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投资方式:股票投资方式有哪些
固定分散风险法:
股票投资的风险比较大,为了适当分散风险,投资者将资金按一定比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资于股票,另一部分投资于价格波动不大的债券。两部分的比例大小因投资者风险承受心理能力的大小而异,偏于稳妥的投资者可以将股票投资部分定小一些,而债券部分比重定大一些,偏于风险的投资者则相反,而举棋不定的人可以使两部分比重各占一半。
全面分散风险法:
与前两种股票投资方式的基本原理一样,采用这种方法的投资者也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上去。但不确定各投资对象所占的比例。采用这种方法的投资者对捉摸不定的股市往往一筹莫展,不知应该如何准确选择投资对象。于是漫天撒网,买进许多种股票,哪种股票价格上涨到能使自己获利的水平就卖出哪种股票。
固定投资法:
采用这种股票投资方式的投资者每个投资期投资于股票的金额是固定的,但由于股票价格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投资者每次购买股票所得股数就会各不相同。因此,虽然每次投资金额相同,但购得的股票数却不同。当股价低时,买进的股数就多,当股价高时,买进的股数就少。最后结算时,平均每股所投资金额就低于平均每股的价格。
不固定分散风险法:
这种股票投资方式的基本方法也是首先确定投资额中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所占比重但这种比重不是确定不变的,它将随着证券价格的波动而随时被投资者调整,调整的基础是确定一条价格基准线,股价高于垫准线卖出股票,买入相应债券,股价低于基准线时买入股票,但要卖出相应金额的债券。买卖股票的数量比例随股票价格的升降而定,一般的,股价升降幅度小时,股票买卖的比重就大。
赚百分比法:
这是一种短期投资策略,采用这种方法的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的活跃性使很多股票在短期内波动幅度超过10-20%。因此,把握住10%-20%的上下限,低价时买进,高价时卖出,就很容易在短期获利。股票交易每成交一次便向经纪人交纳一笔手续费,赚百分比这一股票投资方式买卖行为的发生十分频繁。
Ⅱ 股票一开始上市时有几个股票
上海老八股
老八股分别为:
1.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
600653,申华控股
2.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园商城
3.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飞乐股份
4.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广电电子
5.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飞乐音响
7.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爱使股份
8.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附加
内容补充:
老八股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来推进我国产权改革的破冰之作。它的历史意义还在于: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八股的前世今生,既翻开了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页,又预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中国股市,可以说是30年改革开放中最为抢眼的成果之一。那些存留在人们记忆的激情年代,整夜排队买股票、用麻袋装股票交易凭据、从纸质股票到今天的电子交易,从老八股到上千家企业上市,股市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老八股”:开启中国股市发展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时期的故事或事件已渐渐淡漠。中国股市发展经历了18个年头,但第一代股票——老八股的问世与前身今生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怀。从收藏品市场中传出的信息看,目前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全套价值已经上升。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点财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老八股”的身价增值本身却说明了这是人们对一个逝去的股市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份记忆。
老八股的问世,这是一种历史遗产。由于远去的时光,才让我们感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价值,曾经发挥过的作用,曾经留给我们尚未开化的市场经济的朦胧记忆。这八只早期最令人关注的股票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会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八家企业有些比较共同的特点:一是规模不大、一是多是集体性质企业、还有的地处城市郊区。譬如,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郊区的第一家发行股票企业,而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老城隍庙商场,是一家集体企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时中国既没有交易所,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市,“老八股”的出现必然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城市以后,如何搞活企业成了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证券交易所曾于1950年重新开张,但天津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相继关门。这表明,此后几十年中,我们的经济体在股权问题上只有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有企业,另一是集体企业。改革开放要搞活城市企业,第一道坎便是产权问题。10年前,笔者曾采访过证券界老人龚浩成,他回忆说,当年上海的股份制改革从小到大展开是有历史原因的。
笔者在1984年有幸目睹了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股份制改造的全过程,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和北京市体改委对于天桥百货的设计方案中,争议分歧最大的就是股权的划分,是不是一定要设计国家股、企业股和职工股,这些股权又如何体现国有企业的性质。天桥百货商场比那些集体企业又进了一步,是一家全民企业。但是,也还是一家比较靠北京城边的商业企业,规模也无法与王府井相比较。如果说,北京的股份制企业为何会出现在那里,笔者只能用亲身感受的事实来说,当时那家企业的经理很有想法,千方百计想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做点事情,让天桥百货商场有个大发展。
中国改革初期的社会,有两个条件具备就会在起跑时领先。一是机遇,一是能人。也就是有想法敢于和传统体制叫板的人,机遇当然是际遇了改革的大好时光。所以,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就成了我国股市的北方代表,继老八股之后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
中国股市在不断试错中寻求快速发展
回顾解放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在解放之初关闭股票市场的。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股市远离了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都是改革的产物。与其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股市发展也带有很强的试探性。周其仁先生在北大改革30年的座谈会上说,我们很多改革都是“急就章”,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不得已采取的一些方式。由于这些方式都对旧有体制和规范形成了冲击,所以改革效果在短时间里也最为明显。当然,以现在的视角看,这必然也为后来我们经济与国际接轨留下了新的挑战。
老八股连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人们都很难用“规范”两个字去评价。尽管我们在操作中总是要求企业按照规范去做,但实际我们手里并不没有规范的成功范式,因若只有依靠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取寻求发展基于。据上海交易所的老人强纪英撰文回忆,当时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都是临时发动职工想办法设计出来的方案,从每日从用麻袋装交易票据,到后来的记账式交易,那个记账的表格也都是他们自己画出来的。
这就是当时对改革充满憧憬的一代人,在经济改革中依然靠着“战天斗地”的精神,创造性地发明了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土产品和土规则。当时,在老八股上市不久,交易所就因为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交易资金,股票数量过少导致了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与世界上的资本市场一样,中国股市发展初期也经历了因上市股票缺乏而导致了股价的大幅波动。只是,历史给了它们数百年的成熟时间,而我们到现在为止才18年。
同样,中国股市成长也有一个特征:在议论中发展,在议论中成长。从股市的性质到股市的作用,从股市的操作流程到法规的出现,这些问题都曾引起过不同的议论与争议。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反复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中成长的。如前所述,从无到有“老八股”,都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发展中国股市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由于“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即便它们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所以,“老八股”本身之所以能走那么远,是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企业寻求公开上市的好处比人们想象得要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大有裨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股市所具有的巨大融资效应,在很长时间内主导并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方法。例如,“老八股”的试点,实现了通过市场融资渠道解决企业经营困境的目的,这一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大批国有企业纷纷进入股市,“股市解困说”由此而起。还有,利用或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推进我国的产权改革。另外,股市发展也成为发展大企业的重要支撑之一,并促使一批大型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尽管当时很多投资人对一些企业“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的融资倾向表示不解,但当时却很难回避这些缺陷。因为,我们的改革一是在旧体制上破旧立新,不可推到重来。一切改革方略都必然带有历史的印痕。
老八股:为中国股市早期发展提供成功范例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会发现,早期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个遗憾是缺乏关注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如何建立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却因股市改革的一些具体目标而被长期推迟。直到2005年以后,市场各方才开始关注到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中国股市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包括各种针对股市发展的言论与争论。例如,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如果“搞不好可以关掉”的说法下,才基本解决了涉及意识形态方面争议的一些股市问题。在1995年3月,发展证券市场又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关注股市成长的那些人们。
值得庆幸的事情是,老八股的早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除了上述所言对我国体制改革有试水效果外,还有一个方面值得一提。根据上海财汇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上证指数多次调整,在沪深两市千余只股票中,复权后达到千元的股票共有16只(包括送配、转增、增发股及各期分红)。其中,复权后股价超过万元的4只股票均出自“老八股”,尤其是申华控股,更是达到了6.95万元。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历了1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市对财富积累的积极效应。
目前,“老八股”中除一家即将谢幕以外,大多数能够存活到今天这一事实,即是改革成功的见证。例如,方正科技前身是延中实业,方正科技是借壳上市企业。其实,壳资源本身就是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原则相互妥协的产物。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亏损只有一条路下课退市,而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最终中国智慧创造了一种壳资源。因此,壳资源很有中国特色,也有时代特征。眼下,公司退市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老八股”已成为一种历史或收藏品,但却预示着中国证券市场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们的前世今生,也暗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观。
Ⅲ 上海证券所刚成立的时候有几只股票呀
老八股嘛,
http://..com/question/94386855.html?si=1
Ⅳ 股票杠杆多少
在股市中,杠杆主要指融资,即借钱炒股。
假如你有十万资金,你的盈亏也就是这十万元以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进行融资加杠杆,按照1:1的融资比例,十万元可以再融资十万元资金,资产变为原来的二倍,如果产生盈利,收益也会是原来的二倍,当然亏损的话也会有明显的放大。
炒股
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
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从研究范式的特征和视角来划分,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
上述三种分析方法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其主要研究对象,都只侧重于市场运作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者范畴,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它们对于全面认识和深入探索股市运行规律,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前提假设、范式特征各不相同,在实际应用中既相互联系,又有重要区别。
(1)、基本分析:以企业内在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决定企业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入手(一般经济学范式),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
(2)、技术分析:以股价涨跌的直观行为表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形态和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K线图表与技术指标入手(物理学或牛顿范式),对股市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
(3)、演化分析:以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内在属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节律性等方面入手(生物学或达尔文范式),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