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软件的公式、指标的未来函数是什么意思
关于“未来函数”问题的探讨
很多人使用指标公式,不知有“未来函数”,更有人一提到“未来函数”就谈虎色变,大骂“未来函数”之害,这都是不正确的。要弄懂“未来函数”的本质,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未来函数”
所谓“未来函数”,是指可能引用未来数据的函数,即引用或利用当时还没有发生的数据对之前发出的判断进行修正的函数。具体地说,就是本周期结束后显示的指标值,包括线段和买卖提示信号,可能在以后发生新的数据后改变位置或消失。
通俗地讲,含有不确定性判断的指标公式,就是含“未来函数”的指标公式。含有未来数据指标的基本特征是买卖信号不确定,常常是某日发出了买入或卖出信号(线段的转折点与此同理),第二天如果继续下跌或上涨,则该信号消失,并在明天新的位置标示出来。
二、含有未来函数公式的种类
(一)以之字转向为代表的ZIG类函数。我们最常见到和经常提到的多指此类。
1、ZIG(K,N)之字转向。
当价格变化量超过N%时转向。K表示 0:开盘价;1:最高价;2:最低价;3:收盘价
例如:ZIG(3,5)表示收盘价的5%的ZIG转向 。
2、PEAK(K,N,M)向前数前M个ZIG转向波峰值。(以下用法略。点击软件中相应的函数时,下面有提示或用法)
3、PEAKBARS(K,N,M)前M个ZIG转向波峰到当前距离。
4、TROUGH(K,N,M)前M个ZIG转向波谷值。
5、TROUGHBARS(K,N,M)前M个ZIG转向波谷到当前距离。
6、FLATZIG、FLATZIGA、PEAKA、PEAKBARSA、TROUGHA、ZIGA等等都属于此类未来函数。
(二)准未来函数。
这部分函数存在引用未来数据的问题,但不如上述函数明显,有些目前争议较大。
1、FFT(X,N)、傅立叶变换。对序列X进行傅立叶变换或变换处理后反变换。
2、BACKSET(X,N)、向前赋值。若X非0,则将当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
3、WINNER、LWINNER等获利盘比例类的和COST也有未来函数的性质,有时可使信号产生漂移。
(三)使用跨周期数据。
这是一种最为隐弊的方法,它的危害性更大。例如在日线中引用本周周线或本月月线数据时,就会造成本周或本月股价上涨时则信号成功;如果股价下跌,则信号自动消失。用公式检测的办法测试不出来。我们经常见到的用KD月、周、日同时金叉进行选股,就属于此类,看起来成功率很高,实际是虚假的。
(四)指定买卖日期或买卖价格。
一般多发生在交易系统里。比如指定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或指定涨跌幅度,这些在交易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尽管测试成功率时非常高,其实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三、未来数据的检测方法
知道了未来函数的特征和种类,具备了认识公式中有无未来数据的基础,具体应用中如何识别呢,有以下方法:
1、公式中凡是用了ZIG之字转向类的函数和使用了跨周期数据(如上所述)均应视为使用了未来函数。
2、看买卖信号是否确定。凡是已经出现的信号在新的一天或若干周期中存在漂移的,公式中存在未来函数。
3、从指标图中鉴别。凡是买卖提示信号极为准确的(应看多张图),即没有失误的,肯定有未来函数。
4、用股软鉴别。
A、使用分析家软件的系统测试平台检测,是否含有未来数据系统会自动提醒。如果想亲自看看信号的稳定性和历史的变化过程,分析家的时空隧道可以令时光倒流让你回到从前,信号如何产生、如何消失一目了然。
B、使用飞狐软件的,更为简单,在左侧《管理面板》中用右键单击公式的名称,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点击“公式检测”即可。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搞清公式的算法。对于源码公式,逐条分析后,是否含有未来数据的引用立刻便知。
四、未来数据在实战中的运用
1、未来数据对于阶段顶底转折点的判断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他可以给操作者一个可能转折的点位,这是一般指标所无法办到的。经过比较严格的限制优化后完全可以作为选股依据。
2、含未来数据的公式信号会由于继续下跌或上涨而后移,因此当其信号出现后,要结合其他指标是否也发出信号,同时也要结合大盘形势。在熊市中含未来数据的卖出信号较准,买入信号不太准;而在牛市中买入信号较准,而卖出信号不太准,这较符合这么一个规律:在熊市中每次逢高抛出都是正确的,在牛市中每次逢低买入都是正确的。
3、在跌势中含未来数据指标的买入信号肯定是经常向后移的,因此要慎用,不仅是含未来数据的指标,就是不含未来数据的买入信号虽然不变,但是也是发出了又下跌,再发出,再下跌,因此也要慎用,但是卖出信号在跌势中反倒是比较准的。
对于未来函数应当充分了解其意义后针对使用。对于不了解指标的运算方法和特性的,慎用为佳。尤其是含有未来数据的引用的的选股公式,不易直接使用。
五,是是非非话“未来”
以下是根据网友的观点归纳整理而成,引用于此,供大家参考:
1、买股票,买的本来就是股票的未来!都是对未来股价的一种预期、一种预测。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只要你买入或卖出股票了,就本质上而言,你就已经使用未来数据了!
2、未来函数不能直接用,并只作为谨慎参考,用时,要同时提醒自己,这是用未来函数表达的,可能会变异。
3、ZIG是陷阱,也能使人绕开许多陷阱,关键是正确地组织和应用,熟悉指标的特征表达。
4、严格的说动态中的公式都有未来数据,从这层意义上说,未来函数无处不在。因此不必一见到未来数据就头痛。
5、使用未来数据不用花费任何精力就可以轻松获得表面上非常高的成功率。发出的买入信号在实际操作中毫无价值,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行为,在实战中给投资者带来的惨痛损失和后果苦不堪言。
6、未来数据的要害是什么?从本质上讲是美化历史而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揭示(启示)未来,它把历史上的一切功劳归为自己,而完美地回避了所有历史错误。它揭示的只是一种过去时的未来,而非现实意义上的未来。
说明:本文中部分段落引用了网友的“成果”,在此谨致谢意。同时欢迎大家对此问题深入探讨,让未来函数成为我们的工具,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很对不起,我忘记了此文的出处。谨向原作者致歉。你还可以在网络搜索“未来函数”就会有很多资料参考。
Ⅱ 股票源码中,ZIG之字转向的实际应用。
所谓之字形转向,就是技术派谈虎色变的“未来函数”,这好比是射一箭,然后再画上一个圆圈儿,指标看起来都十分准确,但照着操作都会亏的一塌糊涂。但这一类的指标有在顶部逃跑起到警示作用,也不可全盘否定。
含未来函数的有:
zig之字转向,
backset(x,n),若x非0,则将当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
peak 前m个zig转向波峰值
peakbars 前m个zig转向波峰到当前距离。
trough前m个zig转向波谷值。
troughbars前m个zig转向波谷到当前距离。
未来函数中最重要的要数ZIG了,
ZIGZIG ZAG 之字转向 ( 快捷命令 ZIG )
判断原则
用法:ZIG(K,N),当价格变化量超过N%时转向,
0:开盘价;
1:最高价;
2:最低价;
3:收盘价
例如:ZIG(3,5)表示收盘价的5%的ZIG转向
每当股价涨跌幅度超过指定界限并发生趋势方向变化时, 之字转向将产生一个转折
点,将所有转向点用线段连接就成为之字转向,之字转向能够很好地描述股价的大体走
势,对于相态分析有一定的作用。
转向点分为波峰和波谷两类,分别表示向下转向和向
上转向,与之对应的我们有四个函数用于描述他们的价格和位置:Peak和Trough表示波峰和波谷的价格;PeakBars和TroughBars表示波峰和波谷距现在的周期数,这四个函数都有一个参数用于描述向前数第几个波峰,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在测试W底时比较上一个波谷和前一个波谷的位置和大小,从而规范了一个W形底的描述。
Ⅲ 股票分析软件中的“反K线”如何使用
反K线简单来说,就是与原K线相反.反K线看涨,应该看跌,反K线看跌,应该看涨。
看一下反K线对人们的判断很有好处。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反k线是用来帮助思考时间的。
以点位为横坐标,100点或者,50,或者10点为一个单位,都可以。时间是纵坐标,点数是横坐标。也就是说反k线描绘的是,变化100点用了多少时间。反k没有影线,点位上涨就是阳,点位下跌就是阴。感觉这反k对我帮助很大
Ⅳ 股票中的资金动能指标的红绿黄兰代表什么意思
量是成交量
能是资金动能
成交量有两种衡量方式
一是成交股票总张数
如果以委托买卖单张数来除它
还可得到平均每笔买单张数,及平均每笔卖单张数
都算是成交量指标
如果均买张数大於均卖张数,表后市看好,反之即看坏
二是成交总金额
资金动能也有两种衡量方式
一是成交总金额,同上
二是市场投入股市准备投资的资金
实际上无从得知准备投资的正确金额究竟有多大
但我们可以从M2年增率跟M1年增率的变化来测度
如果M1年增率大於M2年增率,表示金融体系活期性存款增加,我们就说股市资金量能上涨,后市可能会有一泼资金行情
反之,如果M1年增率小於M2年增率,表示金融体系活期性存款减少,我们就说资金量能退潮,量能萎缩
量能指标很典型的就是OBV能量潮指标 {资金动能}
MAV:=(C*2+H+L)/4;
SK:=EMA(MAV,5)-EMA(MAV,22);
SD:=EMA(SK,5);
资金动能:(2*(SK-SD))*REFDATE(HHV(V,90),DATE)*1.3,VOLSTICK;
{50_DDX}
WJ:=(H+L+C)/3;
V1:=IF(H=L,1,H-MAX(O,C));
V2:=IF(H=L,1,MAX(C,O)-WJ);
V3:=IF(H=L,1,MIN(O,C)-L);
V4:=IF(H=L,1,WJ-MIN(C,O));
V5:=VOL/IF(H=L,4,H-L);
V6:=(V1*V5);
V7:=(V2*V5);
V8:=(V3*V5);
V9:=(V4*V5);
买盘:=(V9+V8);
卖盘:=(V6+V7);
买卖差:=买盘-卖盘;
DDX:=买卖差;
DX:=MA(买卖差,5)*20;
N:=5;
M:=13;
N日内净流入:=SUM(DDX,N)*3;
流入:=IF(N日内净流入>REF(N日内净流入,1),N日内净流入,DRAWNULL);
DRAWBAND(N日内净流入,RGB(100,100,100),0,RGB(0,100,150));
{自用MACD}
MACD:(2*((EMA(CLOSE,12)-EMA(CLOSE,26))*(100-50)/EMA(CLOSE,26)-EMA((EMA(CLOSE,
12)-EMA(CLOSE,26))*(100-50)/EMA(CLOSE,26),9)))*REFDATE(HHV(V,90),DATE)/5
, COLORSTICK,LINETHICK2;
STICKLINE(MACD<REF(MACD,1)AND MACD>0,0,MACD,1,0),COLOR00FFFF;
STICKLINE(MACD<REF(MACD,1)AND MACD<0,0,MACD,2,0)COLOR00FF00;
STICKLINE(MACD>REF(MACD,1)AND MACD,0,MACD,1,0),COLORFF33FF;
STICKLINE(MACD>REF(MACD,1)AND MACD>0,0,MACD,3,0),COLOR003399;
换手:=V*100/CAPITAL;
主力:=MA(换手,4);
大户:=MA(换手,9);
中户:=MA(换手,17);
散户:=MA(换手,34);
均量:=((主力+大户+中户+散户)/4);
主力能量:=((主力-均量))*REFDATE(HHV(V,90),DATE)/10;
操盘:STICKLINE(主力能量>=0 AND 主力能量>=REF(主力能量,1),0,主力能量,0.1,0),COLORYELLOW;
减仓:STICKLINE(主力能量>=0 AND 主力能量< REF(主力能量,1),0,主力能量,0.1,0),COLORYELLOW;
反弹:STICKLINE(主力能量<0 AND 主力能量>=REF(主力能量,1),0,主力能量,0.1,0),COLORGREEN;
{波段转向}{5天3%}
DLX1:=SMA(DX,3,1),LINETHICK,COLORWHITE;
RSV:=((C-LLV(L,6))/(HHV(H,6)-LLV(L,6)))*100;
K:=POW(SMA(RSV,2,1),5)/POW(10,8);
D:=POW(SMA(RSV,2,1),5)/POW(10,10);
J:=(K+ D)/2;
花开短买:IF(CROSS(J,1),1,0) AND DLX1>REF(DLX1,1),COLORYELLOW;
IF(花开短买,150000,DRAWNULL),CROSSDOT,LINETHICK6,COLORFF33FF;
IF(花开短买,150000,DRAWNULL),POINTDOT,LINETHICK4,COLOR00CCFF;
{IF(MACD>=0 AND REF(MACD,1)<0,1,DRAWNULL),CROSSDOT,LINETHICK6,COLORFF33FF;<br>IF(MACD>=0 AND REF(MACD,1)<0,1,DRAWNULL),POINTDOT,LINETHICK4,COLOR00CCFF;}
RSI1:=N日内净流入;
AA:=REF(RSI1,N)=HHV(RSI1,2*N+1);
BB:=BACKSET(AA,N+1);
CC:=FILTER(BB,N) AND RSI1=HHV(RSI1,N+1);
A1:=BARSLAST(REF(CC,1));
顶背离:REF(CLOSE,A1+1)<CLOSE AND REF(RSI1,A1+1)>RSI1 AND CC,COLORRED;
DRAWLINE(CC,RSI1,FILTER(顶背离>0,5),RSI1,0),COLORRED;
AA2:=REF(RSI1,N)=LLV(RSI1,2*N+1);
BB2:=BACKSET(AA2,N+1);
CC2:=FILTER(BB2,N) AND RSI1=LLV(RSI1,N+1);
A2:=BARSLAST(REF(CC2,1));
底背离:REF(CLOSE,A2+1)>CLOSE AND REF(RSI1,A2+1)<RSI1 AND CC2,COLORCYAN;
DRAWLINE(CC2,RSI1,FILTER(底背离>0,5),RSI1,0),COLORCYAN;
STICKLINE(DDX<0,0,DDX,1.5,0),COLORFFCC00;
STICKLINE(DDX<0,0,DDX,0,0),COLOR66CCFF;
STICKLINE(DDX>0,0,DDX,1.5,0),COLOR0000FF;
STICKLINE(DDX>0,0,DDX,0,0),COLORCC66FF;
DDX1:SMA(DX,3,1),COLORFFFFFF;
DDX2:SMA(DDX1,3,1),COLOR00FFFF;
DDX3:(5*DDX2+4*REF(DDX2,1)+3*REF(DDX2,2)+2*REF(DDX2,3)+REF(DDX2,4))/15;
预警:DDX>0 AND MA(V,5)>MA(MA(V,5),5) AND CROSS(DDX1,DDX2),LINETHICK;
天:=COUNT(DDX>0,5),COLORRED;
DRAWTEXT(预警,DDX*1.06,★),LINETHICK3,COLOR00FFFF;
资金动能支撑1:EMA(资金动能,1),COLORRED,LINETHICK2;
资金动能支撑2:EMA(资金动能,5),LINETHICK2; 持币:HHV(MA(HIGH,3),2);《可显可不显》
持股:LLV(MA(HIGH,3),1);《可显可不显》
VAR1:(HIGH+LOW+OPEN+2*CLOSE)/5;《黄色线》
VAR2:REF(VAR1,1);《绿色线》
VAR3:if( 持币<REF(持币,1) AND CLOSE>REF(CLOSE,1),11);[ 《兰色线==区分强弱分界》 资金进退:(CLOSE-REF(OPEN,29))/REF(OPEN,29)*100; 《黄色线》
非主流:EMA(0.667*REF(资金进退,1)+0.333*资金进退,5);[ 《兰色线》
我比较对这款感兴趣 设置红绿黄兰粉白线《公式很简单,效果很明显》
公式如下:
买线:EMA(C,2);
卖线:EMA(SLOPE(C,21)*20+C,42);
AA:if(买线>=卖线,HIGH);
BB:if(买线>=卖线,OPEN);
CC:if(买线<卖线,HIGH);
QQ:if(买线<卖线,OPEN);[
Ⅳ 关于股票主力位,压力位(要附图且详解)的知识的问题。(没图的粘贴的就算了,歇会吧!)
压力位和支撑位,在股市里是两个紧要的指标,能够清楚地帮助我们掌握个股价格的走势,判断买卖信号,在我们的实战交易上可以进行指导。如果还有不知道这个好用的技术指标的小伙伴,下面的内容建议大家好好看一看。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 什么是压力位和支撑位
1、压力位:如果说股价上涨到某价位的附近了,股票将会不再上升,可能会下降。这样一种可以阻止或暂时阻止股价上升的价位,就是压力位。
2、支撑位:要是股价跌到某个价位附近的时候,股价将不会继续下跌,甚至还有回升的可能性。起着“阻止着股价继续下跌或暂缓股价继续下跌”作用的价格,就是支撑位。
概念很好理解,压力位的理解就是尽量不让大家涨的位置,支撑位的作用就是让你撑着尽量不让你跌。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看出压力位和支撑位,我想这应该是才是大家比较重视的。
二、 压力位和支撑位怎么看
1、均线形成
均线大家应该会很熟悉,点击行情软件之后,除了一下子就能看到显眼的K线外,数量最多的还要属于K线交织的均线了。这些均线作用可不小呢,这对投资者来说作用可大着呢。说个例子吧,最近10个交易日投资者的平均买入价格指的就是10日均线,其实就是说当股价上涨后跌至10日均线时,那么股价要形成支撑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近10个交易日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都接近这个价格,为了可以避免股价击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资者对此采取的方法是补仓。相反的,假设下跌后回涨至10日均线附近,便很容易形成压力,由于此成本位置的投资者急着回本减仓的原因。所以就会有,均线周期逐渐变长,支撑和压力的作用也会变强,因为通过长时间持股,要么是坚持一直持有者,跌至附近后空头所剩寥寥无几;要么或许是套牢时间久了,涨至成本价后立刻卖出。
2、前期高低点形成
正是K线的价格涨到前期的高点或跌到前期的低点时,容易形成压力和支撑,为什么呢?因为前期高点存在 ,笼统的说由于大量投资者买入,升级出来的一个阶段性高点,如此一来,这位置会有特别多的套牢筹码,如果说估计涨到了这位置附近,这样一来也就有十分多的投资者们想趁回本出逃了,于是形成了抛压。反过来,前期低点,一般是一个比较强的支撑,这个大家肯定都很好理解,大家想一下好了,是什么样的投资者才会敢在恐慌的低点进行介入呢?自然是坚定看好的投资者,因此要是价格都跌到了低点附近,相对来讲会是一个还是比较强的支撑了。
今天暂时就说到这里,如果你还是搞不懂怎么去操作好,不用担心!这个买卖时机提示神器可以帮到你,它会识别庄家动向和主力资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么时机买入卖出,直接点击获取就行【AI辅助决策】买卖时机捕捉神器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Ⅵ 股票软件技术指标的参数函数等
sum是求和函数,A和B的和!!都是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