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港股地产 万科a涨停是地产股的盛宴吗
21号,王石宣布退休,郁亮接棒万科,今天万科A就涨停收盘,如此重量级的大佬卸任,丝毫没有影响万科的股价,实属罕见,要知道,王石以前出去登个山,股价都是要跌个5、6个点的,这一方面说明A股的投资者和市场生态比几年前要成熟和好得多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后王石时代的万科是被市场普遍认可的。
24元的万科,前海和安邦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了,险资和地产大佬为何都选择万科,这不仅仅是因为万科优秀的业绩,也和整个地产股的盛宴有关,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一年来港股地产的几个龙头走势吧。
九龙仓集团,这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港地产帝国了,股价从16年初的34元涨至最高71元,上涨1被多,总市值2000亿,而其净资产却是3100亿,每股净资产是104,比现价66还要高出38元一股,等于现在买进去,如果九龙仓私有化,直接可获利36%+;
碧桂园,这个曾经缔造中国女首富的高端地产集团,股价从16年初的2.8元涨至最高10元,暴涨260%,最高时也是2000亿的市值;
再看现在的风光无二的恒大,股价从16年初的4.6元涨至最高17.6元,涨幅超过280%,市值也一度超过2000亿;
最近因为投资乐视而火爆网络的融创中国,也是16年初的4.3元涨至15.7元,涨幅265%;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股的涨幅明显超越香港本地地产公司,香港地产公司普遍减持自家股票,内地地产则均为增持。
那么回到A股市场,如万科、保利、绿地、招商蛇口、华夏幸福,在全国和区域范围均做得不错,也享受了去年房地产涨价的红利,A股的地产股会不会有类似港股的强势行情出现,是值得去好好思考下的了,对房价望洋兴叹的同时,至少还有质优价廉的地产股在向你招手。
扯了些大的方面,回到盘面,全天除万科A,有三个比较漂亮的涨停,石墨烯的碳元科技和中科电气,体育的柘中股份,柘中股份的功劳比较大,如果不是柘中股份涨停带动了下午其他几个股票敢去打涨停的话,下午这个深V反弹悬,下周开盘这几个票要盯紧,他们是市场目前的人气风向标,毕竟疾风才知劲草,在下跌转折中站出来的涨停板,一旦出问题,会对目前这个人心不定、墙头草一般的市场起到极坏的示范效应。
板块风口的话,估计还是钴价和石墨烯上涨近一倍这个主逻辑带动的锂电池的上游材料制造商,如果叠加特斯拉和超跌会更好。
㈡ 正源股份二股东增持股份目的是什么
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瞎氏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拟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正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7年11月23日披露了《正源股份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磨拿散公告》(公告编号:2017-105)。公司控股股东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源地产”)计划自前述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不少于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且不超过4.99%的股份敏枝。
㈢ 调控升级地产股走势疲弱 房企剑指管理要效益
日前,地产板块多只龙头股表现疲弱。截至7月8日上午收盘,万科A报23.87元/股,金地集团报10.54元/股,保利地产报11.97元/股,相比上周有所回调,但股价仍处于较低水平。就当前估值来看,A股13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市盈率为12.69倍,位列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倒数第三。国信证券新近研报指出,当前地产板块估值仅高于银行和建筑装饰板块;纵向来看,目前板块估值仍处于近10年较低水平。
为了稳定股价不少房企开启大规模回购股票行动,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已有包括华侨城A、美好置业、宋都股份、中国金茂、中国奥园等在内的超20家房企先后发布了股份回购或拟回购方案。同时,也有房地产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或股票回购计划,仅5月份就先后有九龙仓集团、美凯龙、建业地产、时代邻里等多家房地产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或股票回购计划。
盈利下滑拿地意愿降低
从房地产行业整体来看,平均毛利率从高点35%下滑至目前的23%,平均归母净利率从高点10%下滑至目前的4%,而且从近期拿地来看,部分房企甚至做好了1%-2%净利率的准备。
盈利能力下滑叠加资金链紧张,房企在拿地上渐趋于谨慎,2021年1-5月,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7.5%,当月同比下降31.6%。拿地金额方面也出现明显下滑,2021年1-5月拿地金额累计同比下降20.5%,当月同比下降0.3%。
另一方面销售端依然火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66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3%;比2019年同期增长19.6%。商品房销售额70534亿元,增长52.4%;比2019年同期增长36.2%。销售端火热与拿地端乏力形成鲜明对比,表明房企销售高增长、资金来源充足,但仍不愿意加大力度拿地。
调控升级行业发展迎来变局
2021年上半年,各地政府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综合施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湖州、西安、合肥、嘉兴、绍兴等24个城市相继升级调控,主要涉及升级“四限”、增加房地产交易税费、设立二手房参考价格、新房积分摇号等内容。上海更是上半年房地产调控的风向标,上半年连续7次加码调控。
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效果日渐显现。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6家大型国有银行全部实现集中度下降。核心一、二线城市以及热点三、四线城市,纷纷出现房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拉长现象。
信贷资金用途合规性审查趋严,谨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截至6月份,北京、上海和厦门自查发现违规流入房地产金额超25亿元。而重庆、内蒙古、广州、深圳等多地监管部门,就“过桥贷”、“赎楼贷”等业务约谈相关部门,监管对象扩展到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受信贷收紧影响,2月开始,全国房贷利率止跌回升,并趋势性上移。5月份,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5.33%,较2020年底上涨11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61%,较2020年底上涨8BP。
房企要向管理要效益
房企从告别土地红利、金融红利时代,进入管理红利时代,市场的转变倒逼着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1月份到7月份,TOP50房企中仅有10家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变革,但自8月份三道红线发布以来,有17家房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整体来看,房企组织变革主要围绕总部精简、区域优化、多元化业务条线调整三大主题;精简、聚焦、降本为房企变革的目的。
总部层面,万科地产、正荣地产、新城控股均沿着精简架构、扁平化管理的思路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比如,近日万科将集团职能部门即“研究与开发专业工会”部门迁出深圳总部,与此同时总部员工减少30人,将近集团总部员工的五分之一;正荣地产将营销中心从总部剥离出来,单独成立营销公司;新城控股则是将总部相似职能部门进行合并,合并后成立四大新职能中心。
区域公司方面新增、裂变与合并并行,动态调整是当前行业变革主题。2020年8月,中梁控股宣布将原中梁地产南方区域集团升级为中梁粤港澳发展集团,2020年末,中梁控股相继成立长三角发展集团、京津冀发展集团。
2020年10月,碧桂园启动新一轮组织人事调整,将73个区域公司裂变成100个左右,祥生控股将苏宁皖区域调整为连宿、苏南、宣城、合肥4个事业部;华润置地将华南大区将拆分为深圳大区和华南大区。
整体来看,随着土地、金融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叠加宏观层面不断收紧,房地产行业进入低增长、低利润的长周期。行业销售利润下滑,提高人均效能、向经营管理要效益成为房企新的突破口,诸多房企开始从“粗放经营”走向“精细化管理”。司马岩
㈣ 增持股票是利好吗
增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利好的消息。
从股东增持来看:如果公司未来发展较好、潜力较大、适合价值投资,股东会继续增加持有数量,间接的导致公司股价上涨,是一种利好。
从供求关系来看:增持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然而市场上的股票供应却没有增加,这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从而促使股票的价格上涨,是一种利好。
从机构增持来看:机构增持说明机构通过对公司的业绩、财务表报等其它因素分析后觉得该股具有价值投资,从而增持该公司的股票,带动股价的上涨,是一种利好。
还有一种情况:股票经过长期的下跌之后,股票价格被严重的低估,在此时进行抄底操作,增加持有量,带动股价的回升,是一种利好。
拓展资料:
利多:股市用语,又叫利好。利多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基本简介
利多就是指消息有助于提升股价,利多消息的来源,大部份是来自于公司内部,如营业收入创新高、接获某大订单等。
利空就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多:对多头有利且能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对房地产板块就是利多。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次日地产股板块集体涨幅超1%。
利空: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股票名词
1、利空:对空头有利,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银根抽紧 ,利率上升,经济衰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等。
2、利多:对于多头有利,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如:银行利率降低,公司经营状况好转等。
3、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续下跌的行情。
4、牛市:股市前景乐观,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行情。
5、空头: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价格卖出,待行情下跌后买进,获得差价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
6、多头:投资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7、反弹:股票价格在下跌趋势中因下跌过快而回升的价格调整现象。回升幅度一般小于下跌幅度。
8、盘整:通常指价格变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不超过2%的行情。
㈤ 海南椰岛实控人资金链要告急了吗
海南椰岛实控人冯彪,发布增持海南椰岛股份计划8个月后仍迟迟“按兵不动”,其和其他11位增持主体2月23日被上交所问询。而且,冯彪还是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老虎汇的大股东,老虎汇实际增持嘉应制药的股份也远未达到其增持计划的上限。
截至2月25日,海南椰岛仍属于零增持状态。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增持主体做了减持。根据上交所问询函,海南椰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川在披露增持计划时持有海南椰岛1.34万股股份,但目前持股数量为0股。
增持迟迟未予实施,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自2017年6月24日披露增持计划到今年2月25日,海南椰岛的股价又下跌了20.44%。其中,2月14日盘中最低价触及7元,相比2015年6月15日盘中最高价23.26元缩水约70%。
嘉应制药或告急
冯彪间接持股的另一家A股公司——嘉应制药也于去年5月26日披露了增持计划。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老虎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老虎汇”)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嘉应制药总股本17%的股份。
天眼查显示,老虎汇的四位自然人股东为冯彪、邢荣兴、高忠霖、桂琦寒,分别持股36%、27%、27%及10%。海南椰岛第一大股东为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君盛”),后者的自然人股东为冯彪、邢桢、高忠霖。老虎汇与东方君盛存在部分股东重合的现象。
老虎汇在披露增持计划后通过发起设立的“长安权-股权并购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6日合计增持了嘉应制药约716.29万股,占总股本的1.4151%,增持金额约为9973.69万元。不过,去年6月20日后,老虎汇再未披露增持进展。
嘉应制药从披露增持计划到2月14日,其股价累计跌幅逾20%。从去年以来的股价表现看,嘉应制药看似相比海南椰岛要乐观。但梳理资料发现,老虎汇可能更经不起股价下跌的考验。
公开信息显示,老虎汇在2016年12月耗资10.46亿元从原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黄小彪处受让5720万股股份,折合受让价格为18.30元/股。受让股份在2017年2月23日完成过户登记。同日,老虎汇便将其全部做了股权质押。参考股权质押起始日收盘价15.08元/股,若质押率按40%计算,老虎汇这笔股权质押的警戒线(150%,下同)为9.05元/股,平仓线(130%,下同)为7.84元/股;若质押率按50%计算,警戒线为11.31元/股,平仓线为9.80元/股。停牌前,嘉应制药报收10.42元/股。
老虎汇的上述股权质押属于质押式回购交易,将于2018年3月8日到期。按质押起始日收盘价(15.08元/股)的4折计算,老虎汇到期需要偿还融资本金3.45亿元。若再考虑每年7%-8%的融资利息,冯彪等四位老虎汇股东合计需向质权人东方证券支付约3.7亿元的融资本息。
是忽悠还是无力
无论是海南椰岛的冯彪,还是嘉应制药的老虎汇,二者在增持方式的选择上出奇一致,均为拟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或信托公司的定向资金信托等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允许的方式进行增持。
目前看,老虎汇选择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也正是冯彪擅长运用的方式。公开资料显示,冯彪为取得海南椰岛的控制权,曾借助五个集合信托计划合计持有海南椰岛19.73%的股份。2017年9月14日披露公告,冯彪计划将这五个信托计划的股份转到东方君盛名下。
增持计划的资金来源方面,二者在表述上略有差异。海南椰岛称为“增持人员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老虎汇则表示为“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有资深信托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如果配资进行增持,但增持又无动静,主要原因可能是两个:一是配资资金没有到位,二是原有交易结构在严监管下无法实施。“比如说之前的信托计划可能设计了带有夹层的结构,但现在这种结构已经不让做了。”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海南椰岛需补充披露相关定向资产管理或信托计划的杠杆比例、存续期安排等。同时,还需披露各增持主体增持计划的数额明细,并分别说明增持资金的来源和安排。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7日,冯彪控制的东方君盛分三次合计质押的股票数量已占其持有海南椰岛股票的99.99%,占海南椰岛总股份的20.84%。这三笔质押的资金用途均为“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为严防“忽悠式增持”误导投资者,上交所早于2016年颁布了股东及董监高股份增持公告格式指引,督促上市公司严格遵守指引的规范要求,充分完整披露增持计划,并及时公告后续进展。
赶紧融资!
㈥ 金科股份股票能上10元吗
能,金科股份8月26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部分董事、监事、高管计划增持公司股票的补充公告,将此前的增持底线由5元直接翻倍至10元。
拓展资料:
1、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发布,金科升至第15位。3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举办的“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布了“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金科再次荣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称号,位列第15位,较去年提升2位,这也是金科自2005年以来连续十七年获得此项荣誉。 此外,凭借持续而稳健的发展,金科还获得“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稳健性TOP10”殊荣。
2、金科股份董事长周达受邀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就企业发展情况、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站在新的起点,金科将坚持“四位一体,生态协同”的发展战略,通过精耕地产主业、做强智慧服务、做优科技产业、做实商旅康养,整合产业链生态圈,全面打造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效益高、活力强、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多赢局面,打造世界一流卓越企业集团。
3、金科在坚持做好民生地产开发、生活服务的同时,强力推进科技产业投资运营,积极布局文旅康养产业,提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战略。金科通过多元化产业结构和业务格局,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打造“美好生活生态圈”,以领先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