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股市从哪年开始的
中国股市是1989年开始试行的。
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
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1)八几年深圳股票交易价格扩展阅读:
股市交易规则:
T+1交割,T+1交收:交易双方在交易次日完成与交易有关的证券、款项收付,即买方收到证券、卖方收到款项。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均实行T+1交收。
涨跌幅限制: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涨跌幅限制为5%)
『贰』 深圳1980年的时间发行股票多少钱收益最高多少倍
80年代末深圳才有交易厅 才有上市股票可以交易 80年的股票?那根本不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只有收藏价值
『叁』 深圳第一次发行的原始股的历史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股份制开始试点,证券市场也在试点过程中萌动。
1988年4月,“深发展”股票在特区证券挂牌柜台交易,连同随后上柜的“万科”、“金田”、“安达”和“原野”,称“深圳老五股”。
1992年那年,深圳发售新股百万人漏夜排队“在十几级的台阶上,人叠人叠了六层,整整排了两天两夜。”
1992年,因为股票,深圳疯了。
当年的《投资者》杂志描述当时的深圳:“沸腾了,整个城市在股票的旺火热浪之中。”1992年8月7日,深圳市人民银行,工商管理局,公安局,监察局发布了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公告,宣布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凭身份证认购。
每一张身份证一张抽签表,每人一次最多买10张表。然后将在适当的时候,一次性抽出50万张有效中签表,中签率为百分之十,每张中签表可认购本次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
(3)八几年深圳股票交易价格扩展阅读
目的
深交所以建设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使命,全力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实施。2004年5月,中小企业板正式推出;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开始试点;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启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架构基本确立。
深交所坚持以提高市场透明度为根本理念,贯彻“监管、创新、培育、服务”八字方针,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职能
深交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业务规则;审核证券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肆』 2009年股票交易费用都是多少,分别都是什么费用
2009年股票交易费用不同情况是不同的。具体包括:印花税,过户费,佣金等。
股票交易手续费包括:
1.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双边征收改为向出让方单边征收。受让者不再缴纳印花税。投资者在买卖成交后支付给财税部门的税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实际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税收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统一代缴。债券与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项税收。
2.证管费:约为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3.证券交易经手费:A股,按成交金额的0.00696%收取;B股,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975%;权证,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45%。
A股2、3项收费合计称为交易规费,合计收取成交金额的0.00896%,包含在券商交易佣金中。
4.过户费(仅上海股票收取):这是指股票成交后,更换户名所需支付的费用。由于我国两家交易所不同的运作方式,上海股票采取的是”中央登记、统一托管“,所以此费用只在投资者进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费用,深股交易时无此费用。此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5.券商交易佣金: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最低5元起,单笔交易佣金不满5元按5元收取。
『伍』 中国股市有多久历史了
时间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这个至今仍令股民无限遐想的日子,市场是否还会以"不再重来"作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两年之后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去。
屈指算来,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经来到中国15个年头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时,当时的人们就好奇地猜测"股市"会往何处去。
15年中,股市迎来送去了上亿股民,也见证了5任证监会主席的更迭变换。功过是非,历史最有说服力,但伴随着他们的足迹,15年的点点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陆』 我在同花顺买100深圳A股股票,成交均交是8.81,成本价怎么是8.87,手续费比率怎么达到了0.00681
手续费的最低标准是5块
实际交易的手续费低于5块钱的,按照5块钱去收手续费
你以8.81元的价格买了100股的深圳A股
实际手续费按照上限 3‰ 去计算,应该是 8.81 X 100 X 3‰ =2.643元
总费用理论上为 8.81 X 100 + 2.643 =883.643
但是最低的手续费是5块钱
所以你买的这股票的实际成本是 8.81 X 100 + 5 = 886
所以成本价应该是 886 ÷ 100 = 8.86
p.s.你确定你买的是深圳A股?按照你说成本价是8.87,应该是上海A股才对,因为上海A股在每次交易的时候会加收1块钱的交易费,成本为887元,这个才和你给出的成本价的金额吻合
『柒』 深圳股票什么时候第一次上市的
1988年4月1日,深圳发展银行在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
深圳证券交易所随后深圳市国投证券部和中行证券部相继开业,万科、金田、安达、原野(世纪星源的前身)等也陆续发行了股票并上柜交易。“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证券部的柜台交易,构成了深圳证券市场的雏形。
1989年11月,深圳市政府作出了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决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营业。
金田标准股票于1991年1月14日开始集中交易。
万科标准股票于1991年1月29日开始集中交易。
深发展银行股票于1991年4月3日开始集中交易,至此深圳股票全部实现集中交易和集中过户。
『捌』 股票历程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
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1年8月28日-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暂停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出售国有股
2001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高达6124.04点,随后随着国际金融局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 ,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中国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现象使得上证指数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93点,跌幅超70%。
2009年上证综指年内上涨62.19%,个股涨幅甚至接近2007年的水平,股价创新高的A股有330多只(不包括新股),占总数的20%,而股价回升到6000点水平的股票,占总数的50%。
2010年年初开盘指数既告不利,上证指数在最初上涨了一段之后,又于1月27日跌破3000点。
『玖』 1992年的8.10股民事件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发布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公告,宣布1992年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抽签表500万张,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认购1000股,每张身份证可花100块钱买一张抽签表。政府很体谅大家:为减少排队人数,每一名排队者最多可持有10张身份证来买抽签表。
从8月7号早晨开始,约有20万人在分布全市的300个网点前摆开了长龙,长龙迅速粗壮蜿蜒开来。有人拿来长长的绳子,男男女女紧紧抓住绳子甚至把绳子绕在手腕上。全城21个证券营业所,个个门前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队,昼夜不散。人群中的一张纸一次又一次地传到每个人手中,又由后来者接过去,纸上密密地写着人名,每个人名前有个序号,这是当时最重要的。
这种把人编成号码的办法乃是老百姓自发创造,并由众人选举的“龙头”付诸实施。按照规定,“龙头”每隔两个小时点名一次,不是叫人名,只是叫序号,比如365号,或者563号,闻者立即答“到”,无论昼夜,不得间断,倘若两声之后没有“到”的回应,“龙头”当即将该号码连同人名一并划去。
接近8月9日发售时间了,维护秩序的公安开始出现。8月9日早晨开始发售抽签表,但到了中午,有几个点的窗户又关上了,表售完了。后来,越来越多的窗子关上了。到了10日上午还有可怜的人在排队。而这天早晨上摊深圳各报已经宣布500万张新股抽签表9日发售完毕,并称发售过程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但是没有拿到新股认购表的人,根本不相信。他们看到好多内部人员包括执法的人、证券公司的人、金融系统的人把大量的表偷偷地买走。他们互相诉说自己的委屈,交换各自的所见所闻,人们开始愤怒了!这种态势,到8月10日的晚上达到了顶点,大批群众开始聚集,开始打出标语,要求惩治腐败、打击营私舞弊,最终演变成了冲突事件。
事情到了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怎么办?大家一下子束手无策。当时的深圳市老大说:大家如果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提议把明年500万张股票额度提前到今年发行。因为股民是冲股票来的,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使没有出现舞弊行为,他们还是不满意。有人说这个办法不行。把明年的额度挪用到今年,需要向上面请示批准?千钧一发,分秒必争,不立刻决断,后果不堪设想!哪里还有时间去层层请示?就这样定了,全部责任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撤职法办我一人承担。
决定以后,连起草文件都来不及,草草写了五条,立刻拿到广播车去广播。宣布再增发500万张抽签表,将明年的额度提前发行。深圳决定再增发500万张抽签表,它的作用太大了,因为大家明天又可以申请认购抽签表了。事态逐步稳定。
四个月后,对“8·10”事件的清查结果公布。从2900多件(次)群众举报中筛选出重点线索62件,涉及金融、监察、工商、公安等5个系统20个单位75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22人。一共有超过4000人私分了10万多张认购表,其中一家证券营业部的副总一个人独吞了整整一箱的认购表(5000张)。不少发售点的工作人员、监管人员和执勤人员都不同程度地犯有营私舞弊的错误。8·10风波’后,深圳股市曾一度受重创,指数从8月10日的310点跌到8月14日的285点,跌幅为8.1%。同时元气大伤,深成指从此一直跌到11月23日的164点才止跌反弹。
拓展资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