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邓普顿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股票分享有哪些平台 2025-07-05 14:24:05
广汽股票的价格是多少 2025-07-05 14:12:30
2019国庆 2025-07-05 13:11:42

邓普顿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3-05-18 02:43:43

⑴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总结上

      本书作者有两位,劳伦·邓普顿和她的丈夫斯科特·菲科普斯。他们是著名逆向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的侄孙女夫妻。本书是第一本得到邓普顿基金官方认可的、由邓普顿家族成员撰写的约翰·邓普顿的投资生涯传记。邓普顿在全球投资圈是很多人膜拜的宗师级人物,《福布斯》杂志称他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有多成功呢? 如果1940年你投资给他1万美元,50年后这笔钱会变成5500万美元 。

      邓普顿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他长达7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一直贯彻一种特殊的投资方法,这个投资方法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具体的操作细节却又很不容易做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逆向投资方法 ”慎嫌没。那么什么是逆向投资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在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全球一片恐慌,美国股市紧急停牌了几天,然后在9月17日重新恢复交易。当天一开盘,美国股市就暴跌,很多人都在不计成本地卖出,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邓普顿却开始买入暴跌中的航空业股票,他打赌政府不会让航空业倒下。6个月后,他买进的公司最高达到了72%的收益。你看,在大众极度悲观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逆向投资。注意,逆向投资中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叫做“极度悲观点”。所谓极度悲观点,让我们借用一句邓普顿本人非常形象的解释,就是 “等到100个人中的第99个放弃的时候”,这是逆向投资的核心 。

       这本书的作者是主人公约翰·邓普顿的侄孙女夫妻,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书中详实地讲述了邓普顿一生中运用逆向投资获得成功的大量经典案例。从这些案例中,你能了解到逆向投资的逻辑根基是什么,如何判别大众情绪的极度悲观点,如何才能做到在别人都悲观的时候,你能够勇敢地买入。可以说,这本书既是约翰·邓普顿的个人传记,也是一本鲜活生动的逆向投资教科书。

       接下来我们我们来一起学习邓普顿创造辉煌投资业绩的整套方法,通过三个关键词来学习,第一个关键词叫做低价股猎手,第二个关键词叫做全球投资,第三个关键词叫做勇敢地卖空。本节我们主要学习第一个关键词。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 低价股猎手 。如果要选出本书提及最多的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低价股”这三个字。本书中的低价股,并不是单纯地指绝对价格的高低,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指那些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邓普顿在投资上长期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抓住了大量低价股的投资机会,他也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低价股猎手”。那么,他这种独特的投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书里说,他的投资风格深受童年经历的影响。

      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约翰·邓普顿还不到十岁,他的父亲老哈维是一名律师,老哈维的办公室就在温彻斯特小镇广场旁边的二楼。在这个广场上,小镇经常开拍卖会,拍卖农场。每当拍卖会上没有人出价的时候,老哈维就会从他的办公室快步走到楼下的广场出价。这样,他通常会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下农场。到了20年代中期,他已经拥有了六处资产。你也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农场的拍卖会有时候会没有人出价呢?是当地人的眼光不行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抵押品的拍卖会,是经常有可能出现流拍,也就是没人出价的情况的,这背后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比如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此外,这种拍卖也非常容易受到参与者情绪的影响。比如,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市场参与者的情绪悲观低落,就很可能无人出价。所以这种抵押品的拍卖,也常常给有准备的人留下了捡漏的机会。

      总而言之,一座价值不菲的农场仅仅因为没有其他人出价,就能以不可思议的低价被自己的父亲很便宜地买下,邓普顿幼年时期的这种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证明,这种印象终其一生地影响着他。在成年之后,邓普顿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一直在贯彻着这种“买便宜货”的思维方式。比如他结婚后不久刚搬到纽约时,他和妻子到处寻找便宜货,仅仅用25美元就给公寓的五个房间买齐了全部家具。当时的25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人民币。

      邓普顿不仅把这种思路用在生活中,还用在购买股票上。在1939年的时候,美者搏国经济已经在走宽纳出大萧条的谷底,开始复苏。邓普顿认为这次的经济复苏会让所有行业都欣欣向荣,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当时他手里没有太多钱,于是他向自己的前任老板借钱,要买美国股市上正在进行交易的、价格在1美元以下的所有股票。这是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可以说不怎么值钱。为什么买价格最低的股票呢?邓普顿认为,在经济复苏中,那些效率最低的公司的股票将会发生最戏剧性的上涨。也就是说,它们的价格弹性最大。他的想法得到了前老板的支持,借到了1万美元。于是,邓普顿开始买进当时美国市场上所有股价在1美元以下的公司的股票,一共购买了104只股票。他的预测果然是对的。一年之内,邓普顿就还掉了所有借款。在随后的几年,他逐渐卖掉了手中的股票,把最初的1万美元投资变成了4万美元,增长了3倍。最后算账的时候,在他买的104只股票中,只有4只没有成功。

       这次的成功为邓普顿漫长的投资生涯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看上去很简单是不是?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简单操作背后的方法,其实并不简单。其中的要点如果你没有把握住,那么就很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几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对大趋势的判断。1939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已经从大萧条的谷底回升了一段时间,罗斯福新政也开始实施,尽管还处在困难期,但是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第二个要点,核心仍在于“低价”两个字。前面说过,本书中低价股的意思,并不仅仅指绝对价格低,更重要的是价格相对于价值的低估程度很大。那么为什么在这一次的操作中,邓普顿并没有去用复杂的方法计算公司的价值,相反只是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指标,就是股价低于1美元呢?刚才我们说了,当时人们刚经历过经济大萧条,人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极度悲观的情绪当中,股价的低迷已经充分地反映了这种悲观情绪,这个时候,只要选取价格最低的股票,就有可能在接下来经济的复苏以及人们信心的复苏中获取最大的价格弹性。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在邓普顿买入的股票中,有一只股票因为回报非常惊人,成为了经典案例。这只股票叫做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这家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是每股100美元,在邓普顿1939年买入的时候,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很不好接近破产,它的股价已经跌到了每股0.125美元。结果几年之后,它的股价从0.125美元,上涨到了5美元,涨幅达到39倍。事实上,当时上市的美国铁路公司有很多家,比如另外一家铁路公司,它的经营状况就比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要好得多,这家公司50年来从没亏损过。但是,如果邓普顿当时买入的是这家公司的股票,股价的涨幅就要小得多。

       让我们再做一个更详细的统计,分别在当时的美国市场找到两组公司:A组公司是在1940年以前经常亏损的公司,也就是通常说的坏公司;B组公司是在1940年以前从来没有亏损过的公司,也就是通常说的好公司。我们可以发现,五年之后,A 组公司的股价平均回报率是1085%,而 B组公司的股价平均回报率只有11%,两者相差了几乎100倍。当然,由于书中统计的范围并不是很全面,这个相差100倍的结论也许并不是完全科学严谨的,但是这个统计也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在极度悲观的时间点,投资那些当前经营状况不好的坏公司,可能会比投资好公司带来高得多的超额回报。这是因为大家所认为的坏公司更容易受到大众悲观情绪的影响,更容易出现不可思议的低价。

       邓普顿这次操作的第三个要点是关于持有时间的。他在买入股票之后,并不是只持有了几个月,他的平均持有期是4年,这让股价有充分的时间复苏。值得一提的是,4年也是邓普顿整个投资生涯中的股票平均持有期。这也恰好说明了逆向投资的方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奏效,并不适合于短线操作。

         第四个要点是足够分散。虽然本金是1万美元,但是邓普顿一口气买入了104只股票,平均每只股票还不到100美元。这么分散的投资,似乎跟价值投资要集中持股的理念并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邓普顿的分散投资与巴菲特的集中持股的区别,一会我还会详细地为你讲解,这里我先给你一个提示:在这次买入的时候,邓普顿仅仅只看了一个指标,就是股价低于1美元,这意味着他并没有对买入公司的基本面做深度研究,所以在这次投资中,分散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事实上,若干年后,104家公司中有37家公司破产了。当然,那个时候邓普顿早就把股票都卖出了,对他没有影响。

     上面讲的是我们一起学习的第一个关键词,叫做低价股猎手。我们可以看到,邓普顿的“买便宜货”的投资理念,从童年开始启蒙,然后无论是在生活中买家具,还是在金融市场买股票,他都贯彻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在下节学习后面两个关键词。

⑵ 世界上现存的著名基金公司

全球十大著名基金公司:

贝莱德基金公司(BlackRock)

贝莱德基金公司又称黑岩集团,并不是大家听过的黑石,那是家以私募为主的投资公司。

而Blackrock可以说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基金公司,以共同基金为主。

贝莱德公司在1988年成立,总部在美国,分布涉及全球,目前为上市公司。

贝莱德通过兼并和收购,迅速壮大,其中关键两步包括和美林证券的投资管理部门合并,和最近来的收购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

目前贝莱德公司旗下拥有超过300只共同基金,其中有很多均为世界著名和高评级基金,总管理资产高达3万亿美圆,目前为美联储Fed的投资顾问。

之前在和美林合并时,给贝莱德带来了154只全球共同基金,之后在收购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之后,又获得了著名的安硕(iShare)品牌,熟悉港股的人肯定知道这个牌子,它是一个以跟踪指数为主要的投资品牌,在美国指数基金占有市场超过5成。

在国内,可以说贝莱德品牌的影响力也为第一,国内引入了多只著名基金。

包括贝莱德独步全球的核心旗舰级别产品,世界最佳全球配置型基金——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GA),该基金评级为十年晨星5星,标普AAA,LIBOR最高评级。

另外,贝莱德基金公司的天然资源投资系列(世界黄金基金,世界矿业基金,世界能源基金,世界新能源基金)也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以上四只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行业股票基金。

另外还包括了很多著名的区域基金,例如拉美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印度基金,新兴欧洲等等。

富达基金公司(FidelityInvestment Group)

说起富达基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说起彼得•林奇,相信无人不知。

富达基金是一家1946年创办的基金公司,未上市,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直到贝莱德快速收购完成之后。

目前富达公司分成两个主要投资集团,分别主要在欧洲和美国投资。

富达最出名的基金为富达麦哲伦基金,彼得•林奇掌管其十三年里,年平均收益率为29%,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平均只为14%。

最近媒体注销过一篇报道,总结了巴菲特在其45年的投资中,复合投资回报在20%。

投资研究公司Morningstar Inc,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巴菲特任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期间,表现最好的两只基金之一,Fidelity Magellan

Fund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6.3%,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年度回报率为13.4%。

可以见,虽然之后继任的基金经理并没有彼得林奇如此优秀,但是也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富达基金在新成立一只基金时,往往会有自由资金成立一只领航基金,进行1-2年的实际投资,才会对外募集。

富达基金高度追求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是该方面的专家。

富达基金投资有很多非常有经验的优秀基金经理,虽然整体上看,目前引入国内基金不多,但是都代表了富达基金比较高的水准。

例如富达亚太股息增长基金,在08年的大跌里几乎排名第一。

富达欧非中东基金,成立以来一直领先市场指数,为世界新兴市场投资的第一梯队,排名在全球前十以内。

富达拉美基金也在去年的拉美狂潮里,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施罗德基金公司(Schrodersgroup)

这是家非常老牌的基金公司,成立在1804年。

之前一度长期成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

在香港,该基金公司被称为宝源基金,在中国,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合作成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

施罗德基金公司品种很多,在国内也是可以说是第2大主要品牌,涉及债券,股票,商品期货等诸多方面投资。

有些国内外资银行就是以施罗德基金公司产品为主。

施罗德目前国内比较有特色的为债券类投资和另类投资。

例如施罗德环球企业债,是一只非常优秀的企业债基金,而新兴市场债券,更是一只采用对冲基金手法,追求绝对回报的债券基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另类投资的话,施罗德有提供很多商品股票和商品期货方面的投资,例如著名的施罗德商品基金,将资金直接投资到期货市场上,通过掉期对冲等手段降低风险,在07-10年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回报和抗跌性。

施罗德金属基金则是同时投资在黄金等贵金属和工业金属上,采用期货和ETF投资,最大程度反映了商品期货的价格涨跌。

另外施罗德的环球房地产股类投资也是很有名。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FranklinTempleton Investments)

该公司于1947年由鲁伯特·强生先生于纽约创立,极富传奇色彩,曾经一度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目前为亚洲区最大的基金投资者之一。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稳健理财的最早倡导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的名字为公司命名,遵循富兰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财规划,稳健为先”。

该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力量,和重视研究的富达基金一样,研究员遍布全球各地。

在中国,和国海证券(000750,股吧)合作,成立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公司最出名的为其债券类投资,拥有邓普顿全球债券,邓普顿环球总收益,邓普顿新兴市场债券,三为一体的核心债券组合,其业绩为世界骄楚,是一家在债券上可以和PIMCO抗衡的基金公司。

例如邓普顿环球总收益全债基金,在今年3个月以来已经取得了6%以上正回报,去年回报高达33%,08年仅下跌2.7%。

但是别以为该基金公司只擅长做债券,在股票方面依然有非常强大的实力。

前面说的巴菲特的投资对比,其中排名第3的就是邓普顿环球增长基金,仅次于富达麦哲伦基金。

该公司,更是有被誉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麦朴斯博士(Mark

Mobius)作为新兴市场投资的管理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作为基金管理人把钱投资到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当时新兴市场还被称为欠发达市场。

1996年,他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并列《 *** 》”全球十大基金经理”,可以说投资新兴市场首选投资管理人,非他莫数。

目前,他负责有超过380亿美圆的新兴市场基金,国内目前也引入了邓普顿亚洲增长,邓普顿拉美等他亲自负责的基金,可以说是国内投资者的一大福气。

霸菱(Barings)

霸菱为全球投资巨头之一,成立在1762年,历史悠久,为英国历史上主要投资管理公司。

这家公司目前国内引入产品不多,但是最有名气的就是霸菱中国香港基金,这是一只成立27年的著名基金,以香港为主,一直以来都是香港表现最佳的基金,以至于该基金成为香港本地人的最爱。

目前该基金也引入国内。

联博(AllianceBernstein)

联博资产管理公司为美国最大公开上市之资产管理公司,总部设于纽约。

大联庞大的投资能力包括成长型股票、价值型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资,除了服务全球各地的零售客户之外,亦同时满足全世界包括企业、 *** 机构、中央银行等的各项专业资产管理之需求,美国五十州的州 *** 当中,有高达四十三家的州 *** 委托大联资产管理公司为其管理资产。

大联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国际化且完整的股票及债券管理经验,旗下基金绩效领先同业,并屡获多项国际大奖肯定,2002年与2001年亦连续获颁标准普尔及国内智富杂志合颁之”最佳基金团队奖”。

首域(theFirst)

首域基金为澳洲联邦银行旗下CFS

GAM管理公司,主要是在香港地区。

首域基金有两只非常有名的基金,分别是首域亚洲增长基金和首域中国增长基金,代表了世界第一流的亚洲区和中华概念投资实力。

两只基金均多次获得同一组别,晨星,理柏的最高评级和金奖,可以说是和霸菱香港一样,在香港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基金。

这两只都引入了中国。

百达(Pictet)

瑞士私人银行始于1805年;以私营无限责任公司形式运作;惠誉国际信用评等公司给予AA-长期信用评等;专注于财富管理、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基金销售及环球托管服务;管理资产总额超过3,230亿美元。

百达基金公司为百达集团下属,属于瑞士的投资机构。

目前在国内该基金公司引进并不多,主要包括一些特别的行业基金,例如百达医药,百达生物科技,百达保安等等。

亨德森(Henderson)

主要业务集中在投资管理以及为法人或个人投资者量身订作投资组织者之产品,包含多元之资产种类,提供投资产品与服务予法人或个人投资者于亚洲、欧洲与北美洲,Henderson之投资管理者投资于全球之主要市场,由全球顶尖研究分析师与经济学家组成之投资管理团体,注重风险管理,确保投资组合之风险与报酬架构符合投资者之要求,1998年3月被AMP购并,被并入AMP于英国与澳洲之资产管理事业群,改名为Henderson

GlobalInvestors,2003年12月, AMP于英国与澳洲之资产管理事业群由公司总管理分离出来,Henderson成为HHG

PLC(新成立之英国控股公司,于伦敦与雪梨交易所均有挂牌)之一部份

⑶ 邓普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57 年, Rupert Sr. 退休,并由其 24 岁的儿子 Charles B. Johnson ( Charlie )出任主席及行政总裁一职。当时,公司的职员寥寥可数,而旗下基金管理的资产总值为 250 万美元。在 1950年代,保险公司主导中产阶层的投资服务市场,富兰克林要在这种环境下逆流而上殊不容易,但 Charlie 对公司的信心坚定不移。
踏入 1960 年代初期,虽然公司的发展略为缓慢,但 Charlie 及其团队的努力已初见成果。面对每天排山倒海般的工作, Charlie 同时身兼互惠基金经理、会计员等多个职位。与兄长一样, Charlie 的弟弟 Rupert Johnson, Jr. 於 1965 年加入公司时亦同时出任数职。在 1960 年代,市场经历了不少的起跌,对相关的从业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刺激的 10 年。
富兰克林於 1971 年公开上市, Charlie 及其团队因此获得了资金,拓展公司的业务。 1973 年, 富兰克林收购一家以加州圣马蒂奥 ( San Mateo ) 为总部的投资机构 Winfield & Company ,并将 公司 於纽约的办事处迁往加州 。收购计划令公司管理的资产总值提高至 2.5 亿美元,员工数目亦增加至大约 60 人。 1979 年,富兰克林货币基金( Franklin Money Fund )成为公司旗下首只规模达 10 亿美元的基金,并同时掀起了公司於 80 年代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序幕。
自 1980 年起连续 6 年,公司管理的资产总值每年均增长 1 倍(或接近 1 倍)。公司的股票亦於 1986 年开始在纽约交易所买卖,股票代码为「 BEN 」。同年,公司冲出北美市场,於台湾开设办事处。 1988 年,富兰克林收购了 L.F. Rothschild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由 1982 年仅逾 20 亿美元,至 1989 年时已急增至超过 400 亿美元( 1987 年的市场动汤对富兰克林的入息及债券基金影响轻微)。然而,管理层并未因此而感到自满,并开始注意到过份依赖固定收益投资作为公司唯一基石的潜在风险。
富兰克林於 1990 年代进行的一连串策略性收购活动,不但成功令公司的投资管理范围扩展至固定收益产品以外的其他领域,亦令其环球业务的足印踏遍欧洲及亚洲。 1992 年, 公司与著名环球投资者约翰邓普顿爵士 ( Sir John Templeton ) 达成共识 , 完成收购邓普顿基金系列的管理及营运商 - Templeton, Galbraith & Hansberger Ltd. ,是当时历史上最大宗的独立互惠基金公司收购交易。邓普顿为富兰克林带来了一系列出色的环球股票基金,更 引入了新兴市场翘楚麦朴思博士 ( Dr. Mark Mobius ) 的专业知识。麦朴思博士 於环球新兴市场的工作经验超过 30 年,目前负责 带领新兴市场 的 分析团队 , 管理不同的新兴市场投资组合。 另外,於 1996 年,富兰克林邓普顿从著名华尔街投资者 Michael Price 手中买入 Mutual Series Fund, Inc. 的投资顾问 — Heine Securities Corporation ,令集团的本地股票产品更趋完善。
踏入千禧年,富兰克林邓普顿继续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收购计划,奠定了集团作为优秀的环球投资管理机构的地位,当中包括於 2000 年购入 Bissett 、 2001 年购入 Ficiary Trust ,及於 2003 年购入 Darby 。 2005 年, Charlie 的儿子 Gregory E. Johnson ( Greg )出任行政总裁一职,肩负起领导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的使命。 1985 年, 24 岁的 Greg 已开始在公司的交易部门工作,并一直与公司共同成长。而 Charlie 则继续担任集团主席,协助 Greg 及他的团队。

⑷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牛市和熊市都稳赚的长赢投资法》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牛市和熊市都稳赚的长赢投资法》(劳伦C•邓普顿/斯科特•菲利普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bFGNpk7N5hlV60q_ZegG5g

提取码:ievv

书名: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豆瓣评分:8.1

作者:劳伦C•邓普顿/斯科特•菲利普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副标扰派携题:牛市和熊市都稳赚的长赢投资法
原作名: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译者:杨晓红
出版年:2010年10月1日
页数:228

内容简介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牛市和熊市都稳赚的长赢投资法》作者劳伦•邓普顿,约翰•邓普顿的侄孙女,约翰•邓普顿爵士,一位具有传奇缓伏色彩的基金经理,被美国《Money》杂志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选股人”,并被尊奉为全球顶尖价值投资人。他开创了全球投资的先河,在长达50年的股市上叱咤风云,表现出色。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揭开了邓普顿爵士的投资之谜——通过讲述他辉煌投资生涯中一些可圈可点的成功战绩,如第一个发现战后日本股票的投资前景,在日本经济起飞中获益良多;又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市场低迷中伺机买入,在后市中收益颇丰——,阐释了他著名的“最大悲观点”理论的基本原理,让我们得以一窥约翰爵士那长盛不衰的投资原则和方羡激法。

作者简介

劳伦 C?邓普顿是劳伦?邓普顿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唯一所有人,也是东南对冲基金协会的创办人兼董事长。

斯科特?菲利普斯是劳伦?邓普顿全球最大悲观点基金公司首席分析师兼投资组合经理人。



⑸ 约翰·邓普顿的生平

约翰·邓普顿1912年出生于田纳西州,家境贫寒。但凭借优异的成绩,他依靠奖学金完成在耶鲁大学的学业,并在1934年毕业饥轮是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一等学位。之后,他在牛津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罗德斯奖学金,并在1936年取得法学硕运雹士学位。重返美国后,他在纽约的Fenner & Beane工作,也就是如今美林证券公司的前身之一。
邓普顿在1937年,也就是大萧条最低迷的时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 Templeton, Dobbrow & Vance。1939年,26岁的邓普顿依靠1万美元的借款购买了104家公司的各100股股票,几年后,其中100家公司的成功为邓普顿掘得了第一桶金。公司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资产规模也迅速增长到了亿,旗下拥有8支共同基金。1968年,公司更名为Templeton Damroth并被转售。同年,邓普顿在巴哈马的拿骚,再次建立了自己的邓普顿成长基金。
在之后的25年中,邓普顿创立了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坦普顿共同基金集团,1992年他将坦普顿基金卖给富兰克林集团。1999年,美国《Money》杂志将邓普敦誉为“本世纪当之无愧的全球最伟大的选股人”。在长达70载的职业生涯中,邓普顿先生创立并领导了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共同基金公司,每年盈利高达7000万美元,其运作手法令华尔街眼花缭乱,成为与乔治·索罗斯、彼得·林奇齐名的著名投资家。
然而,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少数人之一后,邓普顿放弃美国公民身份,移居巴哈马。由于常年居住在巴哈马,邓普敦自然成为英国公民,并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青睐,于1987授予其爵士爵位以表彰其功绩。其受勋的成就之一,即颁发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邓普顿奖,自1972年起,每年颁发给在信仰上贡献卓著者。
退休之后,他通过自己的约翰·邓普顿基金开始活跃于各类国际性的慈善活动。自1972年起,该基金每年重奖在人文和科学研究上有卓著贡献之士,这既是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邓普顿奖。
2008年7月8日,邓普顿烂悄信在他长期居住的巴哈马拿骚逝世,享年95岁。据邓普顿基金会的发言人表示,他死于肺炎。

⑹ 邓普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坦伯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隶属美国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管理集团,该集团始创于1947年,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型资产管理公司,亩虚同时也是美国第四大基金管理公司,被列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2008年8月9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Templeton International Inc."原中文译名态厅为"坦伯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现变更为"邓普顿国际股迅闭燃份有限公司",其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已经完成了译名的变更手续。

⑺ 约翰·邓普顿的投资风格

作为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的投资方法被总结为:“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互联网的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
他的投资风格可以这样归总:寻找那些价值型投资品种,也就是他说的“淘便宜货”。放眼全球,而不是只关注一点。邓普顿的投资法宝是:“在全球范围寻找低价的、长期前景良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目标。”
作为逆向价值投资者,邓普顿相信,完全被忽视的股票是最让人心动的便宜货------尤其是那些投资者们都尚未研究的股票。就这点而言,他相比其他投资者的优势是,他居住在巴哈马的Lyford Cay,那里是全世界成功商务人士的俱乐部。
邓普顿发现,Lyford Cay的氛围更加轻松惬意,人们更容易交流彼此的想法、心得。相形之下,华尔街的气氛就非常功利,也限制了人们的沟通。就象传奇投资者菲利普·费雪一样,邓普顿也发现了交际的价值,他也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取全球相关投资领域的信息。

⑻ QDII有没有投资新兴市场的基金

投资新兴市场的QDII有:中银新兴市场、霸菱东欧基金、邓普顿东欧基金、施罗德- 金砖四国、邓普顿新兴四强、汇丰环球新兴四国股票、“富达”、“贝莱德”以及“邓普顿”系列的三只“新兴市场”基金、邓普顿新兴市场小型公司基金、中东海湾~~~

1、2007年9月17日开始销售的“中银新兴市场”是国内首款投资离岸新兴市场国家股票的QDII产品,当时起售门槛是5万元人民币。该产品选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与巴西等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基金作为投资对象。该产品定位于新兴市场,通过投资符合标准的开放式股票基金来达到投资新兴市场的目的。与此同时,再配置一部分高质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产品说明书上公布了目前准备投资的三只开放式股票基金,它们分别是:首域中国增长基金(First State GUF-China Growth)、摩根斯坦利新兴市场股票基金(Morgan Stanley Emerging Market Equity)、邓普顿新兴四强基金(Templeton BRIC Fund)。这三只基金从点、线、面覆盖了几乎全球的新兴市场。首先是“点”,指首域中国增长基金,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次是“线”,指邓普顿新兴四强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于“金砖四国”(BRIC),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在新兴市场中比较突出的国家。最后是“面”,指摩根斯坦利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该基金覆盖面更广,其投资范围是整个全球的新兴市场国家。

2、据霸菱东欧基金的基金报告显示,地区分布中,俄罗斯是其重点投资地区,投资比例高达59.5%,此外,还有土耳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而就行业而言,从其十大主要持股企业来看,能源和金融是其主要投资行业。

3、邓普顿东欧基金的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其前三大投资地区分别为土耳其、匈牙利和俄罗斯,投资比例分别为24%、22% 和20%,此外,还有波兰、奥地利的捷克等。不过,行业分布与其相同,金融和能源是其主要持股行业。

而对于邓普顿东欧基金的重仓地区——土耳其和匈牙利,上述报告称,现阶段土耳其贸易赤字问题已因商品价格回落而纾缓,其金融体系受次贷的直接冲击有限且成长性仍佳,加以预期本益比水准已达到4.1 倍的水准(2008 年11 月20 日),预期经济后势逐渐明朗后,银行类股止跌反弹的态势可期;而匈牙利的汇率在与国际货币基金达成援助协议后,逐渐止贬回稳。

4、以投资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四个新兴国家为主的产品包括“施罗德- 金砖四国”、“邓普顿新兴四强”和“汇丰环球新兴四国股票”三只基金,前两只由花旗银行推出,后一只由汇丰银行推出。

5、我国QDII总评:
在目前9只QDII之中有5只产品是在2008年之后成立的新产品,而对照这些产品的成立以来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情况看,这批新QDII仍旧没有让新投资者摆脱以往参与老QDII的痛苦回忆。而且,即使与去年末发行且在今年初行情中大展身手的部分次新基金相比,新QDII的成绩单不能不让投资者开始反思:是否当初选择境外投资的策略发生了严重的资产配置失误。

如果未来基金QDII专户业务仍然坚持在权益类方向上,那么,这些产品的实际运作者可能对于境外市场将更加抱以关注。

打开近来一段时间的境外主流市场图表看,美国市场出现了自2007年10月以来少见的探底反弹。就趋势投资角度看,无论是从日线图还是从周线图观察,美国主要指数的中期趋势指标已经呈现较为明显的“底部背离”迹象。换而言之,如果在当前区域上述市场成功筑底,且产生一轮新的中期向上的趋势,那么其中含义是:2007年10月以来的不断下跌的行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其余市场也极有可能得到一定意义上的“喘息”。

从上述角度来看QDII,由于当时发行股票型QDII时正值境外主要市场正处于新一轮跌势正在酝酿以及展开之时,因此,这些产品的表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标的物指数波动有很大关系。但如果后者因全球投资市场重新回暖而再度进入境外投资市场之后,QDII专户(权益类方向)的运作者操作难度可能会相对较小。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合理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且有一定的灵活配置资产能力的QDII,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更为重要。根据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卞晓宁分析,QDII基金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区域和投资品种。从长期来看,投资新兴市场的QDII基金预期收益高于投资成熟市场的QDII基金;主要投资股票的QDII基金预期收益高于主要投资固定收益品种的QDII基金。而QDII基金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投资区域和投资品种。“一般而言,投资新兴市场的QDII基金风险高于投资成熟市场的QDII基金;主要投资股票的QDII基金风险高于主要投资固定收益品种的QDII基金;投资多个市场的区域型基金风险通常低于单一市场基金。”

显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QDII基金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投资区域的分散,但当这些投资区域都发生系统性风险时,这些投资工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也与投资者当初选择此类产品的本意相去甚远。当然,如果换个角度看,当系统性机会“山雨欲来”时,QDII类投资无疑也将迎来系统性机会。

⑼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资人

世界十大投资人出名

1 沃伦巴菲特——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一个全球公认为现代“久经磨练”的经理人和领导人。一个比杰克韦尔奇更会管理的人,一个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管理和影响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师”。

4 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5 乔治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6 约翰内夫,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见经传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

7 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格尔.

8 麦克普莱斯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以价值投资著称.

9 朱利安罗伯逊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险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规模,仅次于国际知名金融炒家索罗斯所创办的量子基金。

10 马克莫比尔斯 1999年被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派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团队负责人

⑽ what's 'emerging-markets fund'

先来纠正语法问题

what does "emerging-market fund" mean?

I wanna know it.

if u can explain a little on it ,thank u very much.

'emerging-markets fund':新兴市场基金,即投资于新兴市场的基金,中国就是新兴市场之一,投资方向主要是股票.

新兴市场(Emerged Markets)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一般的标准是人均9 000多美元),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新兴市场有100多个,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苏联东欧地区。我国内地股市和台湾股市都属于新兴市场。台湾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比较高,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而香港市场由于法规健全,长期由欧美外资为主导,已经由全球新兴市场丛林里的一只虎,成长为成熟市场的一条龙。如果我们把大中华区看成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大新兴市场,香港就引领这整个市场向前进,香港的今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大陆的明天。

新兴市场的投资先驱是邓普顿爵士john templeton,在西方投资界是与巴菲特齐名的大师,他比较有名的投资案例是早在60年代就买进了日本公司的股票,当时的日本产品还以低廉劣质的出口闻名于世,整体市盈率偏低,象Toyota丰田只有4-5倍P/E,而邓普顿正是在人们的质疑中介入日本市场,敏锐地抓住了日本从55年―73年石油危机为止,经历的重工业化比重大幅上升的过程。

邓普顿崇尚从下往上的分析方法,总是寻找好的企业、质优而价廉的股票,并不在意它来自什么背景、也不管当时流行的观点。而邓普顿真正确定新兴市场权威的是87年以后,当年邓普顿要求手下大将马克.默比乌斯MarkMobius建立一只新兴市场基金起,新兴市场的投资才逐渐为国际金融界所认可,而个人形象上一向以光头出现的默比乌斯因此被誉为“投资界里的印第安娜.琼斯”。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夺宝奇兵最近的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就是2003年初买入中石油,默比乌斯领导的邓普顿基金在香港市场买入中石油2%股份的时候,比巴菲特还早。(历史在重演,中国从2002年起,正式进入了市场导向下的重工业化时代)

谈到新兴市场的投资经验,继承了邓普顿衣钵的默比乌斯说:“我喜欢去的地方是其他人不愿意去的。当那里的大街发生着流血事件时,我就愿意前往――事态严重的时候,是我欣喜的时候,这往往就是我想要进入的市场。”为了实践他的理念,Mobius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伦敦、东南亚风暴时的新加坡、金融危机中的南美、SARS期间的香港,和他的老师邓普顿一样,默比乌斯带着一堆理论选择条件,艰辛地奔走在充满着战争和混乱的遥远的世界边缘。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他不会象其他的基金经理一样,花上一整天坐在办公室思考问题,今年50岁出头的默比乌斯继续着一种可怕的旅行日程,这种生活对30岁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汽车上或者飞机上,如果不是在访问公司,就一定是与客户进行交谈。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和努力下,在2003年初香港“到处是问题、危机,人们从窗户跳楼寻死的时候”(默比乌斯语),他领导的邓普顿基金大规模登陆香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