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星代号
http://celestrak.com/satcat/search.asp
这里什么都有,不知道你会不会查,代号什么的乱,叫法不一样,但发射顺序是一样的,号码就一样,连火箭残骸都有哦,包你满意,望链接通过,望采纳
2.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概况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600118 SH),是专业从事小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的产业化集团公司,形成了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方面,已成功开发了以CAST968平台为代表的多个系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公用平台,并成功发射了对地观测、环境监测、空间探测等不同用途的10余颗小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20多类产品,其中高动态卫星导航定位终端、无人机信息链、北斗系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静中通、动中通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处于技术与份额双领先的地位;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已具备提供广播电视传输、移动位置服务、卫星定位与导航服务、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等多项运营服务的能力。
公司人员规模达1500人,科研实力雄厚,主业发展快速,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并将努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和相当产业规模的国际一流的综合型宇航公司。
3.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还是让它继续飞吧
4. 东方红一号卫星资料
1956年,聂荣臻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位组织领导“两弹”(以后又增加了人造卫星)的负责人,欣喜和压力交织,使他日夜不停地思考着研制“两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针。
因为方针问题,事关重大,方针不明或不对,就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
聂荣臻思考的结论是:中国国家大,人口多,办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力更生为主,尤其是尖端科学技术和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方面,更应该强调自力更生。
聂荣臻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很快将战火引向中国边境,迫使我们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他们一直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用海空军骚扰祖国大陆和沿海岛屿,又串通一些国家,从各个方面封锁新中国。
因此,很显然,难以从西方得到“两弹”方面的技术。
即使我们想用很多的钱买,也是买不到的,何况我们没有这么多钱。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我们是友好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各项建设事业中,苏联给了中国许多帮助。
所以在“两弹”技术方面,要努力争取苏联的帮助,这是肯定的。
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交给中国,这也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研制“两弹”的方针,必须把基本点立足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再说:我们不能自甘落后,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大科学家,只是近百年来才落后了。
因此,不能迷信外国,依赖外国,“以洋为贵”,应该自力更生,勇于探索。
但他又认为,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中国搞闭关自守,既不应该也是行不通的。
因此,他认为,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要努力争取外国援助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聂荣臻担任航委主任以后,为确定航委的工作方针,1956年4月17日召开了航委第一次会议。
他在传达了中央关于中国发展航空和火箭武器的决定以后说,现在中央和军委的决心有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针来实现中央的决心,请大家畅所欲言。
会上发言很热烈。
因为航委的任务是领导发展航空和火箭武器的,发言首先集中在先研制飞机还是先研制导弹上。
有人说,中国工业和科技基础薄弱,航空工业方面正在仿制苏联米格型飞机,有了点头绪,而且世界各国大多是在航空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火箭事业的,所以应该先研制技术上比较容易的飞机,这样做比较稳妥。
也有的认为,应该先发展导弹,这可以体现“迎头赶上”的精神。
聂荣臻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根据中央的方针,中国应该先集中力量研制导弹,导弹与飞机协调发展。
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上,重点是导弹,然后是飞机。
各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已经有了各种导弹,我们要“迎头赶上”,也得研制导弹。
研制导弹和飞机,对中国来说都是困难的,先集中力量研制技术上更为复杂的导弹,其成果会对研制先进性能的飞机有好处,否则,只能仿制或研制性能比较落后的飞机。
钱学森等著名导弹专家信心十足,也主张先研制导弹。
经过热烈讨论,在聂荣臻和科学家们发言后,会上的意见基本上统一了。
但“飞机乎?导弹乎?”的争论,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系统一直进行了三四年。
聂荣臻力排众议,坚持先研制导弹。
1960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努力发展电子技术”作为发展尖端武器的方针,争论才告一段落。
在会议发言中,大家又比较多地把发展导弹事业的希望,寄托在提请苏联帮助方面。
5.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
中国卫星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持有中国卫星51.32%的股份,其他股东为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共持有公司48.68%的股份。
6.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求助编辑网络名片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人员规模达1500人,科研实力雄厚,主业发展快速,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并将努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和相当产业规模的国际一流的综合型宇航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洪太
成立时间:1997-08-21
注册资本:118248.913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27453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科技大厦12层
7. 急,东方红卫星资料!
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
[编辑本段]概述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时间先后,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编辑本段]主要参数
卫星质量:173公斤
卫星外形:直径1米的球形72面体
近地点:439公里
远地点:2384公里
用途:广播“东方红”乐曲
[编辑本段]卫星目前状态
2009年2月1日15时08分32秒根据NASA的数据写出来的。
纬度:64.02度
经度:35.07公里
轨道倾角:205.64度
运行周期:110.6 分钟
速度:7.55KM/s
高度:728.25KM
近地点:430公里
远地点:2075公里
卫星实时状态跟踪:http://www.n2yo.com/?s=4382(截止2009年2月1日北京时间15点08分该卫星正位于大西洋上空)
[编辑本段]设备
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卫星上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行很多年。
[编辑本段]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
“东方红一号” (Dong Fang Hong I/Red East 1)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潘厚仁为中心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该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1967年,党鸿辛等人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天线干膜,成功解决在100℃至零下100℃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递困难问题。“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地球上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
1956年,中国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积极倡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根据这一战略考虑,中国科学院把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次重点任务,揭开了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踏上了征服太空之路。当时受到“大跃进”影响,曾提出过研制高能推进剂运载火箭、发射重型卫星和要在1959年国庆节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送入太空的设想。但这种设想脱离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工业基础,因而缺乏实现的可能。1959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传达邓小平同志指示: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据此,调整任务部署,提出“以探空火箭练兵、空间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筹建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研究地面跟踪接收设备”的具体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中国在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有效载荷技术、姿态控制技术、轨道设计和发射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以及人才的培养和训练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编辑本段]发射过程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于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CZ-1)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卫星飞行轨道为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为倾角68.5度的近地椭圆轨道,运行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可以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
“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编辑本段]成就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它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同意”。
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卫星事业自始至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等指示,已成为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座右铭。
东方红一号卫星文化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体现。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全国大协作,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和健全的航天科学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及质量保障和管理体系,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又红又专、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善于攻关、专业配套、老中青相结合的航天技术队伍。历史会记住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钱骥、陈芳允、杨嘉墀、王大衍、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等“两弹一星”元勋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杰出贡献。
[编辑本段]模型展览
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召集了当年曾参加设计、研制、生产和管理的航天科技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为纪念碑揭幕,制造厂为配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周年纪念,亦制作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1:1模型,在北京天文馆展出。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有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0家专业公司、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
(8)东方红卫星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是我国唯一的洲际战略核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按照“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突出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民用产业三大主业,努力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