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蛟龙二号的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2017年长春高新股票价格 2025-07-05 16:57:40

蛟龙二号的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1-07-04 16:26:15

1. 徐芑南的“蛟龙”号总设计师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26日上午9点,“蛟龙”号深潜试验再传捷报,在下潜试验中成功潜至5057米,突破了5000米水深大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5000米深度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到达地球70%以上的海底。也就是说,我国对深海生物、深海化学、深海地质的调查研究,可以扩展至地球70%以上的海底领域。
作为潜水器总设计师,不能亲眼看着自己研制的产品上浮下潜,就犹如一个母亲不能分享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一样,多少有些遗憾和无奈。作为“蛟龙”号的总设计师,75岁的中船重工702所设计师徐芑南很遗憾也很无奈。“蛟龙”号是他晚年才主持研发的产品,也可能是此生最后一个作品,但是,他那颗带病的心脏已不允许他再到大洋远航。他只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每天接收船上的同事们电子邮件的信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陪伴着倾尽心力的“蛟龙”号。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是人类对陌生世界的无限遐想。不过,千米以下的大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五彩斑斓,而是漆黑一片,而且水压极强,到了5000米海底的水压,就相当于一个手掌大面积要托起5辆10吨的卡车重量,其科研和探测难度可想而知。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苏联等国家就开始向大洋深处进发,先后发展了三种类型潜水器来配合完成水下科研和工程任务:一是有缆水下机器人(ROV),可长时间在水下定点作业;二是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可实施长距离、大范围的搜索和控测、并实时传输信息;第三种就是载人潜水器(HOV),能使人亲临现场进行观察和作业,具有极强的精细作业能力。
徐芑南很幸运,195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50多年都在从事水下运载器设计工作;徐芑南又有点遗憾,毕竟第三项任务还悬而未决。“我们国家要从一个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必然要发展载人的大深度潜水器。”
2002年6月,经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同意、大洋协会任命徐芑南为“蛟龙”号总设计师。尽管家人担心他高血压、心脏病随时可复发而坚决反对,但接到回国主持“蛟龙”号设计的邀请后,徐芑南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 “当今世界只有五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2002年,中国开始研制的‘蛟龙’号是世界第六艘深海载人潜水器,2010年成功实现3700米深度,2011年挑战5000米深度,明年要达到7000米深度,与此同时,2011年立项再生产一台4500米的载人潜水器与‘蛟龙’号共同探海。”谈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徐芑南如数家珍。
“以前我们没有经验做这么大潜深的载人潜水器,所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徐芑南说,从2002年到2005年完成了设计和加工制造,2006年开始总装,因为资料方案欠缺,往往是一边设计一边试验,所有设备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相当于7000米外水压的实验考核。回想起研制“蛟龙”号的那些日子,徐芑南感慨地说:“全靠团队精神,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蛟龙”号的研制人员必须保证在7000米水下滴水不渗、安然无恙,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连小小的螺丝帽都要拧到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徐芑南清楚地记得2009年第一次1000米级海上试验时的情景,船刚一离开长江口就遇上超强台风,16位年轻人中11位都晕船。“晕船也照样要工作!”就这样,老中青三代人齐心协力克服了海上一切困难,对自己设备的情况及时改进、完善……
“我们团队中还有潜航员,比如“蛟龙”号潜水器的主驾驶操作员叶聪。”徐芑南告诉记者,由于叶聪对总体性能比较熟悉,便自告奋勇担任“蛟龙”号主驾驶。而他也被大家戏称为深潜“的哥”。
徐芑南很欣慰,“经过这十年,终于有了一个团队,可以继承深潜事业了。”去年当“蛟龙”号成功抓起3700米海底那条体长十几厘米的柔软海参,把钛合金的国旗插向海底时,徐芑南那些老专家们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地球上,广袤的蓝色海洋是如何划分的?此次“蛟龙”号下潜到5000米又意味着什么?
国际海底环境管理局规定,要申请哪个地区的预先开采权,就必须要有载人潜水器在底下,获得样品和图像来作为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就是要抢先获得“蓝色公土”的占有权。
达到3700米深度,就相当于能去50%的海洋面积底下;今年“蛟龙”号下潜到5000米,就可以到达75%的海洋底下;明年达到7000米深度时,就可以到达99%的海洋面积底下。
利用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深海探测设备,以大洋协会为主的研究所和有关单位参加勘察,我国在檀香山以南一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优先开采合同,得到了联合国的批准。徐芑南相信,有了“蛟龙”号,未来科学家的海底研究,工程界对海底资源的勘察和开发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潜龙二号有何过人之处

正在执行中国大洋49航次业务化调查任务的“向阳红10号”带上了一件探海利器——潜龙二号。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主水下机器人。

“眼睛”是指潜龙二号的声呐。其中,前视声呐是一台避碰控制设备,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机体安全和任务正常。据介绍,这项技术也是在国内首次采用。两侧的测深侧扫声呐,会一刻不停地搜集地形地貌数据,进行实时信号处理,沿着规划好的线路在海底来回横扫。

在电池支撑下,潜龙二号最长可工作30多个小时。“黄胖鱼”的4只“鳍”,其实就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靠操控推进器和舵进行运动,潜龙二号才能灵活地前进、后退、旋转,在海底“翻山越岭”。

“相机”,就是海底照相机,每隔7秒钟就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拍摄一张照片,最终形成一张完整清晰的海底照片,供科学家分析研究。

“尾巴”是安装在潜龙二号末端的磁力探测仪。“有些多金属硫化物区已经不活动,传统的羽状流探测系统难以探测。而国内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磁力仪却能探测出它的磁异常。”陶春辉说。

“黄胖鱼”的先进不仅体现在精良的构造,更在于它高“智商”,自动性好。比如,当它发现自己“身体”出现故障,如果不影响作业,它就会坚持到底;如果感到“大事不妙”,不能再在水下了,它就会自动结束作业上浮回来。

“黄胖鱼”初出茅庐,就表现不俗。2016年2月至3月,它在西南印度洋执行了中国大洋40航次第二航段试验性应用任务,这也是它的首次试验性应用。该任务总共进行了8个潜次,其中7个潜次为长航程探测任务,水下时间231.3小时,累计航程661.7公里,探测面积达到218平方公里,探测数据均完整有效。

在这次试验性应用中,潜龙二号的探测面积超过我国以往任何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的探测面积,连续4个长航程成功探测成绩也创下了我国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之最。

“黄胖鱼”的“弟弟”潜龙三号预计今年3月进行首次海试

在刘健眼里,“黄胖鱼”就像他的孩子。做父母的,最牵挂的永远是孩子的平安。每次潜龙二号下水,刘健都会“儿行千里母担忧”。

刘健盼着这个孩子成长更快。“潜龙二号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它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刘健告诉记者,当从水面将潜龙二号顺利回收后,科学家会下载其探测的各项数据。“今后要通过技术创新缩短数据回传和下载的时间,更及时地处理数据。”

“潜龙二号是机器人的一种类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许未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可能将一些最新的智能技术应用到潜水器的升级换代上。”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说。

除了潜水器本体和探测技术的改进,专家认为还要改进管理、强化应用。

据了解,“黄胖鱼”的“弟弟”潜龙三号预计今年3月进行首次海试。“它和潜龙二号是孪生兄弟,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的同类潜水器。”李波说,海洋浩瀚无际,深海探测需求日益增长,“潜龙”家族的主要目标是对深海资源进行大范围精细探测,更好为大洋资源勘查和深海科学调查服务。因此未来潜龙家族潜水器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开展集群作业、协同作业。

此外,服务于深海探测的新科考母船有望在2019年底下水。届时,它将同时搭载“蛟龙”“海龙”和“潜龙”,“三龙”将有机会携手探海。

过人之处有很多。

3. 蛟龙出海股票代码是多少

想想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2014年是深改元年,2015年将是混合所有制元年,国家会将国有资产卖在地板上吗所以,要把蓝筹炒上去,提高国资估值是必然的,这涉及整个国家的利益。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将会有大量人民币回流,难道把大把股票资产低价卖给外国人显然不会,所以市场走一波快牛很正常。现在看,行情一时半会还是止不住,市场的板块轮动会不断推动股指上扬。

4. 蛟龙2号什么时候造好

计划2013年,下潜深度4500米

5. 通达信编辑蛟龙出海选股源代码是什么开盘价不一定要在三根均线之下的。谢谢

AA:=CROSS(C,MA(C,5)) AND CROSS(C,MA(C,10)) AND CROSS(C,MA(C,20)) AND CROSS(C,MA(C,30));
BB:=MA(C,60)>MA(C,120);
xg:AA AND BB;
网上搜索就有。

6. 如何分析K线蛟龙出水

蛟龙出水形态通常出现在下跌末期或盘整期,其主要特点是一根大阳线向上穿过三根或四根平均线,且收盘价在这三根或四根平均线之上,这是一种强烈的反转信号,它表明股价经过前期的横盘整理蓄势后终于爆发,预示着股价后市将大幅上扬

7. 中国蛟龙二号

“潜龙二号”全名:“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装备与技术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这是一套集成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探测、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的实用化深海探测系统,主要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
2016年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在西南印度洋成功下潜至1600米指定位置,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下自主航行作业,获得了这个区域的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图,实现了它在洋中脊海底的首次勘探

8.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其中悟空是什么意思

天宫: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中国自助研发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蛟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天眼: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
悟空:“悟空”是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墨子:指的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大飞机:大飞机一般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

9. 蛟龙号利好概念股有哪些

蛟龙号利好概念股一览:
中信海直 000099
中海油服 601808
中国重工 601989
中集集团 000039
杰瑞股份 002353
广船国际 600685
江钻股份 000852
通源石油 300164

10. 蛟龙号拥有哪三大尖端技术

1,“蛟龙”号可稳稳“定住”

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

“蛟龙”号现在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后,“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这 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尽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动定高功能可以让“蛟龙”号轻而易举地在复杂环境中航行,避免出现碰撞;自动定深功能,可以 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固定距离。

2,更为令人称奇的是,“蛟龙”号还能悬停定位。

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 “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 确地“悬停”令人称道。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

3,深海通信靠“声”不靠“电磁”

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与母船保持联系?

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这一技术需要解决多项难题,比如水声传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 7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 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上加难。

作为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对蛟龙号的表现评价颇高,认为其在技术上有“3个领先优势”:一是具有先进的近海底自动航行功能和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在海底自由航行;二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及探测海底小目标的能力,可适时传送水下信息;三是具有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能在特殊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凭借这些优势,蛟龙号既能自由在水底遨游,又能顺利完成承担的探测任务。实际上,蛟龙号此次远行除了全面考核自身在5000米水深的设计功能和性能之外,还将执行调查任务,而上述3大优势无疑是其顺利完成使命的保障。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崔维成自豪地说,蛟龙号是一条“真正的中国龙”。作为科技部“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成果,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从设计、总装联调到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其耐压结构、生命保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突破的;“只有少许非核心零部件进口,可以说我国载人潜水器将不再受制于人”。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大洋调查设备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也指出,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设计为7000米,是我国多学科领域专家多年智慧的结晶,它的良好性能已经得到多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