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赛门铁克一分为二的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非法集资失信名单 2025-07-09 00:30:08
买股票成本价比买价更高 2025-07-09 00:19:31

赛门铁克一分为二的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1-07-26 17:38:08

① 什么叫软件业的战国时代

2004年12月中旬,很久没有“大动作”的美国软件业在一个星期内连曝两宗大交易
让人们在冬日感受到热烈。全球软件业正在从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代——
其一,甲骨文(Orac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ORCL)历时18个月强行收购仁科(PeopleSof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SFT)并获得成功,堪称软件业兼并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其二,赛门铁克(Symante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YMC)和维尔(Verita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RTS)的合并创下业内合并规模的最高纪录。这两宗交易的交易额均超过了百亿美元。
一个是数据库的霸主,一个是安全软件的“领头羊”,两个全球“顶级玩家”改写了软件业的整体格局。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排名,甲骨文和赛门铁克分别超过了SAP和CA,稳据世界软件商前五名;软件业新五大霸主依次为微软(Microsoft)、IBM、甲骨文、SAP和赛门铁克。其中,微软仍以321.87亿美元收入遥遥领先,但第二、三、四名的差距正在拉近。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loan商学院教授麦克库苏门罗(Michael Cusumano)指出,通过这些年的并购,美国软件公司数量已从高峰时期(1997年)的400多家减少到240家。他预测今后软件业并购的结果只会剩下三四家大公司。

② 深圳2012华为赛门铁克硕士有公司股票

没有,华塞又不是华为

③ 赛门铁克的热点事件

2012年7月26日消息,安全软件开发巨头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宣布,该公司已解雇其CEO恩里克-塞勒姆(Enrique Salem),任命该公司董事长史蒂夫-班奈特(Steve Bennett)为新任CEO。
即将上任的班奈特表示:“在过去三年中公司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不过公司没有把握好机会。公司董事会认为更换CEO符合赛门铁克的最大利益,因而采取了这一举动。”
赛门铁克在公布最新一个财季业绩的同时公布了上述人事变动消息。相关数据显示,在截至2012年6月29日的过去三个月中 ,赛门铁克实现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实现净收益1.72亿美元,同比下降9%。在过去一个财季中,赛门铁克两个最大的业务部门即消费者与存储、服务器管理部门销售额均有所下滑。该公司预期在未来一个财季中营收将增长3%(同比)。事实上,该公司过去一个财季的业绩超过了分析师们的预期,这也推动了该公司股价上涨。 事件 派遣员工被忽悠 女老板来京讨薪
从2014年1月1日起连续一个礼拜,河南郑州软语公司总经理马女士都堵在赛门铁克公司北京总部门口。
年仅30岁的她甚至不惜拉下脸雇了两个路人,打出“还我工钱”的条幅,用“农民工讨债”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担心赛门铁克的负责人看不到,她还特意拍照发给相关总经理,而得到的回复是“我在开会”,之后便无下文。无路可走之际,马女士致电本报求助。
2014年1月7日,记者在赛门铁克公司门外见到了一脸萎靡的马女士。据马女士介绍,她是河南郑州软语公司的总经理,2013年6月参与赛门铁克公司的一项外包业务,他们公司派遣了三人,入驻赛门铁克CNPC中石油项目组。
“当时谈好每人月薪15000元,至今已经为其服务6个月,共计248601元。但直到现在,赛门铁克一分钱都没有给过,连合同都没签。”马女士想不通,“这么大的公司怎么还能欠人钱?”
马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赛门铁克属于外资公司,受一些政策原因影响,双方商量后,同意找一家分销商公司代付外包费用。
最后双方确定,由神州数码公司代为签订服务合同,付款方式为三个月一付。
然而不管赛门铁克还是神州数码,在项目开始后,对于合同和工资均未再提起过。
回应 赛门铁克称与己方无关
随后记者联系了赛门铁克公司媒体部,其在回复邮件中称:“在此事件中,赛门铁克遵守了其合法的渠道销售流程。赛门铁克一向非常重视与本地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关系,对于这一事件也十分关注。目前赛门铁克正在积极协调,促成各方达成共识。”
对于马女士所说的先与赛门铁克销售谈好合作、后找第三方付款一事,赛门铁克媒体部相关负责人王华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这是神州数码公司和软语公司之间的纠纷,与他们没有关系。同时王华也承认,神州数码是赛门铁克的合作伙伴。
当记者表示,从软语公司提供的神州数码公司回复邮件可以证明,截至2013年12月10日,神州数码并没有收到赛门铁克付给他们本项目款时,王华则表示不太清楚。那么,赛门铁克是否为降低成本,宁愿走劳务合作的方式,而拒绝与相关人员签署劳动合同呢?对此,王华予以否认,并表示以后公司会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进展 已收部分欠款 剩余部分3月底付清
截至2014年3月2日,马女士称神州数码公司已主动找到她,商量签署合同事宜。马女士已收到部分欠款,而剩下欠款据双方协议,会在3月底付清。 赛门铁克1990年代推动了杀毒软件技术的发展,并成为这一行业的先驱企业,该公司的诺顿杀毒软件曾经在PC中十分普及。然而,赛门铁克近年来的发展却逐步与安全行业脱节。摩根大通和塔吉特最近遭遇的数据泄露,凸显出当前的技术难以阻止专业黑客入侵系统 。
2014年10月10日,赛门铁克周四宣布,该公司计划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将以安全业务为重心,另一家则将以信息管理为主要业务。
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朗在该公司周四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赛门铁克的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都面临着独一无二的市场机会和挑战。现在的形势已经变得很明显,那就是如果想要在安全和信息管理业务领域中都取得成功,那么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集中化的投资以及‘到市场中去’的创新活动。”
在截至2014年3月份的上一财年,赛门铁克旗下安全业务(包括诺顿反病毒业务)的营收为42亿美元;同一财年中,赛门铁克旗下信息管理业务(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业务)的营收为25亿美元。完成分拆以后,布朗将继续担任赛门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首席财务官托马斯-西佛特(Thomas Seifert)也将继续留任。此外,约翰-加农(John Gannon)将出任分拆后的信息管理业务的总经理,唐恩-拉斯(Don Rath)则将担任这项业务的首席财务官。 2014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并称该恶意软件从2008年起,就被黑客用于监视政府、公司和个人。
赛门铁克称,Regin间谍工具使用了多项隐形技术,可躲避常规反病毒软件检测。从Regin的复杂设计来看,开发这一恶意软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间接表明该恶意软件是一个“国家”所开发的产品。但赛门铁克并未指明哪个国家开发了这一恶意软件。赛门铁克同时表示,Regin的设计,使它非常适用于对目标进行长期监视活动。
赛门铁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Regin的开发者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从而确保该恶意软件非常隐蔽、不被引起注意。由于其特有的隐蔽自然特性,意味着它在数年来潜在可能持续实施间谍活动。”
Regin恶意软件高度可定制化特点,允许黑客发起一系列的远程木马攻击,包括窃取用户密码和数据,截获用户鼠标点击功能,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上捕捉截图,以及监控网络流量、从Exchange数据库里分析电子邮件等等。 北京时间2015年4月12日早间消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赛门铁克正考虑出售Veritas数据存储及恢复业务。该公司此前曾考虑分拆这一业务,成立两家单独的上市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赛门铁克近几周正在联系私募股权公司和潜在的行业内收购方。这一业务的出售价格可能将超过80亿美元。赛门铁克于2005年以约135亿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了Veritas。

④ 上海贝尔,华为赛门铁克,中兴力维,华为,这四家公司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和发展怎么样 求高人指点!

还用说?环境差不多@!福利差不多 待遇上海贝尔稍好.发展看个人能力 几家没的说

⑤ 赛门铁克的发展历史

(1982——1985)
Symantec赛门铁克公司1982年由34岁的Dr. Gary Hendrix(一位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创立。他聚集了斯坦福大学自然语言方面处理的很多研究者们成立了Symantec。而这些人具有创造性的编程能力。公司一开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后来Hendrix获得了风险投资,尽管如此1983年仍然没有做出任何产品。1984年Symantec被另一个比之较小的软件公司C&E软件公司收购。两个公司合并后保留了Symantec的品牌,并且C&E公司的领导者Eubanks被任命为新公司的CEO。而Eubanks是一个同样具有传奇人生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核潜艇的指挥官,在加利福尼亚的海军研究生院里面修得了计算机工程。C&E公司专注于数据资料处理,而Symantec更具有高科技性和高创新性,两者又在不同领域达到互补。随后又从John Doerr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支持,而John Doerr最终也成为公司的董事之一。Symantec第一个产品就是为IBM开发的一个个人数据处理软件,凭借这个软件的成功,其获得了第一桶金。 (1985——90年代初)
1985~1989.随着产品创新开发与并购不断成长,Eubanks敏感的觉察到光靠产品来慢慢做,是不够的,尽管公司的产品一再在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成绩。Symantec开始合并小的公司并保留了被兼并公司的雇员,而这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Symantec真正的购并战役于1987年打响。于当年一月、七月和九月分别购并了已经都各有建树的Breakthrough、Living Videotext和Think Technologies of Bedford。凭借着一系列的购并,1987年到1988年,尽管由于一系列购并的成本的原因,公司净利润为负,但Symantec的销售额还是成功实现了翻番。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部门整合中,两位高管----CFO Michael Perez和主管市场发展的副主席Spencer Leyton两位高管在88年选择了离开。Eubanks不得以重组公司,减少高管人数,并赋予中层管理者更多的职权。因为管理的和公司财务的问题使得Symantec原本88年上市的计划流产。在1988年末,Symantec终于止住了连续六年的亏损,第一次出现盈利,公司也于1989年6月23号,成功上市。1991年,股票涨到了IPO时的五倍。收益为原来64倍。股票市场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ymantec后来的并购。与此同时,Q&A软件继续一路高唱凯歌,在其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的公司财务报表上,它为Symantec提供了5000万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于1991年成为领域的领头羊。
Symantec于1990年8月完成了它创立以来的最大并购,收购了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业界相当成功的Peter Norton Computing Inc.诺顿Norton是当时基于dos系统的电脑综合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其产品Norton Utilities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如备份和解压缩文件,病毒检测恢复遗失数据。此次并购给与Symantec在4.1亿美元的综合软件市场的34%的市场份额。收购帮助Symantec从Macintosh 平台(较早的装在mac苹果机上的平台)成功转向了个人电脑综合软件市场。 而被收购的Norton公司的创始人彼得诺顿Peter Norton被授以Symantec三分之一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权,同时成为Symantec公司的高管之一。合并后的Norton仍然为 Symantec公司独立的部门,并更名为彼得诺顿集团。而大部分的原有职工得以保留。合并帮助Symantec扩大了市场份额,开拓了新的市场,并将原来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抢了回来。而这次合并也被称为软件产业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而屡次被引用。
1991年Symantec又有了几次收购。6月,其收购了Leonard Development Group(同样为macintosh开发软件的公司)8月,购并Zortech Inc(提供扩平台C++程序编写),还并购了 Dynamic Microprocessor Associated Inc.,最牛的PC远程控制软件 PC anywhere 的开发者。
尽管90年代经济大萧条,而加州更加严重,都没有挡住Symantec发展的脚步。公司收入从90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91年的1.16亿美元。而雇员一年间增加了28%。Symantec在欧洲同样获得了发展。91年五月,Symantec开始在苏联大卖它的Norton Utilities和一些列软件。为打击俄国相当严重的软件盗版问题,公司开始提供注册并为注册者提供售后服务。1992年在英国收购一机构,建立Symantec 英国。截至1994年前,Symantec已经在全球150个合作者建立销售网络并开发了多达120个不同语言的产品版本。Symantec试图成为多平台软件提供商的领导者。1992年购并Whitewater Group,和MultiScope Inc. 为了扩大其在商业软件上的进展。Symantec完成了最大的一次并购。收购价值4700万美元的Contact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除了一系列的软件的发展。Symantec一直在utility programs上保持着领先地位。1993年以及以后陆续收购了几个安全软件公司。后来的战略便是扩大客户端和服务器上为局域网提供的软件。因为传统的dos下的软件已经受到了微软windows的冲击而开始下滑。于是转而开发微软不擅长的网络软件。随后收购了几个这方面的公司。1994年开始提供局域网的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有一个中心管理者管理所有网内电脑的综合软件。 (2000至今)
进入新千年,Symantec继续保持了其走并购之路的趋势,事实上,从2000年2月到2006年2月,其收购了不下25家公司。而其也在收购之路上屡试不爽,成功率颇高。收购也继续为Symantec的发展铺平道路。 2012年1月-收购云数据存储厂商LiveOffice
2010 年 5 月 --收购 VeriSign
2008 年 11 月--收购MessageLabs2008 年 6 月 --收购SwapDrive
2008 年 4 月 --收购AppStream2007 年 12 月 --收购Vontu
2007 年 4 月 --收购 Altiris
2006 年 2 月 -- 收购 Relicore
2006 年 2 月 -- 收购 IMlogic
2006 年 1 月 -- 收购 Bindview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Sygate
2005 年 10 月 -- 收购 WholeSecurity, Inc.
2005 年 7 月 -- 与维尔软件合并
2005 年 5 月 -- 收购 XtreamLok
2005 年 4 月 -- 收购 DataCenter Technologies,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latform Logic
2004 年 10 月 -- 收购 @stake Acquisition, LIRIC
2004 年 9 月 -- 收购 KVault Software Limited
2004 年 7 月 -- 收购 TurnTide Acquisition, Invio Software, Inc.
2004 年 6 月 -- 收购 Brightmail
2004 年 2 月 -- 收购 ON Technology 公司
2004 年 1 月 -- 收购 Ejasent,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购 PowerQuest Corporation
2003 年 10 月 -- 收购 Safeweb, Inc.
2002 年 8 月 -- 收购 Riptech, Inc.、Recourse Technologies 和 SecurityFocus
2002 年 7 月 -- 收购 Mountain Wave
2001 年 10 月 -- 收购 Lindner & Pelc
2001 年 7 月 -- 收购 Foster-Melliar
2000 年 12 月 -- 收购 AXENT Technologies
2000 年 11 月 -- 收购 Seagate 的 Network Storage Management Group
2000 年 2 月 -- 收购 L-3 Network Security

⑥ 华为赛门铁克海外销售的待遇

华为员工待遇全面揭秘:待遇+环境

总部在深圳,人员共约3万,2003年销售额327亿,2004年销售额462亿,利润在10%左右。

[笔试面试]

笔试基本上都是一些技术上的基本功,可能最后一题会考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诸如FuErMoSi侦探判断几个人中谁说谎的问题,如果学过离散数学会对你有点帮助。笔试通过的话就是项目经理面视,问一些工作经历和打算(可能还会有部门经理talkwithu)。最后是人事部的头问一个技术无关的问题,如:生平何事自认为最成功最有自豪感。

[待遇]

现在进华为待遇并不高,大概与市场价持平或略低,应届本科生3500左右,应届硕士4000左右,社招的本科3800到4500,社招的硕士 4000到5000。转正后会有一次调薪机会,50人里可能有1人,涨幅不超过500RMB,如果你不是巨牛,就甭指望了。每半年或一年部门会有调薪的指标,20人里可能会有1个,涨幅大概几百,不超过1000,如果你不是很牛,不要幻想一两年内工资会有变动,三五年工资没动过的员工遍地都是。当然, 1999年以前来的老员工早已不在乎工资了,他们的股票才是大头,一年下来分红10万到几十万的都有,工资只不过是平时的零花钱。2001年后进来的就都没有股票了,而且待遇也低,感觉华为在向国企模式发展。员工工资下调的原因据说是华为已经放下了大公司的架子,不想再打肿脸充胖子,不再重视员工的待遇优越感,而是按照市场来进行定价和人员流动,体现的是公司压缩成本提高效益的思想,倒霉的当然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大量的人员变动。 2003年到现在华为新招了4000人左右。现在仍然存在人员缺口。2000年到2002年进华为的基层员工目前工资在5500到8000不等,2003 年到现在进华为的基层员工。

目前工资在3500到5500不等。无住房公基金,每月800到1000(在深圳总部为1000)的补贴发到工卡里,可以在公司的食堂和超市消费,若要换成现金,要交20%的税。年终奖有3万、2万、1万不等,具体视所在产品的利润大小而定。工作满整年的才能拿到全部,年终奖要到来年的3季度末才发放。来年辞职的不会影响上一年年终奖的总金额。这一点基本可以放心,华为是大公司,很多事情都是制度化的,不象一些小公司。从华为出去后工资涨50% 到100%是问题不大的,我的一些华为朋友中就有三个先后跳槽去了外企,有一个涨100%,另两个涨了50%,奇怪的是,他们外语都不怎样(也就4级水平,口语基本为zero),进外企后好象都是做的技术支持相关的工作。

[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工作环境比较舒服,每人至少2台电脑,通常都是3台,一台办公室用,另两台实验室用。弹性工作制,早晨上班时间最晚总部为10点,其它研究所为9点半,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半小时吃饭,1小时午睡,传说中的华为床垫就是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的。华为的信息安全抓得很严,不能上网,机器都是封了的,不可能把任何资料拷贝出去。晚上8点半后可以领一份价值7元的夜宵。早晨和下午的班车自己花钱,晚上9点的班车免费。

[加班]

确实比较多,尤其是项目进度很紧的时候(进度不紧的项目在华为几乎不存在),一般说来周末会要求统一加班一天,另外,华为规定每月必须最后一个周六照常上班,这样算来一月可能只有3或4天的休息时间。春节加班的概率很大,一般大年28放假初六七就开始加班。平时工作是否累是否晚上必须加班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的能力很强,2、3周可以把一个月的活干完,那么没有人会强制你晚上加班的(除非最关键的一个月里产品可能会统一要求)。当然,这样的人是少数,大概几十个里面有一个,大部分的人还是需要晚上或周末加班才能完成任务。总之,牛人长久呆在华为的少,不牛的自然会喊累喊忙的,华为就象一个养牛场,小牛小猫小狗之类的可以在这里长成大牛,大牛自然不甘于陪着2、3万小牛们长厮守这个牛圈。这或许就是华为大量人事流动的原因。很多自认为不一般牛的牛们呆了三两年走了,新的小牛们又进来,周而复始,始而复周,此即乃传说中的华为!
首先浇盆冷水:2000年之后进HW的人,彻底抛弃发财的想法。没有股票和期权,在HW呆和在国企呆一个样,就是干工资和年中一点奖金。真正发财的人是98年及以前进来的(工号在15000以内),每年股票分红在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对于他们来说,每个月1-2万的工资只是零花钱而已。社会上说 “HW人有钱“,指的就是他们。对于3、4万号的人来说,每个月那么点钱还不够他们打麻将一晚上的输赢。本文主要就是针对这两年进HW的人和准备进HW的人而言的。

1、研发,用服和市场,哪个收入高?

肯定的讲,同时进公司的人,市场的收入肯定比研发高,用服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在研发呆,工作稳定,买房、买车什么的机会多,但是收入肯定比不上市场的。研发几乎没有出差补助,也没有报销权限,再加上在深圳呆,消费水平高,因此一个月的消费最低都在3、4K左右。研发和市场的奖金差不多。

在市场和用服呆,只要不在深圳总部,每个月工资基本不动,年终奖也可以基本不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什么的靠补助足够了。打车可以报销,手机话费每个月5-8百差不多够用。办事处市场人员也可以报销请“客户“吃饭发票。而且在国内办事处呆,一般的话消费都比深圳低的多,很容易就找到“大款“的感觉。因此办事处的人打死都不愿意回总部(除非是老婆在深圳生小孩等特殊情况)。总之:在深圳总部呆肯定没有在办事处呆收入高。

2、哪个办事处好?

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好城市的办事处,补助肯定低(30元/天),乌鲁木齐,兰州等比较偏远的地方,补助肯定高(70元/天),跨省出差补助更高(100元/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好城市的办事处,老员工养老的多,勾心斗角厉害,外部市场竞争恶劣,新员工除了拼命干活,升职加薪机会极少。而且很容易就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项目失败的替罪羊。乌鲁木齐,兰州等比较偏远的地方,公司政策较为宽松,客户好打交道,新员工有一定的升值加薪的机会。所以公司派你去北京上海,你也别高兴太早,那是因为那边缺少苦力(原来的苦力都跑了),拿你去顶桩的。经常出差的同事最怕去北京广州上海,更何况是去常驻,呵呵。公司派你去乌鲁木齐什么的,你也别一脸苦相。那地方我去过,办事处气氛很好,可以大声说话开玩笑吃冰棒侃大山。天高皇帝远,只要和主管关系搞好了,没人管你。其他办事处介于上述两种极端之间,各位自己掂量。

3、国内国外哪个好?

一句话:要钱的别要命,要命的别要钱。像在北美,西欧呆,每天40美金的补助(扣20%的税,只有32美金),刚够吃饭用。在欧洲一碗面就是8- 12欧元,还未见得吃的饱。弟兄们都是下班后去菜场买菜回家做。在伊拉克、阿富汗每天200美金(扣税后是160美金),足够用,而且可以剩下很多,只要你能保证身体健康,四肢俱全的回来。伊拉克办事处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区,办事处内有几把AK47,上千发子弹,出门带手枪。各位如果有兴趣,去呆些日子也不失为一种经历。在北美和伊拉克,签同样大小的单,后者的奖金额是前者的5倍。(公司在推行一个什么“艰苦系数“,美国是1,伊拉克是5,奖金额就是基本奖金×艰苦系数)其他地方在这二者之间。

综述

虽然市场用服收入高,但是从研发转到市场的人,没有一个不后悔的。在市场,面临着极大的牺牲。工作辛苦,压力大,生老病死一切由天。市场部的员工看似西装革履,满面春风,每天就是陪陪客户吃喝玩乐,实则面临极大压力,生活没有规律,生活档次很低。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关系比较容易紧张(你在外面天天晚上陪客户,几天不“汇报工作“很正常,但是“家里“那位时间一长肯定不相信你了)很多从研发转市场的兄弟,晚上干活干到12点后,回到宾馆再和LP吵架,几乎人人如此,一个不那!总之,你想过常人的生活,收入就肯定低点,在研发好好呆着吧。如果你想短期内捞一笔就走,或者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伊拉克也门苏丹都等着大家。

⑦ Adobe 和 Symantec 这两家软件公司哪家的规模大一些

symantec大,营业额估计差不多,规模上adobe员工不多,产品的性质决定不需要养那么多员工,不像symantec的产品线那么复杂,需要很多售前和售后人员做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