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迅速查找连续三次涨停或跌停的股票

实例:2012年11月底至12月初,生益科技WR14线连续三次在80上方触顶,说明股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12月4日WR14跌破了80,多方力量复苏,股价走出了一波涨行情,此K线形态同时也是一个V形底的形态。
形态简介:当WR14在短期内连续三次上涨到95上方,且回调时不跌破80,这就说明市场进入严重的超卖状态,股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此时投资可以买入股票。
第一买点:WR14再次反弹不能触顶当WR14三次触顶后再次反弹时没有触顶就回落,这是空方力量已经开始衰弱的信号。此时投资者可以先建立部分仓位,并且继续观望。
第二买点:WR14跌破80当WR14跌破了80,说明多方力量复苏,多方开始主导行情,此时投资者可以加仓买入股票。
操作要点:1、如果WR14连续三次触顶时成交量持续放大,说明多方力量已经开始进入,这样的情况下该形态的看涨信号更加可靠。
2、有时WR14连续三次触顶后会直接回落,这样就没有第一个买点出现,当WR14跌破80时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入股票。
3、WR14连续触顶的同时WR28的位置越高,说明之前的杀跌行情越猛烈。一旦股价见底反转,就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B. 有股票代码的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吗
股票代码即代表一只股票,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查询,如果没有查询到,可能是该公司退市,一个公司的股票代码跟车牌号差不多,能够显示出这个公司的实力以及知名度。
一般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发行股票,但是新三板,个别四板公司也有代码,但不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只有沪深A股和B股股票代码用数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义。
股票代码除了区分各种股票,也有其潜在的意义,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个公司的股票代码跟车牌号差不多,能够显示出这个公司的实力以及知名度。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C. 餐饮公司简介模板
想开一家餐饮公司但不知道简介怎么写?参考下面的模板吧。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
上海丰裕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4月24日,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从业人数492人。主营餐饮管理,下设11家非独立核算的门店和一家配货中心。
公司经过艰苦创业,在1995年10月在创出了“丰裕生煎”及“马南油豆腐细粉汤”两个名牌产品,于1997年经中国烹饪协会评定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01年丰裕荣获“中华餐饮名店”称号,2006年本公司荣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国快餐品牌”证书。“丰裕生煎”早在1996年荣获上海市商业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名特小吃”证书,2006年荣获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市烹饪协会、上海商情资讯中心、新民晚报社颁发的“上海名点名小吃”及“生煎大王”证书。 2011年“丰裕”品牌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丰裕大众品牌系列产品,深受广大顾客青睐。2016年,荣获“中国优秀连锁餐饮品牌”殊荣,并多年获得“黄浦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示范单位”称号。公司年度营业额早在2004年就进入全国餐饮企业百强行列,并连续多年入选全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受到行业内外的认可,在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
公司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严谨求实、同舟共济”的企业精神指引下,以“发扬品牌、发展连锁、坚持创新、服务大众”为经营理念, 以“品牌影响扩大化、质量出品规范化、价格定位惠民化”为工作导向,致力于打造丰裕酒楼品牌,力争做细做精做强,注重可持续稳步发展,不断探索适应老品牌发展的新路子。
上海光明村实业总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8日,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营餐饮管理,注册资金200万元,从业人数454人。下设光明村大酒家、光明村田林路店和光明村配餐分公司三家独立经营非法人门店。2016年8月,光明村总公司收购了上海丰裕餐饮管 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实现100%控股丰裕餐饮。
“光明村”品牌多年来坚持“品质为上、待客以诚”的经营理念,注重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无形资产,不断提升品牌形象。于2012年就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企业,曾荣获“中华餐饮名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上海“五一劳动奖状”、“区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公司旗下光明村大酒家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国家一级酒家,烂宽以经营传统上海菜系为主,融合现代海派菜点,销售视窗天天排长龙的场景,就餐位一座难求的景象,不仅成为了淮海路上的一道风景线,更是一种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怀。该店一楼供应熟食卤味、鲜肉月饼及各式现做现卖点心和半制成品;二楼休闲小吃餐厅供应数百余款传承名点、风味小吃;三、四楼是中餐饥念亮大厅和各式包房,供应的菜肴既有上海地方菜特色,又有现代流行菜肴和点心。2011年,根据区 *** “建设一个全区性的老年配餐中心的实事专案”要求,积极响应 *** 号召,对应助老服务,成立本市第一家由 *** 投资、企业运作的老年配餐中心,为区内1500余位困难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送任务,受到 *** 、老年人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5年8月,光明村大酒家汇阳广场店田林路店隆重开业,可满足宾客商务宴请、家庭小聚、祝寿庆生、婚嫁喜宴的多种需求,分店秉承“光明村”品牌的经营理念和经典特色,以“扬品牌、创新路、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注入新活力、运用新机制、采取新举措,充分诠释品牌悠久的文化底蕴。
二
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成立于1998年。
从最初的马塍路“外婆家”餐厅发展至今,已成为在全国拥有80余家门店及8000多名员工的大型餐饮连锁机构。
当商务宴请在餐饮业掀起风潮的时候,外婆家预见到居家日常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将消费群体锁定于家庭就餐的普通百姓,以高性价比作为核心竞争力。最终,事实证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外婆家凭借精准的定位、高性价比的优质菜品和和专业贴心的服务占得先机,消费群不断扩大。
如今,老老少少,亲朋好友外出吃饭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婆家。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名师一手打造的环境,优质细心的星级服务,色香味俱全的丰盛菜肴。
15年间高仿,外婆家门店遍布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阳、合肥、南宁、南京、武汉、无锡、苏州、杭州、常州、金华、南通、宁波、嘉兴等20余个城市。
外婆家风靡大江南北,凭借著独有的气质创造了餐饮界的传奇。
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旗下,目前拥有“外婆家”、“指福门”、“第二乐章”、 “金牌外婆家”、“炉鱼”、“锅小二”、“Uncle5”七大知名品牌。
每个品牌都延续了外婆家对时尚、品味、健康理念的追求,装修高档、个性十足、操作标准、服务贴心,让外婆家在杭州,在长三角,在大江南北备受欢迎,开创了“开一家火一家”“店店排队,餐餐排队”的餐饮界传奇。
公司发展期间,“外婆家”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号;2010年,“外婆家”被国际权威美食杂志评选为“年度BEST50中国最佳餐厅”;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更入选2012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以及创业邦2012中国高成长连锁企业50强。
外婆家对时尚、高阶、专业、细心的坚持,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了超预期的就餐享受,时尚外婆家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三
小南国集团创始于1987年,始终致力于“追求餐饮品质的极致,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一企业使命。从最初只有四张小桌子的餐厅,到如今业务涉及中餐、西餐、休闲餐饮、饮品、酒店、行业B2B供应链网际网路公司等多种业态,小南国集团正逐步转型为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
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号:3666.HK于2012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机板上市,年销售收入逾20亿人民币。集团现拥有及经营众多深受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领先餐饮品牌,旗下包括上海小南国、南小馆、慧公馆、ORENO、Pokka Café、Wolfgang Puck、The BOATHOUSE、米芝莲等。
我们的使命
追求餐饮品质的极致,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
愿景
成为中国唯一且最大的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
集团核心价值
追求极致,持续创新。
核心竞争力
战略前瞻 小南国集团将依靠全新支柱及增长引擎转型为轻资产、重平台、资源整合、资本为王的全球餐饮品牌投资经营集团。
持续创新 小南国集团拥有自我革命的创新基因,不断破坏自我传统商业模式并建立更新的竞争模式,在网际网路化方面全面升级,从营销、渠道、产品、运营等各个途径渗透贯彻资讯化管理,为行业提供整合整合服务。
引领品位 小南国集团经过30年发展,已拥有品牌无形资产、中西餐品牌管理经营能力、众美联为产业链整合及商业模式优化赋能、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能力等多种优势。
整合深化 小南国集团在品牌、供应链、网际网路体系等多方面与国际品牌持有者、全市场消费者互动,实现三方的双向传播,改进、提升、创新商业模式及相关商品/服务/体验。
D. 绿茶用的什么牌子预制菜
2008年,开青年旅舍的王勤松在杭州开了第一家店,融合全国各地菜系、高性价比让绿茶餐厅大获成功,次年被大众点评网评为“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50”,2010、2011年北京、上海、苏州、宁波等地分店开业,2015年进入西南市场……
入场14年,这位“初代网红”混得怎么样?4月11日,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或将于4月末或5月初正式挂牌上市——这已是它的第三次递表。
面对绿茶集团的不懈努力,有人说它是“带病上市”,有人认为它被低估。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众或被资本加持,或正网红的餐厅品牌相比,绿茶已“过气”,不复昔日荣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绿茶曾经的助力,如今成了痛点。
01 失效的“低价魔法”
绿茶餐厅,源于一场“半路出家”的买卖。
起初,王勤松夫妇在西湖边做旅舍生意,面对南来北往客人的不同饮食习惯,夫妇二人嗅到了融合菜的商机。或许因为面向的都是“穷游”年轻人,绿茶一开始就将高性价比作为标签。据浙商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Q1,绿茶的人均消费为60.5元,在头部中式餐厅里偏低。
凡事都有两面性,低价让绿茶“网红”,也让它盈利难。王勤松也曾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换取客流,所以必须重视翻台率。”在他看来,高性价比意味着绿茶和其他餐厅不同,必须有高翻台率才能赚钱,“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
所谓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复使用率,是衡量餐厅盈利能力的一大重要指标。据悉,绿茶2013年的平均翻台率在6-8次。
事实上,王勤松为绿茶规划的“低价魔法”是低价翻台率门店数量,但疫情的到来让这个魔法不再奏效。昔日的翻台下限,如今却成了绿茶难以触及的天花板,招股书显示,绿茶2019年至2021年的翻台率分别为3.34次、2.62次、3.23次,一直在保本的4次之下。
低客单价、低翻台率带来的是营收和门店业绩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绿茶每间餐厅的平均同店销售额从1481.1万下降为1168.6万。
餐饮业被疫情重创,大到海底捞,小到街边夫妻店,都受到影响,绿茶当然也不例外。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相比,绿茶的翻台率受疫情影响较小,2021年恢复也很快,但与众不同的模式需要绿茶更快恢复。
九毛九集团(太二所属)、海底捞、呷哺呷哺这些餐饮品牌,或中高端定价,或直营、加盟混合运营。与之不同的是,绿茶的模式一低价,二重运营,让它的抗风险能力更低。
自一开始,或许是运营青旅的经验让王勤松就对门店非常重视。第一,是在门店装修上非常有想法,中式风格、江南风韵这几乎是绿茶每一家店的精髓,但每一家店又各有不同,王勤松曾说,绿茶是50元的人均消费,500万元的装修费用。
第二,绿茶餐厅至今仍未开放加盟,全部直营,走重资产模式。这让它的开店成本颇高,320万-370万的单店投资成本高于同业(捞王300万-350万),单店投资回报期(17.5个月)也高于同业(外婆家7.4个月,太二7个月)。
2019-2021年,在受疫情影响门店销售、翻台率下滑的同时,绿茶仍然在快速扩张,本已不富裕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1年年末,绿茶餐厅的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163家增长为236家,其中44家(18%)经营亏损。
2019年上半年,有企业信心百倍地喊出“门店扩张”,疫情影响下优胜劣汰加速,有的品牌门店收缩和地租涨幅放缓,让他们以为自己能够趁这个时机占领更多的线下入口。但第一波之后的零星爆发,让很多人想趁此扩张的愿望落了空。
2019年加速扩张的海底捞,2021年悬崖勒马进行收缩。而绿茶却仍打算一条道走到底,招股书显示,继两年开了73家门店后,绿茶2022年至2024年计划每年开设75-100家新店。
低价、翻台率降低,导向的是低收入;门店扩张,导向的是高成本:对绿茶来说,必然的是盈利难。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绿茶营收分别为17.36亿元、15.69亿元和22.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亏损5526.2万元和1.14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6.11%、-3.52%和4.97%,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分别为6.1%、-0.7%和6.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10%)。
在失效的“低价魔法”面前,绿茶还能做什么?
02 受阻的自救
继西餐品牌“Playing”与炖菜品牌“关东造”相继“扑街”后,绿茶餐厅成为了绿茶集团唯一的指望。通过新品开发、市场下沉、上市,绿茶餐厅和绿茶集团在试图自救,但阻力重重。
一、“爆款”变“老款”,新品不是“爆款”。
除了低价之外,王勤松做绿茶自傲的还有一点,好吃。曾经夫妇俩开的青旅,因为烤鸡、火焰虾等菜品好吃,吸引了一些慕名而来、不住宿只为了吃饭的人,这也是他开始做绿茶的主要契机。
绿茶的兴起,源于乘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它的快速扩张开始于2010、2011年,于2015、2016年爆红,与互联网的高速扩张同步。
或许是这种经历,让王勤松很看重网络和口碑传播:“我觉得互联网时代,好的产品、好的模式、好的体验本身就会自传播,做餐饮尤其是这样,好的口味、好的体验,顾客就会主动帮你做口碑传播,这比任何外部的营销都管用。”
曾经的绿茶菜品是新颖的,也是好吃的,由它带火的面包诱惑,已入选很多餐厅的菜单。但人们想尝试的永远是更新、更好吃的东西,而不是曾经新颖、好吃的。
从俄式厨房、半秋山等西餐厅,再到外婆家、绿茶等中餐厅,在大众点评内,“面包诱惑”
已成为数十家餐厅都在售卖的“老面孔”,同时在网络上搜索“面包诱惑”,也可查到详细的居家做法,可以说,绿茶昔日独领风骚的招牌已然泯然众人。
随着文和友、喜茶、鲍师傅等新一批的网红餐饮品牌上场,市场的风向在变,产品创意的吸睛度成了能否破壁的关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餐饮消费者中“Z世代”占比提升至39.3%,他们更愿为兴趣买单,这部分消费者将为餐饮需求端带来新的变化。
在“图新鲜”愈发普遍的今天,一个网红品牌的生命周期在3-5年,而今年14岁的绿茶,正在与“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招牌菜一同进入第四个周期,在热销了十余年后,这些爆款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王勤松和绿茶餐厅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他们从没有放弃新品开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绿茶餐厅推出新菜品的数量分别为120个、147个和178个,约合每年更新20%左右,平均2-3天推出一款新品。
可惜的是,消费者的脉并不好摸,摸准一次的可能有很多,摸准两次、三次的很少很少,尽管更新频繁、品类庞杂,但绿茶并没有新的爆款出现。在旧爆款吸引力减弱,新爆款没有出现的情况下,王勤松想用好产品自然吸引消费者的路走不通了。
二、下沉市场开新店,但一线的低价不是三四线的低价。
门店是绿茶餐厅的一大利器,截至2021年,它覆盖了所有一线城市、12个新一线城市、26个二线城市和26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根据绿茶餐厅的规划,此次计划募资1.5亿美元用于门店扩张,2022年-2024年计划每年新开75-100家门店。这些新门店近八成将开设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与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以小型餐厅门店为主不同,绿茶餐厅在低线城市的布局以大型餐厅为主。
过去十几年,绿茶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的商业模型“低价+高翻台率+精装修门店+预制产品+部分特色/高频更新菜品”,建立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基础之上。对于一线/新一线来说,绿茶的“低价”十分具有吸引力,对于下沉市场来说,这个“低价”还有魅力吗?
而且下沉市场虽然是一片蓝海,但竞争也相当激烈;下沉市场消费需求零散,与一线、新一线的偏好也不尽相同,绿茶能否把准脉也是问题。
三、提升标准化,但预制的魅力在减弱。
在王勤松的观念里,占领市场离不开“标准化”。这是一条王勤松摸索多年后总结的商业理论:通过中央厨房实现标准化经营,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快速抢占市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了提高经营效率,越来越多的中餐连锁品牌举起了标准化的大旗。《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在门店数超10家的连锁餐饮品牌中,采用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的占比约7成。
凭借着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的半成品,门店仅需简单的加工即可出餐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对厨师人员的依赖,绿茶的规模也因中央厨房的存在得以快速壮大。
环视同业,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中餐品牌自建食材供应体系的做法更易控制成本,其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2020年,绿茶建立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浙江绿勤,并在招股书中透露了自营中央食品工厂的计划。
不可置否的是,中央厨房的高效率为绿茶的发展提速,但越来越多料理包、预制菜的出现,让消费者越来越怀念中餐的锅气。
03 结语
也曾网红的绿茶餐厅,缺乏新爆品、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相继暴露,上市找钱是它翻盘的机会。而对资本市场来说,低价与快速扩张的老套路听的多了,绿茶玩转这一套不是没有可能,但疫情叠加中低线消费降级,现在的
E. 父亲逼我拿我所有收入去炒股,我该怎么办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是你应不应该把钱给他的问题。你如果把钱给他,那是害了他。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你给他多少钱现在他都会输光的。你长这么大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要能够明辨是非,能够自己做主了。不是说你他养育你这么大,你就应该给他钱,这才叫尽孝。恰恰相反,你给他钱那就是你的不孝了。你给他钱,他是拿去炒股啊,那不是等于鼓励他、怂恿他说这样做是对的。他就有了一个心理依赖,以后输光了钱就又来找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再说了,像你父亲这种水平,去年大牛市他都能把钱输光,也没炒股的必要了,我都翻了5倍了。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应该卖,什么时候应该不买不卖。在股市中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10人中有8个是亏钱的,只有2个是赚钱的。况且如今金融市场十分动荡不安,美国那边还闹金融危机,经济也不景气,肯定要熊个2、3年的。
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想办法把他从这个泥潭中拉出来,而不是继续给他钱,资助他炒股,那只会让他越陷越深,不可自拔了。你父亲缺少的就是自制力,作为女儿你就应该帮助你父亲戒掉股市,让他断绝炒股能够致富这个观念。
你就问他一句,从开始炒股到现在他赚钱了吗?既然是赔钱的,那为什么还要拿钱去赔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如果不炒股的话,那还至于亏那么多钱吗?假设不炒股的话,十多年来能存了多少钱?反正只有一条,千万不能给他钱,你把自己的钱另开一个户存起来,密码不给他知道,他说什么你都不要给他,绝对不能心软,你给他钱那绝对是在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