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沧源文化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平台炒股票 2025-09-27 03:21:24
股票买了怎么看挣了多少 2025-09-27 02:49:27
西南证券网 2025-09-27 01:39:07

沧源文化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1-10-08 07:48:45

1. 沧源文化作文

安居于西南国边陲的沧源,一片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阿佤人世
代生活的家园;尤其说它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还不如把它想象
成一卷水墨涂抹的风景画;一幅青山绿水间灰墙与红瓦的民居村落
,一座即现代又彰显着佤族杆拦式建筑风韵的小城,灵秀绮丽的崖
画谷风光,坚守且延续着崖画生活场景的翁丁原始部落,那轮部落
的明月、那堆不息的篝火,那铿锵的木鼓声,那洒脱奔放的甩发舞
,把人的魂的都给勾去了。
每次从老家探亲回沧源的途中,我的心头就会浮现出同一个久
久未决的疑问,沧源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让我一呆就是三十几
年?
已是早春正月,天气还有些寒冷,早晨依旧雾霭沉沉,车从临
沧出发,在能见度不足三四十米的沥青路面上飞驰,一路向西、向

2. 沧源今年招生多少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以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为依托,以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重点,倾力打造中国佤文化

3. 沧源人民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沧源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区现有佤族人口21.7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60%,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26.5%。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有距今3000多年历史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广允佛寺、班洪抗英遗址、勐来溶洞等众多名胜古迹,在保留较完整的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加之佤族民间的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除了春节、圣诞节、火把节等来自其他民族的节日外,佤族自己还有新米节、播种节等。

4. 沧源县的三大优势是什么

  1. 深厚的佤文化,沧源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

  2. 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以及处于中缅边界。

  3. 2015年-2016年要开通机场,成为全国第二个县级开通机场的城市。

5. 沧源那边有没有拉祜族

有是有,因为双江离沧源很近,民族也可能会迁徙,但实际上沧源施瓦族世代繁衍的地方。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目录[隐藏]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

[编辑本段]【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双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和谐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双江境内境内居住着汉、拉祜、佤、布朗、傣、白、彝等24种民族,其中汉、拉祜、佤、布朗、傣、彝为六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自治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是布朗族、佤族等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全县各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平等和谐、携手奋进,共同创造了如布朗族的蜂桶鼓舞、拉祜族的七十二路打歌、佤族的鸡综陀螺、傣族的手工制陶等等和谐共融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和谐的活化石。
北回归线穿过的生物宝地。地处北回归线上的双江,纬度低、海拔高,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52.3%,年平均气温19.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温、湿度适宜,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200mm,加之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形成了适宜各类生物生长的立体生态环境,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生物宝地。
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勐库大雪山12000多亩野生古茶树群落,经专家考证,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是制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被誉为“普洱茶之味精”。目前,全县有茶叶面积8万多亩,其中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达2万多亩,年产茶叶4000多吨。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原料基地、天然的存储仓库,孕育了“勐库普洱茶”和“天下普洱第一仓”的知名品牌。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临沧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29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6万人。县政府驻勐勐镇。

6.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民间传说

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是佤文化的灵魂,创世史诗里说,宇宙之初什么都并不存在,后来轻的上浮、重的下沉,下沉的物质一开始只有鹅卵石这么大,那就是地球的诞生。地球越聚越大,不知过了多少年才长到今天这么大。地球诞生以后它有了自己的神灵,他就是天神,天神因为孤单他哭了起来,他的眼泪落到地球上形成了雨。有了雨地球上就有了水,水和土在一起又孕育出一个神灵,她就是地神。天神和地神在一起以后又生下了日月星辰,从而诞生了宇宙。
宇宙诞生以后,天神创造了除了人以外的世间万物,地神就用泥土和水创造了第一批人类。
第一批人类只吃泥土,而是有生没有死,还一天生两到三个孩子,所以对地球破坏极大。天神见了就派燕子把火带到地球上把第一批人类消灭了。
地神把人种藏进了山洞里,第二批人类从山洞里出来以后天神给了他们血肉之躯,但还是有生没有死,不久人类又挤满了地球,所以天神就用水来消灭第二批人类,并让有生有死的第三批人类从葫芦里再生。
这正是佤族人民一直挂在口头上的“司季然、司岗里”。人类从葫芦里再生以后,佤族的始祖艾佤一直领着他的族人在门高西爷住下来。据说住了四千年,由于人口太多,他们就分成两路,一路跟着马鬃蛇向西走,一路跟着癞蛤蟆向南走。跟着马鬃蛇走的叫“巴格卫”,据说他们进了印度。跟着癞蛤蟆走的叫“巴绕克”,他们就是现在的巴绕克人-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