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股市可以交易的股票指数品种有哪些
股票作为有价证券的一种,涵盖了多种类型,如国家债券、公司债券、不动产抵押债券等。而在我国,股票指数是反映市场整体或特定板块走势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股票指数包括上证指数、深圳综合股票指数、上证180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自1990年12月19日起发布。该指数基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新上市股票在挂牌第二天即纳入计算。上证指数的权数依据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导致总股本与实际流通量不一致,因此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指数影响较大,上证指数常成为机构大户操控的工具,其走势可能与大多数股票的实际涨跌相反。上证指数的发布几乎与股市行情同步,对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价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深圳综合股票指数则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期。该指数同样基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所有股票,权数为股票的总股本。由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涵盖广泛的上市公司,该指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与深圳股市行情同步发布。虽然深圳证券交易所后来改变了指数编制方法,采用成分股指数,但由于样本仅包括40只股票,与深圳综合指数区别不大。
上证180指数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取代了原来的上证30指数。新指数样本数量增至180家,包含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成分选择和公开性上有所突破,还提升了市场代表性,能够更全面反映股价走势。上证180指数的流通市值占沪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额占比达47%,有助于推动指数化投资,引导理性投资,并促进市场对“蓝筹股”的关注。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沪深300指数覆盖了沪深市场约六成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为投资者观察市场走势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有利于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Ⅱ [股市主力资金流向首页数据]我国股票价钱指数有哪几种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有以下几种:
上证系列指数:
- 上证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样本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化情况。
- 上证180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和改名产生的指数,样本股共有180只,选择样本的标准是遵循规模(总市值、流通市值)、流动性(成交金额、换手率)以及行业三项目标。
- 上证50指数:从上证180指数样本中筛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情况。
- 其他指数:还包括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如产业指数、贸易指数、地产指数等)、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
深证系列指数:
- 深证成分股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通过对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调查,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而成。
- 深证100指数: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选取100只A股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A股数为权数,采用派许综合法编制。
- 中小板指数: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中小企业板指数以可流通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每日连锁计算。
- 创业板指数: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创业板指数以可流通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每日连锁计算。
- 其他指数:还包括深证综合指数、深证A股指数、深证B股指数、行业分类指数、深证新指数等。
中证系列指数:
-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趋势的指数,其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化的概貌和运行情况,并可以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估标准。
- 中证规模指数:包括中证100指数、中证2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700指数、中证800指数以及中证流通指数,这些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共同构成中证规模指数体系。
这些股票价格指数是衡量我国股票市场整体或特定板块股票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