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云南大益茶业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讲解股票行情 2025-05-15 02:28:44
股票涨股票基金跌吗 2025-05-15 01:58:36
瀑降 2025-05-15 01:54:56

云南大益茶业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5-05-14 23:18:04

㈠ 吴远之的离世对大益经营有什么影响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讣告: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总裁,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吴远之先生,在旅居加拿大期间,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享年55岁。

大益集团已成立特别委员会,全面担任公司运营管理工作,公司消费、运营、决策等各项工作均正常停止、稳定展开。从一位金融业人士到云南“茶王”,外界对吴远之的见地存在宏大争议。支持者以为,吴远之率领大益集团胜利崛起,在云南打造了一家龙头茶企,带动了当地普洱茶产业与当地经济的开展。


吴远之先生终身都在探究与创新,率领大益集团斗争拼搏,创始了一种新的商业形式,推进了茶行业的进步与开展,更惠及了成千上万的茶农家庭。我们为茶行业失去了一位深受爱戴的企业家、茶人而悲恸难舍。斯人已逝,肉体不朽,吴远之先生对茶事业孜孜以求的创新拼搏肉体和勇立潮头的担当。

㈡ CBA篮球各个篮球队靠什么挣钱打赢了或者总冠军都是谁给球队钱

大局部CBA球队都处于亏损状态,但近年来,随着CBA品牌价值的提升,大局部CBA球队都在扭亏为盈。比方像吉林队这样的小范围球队,一个赛季也能有亏损。我来说说CBA俱乐部的收入来源;画

是依据竞赛结果,享用篮球协会的分层

我觉得只要钱少的球队才会在乎门票收入。比方辽宁男篮,主场回到沈阳后,球场大了,但是门票涨了。你不思索地域经济形势吗?相反,假如我们看看广东、深圳、北京等经济兴旺的地域,基本不把门票交其他俱乐部当回事。我们真正需求的是人气。希望辽篮也要思索门票的问题和区域收入的比例。

㈢ 回顾普洱茶历史,2007年普洱茶发生了什么事

下跌,下跌!普洱茶疯了一样下跌,就像之前它疯了一样上涨那样。
2007年,进入5月后,以广东芳村茶叶市场为代表的南方茶市的普洱茶价格开始大幅跳水,成交量迅速萎缩,从而带动了北方市场包括一直兴旺的北京马连道茶业市场普洱茶价格下滑,并迅速波及全国。很多地方的跌幅都在30%至50%之间,广东市场普洱茶的跳水幅度几近50%。以2006年下关甲级沱茶为例,最高成交价格曾经每公斤近400元,目前最新报价200元左右。已往备受追捧的“大益”茶,如今也“很少有接盘的了”!普洱茶市场风雨飘摇。
即使是在6月3日普洱茶原产地普洱(原思茅)发生6.4级地震、春茶必然减产的背景下,全国普洱茶市仍然没有回暖。至笔者发稿前,广东市场普洱茶价格仍处在下行阶段,不知何时是底。
记者之所以用了诸多的股市词汇,是因为——普洱茶,这个原本普通的商品,在两三年时间里偏离了它正常的价值轨道,概念炒作替代了真实的品质需求,整个市场鱼龙混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参与到“炒茶大军”中的庄家、散户多达数百万人,加上在这个热潮之中被忽悠进来的普洱茶消费人群,与整个产业相关的人多达三千万。这是一个几年之中呈几何级增长的、极为可观的数字。炒茶者为的是逐利,喝茶者或为“健康概念”或为“风雅追求”,大致都可以归入中国富人之列。芳村茶市外,两年前停放着众多的自行车、摩托车,到这两年却能看到众多的奔驰、宝马。
但是,处于炒茶金字塔下端的散户守着“少有接盘”的存茶,并不知道谁把自己套牢;喝着被哄炒起来的高价普洱的茶客也并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调戏自己。
证券化普洱
当前普洱茶市场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按理说,在消费品市场批发应该比零售便宜,而普洱茶市场批发价格却可以比零售价格高出数倍。普洱茶的买卖方式越来越呈现出脱离实际价值的证券化炒作模式。
普洱茶价格的飙升,和这一波中国金融增长的浪潮密切相关。低利率带来的不安全感,民间投资渠道的匮乏,使得具有耐保存特点的普洱茶几乎一夜之间被作为投资保值品种成为追逐的对象。据观察,普洱茶的价格飙升和中国股市产生了联动效应。
2005年,普洱茶的营销刚开始火爆的时候,云南思茅创立了全国首家“普洱茶收藏拍卖(银)行”,帮助个人和企业收藏、保管、回收、买卖、封存、寄存茶叶。该“茶银行”引入现代银行管理与发展理念,有采集精品、收藏保管、科学存储、公开挂牌上市、公开拍卖等10个环节。
普洱茶投资者,可以把私家珍藏的普洱茶由全国权威机构鉴定后以付费形式存入“茶银行”,由普洱茶专家负责打理收藏。
收藏交易行依照条件存放着客户“储蓄”的大量普洱茶砖、茶饼、沱茶、散茶和工艺茶。茶银行表示,专门存放普洱茶的贮藏室,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75%左右,室内通风,不与有异味物品一起摆放,每隔3个月工作人员就会翻动一次茶叶,并用紫外线灯对贮藏室消毒。每年的存储费约为茶叶价值的3%。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曾计划在福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后,借助普洱茶独有的收藏价值在福建省内也创建“普洱茶银行”。云南昌泰茶业集团董事长陈世怀对媒体表示:“(投资者)同时可以跟‘银行’签订一个投资协议,包括具体收益分配情况。目前,协议一般都有15%的收益率,高出部分则由投资者和‘银行’按一定比例分配。”
2007年初,“龙润普洱”的售货员还会向购买者介绍可以采用茶银行的方式进行投资。即个人可以出资购买指定的茶品,然后将该茶品继续存放在仓库中,直到该客户将其卖出。但是记者近期去“龙润普洱”了解时,该活动已经没有了。据售货员介绍,这是因为普洱茶之前升值速度太快,银行方面对于这种形式不能接受,担心其会吸收太多的资金,因此买茶储值投资的方式就全面停止了。
但是普洱茶的买卖方式却越来越呈现出脱离实际价值的证券化炒作模式。一些比较有名气的茶厂,今年初产品尚未生产出来,就开始向经销商收钱,有的高达几百万,一如过去炒卖楼花。
当前普洱茶市场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按理说,在消费品市场批发应该比零售便宜,而普洱茶市场批发价格却可以比零售价格高出数倍。
通常,为了运输方便,普洱茶每30公斤由竹编编成一篓,行话叫做“一件”。以中茶公司为代表的一些茶厂的产品,顾客只能买整件,不能拆开验货,一拆封就不能卖了。其实并非不能卖,只是单饼买卖成交价格反而要低很多。
记者以开玩笑的口吻询问现场商人:是不是哪怕竹篓里装上砖头,也一样能卖出好价钱?他们的回答是——现在理论上确实如此。
一个茶商向记者感慨:“过去从没见过这样的生意。这‘一件茶’就像股票一样倒来倒去,不断升值。有人说,普洱茶现在是不用交印花税的股票。”
很大一部分普洱茶已经不是用来喝的了。
庄家炒作,散户接盘
这是一种如同“全民炒股”般的热情。记者在云南拜访的几个朋友,家里都专门腾出一间房用来存放普洱茶,多的估计已经投资了几十万,这些都算中小散户。
一位茶叶界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非常为难的神情。他愿意接受采访,因为他觉得,普洱茶的状况继续恶化下去,会把一个产业毁掉,同时他又反复表示,希望记者能在8月以后再把文章发表出来。
一个非常简单而现实的理由是:他的朋友们都存了大量的普洱茶,现在都已经被套牢,纷纷在努力出货。“如果你现在把文章发出来,我这些朋友都惨了!”他反复唠叨。
记者在北京、广东、成都各个茶叶市场了解到,一些资深的大茶商今年年初以来一直非常谨慎,由于初春普洱茶价格暴涨,他们和往年同期相比进货量收缩了2/3以上。尽管如此,特别是在四月以前,茶叶市场依然火爆。
这主要是炒作的结果。自己卖自己买用以抬价的手法非常常见,交易显得异常活跃。广东芳村市场一个不透露姓名的茶商跟记者开玩笑说,现在芳村茶叶市场“开茶铺不如当搬运工赚钱。”因为这些货被炒家倒来倒去,搬运工的生意是最红火的。
而在庄家悄然出货的同时,被忽悠起来的普通老百姓成了主要的接盘者。在普洱(原思茅)街谈巷议的一个话头,就是谁家里存了多少茶叶。这是一种如同“全民炒股”般的热情。记者在云南拜访的几个朋友,家里都专门腾出一间房用来存放普洱茶,多的估计已经投资了几十万,这些都算中小散户。
如果说为了自己消费,这些茶不知要几辈子才能喝完;如果说作为投资,到现在想要以较低的止损额出货已经比较难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茶中很多根本就是假货。记者在西双版纳亲眼目睹了一个小作坊——茶叶原料是从广东运来的,压成饼,贴上标签,再销往广东。不知道这些茶将成为谁的收藏,或者谁的“壶中清品”。它们就像股市牛市中的垃圾股,常常涨得最凶,却没有业绩支撑。
在普洱茶的这一轮热潮中,因为暴利的诱惑,越是这样的垃圾茶越好销。原因很简单,因为垃圾,所以包装后利润更高,经销商会更努力地推销。
近日,普洱茶专家邹家驹先生警告消费者:“盲目的普洱茶经销商和茶叶收藏家听信了所谓‘专家’的箴言,将混进‘生茶’里但陈化或发酵后会劣变的烘炒青绿茶恭恭敬敬请进了各地各家的珍藏室……茶叶历史上将出现最大规模和最激动人心的低价值物高价利用的范例。人们在花费巨额资金乱抢乱购,赎买他们对云南普洱茶的无知。”
商人和政府:各自的角色
新华社昆明4月27日电讯稿中发出了“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炒作吗?”这样的疑惑。事实上,一个个精心策划的炒作方案,都是普洱茶价格奇迹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十年前,云南大叶茶价格曾低到茶农都懒得从树上摘,谁都没想到,两三年间价格能涨到如此之高。
记者在云南采访时,听到一个故事:当年勐海茶厂因为效益不好,2004年前后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名义下被卖给一家公司时,这家上市公司以承债式兼并的方式只不过花了一千多万。今天年初“大益”牌价格猛涨,已经有人开价十几亿了,这家公司都舍不得卖。
2000年前后,普洱茶市场开始逐步启动。最初是一些港台商人开始介入,他们市场营销意识强,带动了广东、福建、浙江商人也逐步参与经营。从2005年起普洱茶价格开始了加速度上涨。
但是普洱茶价格刷新的速度还是超越了很多茶商的想像。一位黄姓茶商感慨,2005年时出厂价仅13.5元一公斤的下关甲级沱茶,今年已经涨到了150元一公斤,流通到市面上价格就更没谱了。而市面上动辄叫价数万元一片的普洱,也不是耸人听闻。
市场和茶商的炒作,对普洱茶价格的飙升起到了一定作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则是更重要因素。新华社昆明4月27日电讯稿中发出了“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炒作吗?”这样的疑惑。事实上,一个个精心策划的炒作方案,都是普洱茶价格奇迹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4月8日,记者专程到云南采访时恰逢思茅改名普洱市,一片莺歌燕舞。不过在当地却传播着一条搞笑短信,“天津将改名为狗不理市;西安将改名为羊肉泡馍市……”。一些茶商私下告诉记者,现在以各种理由举办的普洱茶文化节一类活动多得参加不过来。
调戏与被调戏的
“炒”茶之——重走茶马古道
2005年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是普洱茶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营销活动。5月1日,一支120匹骡马、数十位穿着传统服饰的赶马人组成的云南马帮,从云南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出发,穿越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六省市的近百个县市,于2005年10月14日到达北京。与百年前的马帮进京不同,这次走的虽是古道,但整个马帮配备了8辆汽车用于运送粮草、住宿、探路,加上厨师与保卫人员等,共计68人之多。
马帮八千里运茶还略显单薄,策划者又设计了9个噱头——沿途义卖,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盛世福坛马帮普洱”新闻发布会和拍卖会等等。沿途拍卖过程中,成交价格一路上升。当马帮到达终点北京后,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的云南普洱茶慈善专场拍卖会上,相声艺术家姜昆主槌,演员张国立捐赠的一款普洱茶拍出160万元天价。
这样一个精心策划的、噱头十足的活动,成功地掀起了“普洱热”,普洱茶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疯涨。“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中所运载的普洱茶,拍卖和收藏后,剩下的被命名为“八千里马背驮茶”公开出售。其中,一桶2.5公斤的茶,有标价2.8万元的,更有标价12万的。
继“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后,出现了“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只是这次活动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另一次“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之所以被人提起,更多是因为很多人将这次活动作为炒作失败的范本。在活动中途,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退出组委会,而赞助商和组委会之间也因为资金问题闹出纠纷。马帮卖马卖茶黯然回滇,活动半途而废。
再之后,就鲜有大规模的马帮驮茶出现了。
“炒”茶之——周游世界
马帮类型的活动式微后,今年中国外运总公司和国风古韵轩等机构推出了一个更新颖的促销活动——普洱茶环球航海旅行。
这个活动名为“2007环球海仓普洱”。据主办方称,“2007环球海仓普洱”将在今年十月首航,150万饼共计600吨普洱茶搭乘中国外运集团远洋船作环球航海旅行。参与者可以选择购买指定的4款可送船票的纪念茶饼,也可以为自己手里的其他茶饼单独买一张船票。
航行将从中国广东盐田港出发,航经三大洋,跨越六个气候带,历时8个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回到中国。所有参加活动的普洱茶会得到一份普洱茶收藏年限的证明。宣传海报上说,2008年12月20日,还将举行环球海仓普洱拍卖会。又是拍卖!
主办方称,环球航行就是利用天然的海洋综合环境,用环球航行的方式提升普洱茶的品质,使普洱茶处于天然环境的自然速变状态中,从而带来丰富、独特的口感。活动主办方将这样的茶直接定义为普洱生茶和熟茶之外的一个新品种——海仓茶,力推这款产品的投资价值为“普洱茶收藏全新平台的原始股”。
“炒”茶之——开光卖茶
最近,在一些网上开始宣传“中国第一款功德茶”。
“中国第一款功德普洱茶”号称由海内外108位高僧主礼开光,全球发行9999套,接受全球预订。它由常州天宁禅寺、江苏大隆汇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云南海鑫堂茶叶集团公司制作。据说这样“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紧密连结,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
在云南很多场所最近还可以看到一批以“重走长征路”为卖点的茶。据说品此茶,可以缅怀革命精神。
记者在云南见到过一批标注产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所谓“皇家供茶”。在文革年代,中国的“皇家”在哪里?
2014年,我只想说,茶,终究是饮品,它有它本来理性的价值,不要盲目跟从,虽说普洱茶可以保存,没有良好的条件存放,茶叶也不能越变越好!。茶农朋友也一样,应该考虑长远一些,把眼光放长一些,价格上升之时能享受到一时的收益。但长此以往,“茶将不茶,古树不古”。

㈣ 为什么茶叶店要选择最终消费者

中国普洱茶网讯:大益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实施“凤凰计划”,这也是大益为贯彻“寻找真正的消费者”这一年度营销主题迈出的一大步。

何为“凤凰计划”?“凤凰计划”一词最初是用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而根据大益官方的说法此次的“凤凰计划”是提升大益茶全国专营店盈利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通过对终端门店全方位的升级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茶饮消费与体验服务。计划将从商圈营销、专营店软硬件系统优化以及店长店员职业化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而持续地实施。其中,“商圈营销”作为凤凰计划之店面运营能力提升的核心计划。我们不妨将大益的“凤凰计划”也当做是一次“引进”,而这一次大益要“引进”的则是真正的消费者。

普洱茶必须寻找真正的消费者

普洱茶不能只有收藏,更不能只有炒作,普洱茶必须寻找真正的消费者。由于普洱茶“愈陈愈香”的特点,使得它具有了独特的金融投资属性,普洱茶通过存放陈化,它的品质变好了,则会增加它的价值。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重了普洱茶“愈陈愈香”的属性,大量囤积普洱茶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来经营普洱茶。

东莞被誉为“普洱茶存茶之都”,号称有30万吨藏茶量,东莞每年的普洱茶收藏占据了云南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如此巨大的存茶量仅靠本土消费恐怕是“几辈子也喝不完”了。

而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普洱茶的流通也大多是作为收藏品而非消耗品的存在,投机、炒作等商业运作手段更是比比皆是。一大批“茶叶经纪人”每天都会犹如炒股票一样的关注着市场上各款茶的价格波动,然后提供买卖双方信息,完成交易从中获利。所以,普洱茶的金融属性注定了它避免不了炒作。但普洱茶终究还是茶,即使赋予了它“愈陈愈香”的金融投资属性,其最终价值的回归终究离不开品饮。好茶只有被喝掉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否则就只能当一件不能喝的“古董”了。

普洱茶不能只有一个东莞市

普洱茶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得东莞者得天下”,东莞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普洱茶收藏市场,也是普洱茶行业的风向标。一款新品如果得不到东莞藏家的认可,想要走出去绝非易事。

东莞之所以能成为普洱茶的圣地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民间藏茶、品茶氛围浓郁,二是藏茶资金雄厚,三是拥有良好的仓储条件。但是仅仅有一个东莞对于普洱茶的终端消费是远远不够的,普洱茶在广州和东莞的囤集已趋于饱和,而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南茶北调”刻不容缓。学习东莞的成功经验,将普洱茶市场推向产茶量极少甚至是不产茶的北方市场乃至全国才是各大茶企未来的长足发展之势。

普洱观察:普洱茶必须寻找真正的消费者

东莞分布着大小茶叶市场十多个、门店7000多家

重视芳村以外的市场

被芳村“绑架”是当下绝大多数普洱茶企业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厂家想要“逃离”芳村,把目光投向芳村以外更大的市场。

大益不想被芳村绑架,曾经有人豪言“大益离开了芳村什么也不是”,而大益最近几年在全国发展专营店体系成效显著,如今又推出“凤凰计划”进一步升级专营店软硬件系统,职业化队伍建设,大益想要摆脱芳村的决心可见一斑。澜沧苦茶原来的大部分销售还是靠芳村等批发市场,如今在也着力在全国布局,开设了许多专营店,基本摆脱了芳村的控制。陈升号也高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营店建设。润元昌针对北方市场中处于普洱茶初始甚至空白阶段的区域,设立低门槛,不要求押金加盟费,也不强制每年销售任务,反而取得了良好的招商效果。

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重视芳村以外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推动普洱茶良性发展的应该是普洱茶文化和深度的消费者,而不应该是流通操盘手法。摆脱芳村的“绑架”,着眼全国市场才能推进普洱茶的健康发展。

面对消费者,电商不能不重视

有人说电商带给普洱茶新生,也有人说电商带给普洱茶毁灭。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电商大大增加了普洱茶的流动性。对于普洱茶收藏来说,电商的产品真实性难以保证和价格的透明化是普洱茶投资者难以接受普洱茶电商化的根本原因。各种以次充好,9块9包邮大班章在某宝上可谓大行其道。价格透明化对于普洱茶投资者来说更是难以想象的,本来趣味横生的交易过程一下子变得了无生趣。但是面对消费者,普洱茶电商化势在必行。

大益集团算是走在普洱茶电商化的前列,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出了如醇品普洱、怡品普洱等多款普洱茶电商标杆茶,去年一年大益在电商这一块的销售就过亿。其他企业也看到了普洱茶电商化的必然趋势,纷纷有所动作。如润元昌推出的60克千山醉系列、一号珍藏等专门为电商制作的产品,与全国最大的普洱茶天猫电商思普合作等都足以证明电商在普洱茶未来发展道路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提出的:茶业电商精耕细作。以“全产业链整合+垂直电商平台+茶社会化传播”的创新商业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也符合“凤凰计划”的初衷——寻找真正的消费者。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覆盖性广、交易便利的特性是推行普洱茶消费,寻找正真的消费者的不二途径。

普洱观察:普洱茶必须寻找真正的消费者

普洱茶的电商化势在必行

培育消费者,要从年轻人抓起

在大众的印象中,喝茶一直被当做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更倾向的则是碳酸饮料、咖啡这些时尚饮料,但这种习惯正在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喝茶的行列。普洱茶想要寻找真正的消费者,年轻市场是一块肥肉,就看各大茶企能不能夹得住了。

目前,全球茶饮市场有900亿美元的商机,仅热茶市场就占了其中的四成,已有成熟饮料零售经验的星巴克看到了潜在的机会。星巴克在早前已经推出了TeavanaFineTeas+TeaBar的茶饮店,Teavana模式强调个性化体验,不同于传统茶吧。这里除了提供多种热茶和冰茶,抹茶拿铁,以及起泡茶饮外,所有散茶或配制茶都可以从Teavana“茶墙”上选择,由Teavana的伙(partners,星巴克对其店员的称呼)现场沏制,或者被消费者带走饮用。向来作为普洱茶行业先驱的大益集团也在近期推出了大益二代茶庭,将要加大淘汰传统专卖店的力度,进一步践行体验式营销的模式。

无论是星巴克涉足茶行业还是大益的二代茶庭都说明一个问题,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和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才能将年轻市场这块肥肉紧紧衔在嘴里。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想要与咖啡、可乐这些时尚饮料竞争其关键就在于谁更能掌控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