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O船长的影片赏析
戴着发光的紫色眼镜,坐在黑暗的剧场里。随着合成音乐的渐渐增强,灯光渐渐变暗,一片星空魔术的出现在眼前。很快黑暗转变成了一个螺旋状的星系,一颗小行星慢慢地向观众漂来。充满力量的独白在剧院中回荡:“宇宙,一个兼有美好和邪恶的宇宙。一小群人力图给无数充满绝望的世界带来自由。他们是一个贫民乐队,头领是声名狼藉的EO船长!”一个突然的爆炸摧毁了小行星,这是许多精彩的三维幻象中的第一个。
《EO船长》代表了迪士尼游艺项目的一个新纪元,因为它是在Michael Eisner被任命为沃尔特·迪士尼公司董事会主席后炮制出的新生事物中的一员。让一个如Michael Jackson这样的当红明星(而且不是迪士尼旗下的明星)来出演该片的想法是革命又超前的。这是多年以来,一个主题公园的游艺项目首次折射出当代人的口味和兴趣。
另外一个时髦的举措就是,迪士尼请来了因导演《星球大战》而成名的乔治·卢卡斯,让他担任了《EO船长》的监制。毫无疑问任何看过《EO船长》的人都会发现《星球大战》对《EO船长》的影响。例如《EO船长》中的一个人物Hooter,就和《星球大战:杰迪归来》里的Max Rebo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由于有工业光魔公司做特效支持,《EO船长》也因此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之一。根据估算,这部电影每分钟的制作花费都超过了100万美元,大多是由于从头至尾的精致三维特效。
在这么多的爆炸和刺激背后是一个很特别的科幻故事。EO船长受命去寻找“至尊领袖”并且把一个礼物送给她。在他们的路上,一个来历在电影中没说清楚的“巡逻船”开始袭击EO船长和他船员,导致了一段精彩的追逐场面。尽管敌人用激光攻击他们,EO船长一行人却只是试图想办法尽快跑掉。这种倾向贯穿电影始终,因为EO船长在整部电影里都没有用任何武器,——电影并没有进一步挖掘这个有趣的想法。
最后,船员们到达了“至尊领袖”的星球,并在和侍卫发生冲突后,被抓捕到了她的面前。很显然,如此公然的出现是对“至尊领袖”的严重不敬,因此“至尊领袖”宣判他们要接受100年的折磨。幸好EO船长手上有一个秘密的计划:很明显这次他打算要给“至尊领袖”的礼物就是音乐,在弹指之间,他的船员们就变成了一个摇滚乐队。通过音乐的力量,EO船长把“至尊领袖”可憎畸形的侍卫们变成了相貌正常的人。最后在大制作歌曲《我们来这改变世界》(We Are Here to Change the World)之后,“至尊领袖”自己也由一个丑恶的怪物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简短的庆祝之后,EO船长的船再度启航,显然要把他的礼物带往另一个世界。
作为电影结尾处不少令人兴奋的舞蹈的载体,这个奇异的故事非常成功。它是它那个时代的大制作,电影的结束片段让人回忆起了Michael Jackson的其它音乐录影,比如《颤栗》(Thriller)。电影的最后一首歌《我的另一面》(Another Part of Me)最终发行为单曲,在Billboard流行单曲榜上中最高排名第11,且在R&B榜上夺得冠军。这首歌的歌词似乎有一点神秘,但是看起来传达出了一种天下和平的信息:
We're sending out 我们送出
A major love 巨大的爱
And this is our 这就是我们
Message to you 给你们的信息
The planets are lining up 行星排列成行
We're bringing brighter days 我们带来了更美好的日子
They're all in line 他们都在排队
Waiting for you 等候着你
Can't you see 你难道没看见吗
You're just another part of me 你就是我的另一面
从技术角度上讲,《EO船长》让印象深刻,尤其是考虑到它制作的年代。即便放到90年代末来看,《EO船长》中的特技也可以跟当代电影里的电脑特技比肩。另一个很棒的地方是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创作的美丽配乐。他后来还为另外几部迪士尼电影做过配乐,比如《火箭手》(The Rocketeer and Honey)、《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I Shrunk the Kids),以及票房大片《泰坦尼克》(Titanic)。“至尊领袖”的化妆是由天才化妆师Rick Baker完成的,他当时刚获得了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化妆奖。之后他还为迪士尼的《巨星乔扬》(Mighty Joe Young)、《鬼屋》(Haunted Mansion)和《火箭手》(The Rocketeer)等片工作。
《EO船长》代表了迪士尼游艺项目创作方式的改变。这是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们第一次和公司外部人士在大部分的创作过程中联手,这个方式之后也帮助迪士尼创造出了极其流行的星际旅行、印第安纳·琼斯大冒险等游艺项目。
❷ 江湖的父老相亲大家好,谁给整一篇法国电影《碧海情天》的影视鉴赏 跪谢
镜头伊始随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缓慢移动,抑扬顿挫的配乐引人入胜,尔后,是远处山海相连的海平线,穿过山峦,镜头拉远,那个瘦弱的男孩奔跑至海边,纵身一跃跳入海中,即便是黑白画面,在吕克-贝松的镜头之下,仍然极具美感。在明亮闪烁海面之下,男孩潜入深海喂食幼海豚,那些摇曳的海藻,往来有序大小不一的鱼群,仿佛与他共为一体,彼此尊重,互不侵犯。影片用十五分钟的黑白画面讲述了男主人公杰克-梅约的童年记忆,父亲由于一次潜水而意外过世,在此之前,母亲早已抛夫弃子回至美国。这也为故事的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
杰克注定孤独一人,童年好友恩佐(让-雷诺饰演,曾于《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担任杀手里昂一角)是他于世俗生活的唯一牵挂。
时过境迁,恩佐长大成人,是世界闻名的潜水冠军,开着一辆破旧的甲壳虫汽车,在某个不知名的临海小镇里以潜水救人搜物为业,在一次成功救人后,他决心寻找杰克。他始终无法忘却那个不善言语的男孩,亦如他的甲壳虫,是沉淀在时光与记忆深处的念念不忘,无法割舍。
“他在下面怎么呼吸?”
“他不用呼吸。”
镜头切至南美洲。
女主角乔安娜因公出差南美洲而有幸结识杰克梅约,那个穿着红白相间潜水衣的男孩,潜入极度严寒的冰下海水,禀赋异人,众人惊叹,待他浮出海面,她拿着温热的咖啡向他走过去,他眼里自然流露的善良与单纯就像他迷人温柔的笑容,一下子抓住了她的心。两人几次接触下来,当乔安娜告诉他来自美国纽约,他的心犹豫了,从未相见过的母亲同样来自美国的繁华都市,那是一片他完全不了解的世界,对于眼前这个女孩,他不敢向前再跨一步。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杰克返回家乡,恩佐前来找他,邀其前往托里尼世界潜水冠军赛。
另一边,乔安娜返回美国纽约后,对杰克的思念日以复加,在一次致电负责训练杰克的劳伦斯博士后得知杰克参加世界潜水冠军赛,便毫不犹豫,谎以借口,前往西西里寻找杰克。
在西西里的赛前酒会上,杰克和恩佐像个孩子似的,潜入泳池,各执酒杯,在水下纵饮,事后,乔安娜扶着烂醉不已的杰克回至酒店,杰克取过湿漉漉的钱包,给乔安娜看自己的家人,是一只海豚,他问她,什么样人曾有这样的家人?内心苦涩的孤独无所依傍,此刻的杰克放声大哭,我不忍落泪,他的家人竟然是一只海豚,我想任何形式的安慰都只是徒劳。
影片当中,此刻出现乔安娜与杰克、恩佐三人前去动物馆里偷海豚的场景,让-雷诺在影片里穿着的红白泳裤,相当的有喜感。也就是这一次后,杰克终于与乔安娜完成身体上的合二为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相对于与乔之间的生理欢愉,与海豚嬉戏一晚,他到底更钟情更迷恋哪一个?也许不是钟情,也不是迷恋,也许是困惑,来自于两段不同情感的困惑。即便是最后乔安娜辞职,与他相伴厮守,影片当中所展现的也只是两人身体的交媾情景,我想,这是两人情感交流最深厚的体现,性的过程十分短暂,这也暗示着两人无法天长地久的现实,就像在影片当中,杰克朦朦胧胧之中,不太确认的自言自语,我想,我爱你。
直到恩佐的死亡,才让他深刻明白自己究竟要奔向何处。
尽管乔安娜已有身孕,尽管她为了他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成日生活在情绪崩溃惶恐不安之中。他自然明白她的为难,但是却毅然离去,他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他的世界,他的感情,他的所有,通通献给了大海。这仿佛是一种使命,来自于生命最本质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