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代码 » 华人运通公司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华人运通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3-09-20 04:48:10

Ⅰ 华人运通发行股票了吗

华人运通现在的话还是没有发行股票的,预计的话,今年上市之后,可能会发行股票。现在的话应该是处于融资阶段。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正考虑最早于今年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华人运通正与瑞银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就可能的IPO合作,可能会筹集约3亿至5亿美元。

华人运通最初计划在美国进行IPO,但现在将IPO的地点改为了香港。知情人士表示,讨论仍在进行中,筹资金额和IPO时间等细节可能仍会改变。

瑞银和摩根士丹利拒绝置评,而华人运通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华人运通成立于2017年,设计并生产了于2019年发布的高合HiPhi系列豪华电动汽车。2020年,华人运通在高合HiPhi X SUV上展示了使用5G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1月18日,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2021年5月首次亮相以来,高合HiPhi X SUV已售出4200多辆。

一批中国电动车企有意在香港上市,华人运通是最新一家有此意图的中国电动车企。据悉,合众新能源汽车也考虑通过香港IPO筹资10亿美元;威马汽车也计划今年在香港进行IPO,并筹集约10亿美元的资金;零跑汽车也正在与银行合作,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

Ⅱ 红筹股 有哪些

你好,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之所以称为红筹股,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第二,红筹股的由来还出于一个典故,在赌场上最大银码的筹码为蓝色,其次为红色,因此,红色便被选为代表实力较蓝筹股稍有不及的股份。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或具有内地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6月16日,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按照第二个标准正式推出“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亦称红筹股指数。
下面是一些港股红筹股股票名称:
越秀投资
金威啤酒
中国(香港)石油
招商局国际
深圳国际
骏威汽车
粤海投资
华润创业
中化化肥
香港中旅
上海实业控股
北京控股
中国食品
深圳控股
中国海外发展
中国联通
王朝酒业
华润电力
天津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网通
中国移动
中保国际
联想集团
越秀交通
TCL多媒体
华润置地
华晨中国
中远太平洋
中信资源
中国电力

中国食品
深圳控股
中国海外发展
中国联通
王朝酒业
华润电力
天津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网通
中国移动
中保国际
联想集团
越秀交通
TCL多媒体
华润置地
华晨中国
中远太平洋
中信资源
中国电力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Ⅲ 关注最近出尽风头的新兴造车品牌!华人运通领衔,解析行业动态

2015年被称为国内新势力的“元年”,上百家新势力企业正式入局国内汽车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时,能叫出名字的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多达100多家。时至今日,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首的新势力第一梯队已从“重症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官方数据显示,蔚来在9月份的销量成绩为4708辆,同比增长133.2%;理想汽车的9月份交付量为2504辆,2020年1月至今已总计交付18160辆;威马汽车9月份的销量为2107辆,同比增长38.8%,环比实现七连增。

但其实,最近入局的新兴造车新势力也大动作频频。今天轱辘哥就给大家解析一下,最近在行业内相当“吸睛”的新势力们。

恒驰汽车

一口气推出6款车型

2020年8月3日,恒驰汽车在广州、上海两地同步召开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6款车型,分别为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轱辘哥吐槽:起个名字都懒吗),产品涵盖轿车、SUV和MPV。后无来者不敢说,但首次发布会便一口气推出6款车型的恒驰,绝对是前无古人。

从9月份的销量来看,处于第一梯队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在“金九银十”的刺激下逐渐走入正轨,各种资本也在虎视眈眈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肥猪肉”。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产特斯拉Model3亦自降身价,欲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何保持产品优势,将是国内众多新势力造车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