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华润三九为何停牌
(000999)华润三九:重大事项停牌
华润三九接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通知,
华润医药控股及其股东华润
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了维
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华
润三九、股票代码:000999)、公司债券(证券简称:13三九01、证券代码:112175
)自2014年4月8日起开始停牌.
华润三九(000999):华润医药资产整合大幕拉开三九或收双鹤
■上海证券报
此番停牌的华润三九,华润双鹤虽然单体大,但都比较"干净",符合先从简单的,
能控制的资产"下手"的逻辑.至于选择华润三九为平台,
理由也很简单,从业务拓展
空间上看,
华润双鹤的未来腾挪空间没有华润三九大;从市值上看,华润三九和华润
双鹤在停牌前分别为217亿元和111亿元,华润三九体量规模明显更大
本周起,
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双双停牌,原因都是控股股东筹划涉及公司重大事
项,预示华润系医药资产整合将有重大进展.市场预期,紫竹药业,赛科药业此次有望
分别注入华润三九,
华润双鹤.而据上证报记者调查获悉,华润系医药整合方略已逐
渐清晰,未来或以华润三九作为医药资产平台,因此可能将华润双鹤并入华润三九.
华润双鹤或并入华润三九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此番停牌的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两家上市公司虽然单体
大,但都比较"干净",因此符合先从简单的,能控制的资产"下手"的逻辑.至于选择华
润三九为平台,
理由也很简单,毕竟华润三九的业务拓展空间更大,而华润双鹤的业
务主要集中在大输液等细分市场,未来腾挪空间没有华润三九大.同时,从市值上看,
华润三九在停牌前已近217亿元,华润双鹤的市值则为111亿元,华润三九体量规模明
显更大.华润双鹤并入华润三九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有投行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此次资产重组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运作
时间,
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包括能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投票.目前,也就是"走
一步看一步".
华润系医药板块的销售规模仅次于国药集团,是华润集团的第二大产业板块,目
前正着手理顺三大平台,优化资产配置:自2011年底华润分别组建华润北药和华润医
药集团后,华润医药系数家上市公司定位逐步清晰:华润三九抓中成药和OTC;华润双
鹤主打注射剂,兼做处方药和原料药;东阿阿胶主打阿胶系列保健品.此外,主营医疗
器械的华润万东则拟由民企鱼跃医疗大股东接手.
值得关注的是,
华润方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并购来提升华润三九的竞争实
力.2012年2月,
华润三九以总价6亿元收购顺峰药业100%股权,而后者是国内真菌类
皮肤药核心品牌.2013年1月,
对桂林天和药业的收购则是华润三九出于拓展骨科用
药的战略需要.骨科产品是华润三九OTC业务的八大品类之一,
而天和药业核心品种
天和骨通贴膏2011年销售额为1.92亿元.
对于华润三九的下一个目标,市场都把眼光集中在紫竹药业上,拥有重磅计生品
种"毓婷"的紫竹药业旗下还有其他几个妇科用药品种,一旦获得紫竹的加入,华润三
九的产品线将更加全面."也增加了未来在国内连锁药店谈判的筹码."北大纵横总经
理史立臣这样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筹备华润医药资产赴港上市
事实上,
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旗下医药资产,正是华润系医药资产酝酿赴港
上市的前奏.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早在两年前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就放言,计划在一至
两年内赴港上市.
目前,在国药,上药,华润这医药三巨头中,只有华润一家尚未在H股上市.而如今
,两年时间已过,华润方面仍未实现医药资产赴港上市.今年2月,宋林再次表示,华润
在开展大规模并购的同时,也强调在战略引领下资产有进有退,剥离与并购同等重要
的原则,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质量,保持盈利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股东权益
.
在此背景下,华润系A股上市公司频频出手,整合资产,理顺关系,提升竞争力,做
高估值,都可理解为赴港上市还处在筹备阶段.
不过,
华润系并购整合的效应如何显现,还有待市场检验.在史立臣看来,"圈地
容易种地难".华润系多年来在医药产业跑马圈地,并购无数,但协同效应并不明显."
虽然销售规模位列国内第二,但华润在经营利润方面甚至比不上广药,云南白药."史
立臣表示.
就华润三九而言,
对于这个目前以中药为主打的平台,如果收下华润双鹤,未来
能否顺利实现整合,
也存悬疑.毕竟,化药注射液和中成药之间的研发,生产,市场营
销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悬殊差距,怎么实现协同发展也是一个新的难点问题.
Ⅱ 上药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医药航母即将起航,合并后的新上药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业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药集团和上实控股的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上药集团整合方案已敲定,将会以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平台,事业部制将取消,以加强集团对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个多月后,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药集团重组,终于要登场了。上实系主要医药资产合并成新集团停牌三个多月期间,上药集团的重组一直处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确定整体上市平台的艰难抉择中。接近上药及上实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主要医药资产整合方案已经定下来,二者合并组成新的医药集团,并将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而由于上药资产太复杂,大量的时间被用于清理审核,导致上药集团重组迟迟未公布结果。”上海医药是上药集团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医药分销业务。目前上海医药在国内市场仅次于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集团,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形成布局。而据上海医药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94.86亿元,同比增长20.95%;净利润7013.74
万元,同比增长55.27%。目前,上海医药先后对上海雷允上大药房、信谊大药房实施了全面托管,并以华氏大药房为平台,加快了零售连锁系统的全面整合转型,目前全国零售连锁药房达1130多家。之前,上药集团曾寻求海外整体上市,随着新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的入主,选择上海医药作为整合后的新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意味着双方进行了妥协。事实上,上实集团在资产规模和医药经营管理上,都逊色于上药集团。一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实集团那边只是控股公司,旗下医药资产多为财务投资,现在将资产向上药集团这边集中,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上实医药拟注入上海医药这次重组,上实医药的去向,业界一直关注。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与上药集团合并后,包括上实医药在内,其主要的优质医药资产将会注入到上海医药中,上实医药将变成上海医药的控股子公司。上实医药是上实控股最主要的医药资产,旗下拥有常州药业、常州制药厂、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实医药200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7.52亿元,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378.25%。另外,上实控股旗下则拥有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厦门中药厂、辽宁好护士和胡庆余堂国药号等5家控股医药企业,2007年8月22日,上实控股拟将上述5家资产注入到上实医药中,该方案也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由于上实集团整合上药集团,此举作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拟注入的资产整体质量一般,缺乏成长性,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随着上海医药被选定为新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上述资产也将随着上实医药注入到上海医药中。放弃事业部制
加强集权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合并后,采取何种方式管理,避免同业竞争,一直是一个难题。上药集团在上实集团入主前,旗下各业务主要按事业部制来实施管理,各主要工业资产按照处方药事业部、OTC事业部、抗生素事业部、原料药事业部和中药与天然药物五大事业部分业务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几经博弈,最终还是被抛弃。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组领导小组最后放弃事业部制,转而采用公司法人制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对此,上实医药董秘汤德平表示,这只是管理上的问题,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主要还是要消除同业竞争。事实上,实施事业部制并不是上药集团本意,最早华源集团重组上药集团时,引入事业部制,上药集团在脱离华源集团的控制后,一直在酝酿取消事业部制实施法人实体制。今年5月份,上药集团旗下的中华药业、信谊药厂等都开始恢复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药集团与上实医药实质重组启动后,作为重组财务顾问的中金国际也给出继续采用事业部制管理的方案,把双方的医药工业资产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事业部中,然后各事业部再与各上市公司对接。对此,上药集团方面反对意见比较强烈。而对于最终合并后的新集团取消放弃事业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加强集团集权,提高对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业部制,未来新集团在业务管理上,还会采取分业管理。该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将会吸收合并到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块。
Ⅲ 请那位能说说上海医药是怎么回事停牌到什么时候
上海医药因重大资产重组,所以停牌。具体恢复交易的时间,还得看公司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程度,估计复牌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正所谓好事多磨,耐心点吧!
Ⅳ 上海医药(600849-CN)重组获批,启动换股合并。对散户来说是利还是弊
公司重组于股市来讲,就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很多人投资者喜欢买重组的股票,那么今天我就让大家知道重组的含义和对股价的影响。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重组是什么
重组其实就是企业制定和控制的,能够将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显著改变。企业重组是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的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就这样然后再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
二、重组的分类
企业重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企业重组有下列几种:
1、合并:意思是把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然后建立起一个新的公司。
2、兼并:意思是将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不过其中一个企业仍然保留原有名称。
3、收购:指一个企业将另一企业的所有权以购买股票或资产的方式获取了。
4、接管:说的是公司原控股股东股权持有量被超过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这样的情况。
5、破产:指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不能扭亏为盈,最终因为丧失了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失败了。无论是何种重组形式,都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波动,因而要及时的接收各种重组消息,推荐给你这个股市播报系统,及时获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三、重组是利好还是利空
公司重组一般不是坏事,一个公司发展得较差甚至亏损进行重组,更有能力的公司为该公司投入优质资产,并置换不良资产,或者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促进公司资产结构得到改善,不断的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一旦重组成功,一般就意味着公司会脱胎换骨,能够把亏损或经营不善的公司拯救回来,成为一家优质的公司。
在中国股市,关于重组题材股的炒作全都是炒预期,赌它有没有成功的机会,一旦传出公司重组的消息,在市场上普遍会爆炒。如果原股票资产重组后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又新增了可以炒作的新股票板块题材,股票涨停的现象会在重组之后不断发生。反之,若是重组但没有新的大量资金来注入,换一句话说,就是没有将公司经营完善,这就是股票利空,股价的价格将会衰弱。不知道手里的股票好不好?直接点击下方链接测一测,立马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Ⅳ 上海医药是国企还是央企
上海医药是国企。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港交所股票代码:02607;上交所股票代码:601607)。
公司注册资本28.42亿元,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与商业,2021年营业收入2158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与全球制药企业50强,居全国医药企业第二,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顺应行业政策及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进集约化发展、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和融产结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医药产业集团。
国企的定义: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对于个别中央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归属于国务院直属管理,这些中央企业属于正部级。
Ⅵ 上海有什么比较有名的药企
1,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投资额6235.7万美元,致力于肿瘤学、病毒学、移植学等关键治疗领域,努力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
3,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的并以上市为目标的高科技制药企业。
4,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谷制药”)成立于2000年5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专业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位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企业之一。
5,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系上海医药工业公司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三方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于1943年,具有60年之久的药物制剂的生产历史。
Ⅶ 上海医药股价
上海医药股票代码601607,截止2020-6-16日股价收盘价格是18.21,更多行情数据可下载易淘金进行查看。
Ⅷ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介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的国内A股市场大型医药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607),是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分别是由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实集团、上海上实、上海盛睿投资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公众股东组成,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以上公司国有控股上海医药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中央研究院以及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14家省(市)级技术中心,与中科院药物所等80多家著名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已成功研发国家级新药277个,申报十余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拥有新亚药业、信谊、广东天普、第一生化、常药、药材、青岛国风、胡庆余堂、正大青春宝等一批核心生产制造企业,生产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和保健品、化学原料药等领域产品,有3000余个药品生产批文,其中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8个,独家品种156个,中药保密品种8个,中药保护品种31个,共计18个产品已通过美国FDA、澳大利亚TGA等认证,可直接在美国或者澳洲市场销售。拥有包括信谊、雷氏、龙虎等中国驰名商标在内的20余个知名品牌,拥有心脑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等治疗领域销售过亿产品20个。分销规模位列华东和上海最大、全国第二,分销渠道遍布中国30个省市,纯销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65%。与世界前50强制药跨国公司中的36家和与国内前100强制药企业中的91家建立了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与国际、国内4000余家客户保持密切的业务关系,经营品种万余种。物流基地10个,拥有中国8个省市的零售连锁药店近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