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才是股市里真正赚钱的主
炒股只在于你能不能学会正确的技术分析筹码分析知识,构筑高胜率的交易系统严格按纪律操作,不是每天看涨看跌临时决定买卖,所有的买卖都是源自前一天的规划,第二天规划好的股票到什么价格买卖,到什么价位加仓减仓,用什么止盈止损策略,
靠山山会倒,只有靠自己才正确,拥有以上的东西,才能在股市赚钱,而不是凭着消息和感觉以赌博心态炒股
❷ 股市每天在跌 那赚钱的是谁
股市蒸发24万亿 谁赚走了钱?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
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实在令人深思。
第四类
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一般只阻击有7%涨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涨停板后,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其在涨停前已经吸够筹码,那么封停只不过是为了明天高开出货而已。第二天,他们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然后迅速卖出。一般追涨的散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全身而退了。
第五类
极个别散户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比如著名的股神“杨百万”,其实大部分赚钱的散户都是运气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狱”,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那个湖南娄底小股民义武从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他的两个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样。
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说,“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❸ 股票交易是有人赚就有人亏吗
对于散户来说是如此。
股票的交易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赚取股票的发行溢价。比如巴菲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就是购买可口可乐的原始股,属于一级市场的交易。
但是一级市场上的投资门槛高,普通小散们根本无法参与。小散们能参与的,基本都是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是零和游戏,在市场上的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你亏钱,就有人赚钱。赢家的幸福建立在输家的痛苦之上。因此,股市有风险,入市还需谨慎。
❹ 在股票投资中,投资人到底在赚谁的钱
简化来讲,一个股票股价10元,一共有100股,由目前股东A全部持有。这个股票市值是1000元。
随后有人开始出价要买这100股,但是A不卖,一直到股价出到15块的时候,A心动了。以15元每股的价格,卖出了这100股,这时股票市值是1500元。这时候接盘的人是B,他花了1500元买了这些股票。A赚的500元,就是接盘的B出的钱。
如果后来股价一直上涨,B把股票卖出去,赚的就是后面接盘的人的钱。
而如果股价往下跌,B急着花钱,低价卖了股票,那这笔投资B就亏了部分钱。
所以,股市里面赚的是接盘的人的钱。亏得是目前持股的人的钱。
❺ 炒股赚钱,是赚的谁的钱的呢
炒股赚的谁的钱:
一、首先要明确二级市场并不产生价值:
所说的股市指的是股票二级市场,根据定义,二级市场主要功能之一是为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
在二级市场上,各种对股票的未来持有不同预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对股票的评估进行买卖(比如:认为某只股票现在的价格被低估了,未来一定会涨,于是买入该股票)。总的来说,买就有人卖,赚的总有人亏。但股票交易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
二、那么股票的涨跌主要由什么决定呢?
极其粗糙的说,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资者对这只股票总的预期决定的(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者觉得某只股票要涨,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买进,于是股票就真的涨了;经过实证分析已证明,符合某些条件时,股票价格与公司的实际价值基本无关。)
三、股市上的钱是谁的钱+博傻理论?
如果股票的价值已经与公司价值脱离了紧密的联系,那么就是说,这已经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完全是在投机,而投机的标的是其他人对股票的预期。之所以说这是投机,是因为无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资者的观点,只是在进行类似买大小一样的猜测。
❻ 股票交易差价谁赚了
哪有这种事?没你说的这种事。
【我要卖一只股票是四元 我把挂出去 结果这时买家叫价最低都是五元】 要么都4元成交,要么都5元成交
❼ 股票交易中的差价都被谁赚去了
先说上市公司和股票的关系
首次发行的钱进入到公司里,变为了资产,之后就没有资产的交流了,除非是新配股增发和派发红利等。
以后的交易中,全部是虚拟财富,比如公司每股净资产是1.5元,市场上股票交易价格是10元,流通股东是在意淫般享有10元价格之下的1.5元资产。股票价格跌了以后,损失的钱是进了政府税收、交易所佣金、倒数第二位持有股票的人,他们的手上。因为那三种人是手握现金的,兑现了。手上是拿股票的人,则继续面临升或跌的考验。
总结,钱进了公司、政府、交易所、“倒数第二位的前股东”。其中公司是一次性的,政府和交易所是反反复复的抽水,股东是新与旧之间的赌博。世界财富还是那公司里的每股1.5元资产。
后说你举例的甲和乙.甲赔的4元钱,与其有关的是上述几种人,而与乙没有关系.
乙赚的2元,是被看好该股票的人(买主)花溢价接手了,至于那人会赔会赚就要看命运了.即使是“著名公司”,该跌也会跌的,甚至该破产也会破产的。
❽ 股票赚钱了 是赚钱谁的钱呢 赔钱呢
股市里谁赚谁的钱可不是那么容易说的清楚的。
股市是一个开放系统,跟期货市场不一样。期货市场是封闭的系统,你赚的一定是我亏的,不考虑中间佣金、税金的损耗的话,期货是多空对赌,零和游戏。
股市,有外部的资金在流入流出,而且是不均衡的流动,比如,有上市公司分红,有新股发行、配股,有新资金流入,有老资金流出。而且,股价上涨时,大家都是按照市场价格来计算盈亏的,尽管自己的股票并没有实际交易,还是按照交易价格算盈亏。这样,这个系统就太复杂了,谁赚了谁的钱,根本算不出来。
前面的人赚了后面人的钱,也可能是后面人赚了前面人的钱。一段时间里,还可能是所有在市场里的人都赚钱,也可能所有的人都赔钱。
唯一确定的是,国家收了所有人的税,券商赚了所有人的佣金。其他的算不清楚。
楼上的说上市公司分红少的情况下,这个有点混淆概念。
从一年或者一段时间里,比如我国的市场,到现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分红少于税收和佣金总和,是实际情况。但是,股市里的价格难道不是包含了对企业未来所有收益的出价吗?既然是未来所有的收益,那么现在分红少并不能说未来也一定就少。
另外,赚钱还是亏钱,也仅仅是个计算,也不像期货,期货一个品种到期双方都要结算。赚亏一目了然。股市里的盈亏,大家的计算时间周期可能差别很大。有人是长期投资的,你觉得他市值减少时亏了,可他可能根本就不这么算,他只关心长期到期时的市值,今天的市值仅仅是波动,对他没有盈亏影响。
❾ 股票交易市场如何盈利 注意:我问的是股票交易市场他自己是怎么赚钱的
你炒股不?按你题目问的有点奇怪,市场?指的是啥?券商吗?交易所吗?不过没关系,我就以这个为假设来回答,股票交易是有手续费的,股民出的,包括印花税(国家收)、规费(交易所收)、佣金(券商收),这是块大饼,他们瓜分吃掉的,只要市场有买卖,他们就一直有收入,股民呢,就是韭菜,被收割的对象,做得好的人可以赚差价,牛市里可能好赚一点,但总体来讲,大部分股民是亏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