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加坡KBC银行是什么银行有什么全称吗
比利时联合银行
㈡ 主流银行的发展趋势
银行产品创新的总指针是更好的便利性,更大的增值性.一是对原有产品和服务 进行改造更新,以客户需要为中心组合原有产品服务,提供立体化,综合产品系列. 二是横向扩大产品和服务,与原有产品线平行,增加新的产品线.
业务多元化是美国银行在经济衰退中保持优良业绩的重要支柱.主流银行在产品 创新中获取收益,降低业务损失.在资产业务创新上,通过贷款证券化,J.P.摩 根大通银行2001 分别对79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60亿美元信用卡贷款,2 5亿美元汽车贷款以及55亿美元工商贷款进行证券化,分别获取税前收益2.42 亿美元,4200万美元,17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2002年又分别对 72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94亿美元信用卡贷款,34亿美元汽车贷款和43亿美 元工商贷款进行证券化,获取税前收益分别为2.14亿美元,4500万美元,6 00万美元和5300万美元;通过贷款出售,J.P.摩根大通银行2001年和 2002年分别出售458亿美元和622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获取收益分别为 262亿美元和388亿美元. 银行业在批发金融市场上受到排挤,一方面工商公司自身资金积累规模增加,总 的外部融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金融放松管制,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公司进入资本市 场的直接融资成本较过去相对下降,因而使公司从银行进行间接融资量有所下降.高 收入阶层的涌现,对快捷零售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零售金融业务占比不断上 升.
花旗银行全球零售金融业务2000年存款余额为123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 82亿美元),2001年存款余额为147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97亿美元),2002年存款余额为1700亿美元(贷款余额为1130亿美元);2000年,花旗银行零售业务已在41个国家通过1200个机构为2000万个账户服务,零售业务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约在60%左右.
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西方主流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 小企业提供银行服务,信用卡服务,财富管理及保险服务等.美国银行与近200万 小企业客户保持着业务关系,成为在美国9个州,5个关键市场的小企业头号借贷机 构.2001年为小企业服务给股东带来增加值达到5.85亿美元,为公司创造年 收入达10亿美元. 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混业经营的难度远大于人们的预料,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 保险公司在产品,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混业经营的效果不易实现;二是 近年来国际经济低速增长,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增大,银行的生存环境恶化,银行的首 要目标是生存而不是扩张,因而强化风险控制,削减成本成为银行当务之急.
2002年J.P.摩根大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运营收益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 5%;运营收入下降15%;运营收益只有14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53%. 其中经纪及投资服务收益的下降较为缓和.花旗银行2000年,2001年和20 02年投资余额分别是882.22亿美元,1039.72亿美元和1407.5 3亿美元;2002年,花旗集团虽然公司与投资金融业务收益下降30%,但全球 投资管理业务的净收益却增长14%;交易性服务净收益也从1.73亿美元增至5 .21亿美元;花旗集团私人金融部的净收益
从1999年以来增长69%,达4.56亿美元.这主要是花旗集团以产品及 地域的多元化作为业务模式的核心,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来的冲击.德意志银行的投资 银行业务收益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至2002年,其从信托业务中获取的佣 金与收费收益分别为390.8亿欧元,353.7亿元,392.6亿欧元;从证 券发行中获取佣金,经纪收费,证券涨价等获取的收益分别为517亿欧元,455 .7亿欧元,431.9亿欧元;从保险业务中获取的净收入为283.7亿欧元,271.7亿欧元,74.4亿欧元.
外资银行大肆抢占银行市场的现象在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斯洛伐 克等东欧国家相当普遍.奥地利信贷银行的最新调查表明,按照资产负债总额统计,跨国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一系列活动,控制了东欧银行市场62%的份额.美国花旗 银行,比利时KBC银行,奥地利银行,意大利信贷银行就是在这一时期涌向东欧市 场的.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国际性大银行在东欧地区的发展前景相当诱人,东欧国 家的银行业市场商机和潜力十分巨大.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东欧地区也可能出现第二 轮重组浪潮.
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在过去25年中一直是美国银行业发展的主线,可在199 8年美国银行业购并达到高潮之后,直转而下,从1999年到2003年年中进入 蛰伏期.但是最近美国银行的收购行动引起业界对美国银行业并购趋势的重新思 考.人们判断美国银行业合并重组之势可能又要抬头:一是美国银行业仍呈饱和状态,全美目前有7800家银行,为进一步并购节支,提高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潜在空间 ;二是美国银行业所存在的资本金过剩,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缩减开支的需求等等 均成为美国银行业并购活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另外,市场对大型并购交易的反应日趋 正面(第一联合/维超利亚的合并已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过去几个月以来美国 银行业股票价格全面上扬,过去5年已积累了大量并购需求,过去的收购交易在这3 年间也基本被消化. 面对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压力,国际主流银行正仔细审视每一种经营模式――― 银行保险,全能银行,产品导向的零售银行或全球批发银行模式,以寻求新策略摆脱 困境.20世纪90年代,许多大银行发展多元化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电子银行,交叉销售保险和投资银行产品,成为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企业 .目前这种趋势似乎出现逆转迹象,未来的趋势更可能是,集中和选择性地发展核心 业务将成为主流,银行将通过分解,外购,合资及合伙的形式经营非核心业务,实现 差异化发展.这是因为经营环境好的时候,提供全面服务的银行吸引力较强,但在盈 利较难的时候,银行的经营成本则较高,投资者要求银行采用新策略增加盈利.此外,技术发展也大大增加了银行分解业务的可能性,银行可选择作为产品制造商,如设 计按揭,小企业贷款等,或者作为重要客户关系的分销商.
欧洲银行首先加强本身业务重组,集中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业务,以求更好地发挥 协同效益和比较优势.德国德累斯登银行重组其全球资本市场业务,合并债券和股票 业务于一个部门内,以便使其产品专家可同时推销股票和债券业务,争取更多的企业 融资业务;同时合并研究衍生工具营销,税务产品,并进行量化分析,以产生协同效 益.德国商业银行则合并其资本市场和商业信贷业务,削减不盈利的业务和成本,把 投资银行业务集中于向企业和零售客户分销高收益的衍生产品和结构性产品,在德国 的企业重组中发挥作用.同时,该行在席卷德国的企业破产潮后,重新考虑银行与企 业客户的关系,计划把投资银行业务办成企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零售投 资者之间的风险平台中介,提供多层次的产品和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廉价货币. 英国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汇丰银行与U-nisy技术服务公司合作建立支 票清算公司IPSL
处理支票.IPSL既为其他所有者清算支票,也为其他银行清算支票,估计将 处理英国70%-80%的支票.这意味着银行一方面分拆本身的非核心业务以降低 成本,另一方面又以合作,合营的方式成立新公司处理这些非核心业务;而拥有新公 司的银行既可分享技术成本,又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及大幅度减少管理成本.德意志 银行,德累斯登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则把其按揭业务合并,成立Euro-hypo 新公司,经营目标与英国IPSL类似.
一些大银行如瑞士信贷已考虑出售其投资银行业务;英国巴克莱银行放弃股票业 务后,旗下的巴克莱资本已专注于债券市场,其信贷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显示这一模式 已起作用.德意志银行决定出售其托管业务和被动式资产管理业务. 核心存款和主动负债约占银行资金来源的90%左右,剩余10%的资金来源由 银行的权益资本构成.花旗银行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年增长20%,20 02年比2001年增长了14%,连续呈双位数增长;主动负债2001年比20 00年增长14%,而2002年与2001年相比仅增长3%,增幅由上年14% 骤然降至3%,变化很大.J.P.摩根大通银行的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 年增长5.1%,2002年比2001年增长3.8%,增长幅度在降低;主动负 债2001年比2000年下降8.9%,2002年比2001年增长14.9%,增长幅度有所上升.美国银行核心存款2001年比2000年上升1.1%,2 002年比2001年却下降了1.2%,核心存款由上年的微弱上升,转为绝对下 降;主动负债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14.9%,2002年比2001年 上升24%,主动负债连续呈双位数增长.
长短期利率反复下跌至历史低位,令持有流动性高存款成本减轻,这类存款的比 重增加,从而减轻银行利息成本;长期利率下降增加银行持有证券市值;而长期利率 跌幅较短期利率小,导致长短期息差扩大,对银行利润构成正面作用.从2003年 上半年主要银行情况看,部分银行无利息成本的资金仍大幅增长. 2002年整体美国银行业向工商业的贷款下跌7.3%,2003年一些主要 银行这一趋势改变不大.在6家主要银行中,2000至2003年,花旗银行集团 的公司贷款和美国银行工商业贷款平均余额呈下降趋势.
J.P.摩根大通银行及富国银行2003年第二季度的企业或商业贷款上升,但幅度仅在2%-3%之间.美联储的信贷调查显示,近年银行对工商贷款有一定收 紧,企业对工商贷款的需求也缩减,两者构成工商贷款下降.
但是,主要银行的消费者贷款却都在呈上升态势.如花旗银行消费者贷款上升很 快,2001年比2000年上升11.3%,2002年比2001年上升13. 2%.J.P.摩根大通银行消费者贷款也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2000年上 升16.6%,2002年比2001年又上升10.9%.
市场利率持续偏低推动住宅市场以至按揭再融资活动的同时,也为企业发行债务 融资创造条件.抓住这一市场环境变化,美国银行业争取与企业发债相关的业务,较 为专长投资银行和资金业务的摩根大通在并购业务收缩之后,借着债务发行收费来增 加收入,花旗在2003年次季的定息工具交易和包销业务创下最高纪录,专长于零 售或个人银行业务的美国银行,在2003年次季也创历来最佳的投资银行业绩,有 关收入虽然只有5%增长,但主要动力来自证券及债务发行.第一银行2003年第 二季度的资本市场业务在定息工具发行强劲增长下创出纪录性高水平.
㈢ 赤道银行的列表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 N.V.) 荷兰第一大银行,由荷兰通用银行(ABN BANK)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银行(AMRO BANK)于1991年合并而成,在世界上拥有3000多家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拥有银行网络最多的银行之一。
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圣精银行(BES Group)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瑞士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时德克夏银行(Dexia Group)
德国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
西班牙察亚纳瓦拉银行(Caja Navarra)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Calyon)
丹麦出口信贷基金会(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兰国家开发银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团(Fortis) 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活跃于世界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享誉全球的国际性金融服务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2008年世界《财富》500强中,富通集团资产排名第14位。在2008年《福布斯》世界500强中,富通集团在销售、利润、资产及市值等指标的综合排名中,荣列全球金融服务商第19位。
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德国裕宝银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比利时联合银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银行(la Caixa)
意大利中央中期信贷银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银行(Millennium bcp)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Nordea)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Group)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建于1727年,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欧洲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其业务遍及英国和世界各地。该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银行业及私人汽车保险业中排名第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2000多家分行,服务于1500多万客户。2000年3月,该行与英国西敏寺银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2000年排名222)合并。2000财政年度(2000/9),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的营业额177.13亿美元,净收益31.72亿美元,总资产4681.33亿美元,雇员19620名。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法国主要的银行集团之一,总部设在巴黎,上市企业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证券市场挂牌。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达300亿欧元。
英国渣打银行(又称标准渣打银行;英语: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建于1853年,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银行。它的业务遍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在英国的客户却非常少,2004年其利润的30%来自于香港地区。渣打银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团有限公司则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亦是富时100指数成份股之一。
汇丰集团(HSBC Group) 总部设于伦敦的汇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汇丰集团在欧洲、亚太地区、美洲、中东及非洲7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9,500间附属机构。汇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巴黎证券交易所及百慕达证券交易所等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东约有200,000,分布于100个国家和地区。雇有232000名员工。汇丰银行在全球拥有超过1亿1千万的顾客。
西德意志银行(WestLB AG) 位于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集团拥有资产总值2819亿欧元(2004年6月30日数据),是德国首屈一指的金融服务机构。 国际阿拉伯非洲银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尼日利亚Access Bank Plc
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 Group) 其前身为标准银行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约翰内斯堡。标准银行集团为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资产论为非洲最大的银行,2006年排行全球第106名。标准银行集团业务遍及18个非洲国家及其他21个国家(地区),在台北设有分支机构,同时在香港、俄罗斯、新加坡和巴西拥有全面银行服务资格。该行在南非共有713家分支机构,在非洲其他地区则设有240家分支机构。
莱利银行(Nedbank Group) 南非第四大银行,莱利集团下属企业。莱利集团拥有莱利银行和皇帝银行(Imperial Bank Limited)各50.1%的股份。而莱利集团又是old mutual group的成员企业。 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Banco Bradesco) 布拉德斯科银行是一家政府控股的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于1808年,在巴西设有7100家分行,在全球25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包括阿姆斯特丹、布依诺斯爱里斯、新加坡、法兰克福、里斯本、伦敦、洛杉矶、马德里、纽约、巴拿马、圣地亚哥、东京等。其主要海外子公司包括美国的BB租赁公司、英国的BB证券公司和奥地利的BB-AG Viena等。布拉德斯科银行还在北京、芝加哥、香港、利马、华盛顿设有代表处。
巴西银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乌投资银行(Banco Itaú)
哥伦比亚银行(Bancolombia)
巴西Itau Unibanco于2008年底创立,是Banco Itau Holdings Financeira SA和Unibanco(Uniao de Bancos Brasileiros SA,巴西联合银行)合并而成。2008年11月4日Itausa(Investimentos Itau S.A)和Unibanco Holdings的控股股东向市场宣布,双方就合并Itau和Unibanco的金融业务部门达成了一份合资企业协议,旨在组建南半球规模最大且市值位居全球前20位的私营金融企业集团。这家新的金融机构将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与最大的世界银行相抗衡。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加拿大BMO金融集团(BMO Financial Group)
加拿大出口发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Manulife)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北美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2005年7月为止其资产总额达3180亿加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国际化的银行。Scotiabank 集团在48个国家拥有44,000名员工,通过由1,800多家分公司和事务所组成的网络提供各种服务。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是美国唯一一家获得AAA评级的银行,建于1852年,名称一直未变;按商业银行资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富国银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务的银行,业务范围包括社区银行、投资和保险、抵押贷款、专门借款、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 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 三菱东京UFJ银行株式会社(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中文译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NYSE:MTU)是一家由东京三菱银行与UFJ银行在2006年1月1日合并而成的日本银行,为日本资产最多的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业务单位。以资产计,该行是日本以至亚洲最大的银行,总行位于东京都内邻近皇居的丸之内商业区。
瑞穗实业银行(株式会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银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简称MHCB)是一家企业及投资银行,隶属日本第二大金融服务综合企业瑞穗集团,于2002年4月透过转移第一劝业银行与富士银行的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到日本兴业银行组成,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
日本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由樱花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而成,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总资产达100万亿日元的三井住友银行系日本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是日本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目前其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7家海外分行。三井住友银行在我国上海、天津、苏州和广州设有4家分行,并在北京、大连、沈阳、重庆开设了代表处。
中国兴业银行(Instrial Bank (China) 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50亿元。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前身是新南威尔士银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于1817年,在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新南威尔斯的悉尼Macquarie Place 开立了一间办事处。1982年更名为西太平洋银行。2005-2006财政年度纯利润30.7亿澳元,总市值超过430亿澳元,论市值计算是澳大利亚十大上市公司之一,雇佣员工27000人。董事会主席利昂·戴维斯(Leon Davis),行政总裁戴维·摩根(David 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