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众兴发债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金财互联的股票价格 2025-07-23 04:48:04
股票盘买卖价格是多少 2025-07-23 04:48:04
波段王 2025-07-23 04:33:09

众兴发债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3-03-20 18:21:35

❶ 投资理财方式有哪些投资理财有哪些方式

投资理财种类众多,主要包括以下12方面:

1、信托

信托理财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核心内容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具体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2、互联网基金销售

基金销售机构与其他机构通过互联网合作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的,要切实履行风险披露义务,不得通过违规承诺收益方式吸引客户。基金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资产配置中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3、互联网保险

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遵循安全性、保密性和稳定性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控系统,确保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应当坚持服务互联网经济活动的基本定位,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服务。

4、炒金

自从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专门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黄金宝"业务之后,炒金一直是个人理财市场的热点,备受投资者们的关注和青睐。

5、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发行至今,基金一直备受国内个人投资者的推崇,截至2012年,基金已经明显理财分析超过存款,成为投资理财众多看点中的重中之重。

6、炒股

有专家分析,今后资金供求形势相对乐观,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再加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融资额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这将给投资者带来赢利的机会。

二、投资理财注意事项

1、善用理财预算,切忌用生活必需资金为资本。

赌徒心理特征:患得患失、没有节制、过度紧张之人切忌用你的生活资金做为交易的资本,资金压力芹闭答过大会误导你的投资策略,徒增交易风险,而导致更大的错误。

2、理财交易不能只靠运气和直觉

赌徒心理特征之不听劝告之人如果您没有固定的交易方式,那么用户的获利很可能是很随机,即靠运气。这种获利是不能长久的。对于基础知识并不了解的人,应该去主动学习。

3、善用停损单减低风险

投资者有时需要军事家的胆魄和决断,识别机会态雹的来临,采取主动积极措施。

4、量力而为

投资者要懂得资金的管理,并且掌握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投资理财

❷ 新债申购什么意思

一、新债申购什么意思?
新债申购一般是指申购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或可交换债。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其它债券一样,可转债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但和一般债券区分的一点是,可转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做行迅转换成该公司的股票,享有股权的权力,放弃债券的权力。不转换,可转债单纯看作债券具有纯债价值或直接价值。如直接转换为股票,可转债的价值称为转换价值。
一般公众投资者可申纯此购可转债、可交债发债。

二、债券和可转债的区别?
实际上可转债也是一种债券。投资者可以持有可转债到期按照债券一样兑付本息,但是也可以选择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可见可转债相对债券是更加灵活的,两者具体存在区别:
1、可转债的价格波动要更大。可转债的波动主要受到正股影响,众所周知股票的波动是要大于债券的,受此影响,可转债的波动也要高于普通债券,所以可转债的潜在收益也要比普通债券高。
2、可转债的利率要低于普通债券。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种以流动性较高的股票资产作为质押品的质押债券,要比作为信用债的普通债券利息要低。
3、可转债有强制赎回条款与强制回售条款,而持有普通债券一般无法要求发行发提前兑付。
由于和股票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可转债比起普通债券多了几个概念:转股期限、转股价和正股价。
转股期限:事先约定的可以进行债券转化为股票的期限。
转股价:是可转债转化为股票所支付的价格。转化比例=可转债面值/转股价
正股价:转债所对应的股票的市场价格。

拓展知识:新股申购
新股申购是为获取股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间风险极低的差价收益,不参与二级市场炒作,不仅本金非常安全,收益也相对稳定,是稳健投资者理想投资选择。
新股申购是股市带晌中风险最低而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新股发行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英文翻译成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的资金的过程。
新股申购业务适合于对资金流动性有一定要求以及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如二级市场投资者、银行理财类投资者以及有闲置资金的大企业、大公司。

❸ "影子银行"信托正在"消亡"

资产管理规模近22万亿元的信托业,即将迎来2007年以来最重要的行业调整。“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旨在将非标比例限制在50%以内,这相当于给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下达了“死刑”,意味着信托公司要进行大规模的腾笼换鸟。去通道业务之后,信托行业开始以不太明显的节奏“消亡”,由于存量非标业务众多,地方融资平台资产多,且周期均较长,有人称目前10%的不良率在信托业内司空见惯。但刚兑打破后,过往借新还旧的 游戏 不能继续,信托业不断积累的风险项目,正在一个接一个的“炸开”。虽然此前信托行业向主动管理转型声势浩大,但信托公司过去坐吃红利,靠资金池刚兑、躺着赚钱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近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信托计划,包括投向标准化债权的固收类信托计划、投向股票二级市场的净值型信托计划等。相比过往高收益的非标投资,标准化债券的信托计划并非信托公司心之所向,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绝大部分信托公司是以非标投资为主,整个行业非标资产占比可能达80%-90%。然而前有川信的200亿缺口,今有华信的40亿缺口,信托公司在资金池业务尽折。资金池和刚性兑付是信托公司过往比较集中的问题,但本质上都和非标有关,而这也让其面临史上最大政策调整。

今年5月监管刚刚推出了空前严苛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6月就相继有信托公司出现了产品暴雷、资金挪用等消息。对很多信托公司而言,冲击最大的是新规对非标资产占比做出约束。非标资产比例限制在50%以内,意味着信托公司要进行大规模的腾笼换鸟。虽然上述政策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已有信托公司开始转型,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占比只有27.43%,而标准类信托产品在悄然增加。事实上,非标投资占比的降低也将直接降低信托公司的收益率。

根据用益信托网数据,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发行的平均收益率7.6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的平均收益率7.66%,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从2019年下半年度开始,市场上发行和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转型并非易事,相比具备天然渠道和宣传方式优势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专业做标准化业务的机构,信托公司的竞争力将彻底不足,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将直面业务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利润空间缩小的打击。有人正瞄准信托腾挪出的市场份额。

资管新规剑指“资金池”

近日,一则“资金池”信托业务被暂停的信息将华信信托推向了风口浪尖。9月21日,有媒体报道华信信托产品早在3月左右就已经停止发行,而这背后或是祸起资金池、底层资产。实际上,不只是华信信托,四川信托200亿元资金窟窿、安信信托500亿元产品逾期、国投泰康踩雷31亿元通道业务,信托业不断积累的风险项目,正在一个接一个的“炸开”。

这些暴雷的信托公司曾经都以“黑马”的姿态现身过,无论时间长短,都曾经在某一段时间称霸全行业。因为有刚兑,信托牌照,高收益也颇具吸引力,即便资金池三个字略显灰色,但还是成了信托公司规模扩张的利器。但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在爆发的一瞬间还是将其建立起来的形象一举击溃。

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对山西信托、中江国际信托、中航信托、中铁信托、安信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6家信托公司开出了7张罚单信托公司的连续爆雷,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今年5月监管刚刚推出了空前严苛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意在对资金信托业务作出界定,并要求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50%,这相当于给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下达了“死刑”。6月,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收到来自银保监会信托部的窗口指导,明确各家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的具体规模,剑指资金池,包括工商企业类信托贷款、房地产信托贷款、政信类信托贷款等。

按照监管部门的年初规划,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扮演影子银行的信托

10年前,信托还不是一个被人所熟知的行当。

1979年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自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信托业务,但是信托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信托乱象重生下监管直接叫停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截至最近的一次行业整改即2007年信托业整改,信托公司才得以重新持牌经营。经历了六次整顿后,2007年信托仅留下68家。信托,简而言之就是“受人之 拖 ,代人理财”,其特殊之处在于信托业,其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金融行业,且是除了银行之外唯一具备法定的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

借助于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尤其是2007年后银信之间的密切合作,推动了信托规模的快速壮大, 特别是由于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管控、表外业务需求急速增长的情况下,配资业务(两轮大牛市的重要资金助手)、政信等基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源于信贷规模管控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贷款等通道类业务开始大幅发展。

2008年末房地产信托产品悄然而生,那个时候的信托产品多是与银行做对接,即银行的理财资金会进入到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很快,2010年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就已经逼近了300亿元大关。而后银信之间的合作从主要以证券投资信托为主变成了以融资类信托为主。

2013年开始,在当时“大资管”的口号下,从银行到券商,从信托到基金,都加入到了推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大扩张中来,尤其是银信通道业务。2014年,影子银行大规模扩张形成的过剩流动性,又催生了“委外”业务的大扩容。到了2018年,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到24万亿,10年增长20倍。多年来,信托扮演了影子银行的角色。

信托产品高收益

信托规模扩容的十年,也是房地产狂飙突进的十年。

影子银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房地产商资金短缺,信托公司为房地产商的待开发项目设计理财产品,委托银行代销,由投资者购买。房产商获得项目资金后,把项目开发完毕并销售后,将支付给银行托管费,信托公司服务费以及投资者收益,这一模式称之为银信合作。

又如,过去地方政府融资土地融资平台直接向银行贷款筹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在,土地融资采取城投债、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资金池信托、票据贴现等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方式。 而由于信托基本上都是高息发债,高息贷款的生意,大比例倾斜 投至 非标产品使其早期基本收益率都在10%以上,即便是在目前投资市场黯淡的大环境下,信托大都能达到8%以上的年化收益水平。

信托产品的高收益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信托产品收益率不受限制,融资类信托计划在发放贷款时,无需参照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限制;其二,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其三,运用杠杆策略加大了信托产品的收益。此外,刚性兑付,收益高风险低备受富人的青睐。

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而为了配置更大比例的非标资产来获利,信托公司开始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所谓“资金池”信托,泛指资金运用方式为组合投资的信托产品业务, 其特点是资金没有固定投向,一般投向为多个领域,由信托公司自主管理。 资全 池业务兴起的初衷就是通过期限错配达到短募长投的目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早期的池子业务好处是很明显的。

在项目青黄不接的时期,池子可以有效吸纳客户的资金,提高投资者资金效率的同时,有助于信托公司品牌建立;在项目应接不暇时,又不必担心临时募集资金速度太慢,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方对信托公司的信赖,有点“旱涝保收”的意思。2009年平安信托推出“日聚金”产品,开辟短期理财型资金池的模式。

过去“信托无非标”,监管并没有对非标的比例限制,这也直接导致信托几乎成了非标大本营,部分信托公司非标占比甚至超过了80%。过去为规避监管,信托公司创新出了TOT产品,同样的主动管理和分散投资,却难辨它究竟是不是资金池的替代品。

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系列可谓信托资金池始祖,可将“现金丰利”理解为“能投非标的货币基金” ,收益率比货币基金可观,又如中铁汇利、中航天富以及湘信汇金等系列,一年内期限收益高达8.5—9%,但玩法同最初的货币资金已经有所区别。比如此前99号文规定信托产品门槛一般设为100万起,而伴随着私募阳光化时代,信托公司巧用TOT模式来做资金池,该模式的主要功能是资金拆零,采取TOT可以降低投资门槛,如中铁信托的TOT门槛一般为50万元。从合规角度出发,1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必须出具财产证明。

信托资金池大多投向了非标产品,而信托非标资金池业务,实质上是以资管名义从事的类存贷业务,资金端是发行预期收益率的类存款产品,资产端则投向类似贷款的非标业务。资金池业务由于其自身特点(业务期限错配,但资金投向不明,底层资产不明确),很容易出现某个项目出现兑付危机,则有新的资金接盘,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如果不加监管,最终走向庞氏骗局。

在外界看来,信托资金池隐秘、强大,似“洪水猛兽”;操盘手隐于幕后,操纵数百亿资金在各类非标、场内资产间腾挪,一旦募资青黄不接,资金池暴雷的风险比较高。 巅峰时期,信托资金池的规模有3000多亿。实际上,对于此类业务的监管,银监会早在2014年就亮明态度,99号文就开始强调清理非标资金池业务,压降存量,禁止新增。

信托转型标准化优势不再

自2018年开始,资管新规出台,剑指刚兑和资金池,破刚兑,“三年内清理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

在压通道、打破刚兑、禁止期限错配、房地产融资收紧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导向下,信托公司纷纷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从集合信托投向领域看,其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占比在2018年的下半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达到极大值,超过40%。之后开始持续降低,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占比只有27.43%。这个拐点其实正是监管部门开始严格管控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即所谓“630”政策)的时间点。

在监管的导向下,信托行业开始积极调整业务战略布局,从这个拐点开始,集合信托投向基础产业、金融和工商企业领域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分别从2019年上半年的21.75%、27.31%和8.49%提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24.37%、31.57%和13.7%。

不过,信托公司过去坐吃红利,靠资金池刚兑、躺着赚钱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68张牌照优势变弱。

数据显示,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占比已经放缓,从2010年到2012年其规模迅速扩张,2012年末规模是10年末的1.3倍;而其占比自2013年来逐步下降、增速也逐渐放缓。一方面监管加强对银信合作业务的约束,另一方面券商资管与基金子公司相比约束较小,部分取代了信托通道的功能。打破刚兑后,过去借新还旧 得 游戏 不能继续,但信托回到“信而托之,代人理财”转型标准化的优势却不再了。相比具备天然渠道和宣传方式优势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专业做标准化业务的机构,信托公司的竞争力将彻底不足。

❹ 可转债有债性和股性,为什么感觉玩的人很少呢

题目已经说了,可转债有债性也有股性,所以实际上绝对部分时间来说,波动性是没有股市大的,而市场上大部分散户还是喜欢赚快钱,必然就喜欢波动性大一些的,所以自然玩股票的多的多。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可转债相对来说知名度更小,很多新股闷蠢民可能都不清楚,也是一个原因。

最后,其实可转债比股票更难一点,有时候如果不认真看和跟踪,很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可转债有非常多的规定,比如强制赎回等等。

可转债除了打新和用来抵抗风险,长期持有,否则最好不要像股票一样交易。因为可转债交易上手更难,很难实现大幅盈利。

拿最近的众兴菌业来说,该股目前连续5个一字涨停板,从低位7块多到14块,差不多翻倍,但目前成交量已明显放大,下一蚂洞陪步可能就开板了。普通股民反正就是看戏,买不到还有其它股票有机会。

而交易众兴转债怎么样呢?第一天就从99涨至140多,中途两次停牌,散户几乎没有参与机会。第二天该债小幅度上涨,接下来就开始连续下跌,目前已从高点151跌至132了。可转债优于股票启动,其涨跌幅度更大,所以还是尽量不要参与,除了打新。颤判

目前的转债大多溢价很高,活跃度没有股票高,其申购的最小单位是1手10张,每个账户申购数量的上限为5000手,导致资金不太愿意参与。

❺ 2018年可转债四季度策略:静待市场回暖

摘要

转债陷入低迷,个券严重分化

转债表现不佳,估值大幅回升。 18年股市低迷,转债整体也表现不佳,截至8月31日,转债指数年内上涨了0.09%;个券涨少跌多,整体上医药和计算机板块表现较好。估值方面,目前转股溢价率均值37.6%,年内上升了10.5个百分点,其中平价70元以下、70-90元、90-110元和110元以上的转股溢价率83.4%、24.3%、7.7%和4.5%,年内变动17.7、5.5、-2.3和1.5个百分点。

个券分化严重。 一方面是转债个券估值分化,表现在老券估值明显高于新券、基本面较好的个券估值高于基本面较差的个券。另一方面是流动性分化,受到转债行情低迷的影响,市场成交量不断下降。流动性向大盘转债和基本面较好的热门转债聚集,头部效应明显,大量转债成交呈现“地量”,流动性分化严重。

市场震荡磨底,等待反弹机会

转债供需平稳。 供给方面,上半年转债发行放缓,三季度以来则有所提速,7-8月转债发行18只,金额166亿左右。需求方面,公募基金二季度转债持仓的规模和比例有微幅下滑,但仍处于近年来高位,显示出需求依旧平稳。

股市仍在磨底。 股市今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外部有人民币贬值压力;内部则是去杠杆带来信用风险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尽管宏观政策边际调整,但信用扩张或弱于预期。股市仍处于磨底阶段,情绪扭转需要较强的信号。例如贬值压力缓解,国内改革加速等。

转债:等待市场回暖。 行业方面建议关注创新和成长类绩优标的,如TMT,高端制造等,标的东财、曙光、大族、崇达、景旺;基本面有看点,转债溢价率和价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的个券可左侧配置,如中化、海澜、玲珑、新凤等,银行板块可关注宁行和常熟。下修博弈关注大股东持仓转债比例较高、转债价格跌破面值的个券,如天马、天康、时达等。

主动下修增多,适当关注机会

主动下修增多,回售下修减少。 18年以来共有15只转债正股公布下修预案,其中仅江南转债是回售下修,其余均为主动下修。下修动机包括:股东配售比例较高,而转债价格低于面值出现亏损,下修是出于大股东止损的目的;银行转债下修,出于补充资本金的目的;为了减轻财务费用压力等其他原因。

博弈下修的收益和风险如何? 博弈下修的不确定性有两点,一是下修能否通过,如蓝思、众兴就出现下修未通过情况;二是下修幅度如何,如江南、海印就出现下修幅度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修通过后转债反而下跌。而从收益情况来看,博弈下修最好的策略是提前埋伏,下修预案后会有比较确定的上涨。

一级申购降温,市场情绪谷底

一级申购大幅降温。 三季度以来转债网上申购户数进入“五位数”时代,近期的几只转债申购户数仅在4-8万户左右,相比以前有“断崖式”下降,主因转债赚钱效应下降。一方面是股市低迷,转债从发行到上市之间出现股价明显下跌;另一方面,新券上市首日溢价率大幅降低,也体现出市场情绪较差。

转债发行陷入低谷。 市场情绪不佳,近期转债发行也接连出现大比例的网上弃购,对于转债一级发行造成较大的冲击。未来转债发行需适当优化,包括适当提高票息、改善转债条款;设置适当比例的网下打新;提高股东配售比例,降低发行申购压力,并且绑定股东和转债投资者利益,有利于提升转债的吸引力。

1。 转债陷入低迷,个券严重分化

1.1 18 年转债市场表现不佳

18年转债整体表现不佳,一季度转债指数先涨后跌,大幅波动,3月份之后进入震荡盘整阶段;而从6月份开始,转债指数跟随股市大幅下跌,一度创下17年5月以来的新低。之后从7月份开始,转债指数触底反弹,小幅上行之后再度进入震荡盘整阶段。

截至8月31日,转债指数年内上涨了0.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7.28%,中小板指下跌22.63%,创业板指下跌18.11%。

个券涨少跌多,三季度行情低迷。 18年至今存量转债个券39涨63跌,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医药和计算机板块,万信转债、桐昆EB、康泰转债、崇达转债涨幅位居前4,且均超过10%。之后是曙光转债、三力转债、济川转债、三一转债等,涨幅超过5%。而表现较差的有顺昌转债、林洋转债、隆基转债等,跌幅均超过20%。

具体到三季度来看,涨幅较高的主要有桐昆、常熟、特一、艾华、生益等,从行业的分布来看,热点较为分散。但常熟、特一、艾华,以及三力、江银等,均是选择下修的个券,因此在三季度低迷的市场行情中,博弈下修反而成为转债市场的主线行情之一。

1.2 估值回升,个券分化

估值方面,转债转股溢价率在3月份左右达到本轮估值压缩的最低点(23.2%),之后随着股市的震荡下跌,估值触底回升。截至8月31日,转债市场的转股溢价率均值37.6%,今年以来上升了10.5个百分点;纯债YTM 2.32%,年内上升了0.8个百分点。其中平价70元以下、70-90元、90-110元和110元以上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分别为83.4%、24.3%、7.7%和4.5%,今年以来分别变动17.7、5.5、-2.3和1.5个百分点。

转债分化之一:估值分化。 1 )转债估值分化体现在新券和老券的分化。 老券的筹码沉淀严重,市场成交低迷,转债价格的波动严重滞后于正股的波动,伴随着正股下跌,转债估值出现被动抬升。

而新券方面则受到转债市场低迷的直接冲击,价格和溢价率情况更能充分反映市场的情绪。近期新券上市大量破面,首日溢价率明显偏低,由此带来新券和老券之间的估值严重分化。

2 )转债估值分化还体现在基本面的差异。 我们选取平价在90-110元之间的转债个券,其溢价率变动范围是(-4.6%,28%)。其中盛路、三力、德尔、威帝等基本面一般、近期上市的新券,溢价率均在5%以内;而国资EB、宁行转债、太阳转债等基本面有看点的,转债溢价率都在15%以上。

同行业转债的溢价率也有明显分化,以银行转债为例,常熟、江银、吴银等转股溢价率明显较低;而光大、宁行转股溢价率则明显较高,内部分化严重。

1.3 流动性下降,个券分化

个券流动性方面, 18年以来光大转债日均成交量2亿,是目前转债市场流动性最好的个券;17宝武EB 1.9亿的日均成交量排在第二,之后是宁行、宝信等。根据我们的统计,日均成交量超过1亿的共有7只转债,0.5-1亿之间的有12只转债,其余80余只转债日均成交量均在0.5亿以下。此外,有29只转债日均成交量不足1000万,特一、顺昌等转债日均成交量仅在300万左右。

转债市场整体降温,流动性下降。 二季度以来,转债市场供给放缓,导致流动性出现明显下降;三季度新券供给有所提速,但市场表现低迷,成交量继续下滑。转债市场7月和8月的日均成交量仅为17.2亿和15.4亿,连续五个月在20亿以下。此外,一些成交活跃的大盘转债,如宝武EB、光大转债等,成交量也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转债分化之二:流动性分化。 个券方面,三季度以来的流动性也是急剧下降。7-8月转债日均成交量超过1亿的个券仅有4只,0.5-1亿之间的仅有4只,其余90余只转债日均成交量均在0.5亿以下。其中近50只转债日均成交量不足1000万。个券的流动性分化严重,流动性最高的前5只转债个券,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30%以上;前10只更是占比接近一半。而流动性最差的50只转债,成交量占比仅为12%。

一方面是流动性的整体下降,另一方面是大量转债流动性呈现“地量”,有价无市。流动性向大盘转债和热门转债聚集,目前的转债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分化的时代。

2。 市场震荡磨底,等待反弹机会

2.1 转债市场供需平稳

进入18年之后转债市场扩容速度有所放缓。上半年无论是转债新增预案,还是发行数量均有下降。三季度,转债发行的数量和金额有所回升,新增预案数量也有小幅增加。根据我们的统计,7-8月转债发行18只,金额166亿左右。新增转债预案82只,金额782.04亿左右。

截至18年8月31日,待发新券共5894亿,其中转债181只,合计金额5073亿元。而目前存量转债(包含公募EB)共105支,金额共2310亿元左右。

基金转债持仓小幅下降。 2018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转债持仓403亿元,较一季度稍有回落,但仍处于近三年高位,其中债券型基金减持9.8亿,混合型基金减持7.8亿。

而基金转债持仓占转债市值的比重由一季度的18.1%小幅回落至18.03%,基金转债持仓占基金净值的比重为0.32%,相比18Q1的0.34%也有小幅下降,但回落的幅度均不大。这些都显示出目前公募基金对于转债的持仓需求相比一季度基本保持平稳。

基金大幅增持东财、宁行。 从持有基金数来看,光大、宁行和国君转债排名前三,持有基金数均超过180只。从持仓总市值来看,光大、宁行和东财转债居前,基金持仓市值分别为31亿、19亿和18亿。而从基金持仓占转债余额比重来说,以岭EB(46%)、三一(41%)和济川转债(39%)则排名前三。

最后从持仓变动来看,基金重仓券增持前三位为东财转债(10.07亿)、宁行转债(10.03亿)和15国盛EB(8.78亿);减持前三位为光大转债(-7.9亿)、17宝武EB(-4.8亿)和17中油EB(-4.6亿)。

转债机构持仓小幅调整。 从上交所转债持仓数据来看,截止18年7月,上交所转债市值922亿,18年以来增加了227亿。其中一般法人持有量占39.1%,基金占18.8%,保险年金占14.8%,三者合计占比73%左右。此外,个人持券占比超过了7%,其余券商资管、自营、社保等占比均在5%以内。

而从占比的变动来看,17年基金持有转债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一般法人持有量占比有所上升,保险年金持仓比例则先升后降。而18年以来,基金、一般法人、保险年金的持有量占比均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2.2 股市低迷制约转债表现

二季度以来转债市场表现不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股市的低迷状态。信用风险、人民币贬值等负面因素不断压制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股跌债涨,转债的性价比逐渐降低。

对于交易性机构而言,前三季度股市表现不佳,反弹本就较弱;转债由于估值的被动抬升,弹性更加偏弱,不是短期博弹性的最优品种。对于配置型机构而言,上半年债市行情较好,转债票息收益明显低于同等级的信用债;在无法发挥股性优势的情况下,转债的配置价值也被削弱。

“稀缺性”不再带来个券分化。 另一方面,转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稀缺性”逐渐丧失,个券的估值和流动性严重分化,投资逻辑也变得与以往不同。市场对于基本面有看点、并且有一定规模的转债,会给予相对更高的估值,成交也更为活跃。

而基本面一般、规模偏小的转债,受到市场的关注较少,往往估值较低。如果考虑到这类转债的流动性也较差,会额外增加持券风险。虽然目前转债存量个券数目在100只左右,但流动性不错、基本面也有看点的转债数量并不多;缺少了“稀缺性”的支持,未来转债投资更加考验择券能力。

2.3 转债策略:左侧缓慢配置,等待市场回暖

股市:仍在震荡磨底。 股市今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外部有人民币贬值压力;内部则是去杠杆带来信用风险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尽管宏观政策边际调整,去杠杆阶段性转向稳杠杆,但信用扩张或弱于预期。股市近期的反弹也较弱,仍处于磨底阶段,情绪扭转需要较强的信号。

一方面,外部环境需要阶段性企稳,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才能减弱对国内风险偏好的压制;另一方面,要看到国内改革的加速,例如通过减税等政策,来减轻企业负担,缓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压力,从而提振市场的信心。

债市:信用风险未消。 虽然宏观政策短期转向稳杠杆,但信用扩张可能不会顺畅:1)经历过去三轮的加杠杆之后,我国宏观杠杆率已经达到250%左右的历史顶峰,举债加杠杆的空间有限。2)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的大方向没有变,阵痛还会持续。3)基建伴随着地方债大额供给,短期对融资形成托底,但基建的效率较低,还会对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难以带动融资的大幅回升。

对于转债来说,需要尽量回避信用风险较高(如负债压力大、现金流不佳、股权质押比较高)的个券。上半年数只转债跌破债底,紧信用环境下,强债性券仍建议谨慎。

转债:基本面、估值、条款的三条主线。 1 )强股性券关注基本面优秀、正股和转债弹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标的。 行业建议以创新成长为主,如TMT,高端制造等;其次是消费、医药等板块。但股市目前仍在震荡磨底,市场情绪不佳,可控制仓位,耐心等待反弹机会。

2 )左侧配置思路或仍是性价比较高的策略。 转债的弹性不如正股,流动性也普遍不佳,交易性策略的性价比相对不高,左侧配置的思路或更加合适。择券的标准包括:基本面有一定看点,正股估值处于较低位置;转债溢价率和价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如果正股基本面优秀,可适当放宽标准)。在发挥债底保护的优势下,博取股价上涨的超额收益。

3 )条款方面可关注博弈下修机会。 在股市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条款博弈逐渐成为重要的投资策略之一。主要的思路是挑选大股东持仓转债比例较高,转债价格跌破面值的个券。大股东有止损需求,下修的概率较高,可考虑提前埋伏。

转债个券推荐。 1)行业方面建议关注创新和成长类绩优标的,如TMT,高端制造等,如曙光、东财、大族、崇达、景旺等

2)基本面有看点,转债溢价率和价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的个券可左侧配置,如中化EB 、海澜转债、玲珑转债、新凤转债等,银行板块可关注宁行转债和常熟转债。

3)博弈下修可适当关注大股东持仓转债比例较高、转债价格跌破面值的个券,如天马、天康、时达等。

风险提示: 股市大幅下跌,业绩不及预期,下修不及预期。

3。 主动下修增多,适当关注机会

3.1 今年回售下修不再“绑定”

2006年以后72只退市的可转债中,有16只在回售期曾有回售压力,即正股价格曾触发回售价格,其中14只董事会启动下修程序(但其中澄星和唐钢下修失败),另外巨轮和海运转债面临回售压力却未下修,可见回售期内且面临回售压力的转债往往伴随着下修。

但今年以来,进入回售期的两只转债(格力和江南),以及两只EB(清控和天集)都接受了回售的结果。两支回售转债中,江南是“象征性”的下修(下修幅度不及预期,很快触发回售),而格力和两支EB都直接选择回售。

由于转债票息往往低于普通的信用债,因此对于发行方来说,无论是转股还是回售,都是性价比较高的融资方式。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不是转股退出,则相当于付出额外的机会成本,因此与发行方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中。而回售下修条款的绑定,本质上只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如果回售对于下修的约束力减弱,则对于投资者来说,转债的性价比也会出现下降。

3.2 主动下修明显增多

18年以来共有15只转债正股公布下修预案,创下转债历史记录。其中江银和蓝思均为两次公布下修预案。而从下修成功率来看,目前14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2次下修,成功率为86%。但仍有两次下修未通过(众兴、蓝思),以及下修不及预期的情况出现。

主动下修原因有哪些? 1)股东配售比例较高,而转债价格低于面值出现亏损,下修是出于大股东止损的目的;2)银行转债下修,出于补充资本金的目的;3)为了减轻财务费用压力等其他原因。

今年主动下修的原因多以配合大股东减持为主,其次是银行转债补充资本。按照这一线索,我们整理了目前大股东持仓转债比例较高,转债破面且已经或即将触发下修的名单,未来这些转债下修的可能性或相对较高。

3.3 下修的风险和收益如何?

博弈下修有哪些不确定性? 1 )下修能否通过。 18年出现过两次下修未通过的案例,蓝思转债和众兴转债。由于参与配售的股东无法在股东大会投票,因此对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转债(如蓝思和众兴都有大量资管计划、基金等持股),下修通过与否就存在不确定性。

2 )下修幅度如何。 转股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前1和前20个交易日均价,是对下修幅度的硬性限制(例如迪龙转债下修幅度就受制于前20日均价,而部分银行转债未来PB接近或小于1后,下修幅度也会受限制)。而转债下修幅度最终如何还要取决于发行人和大股东的意愿,如江南转债、海印转债等就出现下修幅度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修预案通过后转债反而出现下跌。

博弈下修收益如何? 今年共有12次成功下修的案例(江银转债下修两次),下修预案次日转债基本都会有不同幅度的上涨(除艾华转债外),平均涨幅3.07%。而实施下修后转债则涨跌不一(平均涨幅0.77%),如果下修顺利通过、下修幅度较大,则转债会出现明显上涨(如艾华、常熟等);若下修幅度不及预期,则转债反而会出现下跌(如江南、海印等)。

因此,博弈下修最好的策略还是提前埋伏,下修预案后会有比较确定的上涨空间。如果是下修预案后入场,则风险相对较高。

4。 一级申购降温,市场情绪谷底

4.1 网上申购户数“断崖”式下降

17年9月转债信用申购新规落地之后,转债申购热情高涨,申购户数屡创新高。但经历了四季度转债大幅扩容、估值压缩、部分转债上市破面等现象之后,一级申购热度大幅降温。

根据我们的统计, 17年9-12月发行转债的申购户数在40-700万户之间,不同转债申购户数的波动较大,平均申购户数达到310万户左右。而18年上半年发行的转债,申购户数在20-100万户,平均申购户数下降至60万户左右。而三季度以来转债网上申购户数进入“五位数”时代,近期的几只转债申购户数仅在4-8万户左右。

4.2 赚钱效应下降,上市破面频发

网上申购和配售热情降温,最主要的原因是转债一级市场赚钱效应下降。我们统计了转债新券上市首日价格情况,其中17年9-12月上市转债首日平均价格107元左右,17只转债中有6只首日破面;18年1-6月上市转债首日平均价格下降至105元左右,36只转债中有11只破面;而18年三季度以来,上市转债首日平均价格仅为98.9元左右,15只转债中有12只破面,破面率达到80%。

原因一:上市首日平价较低。 我们统计了转债新券上市首日平价情况,其中17年9-12月17只上市转债首日平价均值96元左右;18年1-6月36只上市转债首日平价均值97.5元左右;而18年三季度以来,15只上市转债首日平价均值仅为93.6元,相比此前有明显下滑。

由于转债发行到上市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转债发行后一旦正股表现不佳,则可能出现上市破面情况。而三季度以来股市表现不佳,加剧了破面风险。实际上,从发行到缴款短短几天时间内也会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如曙光转债等就是由于转债发行后股价大跌,导致出现大面积弃购现象。

原因二:上市首日溢价率走低。 另一方面,新券上市首日溢价率明显走低,显示出市场情绪的低迷。根据我们的统计, 17年9-12月17只上市转债首日溢价率均值12.5%左右;18年1-6月36只上市转债首日溢价率均值8.6%左右;而18年三季度以来,15只上市转债首日平价均值仅为6%左右,溢价率阶梯式下降。如果考虑到三季度以来上市首日平价也较低,则溢价率实际上比统计出来的结果要更差(因为低平价往往对应高溢价率)。

4.3 一级发行陷入低谷,包销比例大幅上升

转债二级市场低迷,赚钱效应下降,带来一级申购热情降温。而近期接连出现大比例的网上弃购,对于转债一级发行造成较大的冲击。根据我们的统计,18年三季度以来,转债一级发行包销比例平均达到12%左右,主要原因是网上弃购。近期发行的三只转债(曙光、蓝盾、岭南),包销比例都在18%以上,申购户数下降导致中签率较高、转债发行后股价下跌、上市破面甚至出现负溢价等,都是导致网上弃购的原因。

一级市场难题何解? 1 )适当提高票息、改善转债条款。 在股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转债的债性能否体现就较为重要。目前转债的票息较低,主流条款的平均票息基本在1.2%左右,债底在80-82元左右,显著低于同评级的信用债。如果适当提高票息或到期赎回价格,则能够有效提升转债的债性价值;此外,转债的条款方面也可以适当改善,如提高赎回的触发条件、或者提高回售的价格等。

2 )设置适当比例的网下打新。 目前的网上打新制度,机构参与的动力较低,如果能够设置一定比例的网下打新,可以调动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网下有定金限制,弃购现象也较少。

3)提高股东配售比例。 股东大比例配售可以降低发行申购压力,同时绑定股东和转债投资者利益,有利于提升转债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下修条款的价值)。

❻ 可转债被强制赎回正股会跌吗


1、没有太大的影响。股票的上涨和下降不是由可换股债券决定的。股票的上涨和跌幅由供需,资本体积,政策,新闻和其他因素决定。强制赎回可换股债券是指以一定价格从发行人向兑换债券的持有人的持续赎回的运作,当可转换债券引发了提前赎回的条件时。强制赎回可换股债券将导致可转换债券的衰落。
2、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出的一种债券,以便为公众提供资金。何时满足条件,可兑换债券将被强行赎回。那么,敞篷债券的强制赎回是好还是坏?以下小型系列将简要介绍相关信息。
3、强制赎回可转换债券好坏,据了解,敞篷债券的强制赎回是否好坏,与可换股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可换股债券的未来价值直接相关。如果可换股债券的赎回价格大于市场上可兑换债券的当前交易价格,则为投资者有益。相反,这很糟糕。
4、一般来说,可兑换债券的强迫赎回将通过投资者与职位的投资者转换和销售敞篷债券。对于证券交易所市场来说,它是销售的增加,这将抑制股票价格的兴起,或强迫救赎将导致可换股债券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从而推动正股价下降。
拓展资料;
一、强制赎回是迫使更换更换的债券转换为股份。当可换股债券强行兑换时,积极股价会下降吗?它对积极股有影响吗?
1、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出的一种债券,以便从公众筹集资金。持有债券的投资者可以将其持有到期,或兑换股票并在二级市场销售。但是,将有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投资者持有的可换股债券的强制赎回。
2、可兑换债券的强迫赎回将影响积极股价的趋势。一般来说,可兑换债券的强迫赎回将导致持有可换股债券的投资者的转换和销售。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它将增加销售价格,抑制股价上涨,或迫使救赎,这将导致可兑换债券价格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从而推动股价下跌。
二、可转换债券在以下情况下将强制兑换:
1,当上市公司可换股债券的正股票价格比转换股票的股价上涨15-20连续15-20天,它将被迫赎回,这将使投资者能够进行库存交换操作并降低价格较高价格造成的泡沫的风险。
2.当上市公司可换股债券的正股价持续低于70% - 80% - 80%的转换股价约30天,进行强制赎回,赎回价格一般在101-103之间,这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收入。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❼ 人民币兑换美元历年数据

过去几年有一个现状很明显,美国屡屡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感觉像是贸易战输了以后又想玩点什么阴谋诡计。

我们给大家一组数据,再看背后的逻辑,2018年和2019年的第二季度,一个是美国威胁要对我国加关税,一个是落地加征10%-25%的关税。

这两次加关税人民币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贬值(离岸价格),从6.4-7以及6.7-6.9,中间开了一个G20峰会人民币出现短暂的升值。

当时,市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说我国为了对冲贸易战的影响,主动汇率贬值,另一个是关税恐慌,引发资本外流。

最后根据公布的金融账户出入情况找到了答案:

2018年3月底,美国开启贸易争端之后,我国剔除储备资产后的金融账户差额出现了快速的下降。

2019年5月份中美贸易谈判遇阻以及2000亿美元关税的提升, 2019年二季度金融账户(剔除储备资产)差额大幅度下跌,并且转入深度负值。

由此可以看出,带有恐慌的资本外流应该是人民币贬值的主要推动因素,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说贸易战是山姆大叔的阳谋,那么引发资本外流则是彻彻底底的阴谋。


所以说,本轮无论是人民币贬值还是股票的下跌,都是金融市场需要的,完全符合我们金融服务实体的宗旨。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痛肯定是有的,但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千万不宜跟风,尤其是外资的走向,要知道这些资本回来抄底的时候比谁都快。

最后一句谏言:财富是美好的,得到财富的过程可能是“悲壮的”,且行且珍惜吧。

","force_purephv":"0","gnid":"9338e0ba807f2ea6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9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28d2c3b7432093c.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5b264fd44a32cb7.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abf199cd42e9f64.jpg","width":"640"},{"desc":"","height":"4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6801ae8bbbe556a.jpg","width":"640"},{"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4e5009f2312023a.jpg","width":"64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095551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6d25c073407ec4a","src":"金投网","tag":[{"clk":"keconomy_1:房地产","k":"房地产","u":""},{"clk":"keconomy_1:美联储","k":"美联储","u":""},{"clk":"keconomy_1:金融资产","k":"金融资产","u":""},{"clk":"keconomy_1:美元","k":"美元","u":""}],"title":"人民币泄2700点,A股蒸发16万亿,美元更锋利还是中国需要深蹲?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表(2005 - 2014) - : 去网络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袁怀华1 近十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表(外管局中间价) 期间:2005-2014年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

历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 - : 货币兑换 1人民币元=0.1567美元1美元=6.3828人民币元汇率数据由和讯外汇提供,更新时间:2011-08-16

历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表 - : 这是中行即期外汇牌价: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点开这个网页,在最下面按日期查询,就能查到某年某月某日的外汇牌价了.

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度汇率?: 估计很难找到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统计数据,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只能查阅近3个月的,另外在其网页备注里显示,比如“2、从2002年4月2日起公布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价格.”“6、自2011年11月28日起,公布人民币对澳元、加元汇率中间价.”接着你可以去人民银行网站“首页/关键图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细览”,但人民币/美元数据也是2005年7月21日开始,而澳元/人民币是2011年11月28日开始的,原因就在前述备注里.你要的数据区间这么长这么全,而人民币又不是自由货币,估计很难找到.如果你能找到,也希望能告诉我一下,也希望能看看.

近年我国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阅读下表(1美元兑换人民币数量). 2012年10月10日6.3549元2013年10月10日6.1452元[这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 - :[选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原创】下图所示为2013 - 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这一变化会使( ) - :[选项] A. 我国居民减少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 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C. 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 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1990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 1980年1美元兑换1.4900 元人民币1981年1美元兑换1.7768 元人民币1982年1美元兑换1.9249 元人民币1983年1美元兑换1.9573 元人民币1984年1美元兑换2.2043 元人民币1985年1美元兑换2.9366 元人民币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 元人民币...

历年美元兑换人民币比率 - : 从83-06年 1美元对人民币 依次是 1.911 2.296 2.848 3.36 3.62 3.944 3.944 5.079 5.2 5.33 5.7 8.461 8.461 8.314 8.28 8.26 8.26 8.26 8.26 8.277 8.277 8.277 8.1917 7.8087 2007年6月5日 100美元美元 757.57 然后08年目前(11.5号) 美元 当前汇率 人民币 100 6.8350 683.5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补充下,我再给你找找了

从2000年开始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兑换率是多少 - : 683.58

人民币兑美元2010 - 2017汇率 - : 2010年1美元兑换6.62元人民币知2011年1美元兑道换6.61元人民币2012年1美元兑换回6.25元人民币2013年答1美元兑换6.07元人民币2014年1美元兑换6.16元人民币2015年1美元兑换6.39元人民币2016年1美元兑换6.92元人民币2017年1美元兑换6.92元人民币

❽ 聊聊可转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松风十里

我之前在知乎上面写过一篇可转债的长文,里面非常详细的解释了可转债是什么,以及可转债为什么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只可惜那篇文章阅读量并不高,至今只有可怜的200个的赞不到。

所以我相信应该还是有蛮多人对可转债不是很了解的,在最近这个行情特别差的股市,我觉得可转债是一个不错的选扒弊择。

之所以今天写可转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这期的可转债双低一高轮动翻红了。

之前由于整个股市行情不好,波及可转债,出现大量优质低价的可转债,我趁机入了一波。结果这波股市跌的实在太厉害了,可转债跌的也非常厉害,一直都是绿的。

所以我也没好意思给大家推荐这个策略。

其实我自己内心是一点不慌的,因为我知道这个早晚有一天可转债能翻红。

我的一位朋友的三年的转债实盘跑下来,目前收益有60%,也就是年化收益有20%,最大回撤在10%左右。

整个的数据非常漂亮,正是如此,我才给大家推荐一下可转债双低一高这个轮动策略。

还在给对可转债不了解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可转债就是一种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所以可转债既有股性又有债性。

债性让可转债的下跌有底线,目前大部分可转债最多也就跌去30%,跟股票动辄腰斩的下跌一比,简直不算下跌。

因为和股票挂钩,所以可转债也有股性,股性是指可转债的价格会随着正股股价的上升而上升。而且上涨多无上限,有的转债甚至涨了600%,一切以正股价格而定。

具体原因我就不多做阐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知乎上面关于可转债的那篇文章。

可转债双低一高轮动策略指的是选择20只低价格、低转股溢价率、高到期收益率的可转债,在持有1~2个月的时间后,将可转债卖出,再买入当期新的双低一高转债。

如果持有期间可转债涨到了130元以上,那么可以卖出一半,如果另一半继续涨到了150元以上,再把另一半也卖出即可。

简单来说这个策略就是这样。

1、收益率高

实盘测试跑下来,近三年收益率达到了20%。

2、回撤小

实盘测试跑下来,因为有债性兜底,且未出现违约的情况,且我们买的就是低价格的转债,所以可转债的风险很小,预估最大回撤大概是10%。

3、操作简单

可转债轮动的操作十分简单,上面我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小白学会只要10分钟。

如果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只需要去了解可转债是什么就行了,相当方便。

4、操作少

可转债轮动的操作非常少,一般30~60个交易日轮动一次即可,不用顶盘,不会占用时间,交易手续费也非常少,非常适合小白或者忙碌的上班族。燃誉

第一步:上集思录

集思录这个网站中已皮此段经非常贴心的为我们根据双低策略做好排名,只要点击双低,就可以自动排序,帮我们找到目前双低的可转债。

第二步:点击“双低”选项

找到表格中排名前二十且到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可转债进行买入。

第三步:选择10~20只转债

可转债轮动建仓可以分批进行,我们可能无法在某一天内买齐20只符合条件的可转债,那么我们可以每天去看一下,直到找齐20只符合条件的可转债。

第四步:卖出价格高的可转债

可转债买入之后,自然有涨有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涨的好的可转债卖出,然后重新买入符合双低条件的可转债。

等轮动日到了全部直接轮动或者选择在130元,150元这两个节点将可转债卖出。

稿子我是昨天写的,然后今天发,所以现在时间有点晚了,就聊到这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