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德马科技股份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造纸股票可以买吗 2025-07-04 14:53:27
方直科技今日股票行情 2025-07-04 14:47:23
季度股票价格 2025-07-04 14:34:45

德马科技股份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3-05-20 15:15:35

❶ 物流发展管理现状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仓储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东杰智能(300486),天奇股份(002009),诺力股份(603611),德马科技(688360)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仓储行业企业区域分布,华东区域仓储结构,工矿仓储用地

经济总量领跑全国,经济实力雄厚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领跑全国。2020年GDP生产总值,华东地区为38.74万亿元,占全国38.1%。

制造业发达,推动仓储行业需求

华东区域产业丰富,制造业发达,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华东区域产业发展推动着区域内仓库需求多样化发展,带动区域内物流仓储业快速发展。

企业数量占比最高,竞争较为激烈

从行业内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智能仓储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猛迹告区,占比高达58.5%,其次是华南地区14.6%和西北地区7.1%,反映出智能仓储市场在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竞争较为激烈。

高标仓占比不高

所谓高标仓,即指“高标准仓储物流设备”,高标仓和传统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标仓选址合理且合规,且建筑结构相对先进和完善的,加上计算机、通讯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辅以流畅的物流信息规州贺划系统,能够实现物流规模化效应、提高拣选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减低仓储成本并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率。基于此,高标仓成为仓储行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截至2020年5月,华东区域仓储总面积超8257.7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仓面积为7983.96万平方米,约占98.30%;冷库面积为137.79万平方米,约占1.70%。普通仓中,一般普通仓占比约70.82%;高标仓占比约29.18%。未来持续高标仓前景看好,发展潜力较大。

区域仓储用地供应减少,带动智能仓储需求

华东区域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集中在江苏、山东地区;福建、浙江等地区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相对较少,新增供应多在郊区地带;宁波、无锡、南昌等城市政府已公布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均同比有所减少且用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从而刺激容量更大、占地枝明面积较小的智能仓储发展需求。

综合来看,华东区域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丰富,制造业发达,为物流仓储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智能仓储行业企业超过一半分布在华东地区,且随着区域仓储用地供应减少和人工成本的增长,大幅刺激智能仓储需求,从而得出华东地区智能仓储行业增长潜力较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仓储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❷ 688360和德马泰克有什么关系

同属德马公司。688360是德中隐运马科技的证券简称,而德马泰克属于德马科技的下属公司,所以688360和德马泰卖梁克是同属德马关系。携圆

❸ 德马科技未来会分红嘛

会,德悄此马科技5月18日公布2021年年度分红实施方案:以猛孝8567.66万股枝运稿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元(含税,税后2.43元),合计派发现...

❹ 华星创业股票

大富科技、华星创业、盛路通信、亚洲光学、利达光电等。1、大富科技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结构件生产服务商,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股票代码:300134.SZ。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认与特斯拉的合作关系,并预计2014年订单不超过1.9亿元。2、盛路通信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类通信天线、微波器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国内领先的天线、射频设备及器件的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为天线、射频有源设备、射频无源器件等1500多个品种。公司拥有一个大型微波暗室和五个标准微波屏蔽室,并配备有100多台安捷伦的先进测量仪器仪表、多套三阶互调测试系统和近远场天线方向图测试系统;环境实验室拥有盐雾、振动、高低温恒温恒湿、紫外线耐气候、淋雨等全套实验设备。3、华星创业华星创业,前身华星有限成立于2003年6月5日,注册资本50万元。2008年7月17日,经股东会批准,华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4,431.46万元折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股,整体变更为华星创业。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彦,注册资本3,000万元。4、亚洲光学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早期与日本合作研磨镜片,现生产多种高科技光电产品,如光学镜头、光学薄膜元件、显微镜零组件、照相机器材、激光测距仪等。1995年成功开发另一项新产品 ─ 雷射测距仪(透过POWERLINK(B.V.I)在菲律宾投资SCOPRO子公司生产瞄准器产品),至98年又透过ASIA(B.V.I)转投资东莞信泰,开始生产光学镜片、相机之组装及加工,正式发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之分工优势,目前则是积极跨入DWDM领域。5、利达光电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光学元组件制造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光学零件、光学薄膜产品、光学镜头、光学引擎、光学辅料、光电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产品应用领域:数字投影机、数字高清大屏幕投影电视、数码相机、DVD、航空航天探测等高精度光学系统。

❺ 300025华星创业

截止2021年7月23号创业板一共有1007只股票,比如有银江股份(300020)、大禹节水(300021)、吉峰农机(300022)、宝德股份(300023)、机器人(300024)、华星创业(300025)、红日药业(300026)、华谊兄弟(300027)、*金亚(300028)、天龙光电(300029)、阳普医疗(300030)、莱美药业(300006)、汉威科技中科电气(300035)、鼎龙股份(300054)、万邦达(300055)、三维丝(300056)、万顺股份(300057)、蓝色光标(300058)、东方财富(300059)、康旗股份(300061)、中能电气(300062)、天龙集团(300063)等等创业板的概述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SECONDBOARDMARKET),是第二个证券交易所市场,它是一种不同于主板市场的证券市场,是专门为不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创业公司设计的证券交易所市场有融资渠道和增长空间。拓展资料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区别1、上市条件不同:科创板在上交所上市,创业板在深交所上市。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要比科创板更严格一些,对企业的营收、利润都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创业板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2、交易场所不同:创业板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而科创板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3、股民参与门槛不同创业板市场只对股东的交易经验有要求,没有明确的资产要求,参与门槛相对较低。但是,科技创新委员会不仅需要股东的交易经验,还需要股东的金融资产,要求在前20次交易中,日本证券账户和资本账户中的资产每天不得低于50万元,参与证券交易2年以上。4、审核制度不同:科创板采用注册制,创业板采用核准制。5、涨跌限制条件不同:科创板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含首日)不设涨跌幅,5个交易日后,涨跌幅限制为20%;创业板交易次日起实施涨跌幅10%的限制。6、板块定位不同: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面向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的技术创新公司,主要针对已经跨过创业阶段、进入快速成长期、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创业板是为主板上市的暂时无法创业的公司设计的,为需要融资和发展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行业是提供融资渠道和增长空间的市场,更侧重关注创业期的公司,这类公司的成立时间通常很短,规模小,表现也不突出。

❻ 德马科技什么时候上市

德马科技新三板挂牌公司名称: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物流 > 物流设备制造
上市时间:2014-06-10
上市地点:新三板
股票代码:830805

❼ 最近几年物流的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物流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顺丰控股(002352)、京东物流(02618.HK)、圆通枝明速递(600233)、申通快递(002468)、中通快递(ZTO.N、02057.HK)、韵达股份(002120)和德邦股份(603056)等。

本文核心内容:物流行业产业链、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物流行业竞争格局、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被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猛迹告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产业链剖析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物流产业上游主要为提供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行业,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仓储地产业、以及物流设备制造业;中游包括提供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服务的物流企业,下游主要为对仓储、运输等服务有需求的行业或个人。

运输是整个物流产业的核心部分,没有运输的物流产业就失去了灵魂。

从企业来看,物流行业上游涉及到仓储地产投资运营的企业主要有普洛斯、万纬、上海宇培、嘉民等;涉及公路、铁路、航道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主要以中国交建集团、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等国有企业为主;通过物流硬件和软件制造企业主要有音飞储存、润邦股份、天桥起重等。

在中游一众物流行业中,又可以分为主要从事运输业务的企业和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以及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以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有:顺丰、中通和申通等物流公司;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主要有邮政速递和新宁物流等;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主要有北京中物联、飞马国际等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下游行业包含钢铁、煤炭、汽车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服装等快消品行业,以及食品行业等众多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自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内,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1979年日本OCS快递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快递公司;1984年FedEx进入中国,同年中国物流研究会正式成立;1986年DHL进入中国;1988年UPS和TNT共同进入中国;1992年全国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亿吨;1993年顺丰和申通、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1994年宅急送成立;1999年-2003年韵达、圆通、中通和百世汇通相继成立。至2000年末,全国货运量约135.8万吨,较1978年增长545.38%。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物流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助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州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相继颁布,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大力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等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了物流业的发展目标: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把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

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等目标,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任务。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鼓励行业转型升级

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在我国多地呈密集爆发趋势,物流业对各地的抗疫物资、民生物资供应和稳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书面文件等形式,以帮扶政策、金融及财政支持、降费及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多项物流业援企纾困政策,确保物流行业的稳定运行发展。

2022年以来我国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5月24日(下同)。

行业发展现状

1、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从构成看,2021年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9.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农产品物流总额5.0万亿元,增长7.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2.5万亿元,增长40.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0.8万亿元,增长10.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4万亿元,下降1.0%。

2022年1-4月,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仍然较高

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从结构看,运输费用9.0万亿元,增长15.8%;保管费用5.6万亿元,增长8.8%;管理费用2.2万亿元,增长9.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2022年1-4月份,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长6.4%,增速虽比2022年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同期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总收入。

注:中物联2022年5月25日公布的2022年1-4月的物流运行分析数据中,仅公布了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速情况。

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仍然偏高

2015-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从2015年的15.7%下降至2021年的14.6%;但相对发达国家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然偏高。

2022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8%。

4、物流业总收入逐年递增,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中物联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市场物流需求变化,物流供给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总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5、物流业处于较高景气水平

2021年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4%,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物流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平均为53%,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回升至55.9%的高点,下半年指数出现一定波动,三季度回落至51.3%,四季度缓中趋稳回升到53.2%,物流业韧性提升,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约50.3%。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因目前中物联和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各省份物流业总额和总收入情况,故按照各省份快递业务量排名来看,金华市和广州市的快递业务量远超其他城市。2021年全年,浙江省累计快递业务量1163887.9万件,为我国快递业务量最多的城市;广州市排名第二,2021年快递业务量达10677831.2万件。进入全国快递业务量产量排行TOP10的城市还有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揭阳市、东莞市、苏州市、北京市和泉州市

2、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物联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来看,2020年总物流业务收入达13588.72亿元,同比增长16.6%;上榜的营业收入门槛值达40.64亿元,同比提高3.59亿元。按照物流业务收入规模来看,有2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未超过100亿元,2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企业排名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2628.62亿元的物流收入排名榜首,厦门象屿和顺丰控股,分别以2161.29和1517.43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国外运、京东物流、中国物资储运集团、中铁物资集团、圆通速递、韵达货运、百世物流位列榜单的第四至第十位,排名前十的物流企业累计物流收入达9732.9713亿元,占总物流业务收入的71.63%。

注: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物联尚未发布2022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

“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2022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等发展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2、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1年11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货运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增加。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长2.3%,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5.4%,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铁路、民航货运量增速加快,水路货运量稳中有升,电商快递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快速健全我国物流体系。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变化趋势,对2022-202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进行预测,初步得到至2022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达到约36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2.8万亿元;至2027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或将突破51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8.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