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软国际是个什么公司
中软国际一般是指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成立于 2000 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00354.HK)。中软国际长期服务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等头部客户和众多高成长潜力客户,覆盖金融、电信、互联网、高科技、政府、制造与流通、交通、能源、教育等行业。中软国际已连续三年创造超百亿人民币营收,并立志在未来成为全球最优秀IT服务商。
❷ 中软国际是个什么公司
中软国际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司,成立于2000年。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之一,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354.HK),在中国北京、西安、南京、深圳、上海、香港等28个城市及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18个城市拥有分支机构,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
中软国际应用开发与管理专业沉淀深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专家人才充沛。公司与华为等战略伙伴一起,构建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平台,领先技术变革,提升产业效率,致力于使能软件企业引领发展,服务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政企客户提供“多快好省”的信息技术服务。
企业成就:
中软国际在服务财富500强企业及大中型客户的近二十年里,在电信、政府、制造、金融、公共服务、能源等行业均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20年,中软国际全年销售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连续第四年业绩突破百亿,蝉联Gartner全球IT服务市场份额TOP100,已是国内最大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之一。
❸ 中软国际是国企吗
中软国际不是国企。是个正规的上市公司,做了很多大项目,这里高级软件技术人才非常多,客观的说,这里算是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的大平台吧,薪资和福利也还是可以的。
几年前中软国际是属于中国软件,但是后来从中国软件分离了出,变成一个独立公司,为私企。另外,中软国际华为合资公司是私企,专门做服务外包。与中软国际,华为是不同的公司,11年才成立的。2011年华为注资中软国际,据悉,可能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并成立新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总部设在陕西西安。
中软国际简介。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国际,成立于2000年。公司于2008年12月由港交所创业板转入主板上,股票代码:HK354。公司是中国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从咨,解决方,外包服务到IT人才培养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目前已经覆盖政府与大型企业、制造与流通、金融与银行、保险证券、电信、高科技、公共服务、能源等多个行业。 中软国际服务地区涵盖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美国普林斯顿和西雅图、英国伦敦、爱尔兰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25个城市。
❹ 中软国际股票代码
中软国际股票代码是354。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54,中软国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
【拓展资料】
中软国际是中国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香港和北京。
2003年6月中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2005年收购了专业从事外包业务的中软资源,2008年12月由港交所创业板转入主板上市(股票代码:HK354)。公司提供从咨询、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到IT人才培养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
2020年11月,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榜单公布,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位列第13名。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极高的市场感召力和客户忠诚度,以领先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服务在中国IT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自成立以来,中软国际取得了业界瞩目的成就,并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电子政务领域的IT服务商。
2003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于2005年收购了专业从事外包业务的北京中软资源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软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软件外包作为重点的业务发展方向。于2008年12月由港交所创业板转入主板上市,股票代码354。
中软国际在业界率先提出“总、分、总”的项目建设模式:是指大型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分为系统总体咨询/设计、系统各分应用分别开发、系统总体集成三个阶段。其中,系统总体咨询/设计和系统总体集成以选择同一家公司完成为佳,各应用系统开发可以选择多家公司在遵循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分别开发,最终统一集成。该模式已在国家金审工程(一期),国家烟草专卖局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建设中得以成功实施。
利用在电子政务领域已被证明的优秀的产品集群能力及服务实施能力,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及行业集成领域,中软国际能够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提供成熟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利用互联网设计自己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提供包括咨询、设计、集成、开发、实施、测试、培训、售后服务在内的一条龙服务。
❺ 中软国际和上海外服哪个好
中软国际好。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之一。
❻ 谁知道上市的公司有中软国际吗
中软国际,目前在港股有上市,名称为:中国软件国际,上市代码为:00354.HK。公司总市值接近400亿港币。
图片来自中国软件国际官方网站
❼ 贼想知道中软国际和华为是什么关系
合作关系。中软国际是华为重要的生态合作伙伴,也是华为云的首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中软国际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软件及信息服务,目前已经覆盖政府、制造流通、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移动应用、电信、高科技、公用事业、能源等多个行业。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54。中软国际服务遍布全球,业务覆盖包括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美国普林斯顿、西雅图、奥斯汀、休斯顿和达拉斯、英国伦敦、爱尔兰都柏林和日本东京在内的数十个城市,服务于100余家跨国企业客户,员工超过23,000人。nbsp。中软国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从咨询、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到IT人才培养的"。端到端"。&。
中软国际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四、中软国际真的是骗人吗?
应该不是吧,我有朋友就是在那学习过,现在在搜狐工作呢,待遇很不错的,你在查一下吧,因为有很多同行会发一些竞争性的负面信息,不要因为一些网络信息耽误自己的前景哦,个人意见,望采纳。
中软国际真的是骗人吗?
五、中软国际主要是做什么的?
主要业务是做软件开发的,还有就是信息技术服务。中软国际是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54)。
中软国际主要是做什么的?
六、中软国际是什么单位?
2003年6月中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2005年收购了专业从事外包业务的中软资源,2008年12月由港交所创业板转入主板上市(股票代码:HK354)。公司提供从咨询、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到IT人才培养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 2020年11月,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榜单公布,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位列第13名。中软国际是中国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香港和北京。
❽ 中软国际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
中软国际是民营企业。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354)。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CEO)陈宇红博士。199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6月至1996年10月,任中国长城计算机软件公司副总经理。
产品及服务:
中软国际在业界率先提出总分总的项目建设模式,是指大型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分为系统总体咨询 设计、系统各分应用分别开发、系统总体集成三个阶段。
其中,系统总体咨询 / 设计和系统总体集成以选择同一家公司完成为佳,各应用系统开发可以选择多家公司在遵循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分别开发,最终统一集成。该模式已在国家金审工程(一期),国家烟草专卖局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建设中得以成功实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软国际有限公司
❾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简介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354.HK。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长期服务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等头部客户和众多高成长潜力客户,覆盖金融、电信、互联网、高科技、政府、制造与流通、交通、能源、教育等行业。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应用开发与管理专业沉淀深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专家人才充沛。中软国际基石业务和数字业务并肩齐驱,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咨询、设计、实施和服务经验,是全球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共创伙伴。
可以去上网络看看。
❿ 在东莞给华为做外包的中软国际怎么样
还可以。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354)。
中软国际首席运营官钟镇铭,毕业于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计算机数学专业。拥有20年的IT从业经验。
主要从事服务于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IT企业的客户管理、服务、技术与销售、质量控制和管理、项目管理和客户支持等工作。加盟该集团前。
1989年至1991年任政府财政部信息技术数据库负责人;1991年至1995年就职于澳大利亚国防部海军部任信息技术官。
1996年至2005年就职于Atos Origin 任项目总监,负责亚太区大型项目以及大客户管理。中软国际在业界率先提出“总、分、总”的项目建设模式:是指大型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分为系统总体咨询 / 设计、系统各分应用分别开发。
系统总体集成三个阶段。其中,系统总体咨询 / 设计和系统总体集成以选择同一家公司完成为佳。
各应用系统开发可以选择多家公司在遵循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分别开发,最终统一集成。该模式已在国家金审工程(一期),国家烟草专卖局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建设中得以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