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原始资金成本对价公司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证券资金无法买股票 2025-07-09 14:35:42

原始资金成本对价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1-07-07 12:55:10

① 对价股是什么意思

对价股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来的非流通股东把自己的股份送给流通股东,从而获得流通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总股本是不变的。另一种是由上市公司采取公积金送股,然后非流通股东把自己应获得的股票再转送给流通股东,在这种方法下,公司的总股本就会出现变化。
转增股本是用公司的资本公积或者盈余公积增资的一种方式,流通股股东股改获得的对价是由公司增资获得,但是增资本来是对于所有股东都按持股比例增加股份的过程,但是由于非流通股股票要得到上市流通的权利,不享受此次增资增加的股份,变相的来说是非流通股股东送给流通股股东一定的对价股份。股改前流通股17623万股,非流通股16437万股,总股本为34060万股;股改后流通股26915万股,非流通股16347万股,计算此相对对价:
假设此增资的股票是非流通股股东转让的,设转让股份为X,转让后流通股、非流通股份额比例为26915/16347=1.646,总股本数为34060万股。
(17623+X)/(16437-X)=1.646(保持流通与非流通的股份比例不变),解得X=3565万股,3565万股/17623万股*10=2.02,
因此此股份方案相当于非流通股股东拿出3565万股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相当于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2股对价股分。

②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如何计量

其实你所问的问题源于你对概念的理解不深,或者可能混淆了。
是这样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四种:形成合并(所占股份达50%以上),合营(50%),联营(20%-50%),三无(这里是指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没报价,也无公允的,简称三无)。
1,对于合并,其交易当中直接相关费用进入损益。怎么理解呢?因为你想,既然是合并,年末是要编合并报表的,如果直接相关费用计入成本中,为什么呢?因为合并的时候可能产生商誉(当然这是对于非同一控制下而言)。商誉=合并方付出东西的公允价与取得对方净资产份额公允价的差额。如果把直接相关费用算到合并成本中,就是合并方付出东西的公允价里,商誉就会虚增,资产就会虚增咯。而商誉是不辨认的,费用很明显是可辩认的。所以合并的直接相关费用要计到当期损益中去。而。

2,合并以外的方式不需要编制和被投资单位的合并报表,所以计到合并成本中,是因为把它看作一项资产的买卖进行处理,相交费用进成本。
你题目中第一题,份额达到20%,明显是联营投资。
第二题,份额达到60%,明天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③ 我得到了对价股份,但是我原来持仓成本为什么会降低这么多

500股按每10股获送1.5股算,你的是575股,2006年12月18日的收盘价是5.80元,你500股的总市值就是2900元(该股停牌前);2007年1月19日复牌,你的总股份是575股,但总市值还是2900,所以除权后每股成本就是2900/575=5.043元/股;但由于你是15块多买的,加上浮亏你的每股成本就是500*15/575=13.043元/股,该股今日收盘价是8.65,(8.48-13.043)*575=-2623.72元;

如果你没有操作过该股的买卖交易,那么你现在的成本是13.043元/股,账面浮亏是2623.72元;
加上2000年每10股派0.4元(税后)登记日:2001-08-24;除息日:2001-08-27,你可得20元红利,所以账面亏损是2603.72元,你现在卖出就是亏损288.46%。

④ 同一控制分步交易下,发行股票为取得新增投资而支付的对价的账面价值是按股票的面值还是公允价值 求解

按股票的面值。

⑤ 对价股票什么意思

股票对价问题得由股改谈起。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时存在着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么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么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具体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阶层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东投票表决。有些有创意的作法就不断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东违约赔偿条款。
非流通股股东增加股改违约赔偿承诺,规定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未按承诺减持股份,则非流通股股东愿意将违约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赔偿给公司(类似台湾公司法归入权条款)。这是一个惩罚规定制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承诺条款得不到执行的担心,有利於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类似共同基金发行之初的闭锁期条款)
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的承诺,显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有些公司承诺条款将大股东的禁售期限从法定的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6个月,江淮汽车、精工科技禁售期60个月,而承德钒钛第一大股东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承诺7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诺期限之长为股改以来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订定限售价格条款。
凯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东诺3年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於11.74元,这一价格复权后为凯恩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价。
(4)蓝筹公司对价理想
上海汽车、民生银行两大蓝筹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当)的对价。这一对价水准超过了前期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的对价幅度,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的流通补偿预期。

⑥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怎么计算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之和。

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一次交易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多次交换交易购买日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6)原始资金成本对价公司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作为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合并方一般应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于合并日形成的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视同该主体一直存在产生的经营成果等。

二、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合并方主要涉及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合并中取得有关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

1、合并中取得资产和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

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首先应基于重要性原则,统一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即应当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确认。

2、合并差额的处理

合并方在确认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后,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⑦ 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求解

1、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股票溢价发行的,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抵扣;股票发行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应将不足支付的发行费用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按发行股份数的面值计入总股本,超出面值的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而手续费和佣金在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时扣除,这样实际上计入资本公积的就是净溢价,能客观反映企业发行股票的实际募集资金收入,所以发行佣金和手续费是不计入长投成本的。
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是1000万*8股票+设备公允价800万元,该交易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换出换入公允价值都可以计量,根据非货币性资产准则,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一般来说,取得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所放弃资产的对价来确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就是放弃的对价,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确定,应当优先考虑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应当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存在补价的情况,因为存在补价表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本题不存在补价,故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即股票和设备公允价作为换入资产即初始投资成本更合适。
2、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投资支付的法律服务费、审计费及评估费等。
1、2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间接费用、后者是直接相关费用;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权益性证券、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而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是由于发行证券或承担债务而发生的,直接归属于该证券或债务,所以应计入相关证券的发行成本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因此重点是要区分间接费用和直接相关费用,会计上及例题基本上是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为发行权益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和为投资或取得投资支付的法律服务费、审计费、税费等相关直接费用),所以牢记这两个区别和案例即可。

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国际比较

网上搜速最新: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
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
——外币折算》。
(二)本准则未予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二章初始计量
第三条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
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
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
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
2
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
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
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
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
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
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四条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
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
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
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
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
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五)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
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确定。
第三章后续计量
第五条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规定,采用成
本法核算:
(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
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
表的合并范围。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
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
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
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
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
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
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 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
4
业。
第六条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时,
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第七条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
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
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
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
收回。
第八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
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九条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
算。
第九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
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20 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条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
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
5
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
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第十一条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
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
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第十二条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
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
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
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第十三条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
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十四条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
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6
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十五条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
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其他按照本准
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
资产减值》处理。
第十六条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
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
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
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
益。
第四章披露
第十七条投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
下列信息:
(一)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清单,包括企业名称、注册
地、业务性质、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二)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当期的主要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
债、收入、费用等合计金额。
(三)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
况。
7
(四)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
(五)与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或有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