此次年度报告称,2020年来自迪士尼的授权产品和自营产品的全球零售总额达到540亿美元。
9、交银国际:维持哔哩哔哩“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6港元
6月29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报告,哔哩哔哩CEO12周年演讲提到,B站用户仍呈现高粘性、高留存、及强互动的特点。平台推荐机制、奖金激励、创作工具升级等多维度扶持内容创作。B站中小/新UP主获70%流量分配,有助于新UP主积累粉丝,及新品类起量。创作者激励计划已覆盖38.7万UP主。该行看好B站内容品类拓展下长期变现能力的提升,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1006港元。
10、美的集团:今年“618”美的系全网总销售额突破160亿
6月29日消息,美的集团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披露公司在今年“618”的表现:截至2021年6月18日24时,美的系全网总销售额突破160亿,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品台连续9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并在拼多多、抖音、快手新渠道方面斩获销售榜首,订单量突破2万单,成交超7000万,其中拼多多同比增长超130%。累计店铺自播突破3000场,订单量破百万单,全网直播引导成交总金额近23亿。其中Z时代购买贡献同比增长59%,小镇青年购买贡献同比增长56%。
11、花花公子将以3.3亿美元收购内衣零售商Honey Birdette
6月30日消息,据悉,花花公子(Playboy)品牌所有者(PLBY)表示,已同意以3.33亿美元收购一家澳大利亚内衣零售商Honey Birdette。报道称,Honey Birdette拥有约60家实体店面,其中大部分位于澳大利亚,少数位于美国和英国。公司预计,截至本月的财年收入将超过7300万美元,增长逾40%。
⑹ 海底捞亏后呷哺亏,火锅行业未来的前景如何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都亏损,因为大部分地区的餐厅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没有办法充分营业,而呷哺呷哺打部分的所在城市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占比非常高,尤其是一些一线的城市,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的大,所以会出现火锅亏损的情况。但其实遭遇到亏损或业绩下降的问题,不光是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餐饮行业整体的情况都不太乐观。
火锅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因为很多火锅店的运营还是停留在一些网红打卡等方式来进行热度的吸引,但是这只能给火锅店带来短暂的热度,想要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是要使自身发展更加扎实,同时搭铁还需自身硬,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火锅行业也需要迎合如今的消费观念,作出创新,谋一个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